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海底世界教案

来源:哗拓教育
 部编人教版

语 文 材料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11个会认字、11个会写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理解课文内容,正确回答课后问题。

3.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从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科学,探索海洋秘密的兴趣。

4.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认识“先总述——后分述——再概括”的构段方法。 教学思路:

从具体(直观教具)到抽象(课文所述),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到整体。学生预习——观看录相——揭示课题——划分段落——检查字词——讲读课文(边读边练)——整体认识——分析写法——句子训练——朗读背诵。采用目标教学法,逐步落实每个目标。 教学用具:

1.有关海底世界的录像片或幻灯片或图片。

2.用小黑板或大张纸出示本课教学目的要求(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

2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

一、指导预习。

(让学生自读课文,勾划生字词,查字典、词典,联系上下文,自学本课的生字。看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尝试回答课后第一题中的问题,教师给予指导。) 二、观看录像。

[让学生观看有关海底世界的录像片(或幻灯片、图片),了解海底世界的情况,激发学习兴趣。] 三、揭示课题。

《海底世界》,“海底”指哪里?(大海深处)“世界”在本课指什么?(海底这个地方,这个领域中的情况)同学们,你们读了这一课以后,能说出这一课写的是什么吗?(海底世界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整体认识课文) 四、划分段落。

1.本课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7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提出问题——大海深处是怎样的?第2自然段:讲海底宁静黑暗。第3自然段:讲海底动物会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第4自然段:讲海底的各种动物有不同的活动方法。第5自然段:讲海底有各种各样的植物。第6自然段:讲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矿物。第7自然段:概括说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回答了第1自然段提出的问题。)

2.抓住“景色奇异”“物产丰富”两个词语,让学生看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

3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

看课文哪些自然段是写这两个重点的,从而让学生把课文分成4个结构段。

第1段(第1自然段)先总的提出海底世界是怎么样的。 第2段(第2、3自然段)讲海底景色奇异。 第3段(第4至6自然段)讲海底物产丰富。 第4段(第7自然段)再概括地讲海底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使学生大体感知课文“先总述——后分述——再概括”的构段方法,局部认识课文。) 五、检查字词。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生字,注意正音。

2.听写带生字的词语:(可让几个学生在黑板上写)波涛、却有、是否、窃窃私语、肌肉、伸缩、普通、有些、贝类、免费、峡谷、细胞、煤、稀有金属、景色奇异。注意矫正字形:“类”上下之间无点,“免”的第六笔是撇,“属”的最后三笔是竖、提、点。 3.初步理解词义。

波涛澎湃: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形容波浪很大。依然:仍然,照旧,跟原来一样。 宁静:形容环境很安静。

器官:生物身上具有一定功能的部分。 是否:否,不。是不是。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

4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

窃窃私语:窃窃,形容声音细小。指背地里轻轻地交谈。听音器:专门用来听微小的或极远的声音的器材。海参:形如黄瓜,体壁多肌肉,口和肛门在两端,口周围有触手。食小动物,是珍贵的食品。

梭子:织布时用来牵引纬线的工具,两头小,中间粗。本课比喻一种鱼的形状。

乌贼:也叫墨鱼。身体扁平,头发达,眼大。体内墨囊发达,遇见敌人就放出墨汁逃走。

章鱼:身体卵圆形,无鳍。头小,有八只脚。 普通:平常的,一般的。 反推力:与推力方向相反的力。 巴:紧贴的意思。 免费:不收费。 峡谷:狭而深的谷地。

单细胞:指一个细胞。细胞,组成生物体的最小单位。本课指一种最小的海藻。

海藻:生在海洋中的藻类,如海带、紫菜、石花菜、龙须菜。有的可以吃,有的可以提制碘。蕴藏:包含,积存着还没有被发现或被挖出来的。稀有金属:指地球上储藏量很少的金属。

景色奇异:形容景色特别,与“平常”不同,与“奇怪”的意思相近。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

5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

物产丰富:物产储量大,花样品种多。 六、作业练习。

1.读读写写课后第四题中的词语。 2.默读课文,思考、练习回答课后问题。

第二课时 一、讲读课文第1至3段。

1.指名读第1段,问:课文先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大海深处是怎么样的?)

2.齐读课文第4段,问:课文结尾是怎样回答上边这个问题的?(海底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二、带着问题,讲读课文第2段。 1.提问题:

(1)海底有风浪吗?有光吗?有声音吗?

(2)课文第3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说的是什么,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

2.指名读课文第3段,讨论回答问题(1)。 (板书:海底宁静黑暗有光点)

3.带着问题(2)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讨论回答问题。 (这一段共有三句话。第一句用设问句肯定回答海底有声音。第二句讲海底有什么声音——各种动物的窃窃私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

6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

语声。第三句具体讲窃窃私语的是什么声音,并说明这些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这三句话是按问答关系连起来的:先问——后概括答——再具体答。)(板书:有声动物在窃窃私语)

三、带着问题,讲读课文第3段。 1.提问题:

(1)海底的动物,课文着重讲了哪几种?它们是怎样活动的?

(2)海底有哪些植物和矿物?

2.带着问题学生自由读第3段,讨论回答问题。 (板书:动物多活动方法各异 植物多色彩多种多样 矿物多蕴藏丰富)

第三课时 一、带着问题,讲读课文第4段。 1.提问题:

(1)课文最后一句话什么意思?(再概括的说,海底世界的确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2)简要说说海底景色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物产丰富又表现在哪些地方?

(启发学生从宁静、黑暗、声音、动物、植物、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

7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

矿物6个方面进行回答。)

二、回到整体,认识课文主要内容。

1.本课主要讲的是什么?(介绍海底世界的奇异景色和丰富的物产。)

2.学了本课,你有什么想法?(启发学生热爱自然科学,长大了去探索海洋的奥秘。) 三、回顾全文,分析课文结构。

点明课文“总——分——总”的写法,结构方式是先总述(第1段),后分述(第2、3段),再概括(第4段)

四、看课后题,进行句子训练。

1.看课后第三题,进行换词训练,要求句意不变(可换“仍然”“仍旧”“照旧”“是不是”等)。

2.看课后第四题,读写词语,练习用“普通”“物产丰富”造句。

附:板书◆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

8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

附赠材料

怎样掌控你的课堂 目标

如果你现在走进教室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你的老师平时般都站在哪儿?”他们能回答出来吗?是不是有些班级的学生,他们可以精确地指出自己的老师平时所在的位置?回想一下,每次参加会议时,你是不是都习惯坐在同样的地方呢?也许你喜欢坐在后排靠近过道的位置;也许你喜欢坐在房间里靠近正中的位置;也许你喜欢坐在前排。不可否认,大多数人总喜欢房间里某个特定的位置。

人们总喜欢在自己的舒适区域呆着,因为大家按自己的习惯行事时会觉得自在。如果一个人仅仅是喜欢在出席会议时选择房间里的特定位置,这当然没错。但如果作为教师,却总是习惯站在教室里某个特定的地点,这就有问题了。这种情况下,距离教师较远的地方,往往更容易出现课堂纪律问题。多数教师只能照顾到离自己不远的学生。为什么会有很多学生喜欢后排的座位呢?正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距离教师越远,就越可以肆无忌惮。

事实上,如果你询问一个学生,他的老师通常会站在哪里,他或许答不上来。我们也经常听到教师说:“每当我四处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

9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

走动时,我的学生都会变得很紧张。他们不喜欢我靠得太近。”凡是这么说的教师往往不喜欢离开自己的舒适区域,因此一旦他开始在教室里四处走动,学生就会感到不适应甚至变得很紧张。 课程

借此机会,我准备和你分享一个自己观察得出的结果。我发现在教师大会上,总会发现有教师习惯坐在同一把椅子上。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喜欢呆在同样的地方呢?仔细想想,如果问你班级里的学生自己的老师平时都站在哪里,学生能一下就指出来吗?

事实上,在高效教师的课堂里,没人能确定这位老师接下来会走到什么位置。而且,学生也习惯了自己的老师在教室内不停地走动,他们都见怪不怪了,但是教师并不是漫无目的地随意走动每次巡视他都会有特定的目的,只不过教师走动的十分频繁且经过了深思熟虑,因此学生猜测不到下一秒自己的老师会往哪里走。比如,正在进行课堂讨论时,老师发现安德鲁走神了。她没有瞪他,没有口头警告他,也没有让他感到难堪,而是轻轻走到他身边停下。这一举动会使安德鲁立刻回过神来,开始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安德鲁心里清楚,老师可能已经发现自己刚才心不在焉了,不管你是不是真的注意到安德鲁走神了,最重要的是安德鲁的心思回到课堂上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

10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

来了。

在这里,我举一个不那么高效的老师的例子,作为对比。面对同样的情形,当这位老师发现安德鲁走神时,很可能第一反应是警告他集中注意力。如果安德鲁没有立刻乖乖坐好,这位老师也许会向前探出身体继续警告。这是一种带有威胁的肢体动作,安德鲁会因为老师如此针对自己而感到不安。于是,安德鲁很可能因此而记恨老师。 实践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请特别留意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请离开你已经习惯的舒适区域,你越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就越能提高自己的技能,也就越能高效地掌控课堂。

我们的老师无处不在 老师在教室里四处走动 她无处不在。

下一步会去哪儿?我不知道

她在这儿、在那儿,无处不在 她一刻不停地四处走动。

闭上眼睛,你不知道睁眼后她会在哪儿。 她在帮助我、帮助你,帮助我们所有人 她在这儿、在那儿 我们的老师无处不在。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