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格课”听课体会
十六周,我们学校组织了“语文微格课展示活动”收获很多。各位老师在课堂中展现出来的清晰的教学思路,对课堂的有效组织,对学生的积极引导,教学语言的幽默风趣和极强的煽动力,让我不禁赞叹。在这次听课中,以下几点让我感受颇深:
一、 自读感悟、开放引导的课堂让人耳目一新
各位老师的几节精读课,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的阅读教学,孙晓磊老师在教学《我是什么》通过课件展示池水、小溪、江河、大海,让学生自读感受水在睡觉、散步、奔跑、跳舞时的不同状态和感觉。姜婵娟老师在执教《鱼游到了纸上0》青年画鱼部分是时,也采用先让孩子自读感悟,再借助自己的工笔画作品和素描作品,向学生还原当时的场景,深入感受,让原本看似遥远的专业词汇变得生动。最后,老师让孩子们边读边想边感受,将青年专注画画的场景展现给孩子们。在教学中体现了先学后教、先读后导、先练后训、先放后扶的教学思想。
二、教师语言具有艺术的魅力
当我听着这几位教师的课时,我深感一个教师语言的艺术对一堂课来说起着多么大的作用。孙晓磊老师在教学《我是什么》这一课时,
她让学生一边观看课件,一边听老师的介绍,声情并茂的语言唤起了学生的思绪,抓住了学生的心。高春荣老师和蔼可亲的语言,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宋俊颖老师课堂语言简洁,准确,她用自己的挥洒自如的语言引领着学生。
三、处理、把握教材的方法十分独到
几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有其独到之处。其中,宁丽娟老师的提示语写作课教学设计是那么合理,流畅。通过表演课本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学习乐趣。接下来给妈妈的一句话加提示语,通过读的形式体会提示语的不同所表达的意境也就不同。继而引出如何写提示语。整节课环环相套,丝丝入扣,行云流水,滴水不漏。
朱伟伟老师执教的《太空生活趣事多》是一篇有趣的科普文,太空生活虽然与孩子们的生活距离较远,孩子难以体会到太空生活的趣味,但是,朱老师通过拓展资料帮助学生体会太空生活的有趣之处,丰富了堂堂内容,充满乐趣。
隋芳雪老师的《借生日》一课也适当拓展了课程资源,将同类课外读物《猜猜我有多爱你》放到课堂中,在孩子们课下阅读的基础上以表演的形式再现了绘本内容。同时,通过让学生讲一
讲自己照片的故事,让学生充分感受妈妈的爱。
榜样就在身边,我们需要更加努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我们虽不能成为名师名家,但也会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