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最新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6第6章 认识大洲》精品教案 (1)

来源:哗拓教育
最新初中地理精品资料设计

第一节 亚洲和欧洲

全章安排五课时 教学目标:

(一) 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二) 通过分析亚洲地形特征,使学生掌握地形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和分析资料的

基础上总结出欧洲地形的特点。

(三) 指导学生分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及表现,让学生结合已学过的气候知识,分析并

解答出有关欧洲气候的思考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读图、综合归纳、对比分析等腰三角形能力。

(四) 从分析亚洲和欧洲的地形和气候对河流产生的影响,分析亚欧洲的河流特征。 (五) 读“亚欧人口分布图”,说明亚洲的人口分布,分析亚洲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了解亚

欧两洲的人种和民族的组成。

(六) 通过标准时间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介绍,培养学生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初步认识大洲是世界第一大洲。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通过标准时间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介绍,培养学生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能力。

3.通过分析亚洲气候特征,使学生掌握气候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欧洲气候的特点。

4.通过地形图引导学生分析亚洲河流特征,并找出亚洲境内著名的湖泊。让学生从欧洲气候和地形入手解释欧洲河流特征,了解欧洲著名的河流。

5.读“亚欧人口分布图”说明亚洲人口分布,分析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学会阅读亚欧政区图。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对地图的阅读,使学生学会从地图上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2.指导学生分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及表现,让学生结合已学的气候知识,分析并解答出有关欧洲气候的思考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读图、归纳、对比分析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2.通过对国家和人口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教学重点:

1、 亚洲的地形特征 2、 亚洲的气候特征 3、 亚洲的河流特征 教学难点:

1、 亚欧洲的气候特征 2、 时区和日界线的转换

3、学习方法的指导,在阅读地图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河流特征的分析方法。 教学方法:

读图法,分析法,对比法 教学媒体: 1、 多媒本课件

1 最新初中地理精品资料设计

最新初中地理精品资料设计

2、 时区模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亚欧洲的地理位置 [新课导入]

在地图上复习世界七大洲。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哪一洲?它与哪一洲的陆地相连? 知识点一:亚欧洲名称的来历

指导学生看书,从课本中了解到亚洲的全称是“亚细亚”,意为“东方日出之地”。欧洲的全称是“欧罗巴”,意为“西方日落之地”。 知识点二:亚欧洲的地理位置

1、 首先回顾洲界的颜色和图例。

2、 复习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3、 指导学生在图上读出亚洲的经纬度。 东临太平洋

北临印度洋

海陆位置 北临北冰洋 西与欧洲相连 亚洲地 理位置 纬度:81°N、 9°N(北半球) 经纬度位置 经度:170°W、 60°E(东半球)

4、 归纳学习方法。

总结归纳 了解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活动 分小组讨论,发表各自意见,然后进行总结。 学生回答 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两方面。

承接 通过我们对亚洲的学习,请同学们都欧洲的地理位置,来描述一下。 5、指导学生读出欧洲的地理位置。

学生通过读地图1-1,对欧洲的地理位置进行描述。 (学生小组探究完成)

(1)读图1-1:欧洲大陆经度范围:9°W~66°E;纬度范围:36°N~71°N。 (2)全部位于北半球,绝大部分位于东半球。

2 最新初中地理精品资料设计

最新初中地理精品资料设计

(3)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西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相邻,西北隔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面与亚洲相邻。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 ● 板书设计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

一、“亚细亚”和“欧罗巴” 1.大洲名称的由来 2.亚欧大陆 3.亚洲的地理位置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时区和日界线 知识点一:时区的换算

[导入]现在我们在上课是几点,现在美国人在干什么?引入学生思考。 1、 出示学习题纲,引导学生看书。

2、地方时:在黑板上板图,解释地方时的含义,(把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候定为当地的12点,并依此推定一天的时间。这就是地方时间,简称世界时。)并说明地方时造成时间的混乱。 3、标准时间:板图说明含义,并在黑板上画出中时区、东一、西一、东西十二时区。(见下图)

述 全球一共划分成24个时区,每一个时区跨15度经度。

其中零时区(也叫中时区),从西经7.5度~东经7.5度。

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和为一个时区,称东西十二区。范围是东经172.5°~西经172.5°。 依据数轴图示法讨论、完成课文中的思考题。

4、推算时间。并得出两个时区之间相差1小时,东边的时间早于西边的时间。 5、展示时区图,给学生一个感性认识。 6、完成课本练习P4 2题。 7、推算计算公式: 点拨:

某地时区数=经度/15

所求时间=已知时间-(所求时区-已知时区)

3 最新初中地理精品资料设计

最新初中地理精品资料设计

(注:东时区用“+”,西时区用“-”,中时区用“0” 并用公式来演示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例:北京为20点(东8区)求纽约(西5区)几点? 20-(8-(-5))=7点

8、拓展练习:已知当地时间,求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的时间,从而引出日界线。

9、日界线的定义。讲述 为了避免日期上的混乱,国际上规定大致以180度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自西向东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要减去一天。

10、日界线日期的转换:从东十二区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

从西十二区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加一天。(见下图)

拓展训练 我国一艘远洋货轮,从上海出发,东渡太平洋到美国洛杉矶,7月1日8点钟越过日界线后,当地的日期和时间是多少? 答案:6月30日8点 11、北京时间

讲述 北京时间即为东八区的区时。 课堂小结。

(课堂总结)

本节课学习世界时区的知识,学生的掌握情况不是很好。作为初一的学生,对于时区,国际日期变更线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在教学中,要用比喻的方法,做出形象的比喻,使学生形成较深的印象,并且加深理解能力。 ● 板书设计

二、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 1.地方时

4 最新初中地理精品资料设计

最新初中地理精品资料设计

2.时区及换算 3.国际日期变更线 4.北京时间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亚欧洲的地形 [复习]时区和日界线的定义。

[新课导入]出示陆地五种基本地形图,问陆地有哪五种基本地形,并简单回顾其基本特征。(平原、山地、高原、盆地、丘陵) [新课讲授]

1、观察地图上的颜色,特别强调学生要会看陆高和海深。 2、在地图上找出亚洲主要的地形区及其分布区。完成问题:

读图1-1,亚洲地形图,1-5世界大洲陆地海拔高度比较图,找出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西西伯利亚平原、死海的位置。(填图练习) 高原山地:分布在中部 平原:分布在大陆的周围。 归纳:(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2)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3、 找出亚洲最高的高原、最高的山峰、最低的地形。 归纳: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4、小组讨论:

找出亚欧大陆东侧、东南侧的一组弧形群岛,说明这组岛弧的形成原因以及典型的地质现象是什么?

讲解 从北向南分别是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硫球群岛、马来群岛。利用板块构造学说来解释。

4、小结:亚洲地形的三大特征:

一是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二是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三是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5、请根据对亚洲地形特征的分析说出归纳分析一个大洲地形的特点主要从哪几方面来总结? ①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 ②地势起伏状况 ③主要地形类型 ④地形分布

5、给出下列提纲,指导学生通过看图和资料归纳欧洲的地形特征。

欧洲地形特征:

①主要地形及分布 ②地势特征 ③相对高差 ④平均海拔

⑤特色地形及其表现

4、 检查学生练习情况。 5、 归纳欧洲地形特征:

5 最新初中地理精品资料设计

最新初中地理精品资料设计

一是平原分布广 二是地势低平

三是冰川地形分布广泛 6、 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P6 2题。

(课堂总结)

这节课主要学习亚洲的地形特征,结合对亚洲地形的分析方法,来总结出欧洲的地形特征。从而学会分析某一区域的地形特征。 ● 板书设计

三、高原山地为主的亚洲地形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 (课堂导入)

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地区的风光。

利用录像展示冬季亚洲北部西伯利亚地区冰天雪地,气候严寒;而亚洲南部的新加坡、马来西亚等过的黄金海岸却是一派妩媚的热带海滨风光,是世界著名的海滨浴场。

亚洲地域辽阔,各地气候差异显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亚洲的气候特征以及成因。 知识点一:亚洲的气候特征: (一) 气候复杂多样

教师指图讲述,学生进行回忆后回答问题。

讲述 气候是自然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很大。作为世界第一大洲,面积广大,地形复杂,气候差异很大。(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

提问 亚洲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 学生看图回答。

引导 全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有十一种,仅亚洲就有9种,说明了什么? 结论 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提问 观察其中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什么?主要分布在哪儿? 温带大陆性气候,约占亚洲面积的一半以上,主要分布在亚洲中西部。

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且地形复杂,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

亚洲各地距海远近不同,加上气流和地形的影响,干湿差异悬殊。

归纳 亚洲气候的第一个特征,气候复杂多样的成因。

1、 经纬度位置的影响:亚洲纬度位置大致在南纬10°至北纬80°之间,跨了寒、温、热三带,

故亚洲具有热带、温带、寒带气候类型。

2、 海陆位置:亚洲三面临海,西临欧洲,靠近海洋受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距海远气候干旱。 3、 地形因素的影响,亚洲地形起伏大,气候呈现垂直地带性。 (二) 亚洲大陆性特征显著

(1)复习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的特征。

(展示“雅库茨克气温曲线图”和“乌兰巴托降水量柱壮图”) 学生分析讨论

6 最新初中地理精品资料设计

最新初中地理精品资料设计

小结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是全年温差大,冬冷夏热,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2)衡量气候的主要指标是气温和降水,南北温差大,沿海和内陆干湿差异悬殊。正是亚洲各地气温、降水的显著差异说明了亚洲大陆性特征显著。 (3)显示亚洲的雨极、塔尔沙漠降水的差异。 归纳亚洲气候的第二个特征:大陆性特征显著。 (三) 季风气候显著。

过渡 降水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陆地上的淡水来源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 (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

引导:亚洲降水比较多的气候类型除了位于赤道附近马来群岛的热带雨林气候外,还有几种季风气候全年降水量相对比较多,是哪几种?主要分布在哪儿? 热带季风气候

三种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1) 让学生感受我们当地夏、冬季风的流向。 (2) 出示冬季风图,并且列表归纳冬季风的特点: 项目 冬季风 项目 夏季风 发源地 风向 性质 寒冷干燥 性质 对气候的影响 低温少雨 对气候的影响 蒙古、西伯利亚 西北、东北 发源地 风向 (3)出示夏季风图和夏季风比较表,让学生归纳夏季风的特点。

(3)小结:由于海洋热力差异造成气压差而形成了因季节不同风向完全相反的风即季风。 归纳亚洲气候的第三个特征:季风气候显著。 知识点二:欧洲的气候特征:

过渡 我们学习了亚洲的气候特征,那么欧洲的气候特征又如何呢?

出示下列提纲,指导学生归纳欧洲气候特征。以学生自学的形式为主,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1)以 带气候类型为主。 (2) 性特征显著。

(3) 气候、 气候分布典型。 课堂小结,亚欧洲气候的比较。 巩固练习:课本P9页8、9练习。

(课堂总结)

本节课的重点在于读图及学习方法的掌握,通过对亚洲气候特征的分析,掌握其分析方法,来了解欧洲的气候特征。所以,要多提醒学生从地图上找有用的知识,增加读图的练习。 ● 板书设计

四、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 1.气候复杂多样 2.大陆性特征明显 3.季风气候显著

第五课时

7 最新初中地理精品资料设计

最新初中地理精品资料设计

教学内容:亚洲的河流和人口 [复习]亚洲的地势和气候特征。

[导入]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河流的流向受地形的影响,河流的水量受什么影响。那么我们亚洲河流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亚洲和欧洲的河流特征。 知识点一:亚洲的河流特征

1、 说明内流河和外流河的差异。

2、 分组比赛:第一组:找出亚洲注入太平洋的河流。 第二组:找出亚洲注入印度洋的河流

第三组:找出亚洲注入北冰洋的河流 第四组:找出亚洲两条著名的内流河。

3、 检查学生读图的情况。

4、简单分析长江和湄公河的特点。讲述 亚洲的大江大河很多。长江的长度和流量居亚洲首位,世界第三。湄公河在我国境内叫澜沧江,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国际河流。 5、归纳亚洲河流特征。

一是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地形影响) 二是内流区面积广大。(气候) 知识点二:亚洲的主要湖泊

找出亚洲各具特色的湖泊,并且落实到地图上。

活动 学生在1-1图上找到这些湖泊的位置,指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到这些湖泊的位置。 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

死海——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含盐度最高的湖泊; 巴尔喀什湖——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的湖泊。 知识点三:欧洲河流特征 出示下列题纲,启发学生思考

(一) 找出欧洲主要河流:多瑙河、莱茵河、伏尔加河 (二) 归纳欧洲河流特征。

1、受平原地形影响,欧洲河流河网 ,水流 。

2、受海洋性气候的影响,欧洲河流水量 ,径流量季节变化小,航运价值 。 3、受海陆轮廓影响,欧洲河流 ,绝大部分为 河(外流河还中内流河)。 知识点四:亚洲、欧洲人口特征。 出示下列题纲,分组竞赛:

1、人口最多的大洲是 ,人口密度最大的洲是 。 2、亚洲的国家数目是 ,欧洲的国家数目是 。 3、亚洲的人口问题是: 欧洲的人口问题是:

4、 图片展示的是什么民族。 课堂小结。

(课堂总结)

河流的特征与天气、地形的联系十分密切,所以,掌握亚洲和欧洲的河流有助于学习气候和地形特征,在讲授是要注意指导学生结合地图,总体学生的掌握情况较好。而人口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可以通过大量的材料指导学生自学。在今后的讲述中,可以让学生自己讲课,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 板书设计

五、河流 (一)亚洲

8 最新初中地理精品资料设计

最新初中地理精品资料设计

1.大河众多。

2.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四周奔流入海。 3.内流区面积广大。 (二)欧洲

1.河网稠密、水流平缓; 2.河流短小、水量丰富; 3.航运价值高。

六、亚洲的人口与国家 1.人口最多的大洲 2.人口分布不均匀 3.亚洲的人种和民族 4.亚洲的国家 (二)欧洲

1.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洲。 2.城市文化水平高

3.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 4.人口老龄化现象较严重。

9 最新初中地理精品资料设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