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上面就是要注意电缆通道的选择,如果设计有通道编号要尽量跟随设计,如果没有要注意同一路径尽量一起放,如果有电缆夹层一定要满足夹层内的电缆美观,竖井里面很重要,一定要分开,还要留出来空间,为以后增加其他电缆,竖井里面一般都是走侧面,一边是控制,一边是动力,动力电缆如果很多要在竖井里加花角铁,竖井里要注意控制电缆的排列,不要影响起第二层电缆
控制电缆绑扎要注意绑线一定要平直,电缆之间不要有空隙,绑线与绑线的间距要一致,大概200mm左右就可以了。动力电缆要求就不是很多,但要做好保护,尽量不要让外皮受伤,
电缆沟里面还好说,要注意跟热控的电缆分开,特别是dcs那边,不要因为托架分层影响我们受电电缆接线
要注意电缆的起点终点,根据起始位子选择路经,比如6kV到dcs,可以以6kv侧一段盘柜为起点向dcs侧放,由远及近或由近到远放一个盘柜就全部放完,如果有特殊原因就没办法了,避免交叉。如果为了dcs侧工艺好就得从dcs侧开始,道理是相同的
就地电机的电缆不是很多,交叉是不可避免的,尽量要在看不见的地方交叉,放就地的电缆最好是从盘柜开始,每一段一起放齐,先把汽机房的电机放齐,从零米开始,再上一层
高压缆头是成套的,分户内和户外两种,根据实际情况定多数都是户内的。规格就是和电缆的一样:6/10kv的有50 70 120 150 185。在高压缆头材料里面的划分是:3/1 20~50 3/2 70~120 3/3 150~240 3/4 300~400 刚子 说:
比如说3/2就是3芯的高压缆头,70~120就是70和120的都可以用
刚子 说:
低压的就很简单了,只要买好手指套就可以了,我们多数用两指套,三指套和四指套,根据电缆芯数和截面定,另外还要定黄、绿、红、黑的热缩管,规格根据电缆线芯的截面定,电缆鼻子就要根据电缆的线芯数定数量,根据截面积定大小了,这个规格还是比较固定的,常用10 16 25 35 50 70 95 120 150 185 240 300 400 ,要根据现场的电缆情况定,不要定多了,用量大价格高 刚子 说:
收到了就回个信
pigiove@163.com (电子邮件地址未验证) 说: 收到了
pigiove@163.com (电子邮件地址未验证) 说: 还有就是这些具体叫什么明子?
pigiove@163.com (电子邮件地址未验证) 说: 名字
刚子 说:
我们用的都是高压终端接头,如果有中间接的就要中间接头 pigiove@163.com (电子邮件地址未验证) 说: 低压的呢?
低压的无所谓,只要买手指套就可以了
pigiove@163.com (电子邮件地址未验证) 说: 还有黄绿红黑的热缩管呢? 刚子 说:
就叫热缩管
pigiove@163.com (电子邮件地址未验证) 说: 面积按电缆芯面积算? 刚子 说: 是的
pigiove@163.com (电子邮件地址未验证) 说:
比如说 3*185+1*95的就用黄绿红185的,黑就用95的?
Φ 已解决
高压电缆的半导体层是起什么作用的? 悬赏分:5 - 提问时间2006-5-15 20:02
如题,为什么要用半导体,直接用绝缘体不行吗?绝缘效果不是更好??
提问者: sbgogxaxa - 试用期 一级
其他回答 共 1 条
在电缆结构上的所谓“屏蔽”,实质上是一种改善电场分布的措施。电缆导体由多根导线绞合而成,它与绝缘层之间易形成气隙,导体表面不光滑,会造成电场集中。在导体表面加一层半导电材料的屏蔽层,它与被屏蔽的导体等电位并与绝缘层良好接触,从而避免在导体与绝缘层之间发生局部放电,这一层屏蔽为内屏蔽层;同样在绝缘表面和护套接触处也可能存在间隙,是引起局部放电的因素,故在绝缘层表面加一层半导电材料的屏蔽层,它与被屏蔽的绝缘层有良好接触,与金属护套等电位,从而避免在绝缘层与护套之间发生局部放电,这一层屏蔽为外屏蔽层;没有金属护套的挤包绝缘电缆,除半导电屏蔽层外,还要增加用铜带或铜丝绕包的金属屏蔽层,这个金属屏蔽层的作用,在正常运行时通过电容电流;当系统发生短路时,作为短路电流的通道,同时也起到屏蔽电场的作用。可见,如果电缆中这层外半导体层和铜屏蔽不存在,三芯电缆中芯与芯之间发生绝缘击穿的可能性非常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