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道路测量计算

来源:哗拓教育
 中铁十一局《道路测量计算3.0》使用手册

欢迎使用

版权声明

《道路测量计算3.0》包括《导线平差3.0》和《道路曲线计算3.0》两部分,版权属于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未经本公司许可与授权,不得擅自复制、更改该软件的内容及其产品包装。

本软件受版权法和国际条约的保护。如未经授权而擅自复制或传播本程序的全部或部分,将受到严厉的刑事及民事制裁,并将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受到最大可能的起诉! 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许可协议

您一旦安装、复制或使用《道路曲线计算3.0》,即表示您同意接受本《协议》各项条款的约束。如果您不同意本《协议》中的条款,请不要安装、复制或使用“软件”;您可在适用的情况下将其退回原购买处,并获得全额退款。

本软件受版权法和国际条约的保护。如未经授权而擅自复制或传播本程序的全部或部分,将受到严厉的刑事及民事制裁,并将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受到最大可能的起诉!

授予许可权

本许可协议允许一个单独用户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仅在一个计算机上安装及使用本软件。 评估版:如果此软件被指定为演示版、评估版、或者非销售版,您只可以用于商业评估和演示的目的。您不能将此软件用于商业的、职业的、或其他盈利的目的。

知识产权

本软件产品的版权归中铁十一局五公司所有,受版权法及其他知识产权法及条约的保护。用户获得的只是本软件产品的使用权。您不得: a)本软件进行逆向工程、分解或重组。

b)未经中铁十一局五公司的书面同意,向他人发售、出租、出借、销售或转让全部或部分本软件、文档或本协议授予的权利。

c)在英特网上、或者广域网上安装或使用本软件。

d)为任何目的,基于本软件或文档修改、翻译、编制或创作衍生作品。

有限责任

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自售出之日起九十天内,其软件载体及加密狗无材料或工艺缺陷。经验证确有缺陷时,本公司的全部责任就是退换其软件载体或加密狗;这是给您的唯一补偿。 因事故、滥用或错误应用导致的载体或加密狗缺陷,售后担保无效。退换的载体或加密狗享受原担保期剩余时间,或三十天的担保;取其长者优先。

除上述以外,中铁十一局五公司不做任何明示的、暗示的或其他形式的担保和声明。

责任限制

中铁十一局五公司承诺本软件产品没有包含任何恶意代码。在相关法律所允许的最大范围内,由

- 1 -

中铁十一局《道路测量计算3.0》使用手册

于您使用了本软件产品而可能产生的一切损害:程序运行错误、可用性消失、利润损失、商业中断,或其它任何形式的间接、特别、意外或必然的破坏,或任何其他方的索赔,本公司不承担任何赔偿责任,即使事先被告知该损害发生的可能性。

任何企图对本软件进行破解的行为都将可能导致计算错误,本公司不对此承担任何责任。请切勿使用盗版软件。

许可终止

如果您未遵守本协议的任一条款,中铁十一局五公司有权立即终止本协议,且您必须立即终止使用本软件并销毁本软件产品的所有副本。 这项要求对各种拷贝形式有效。

适用法律

《知识产权保护条例》、《版权、著作权法》、《专利法》等。

至此,您已经详细阅读并已理解本协议,并同意严格遵守各条款和条件。

软件介绍

导线平差

《导线平差3.0》是在 .NET平台下开发的控制测量数据处理软件,采用了严密平差计算方法,适用于各种形式的单一导线、导线网、高程网的平差计算。成果输出丰富强大、多种多样,平差报告完整详细,有详细的精度统计和网形分析信息等。实现了数据处理和成果打印的一体化。其界面友好,功能强大,操作简便,是控制测量理想的数据处理工具。

平差计算

导线平差:支持支导线、坐标附闭合导线、坐标方位附闭合导线、无定向附合导线及各种形式的导线网。程序采用按角度平差的严密平差法,具有强大的数据搜索功能,观测值输入无需顺序,能够搜索到网中所有的附闭合条件和闭合环, 网形分析严密可靠,精度评定完整、准确。 高程平差:支持支水准路线、附、闭合路线、各种形式高程网。程序采用严密平差法,具有强大的数据搜索功能,观测值输入无需顺序,能够搜索到网中所有的附闭合条件和闭合环, 网形分析严密可靠,精度评定完整、准确。

计算成果

软件在报表中提供完整详细的成果:网属性(包括网名称、计算者等)、计算方案(包括平差类型、网的等级、及限差等)、闭合差统计表、网形分析、角度平差值表、边长平差值表、精度评定表(包括各点位误差、相邻点间误差、误差椭圆参数、所有方位角误差、边长误差、边长相对误差、高差中误差、高程中误差等)、控制点成果表、导线图、误差椭圆等。

打印与输出

本软件计算的数据均支持显示、打印,打印参数已设置到最佳,一般直接打印即可,如果需要按自定义格式打印,则可以将数据输出到Word文档或记事本(*.txt)文件,将图形输出到Auto CAD(.dwj),用于用户自定义打印格式。

常用工具

平面坐标正反算、方向与边长改化、平面坐标转换、高斯投影正反算、坐标换带、不同高程面坐标转化。

- 2 -

中铁十一局《道路测量计算3.0》使用手册

道路曲线计算

《道路曲线计算3.0》适用于道路建设中线路、涵洞、桥梁、隧道的定位放样。本系统适应于任意形式的曲线,特别针对公路互通匝道的复杂曲线进行了优化设计,根据设计提供参数可选用多种方案进行计算,既可对曲线的单个线元进行计算,也可将整条曲线参数输入进行全线计算,另外曲线参数输入有基本型曲线、交点组合曲线和端点组合曲线三种形式,坐标输出有中桩XY、中桩XYH、中边桩XY、中桩H和中边桩H五种形式,可谓输入形式多样、计算方法灵活、输出数据完整,是道路曲线放样的最得力助手。计算点坐标均可保存为“点名,X,Y,H”格式,便于与全站仪数据交换。包含以下五个模块:

整体曲线

可以对主线、立交匝道进行中线桩、边线桩的三维坐标计算。可计算的线型包括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单交点对称型曲线、单交点非对称型曲线、S型曲线、卵形曲线、复曲线、回头曲线、竖曲线等。程序将平曲线数据、竖曲线数据、断链数据、超高加宽作为一体计算,计算者只需输入里程和边桩距就可计算该点三维坐标,不需再考虑所在曲线、断链和超高加宽。

局部曲线

此模块是对整体曲线的补充,只能对单一线元进行计算,所谓线元就是一类曲线如: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卵形曲线、竖曲线。

涵洞

计算涵洞轴线、基础四角、八字墙角坐标,绘制尺寸示意图。

桥梁

计算常见公路、铁路桥梁桩孔中心坐标,对于桥墩偏心情况同样适用。参数输入简单,数据输出完备。

隧道

建立理论断面,根据观测数据绘制实测断面图,计算超欠挖面积和超欠距。数据输入输出形式多样、分析准确,操作简单。

成果的打印与输出

本软件有自己的一套报表系统,可以直接打印美观的报表、图形,也可以把数据输出Excel和记事本(*.txt),用于用户自定义打印格式。

常用工具

坐标查询、桩号查询、坐标转化、 面积计算、土方量计算、 锥体护坡放样、格式转换、直线求交、三点定圆、计算器、记事本。

- 3 -

中铁十一局《道路测量计算3.0》使用手册

软件安装

本软件可在Windows 2000和Windows XP下安装运行,安装步骤如下:

1) 安装Microsoft .NET Framework 1.1软件包 (如果已安装,则跳过此步骤) 。在安装光盘中找到dotnetfx文件,双击dotnetfx后屏幕上将出现下图界面。

点击“是”,然后按屏幕提示完成软件包安装。

2) 安装《道路测量计算3.0》。在安装光盘中找到‘道路测量计算3.0’并双击,屏幕上将出现下图界面。

点击“下一步”进入软件安装“许可协议”界面

- 4 -

中铁十一局《道路测量计算3.0》使用手册

如果同意安装许可,则选择同意,点击“下一步”

在上图“安装路径”中设置《道路测量计算3.0》 的安装目录。软件给出了默认安装位置C:\\Program Files\\道路测量计算\\道路测量计算3.0\\,用户也可通过点击“浏览”按钮改变安装目录。选择好文件夹,点击“下一步”按钮开始进行安装。

安装完成,点击“关闭”结束程序安装。

- 5 -

中铁十一局《道路测量计算3.0》使用手册

第一部分 导线平差

界面窗口

主界面

启动后即可进入主界面。操作界面主要分为两部分:顶部下拉菜单和工具条,如下图所示

在“控制点信息区”输入测区控制点名称、属性和起算点坐标;在“观测信息区”输入观测角度、边长、高差值;在“成果显示区”来显示各项计算结果,如闭合差统计、网形分析、导线图、平差报告等。

菜单栏

文件(F)

新建工程:创建一个新项目

打开工程:打开一个已有的工程文件 保存:保存当前工程文件

另存为…:将当前工程文件以新文件名保存 页面设置:设置打印页边距

打印预览:预览当前报表内容或图形内容 打印:打印当前文件内容 退出:退出程序

编辑(E)

剪切:表格单元格内容剪切 复制:表格单元格内容复制 粘贴:表格单元格内容粘贴

插入行:在当前选定行前插入一新行 删除行:删除当前选定行

清除内容:清除选定区域表格单元格内容

- 6 -

中铁十一局《道路测量计算3.0》使用手册

全部删除:删除选定区域表格单元格行

成果(G)

闭合差统计:显示闭合差统计表 网形分析:显示网形分析结果数据 导线图:显示导线网示意图 平差报告:显示完备的平差成果

平差成果表:显示平差后的控制点坐标 近似坐标计算:推算控制点近似坐标 平差计算:开始平差计算

报表(R)

输出到Excel:计算结果输出到Excel电子表格

输出到Txt:坐标数据输出到记事本,格式为点名,X,Y,H 输出到CAD:导线图输出到AutoCAD

设置(O)

网属性:设置工程名称、测量者、观测者、日期等选项 计算方案:设置平差形式、控制网等级、限差等

单位设置:设置角度、边长、高差、坐标的输出精度 图像设置:设置图像比例、控制点形式、误差椭圆等

格式检查:该项选中时,对正在输入的数据及时检查,未选中时不检查 快速输入:快速输入控制点名称

工具(T)

坐标正反算:方位角、距离和坐标间的正向和反向计算

平面坐标转化:具备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点的两个坐标系间坐标转化 坐标系选择:确定最佳换带中央子午线

高斯投影正反算:大地坐标和高斯平面坐标间转化 距离方向改化:距离方向化至高斯平面的改正

不同高程面坐标转换:考虑地球曲率影响,不同高程面坐标相互转换

帮助(H)

使用说明:打开程序帮助文件 关于:显示版本信息

工具栏

如上图从左到右依次是:新建、打开、保存 | 打印、打印预览 | 剪切、复制、粘贴;插入行、删除行 | 快速输入、计算 | 图像设置、全显、缩放、移动 | 调整 | 关于。 新建:创建一个新项目,包括基本形曲线、交点组合曲线和端点组合曲线 打开:打开一个已有的工程文件。

- 7 -

中铁十一局《道路测量计算3.0》使用手册

保存:保存当前工程文件 打印:打印当前文件内容

打印预览:预览当前报表内容或图形内容 剪切:表格单元格内容剪切 复制:表格单元格内容复制 粘贴:表格单元格内容粘贴

插入行:在当前选定行前插入一新行 快速输入: 快速输入控制点名称 计算:进行平差计算

图像: 设置图像比例、控制点形式、误差椭圆等 全显:调整图像比例以适应窗口大小 缩放:缩放图像 移动:移动图像

调整:调整数据显示区大小 关于:显示版本信息

导线平差

建立文件

1)设置控制网属性。 点击文件菜单中的新建项目,弹出网属性窗口,如下图

在属性窗口中输入观测者、时间、网名称等信息,点击“确定”后弹出计算方案窗口。 2)设置计算方案。设置平差计算的一系列参数,包括测角中误差、测距仪固定误差、测距仪比例误差、控制网等级和限差等,这些参数将保存在平差数据文件中。

平面平差 在计算内容项中只选中“平面”,点击“确定”后显示平面数据输入窗口,进行

- 8 -

中铁十一局《道路测量计算3.0》使用手册

平面平差。

高程平差 在计算内容项中只选中“高程”,点击“确定”后显示高程数据输入窗口,进行高程平差。

三维平差 在计算内容项中同时选中“平面”和“高程”,点击“确定”后显示平面数据和三角高程输入窗口,进行平面和高程平差。

观测数据的录入

控制网数据录入分为读取文件和直接键入两种。文件数据只能通过“文件\\打开工程”来读取,直接双击不能打开。下面主要介绍如何在表格中输入数据。首先在控制点信息区输入测区控制点名称、控制点类型和控制点坐标,然后在观测信息区输入观测角度、观测边长和观测高差。

控制点信息区

在控制点信息区中输入控制点名称和类型。名称输入不分先后顺序,但不能重复;类型分为“待测点”和“起算点”,如控制点类型为“起算点”则必须输入其坐标值。

平面平差控制点输入:

高程平差控制点输入:

三维平差控制点输入:

观测信息区

在观测信息区中输入观测的角度、边长、高差,不分先后顺序,但不允许重复输入。每个测站只能输入两个方向值,前一方向表示后视,后一方向值表示前视,后视方向值不须输入或输入为零。观测角度使用的是前进方向的左角,如果是右角,请将后视点输为前视点,前视点输为后

- 9 -

中铁十一局《道路测量计算3.0》使用手册

视点。角度输入单位 dms,如123°34′23″输入为123.3423。高差为后尺读数减去前尺读数或照准点高度减测站点高度,高差可以选择输入,但输入了高差的方向必须输入边长。

平面平差观测值输入:

高程平差观测值输入:

三维平差观测值输入:

注: 1、程序对方向观测角不进行推导计算,需要输入能够成附、闭合条件的每一观测角。

2、在数据输入过程中,右侧窗口中会显示输入错误信息,以便及时改正。

快速输入

- 10 -

中铁十一局《道路测量计算3.0》使用手册

建立文件时控制点名称一般情况下要作为点名称、测站点、后视点、前视点中输入四次,重复输入且麻烦,利用“快速输入”窗口输入一次点名即可,其余将自动生成。如上例,按控制点的先后顺序,依次输入控制点名称,点类型可自定义,但每一条导线上点的类型是相同的。点击“确定”按钮,控制点名称自动填写如上图。

注:平面平差和三维平差的填写模式相同,如是高程平差,则会以高程模式填写。

平差计算

计算流程图

建立文件 输入观测值 平 差计算

平差计算

有错误 错误检查 没错误 闭合差统计网形分析导线图平差报告平差成果表

点击工具栏中的“计算”按钮或成果菜单栏中的“平差计算”选项,即可进行平差计算。平差成果包括以下六项:

闭合差统计 对控制网中每条导线进行精度评定,导线网评定项目包括fβ、fX、fY、fS、1/K等,水准网评定项目包括fH、闭合差限差等。

网形分析 对整个导线网或高程网进行精度评定,导线网评定项目包括单位权中误差、最弱方向误差、最弱边长误差、最弱点位误差等,水准网评定项目包括最弱高差中误差、最弱高程中误差、每公里(测站)中误差、全中误差等。

近似坐标推算 - 11 -

中铁十一局《道路测量计算3.0》使用手册

导线图 显示导线网图,包括点位误差椭圆和相对误差椭圆。

平差报告 显示完整的平差报表,包括网属性、计算方案、闭合差统计表、网形分析、角度平差表、边长平差表、高差平差表、精度评定等。

平差成果表 显示坐标成果表,平面平差显示“点名,X,Y”,高程平差显示“点名,H”,三维平差显示“点名,X,Y,H”。 近似坐标推算 根据观测角度和边长推算坐标,坐标值不经过平差,适用任意形式网。

精度设置

设置角度平差值、边长平差值、高差平差值、坐标平差值、高程平差值输出精度,角度可选1″、和0.1″,其它可选0.001m和0.0001m。

图像设置

椭圆设置 确定是否显示误差椭圆。选中“点位误差椭圆”选项,则只显示点位误差椭圆;选中“点间误差椭圆”选项,则只显示相对误差椭圆;两者都选中,则同时显示点位误差椭圆和相对误差椭圆。

比例设置 设置网图形显示比例和误差椭圆显示比例,图形默认比例1:20000 ,椭圆默认比例1:1。

打印 选中“按纸张大小缩放打印”选项,程序按所选纸张大小计算相应的打印比例,使导线图正好在一页内打印;未选中“按纸张大小缩放打印”选项,程序按图形显示比例打印。 点名类型 选择控制点输出类型,共分三角点、小三角、导线点、图根点四种,其形状如下:

字体 字高,设置控制点名称大小;间距,设置控制点名称到控制点间的距离。

- 12 -

中铁十一局《道路测量计算3.0》使用手册

成果显示

观测数据录入完毕,点击“成果\\平差计算”后,方可显示数据成果。显示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点击“成果”菜单中各显示项,另一种是在成果显示区“右单击”,在弹出菜单中选择显示项,如图示。显示内容有闭合差统计、网形分析、导线图(高程平差没有此项)、平差报告和平差成果表五项。具体显示方法,请查看平差实例。

打印与输出

打 印

打印内容为“成果显示区”当前内容。

打印项目包括闭合差统计表、网形分析、平差报告、平差成果表、近似坐标、导线网图,打印内容即为右侧框中当前显示内容。适用于A4纸打印,页边距、表格行距、列距调整到最佳,一般不需设置,直接打印即可。

输 出

输出内容为成果显示区当前内容。

输出到 Word 闭合差统计表、网形分析、平差报告、平差成果表、近似坐标均可输出到 Word,其中平差报告、平差成果表、近似坐标以表格形式输出。 输出到 Txt 输出坐标成果数据,输出格式为 “点名,X,Y,H”。

输出到 CAD 只有导线图可以输出到CAD,适用于CAD2000及以上版本。如果图像显示很乱,请设置合适的误差椭圆比例;图形输出到CAD后如果看不到图形,请适当缩放。 注:打印和输出的表头格式略有不同,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当格式。

- 13 -

中铁十一局《道路测量计算3.0》使用手册

三维平差实例

导线网示意图如下:

测区中有两个起算点881和882,坐标分别为881 (X:4089995.4480, Y:514862.2200,H:1319.0070)、 882(X:4090466.5410,Y:515246.4470,H:1351.8670),其中观测了13个角、11条边,文件建立如下

设置工程属性

点击“文件”菜单中 “新建”项,弹出“工程属性”窗口,参数输入如下

点击“确定”弹出“计算方案”窗口

设置计算方案

- 14 -

中铁十一局《道路测量计算3.0》使用手册

控制点输入

点 名 882 881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类 型 坐标 X (m) 坐标 Y (m) 坐标 H (m) 515246.4470 1351.8670 514862.2200 1319.0070 起算点 4090466.5410 起算点 4089995.4480 待测点 待测点 待测点 待测点 待测点 待测点 待测点 待测点 待测点 观测值输入

测站点 882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881 103 照准点 881 101 882 102 101 103 102 104 103 105 104 106 105 107 106 108 107 109 108 881 109 882 108 104 方向值(dfm) 边长(m) 82-16-30.0 345.263 2.261 -36.075 18.00 21.814 4.008 -63.732 20.151 43.711 -41.630 -1.444 25.993 55-59-54.0 270.754 181-46-23.0 219.744 156-58-53.0 212.778 177-11-05.0 346.894 184-55-33.0 221.712 53-49-53.0 345.608 84-04-30.0 197.059 262-06-36.0 261.492 125-10-59.0 230.352 289-15-15.0 238.722 48-40-55.0 高差(m) - 15 -

中铁十一局《道路测量计算3.0》使用手册

108 107 103 52-46-50.0 数据输入完毕后,不要忘了保存文件,然后点击菜单“成果\\平差计算”或工具栏中的“计算”按钮,即可进行控制网的平差计算。

闭合差统计

显示 点击“成果\\闭合差统计”,或者鼠标放在成果显示区内右单击,在弹出菜单中选择“闭合差统计”项,显示如下图

输出 点击“报表\\输出到Word”选项,或者点击“报表\\输出到Txt”,闭合差统计数据将保存成Word文档或记事本文件。

打印 点击“文件\\打印”选项或者工具栏中“打印”按钮,文档被打印,格式如下:

- 16 -

中铁十一局《道路测量计算3.0》使用手册

网形分析

显示 点击“成果\\网形分析”,或者鼠标放在成果显示区内右单击,在弹出菜单中选择“网形分析”项,显示如下图

输出 点击“报表\\输出到Word”选项,或者点击“报表\\输出到Txt”,网形分析数据将以表格形式输出Word文档、以纯坐标数据输出记事本。

打印 点击“文件\\打印”选项或者工具栏中“打印”按钮,文档被打印,格式如下:

- 17 -

中铁十一局《道路测量计算3.0》使用手册

导线图

显示 点击“成果\\导线图”,或者鼠标放在成果显示区内右单击,在弹出菜单中选择“导线图”项,显示如下图

输出 点击“报表\\输出到CAD”选项,导线图将会输出到AutoCAD。程序支持AutoCAD2000、AutoCAD2002和AutoCAD2004。

打印 点击“文件\\打印”选项或者工具栏中“打印”按钮,导线图被打印。

平差报告

显示 点击“成果\\平差报告”,或者鼠标放在成果显示区内右单击,在弹出菜单中选择“平差报告”项,显示如下图

输出 点击“报表\\输出到Word”选项,平差报告将以表格形式输出Word文档。输出的完整格式如下:

- 18 -

中铁十一局《道路测量计算3.0》使用手册

控 制 网 平 差 报 告

[网属性]

观测: 张三 记录: 李四 计算: 王五

网名: 清漪山隧道控制网 单位: 中铁十一局五公司 备注: 莱卡702

时间: 2005年6月24日 [计算方案]

测角中误差: 5 ″ 固定误差: 5 mm 比例误差: 5 mm 水准定权: 距离 平面网: 城市一级 高程网: 国家四等 [导线网分析]

已知点数:2 平均边长:262.762m 待定点数:9 单位权中误差:3.79 ″ 观测角度数:13 最弱方向中误差:4.95cm

观测边长数:11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1 :47391 导线全长:2890.378m 最弱点位误差:1.71cm [高程网分析]

起算点数:2 最弱高差中误差:0.18 cm 待定点数:9 最弱高程中误差:2.66 cm 观测高差数:11 每公里中误差 :3.37 cm 路线全长:2.9Km

观 测 角 平 差 值

测站点 882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后视点 前视点 观测角(dms) 881 882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55-59-54.0 181-46-23.0 156-58-53.0 177-11-05.0 184-55-33.0 53-49-53.0 84-04-30.0 262-06-36.0 125-10-59.0 V (s) - 2.8 - 2.3 - 2.1 - 1.0 + 0.9 + 1.9 + 3.3 + 1.6 + 1.8 平差值(dms) 55-59-51.2 181-46-20.7 156-58-50.9 177-11-04.0 184-55-33.9 53-49-54.9 84-04-33.3 262-06-37.6 125-11-00.8 - 19 -

中铁十一局《道路测量计算3.0》使用手册

109 881 103 108 108 109 108 107 881 882 104 103 289-15-15.0 48-40-55.0 82-16-30.0 52-46-50.0 + 0.4 + 2.4 + 0.1 + 0.3 289-15-15.4 48-40-57.4 82-16-30.1 52-46-50.3 观 测 边 平 差 值

点 名 882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03 点 名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881 108 边 长 (m) V (cm) 平差值(m) 270.7510 219.7412 212.7756 346.8910 221.7094 345.6112 197.0600 261.4951 230.3541 238.7232 345.2630 MS(cm) 0.45 0.44 0.43 0.45 0.42 0.45 0.42 0.43 0.44 0.44 0.41 1 / K 59969 50407 49328 76872 52887 76129 47391 60681 52873 54028 83846 MA(s) 2.65 3.08 3.49 3.86 4.84 4.95 4.84 4.08 4.06 3.09 3.85 270.7540 - 0.30 219.7440 - 0.28 212.7780 - 0.24 346.8940 - 0.30 221.7120 - 0.26 345.6080 + 0.32 197.0590 + 0.10 261.4920 + 0.31 230.3520 + 0.21 238.7220 + 0.12 345.2630 + 0.00 点 位 精 度

点 名 Mx(cm) My(cm) Mp(cm)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0.35 0.54 0.74 1.19 1.58 1.11 0.92 0.60 0.44 0.45 0.60 0.62 0.66 0.67 0.71 0.60 0.47 0.36 0.57 0.80 0.97 1.36 1.71 1.32 1.10 0.76 0.57 E(cm) 0.45 0.64 0.82 1.22 1.58 1.13 0.92 0.60 0.44 F(cm) 0.34 0.48 0.51 0.61 0.65 0.68 0.59 0.47 0.36 AF(dfm) 174-50-02 147-07-46 123-07-19 103-19-33 96-03-06 75-30-11 93-55-21 90-37-44 76-56-44 平 差 成 果 表

点 名 882 881 坐标 X (m) 坐标 Y (m) 备 注 起算点 起算点 4090466.5410 515246.4470 4089995.4480 514862.2200 - 20 -

中铁十一局《道路测量计算3.0》使用手册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4090491.0728 514976.8097 4090517.7418 514758.6929 4090458.9207 514554.2093 4090346.7638 514225.9500 4090293.3612 514010.7682 4090071.6961 514275.9317 4090235.1238 514386.0409 4090120.1617 514620.9099 4090230.9099 514822.8947 观 测 高 差 平 差 值

后视点 882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03 前视点 高差 (m)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881 108 2.2610 -36.0750 18.0000 21.8140 4.0080 -63.7320 20.1510 43.7110 -41.6300 -1.4440 25.9930 V (cm) + 0.81 + 0.66 + 0.64 + 1.04 + 0.66 + 1.03 + 0.59 + 0.78 + 0.69 + 0.71 - 0.00 距离(Km) 平差值(m) Mh(cm) 0.3 0.2 0.2 0.3 0.2 0.3 0.2 0.3 0.2 0.2 0.3 2.2691 -36.0684 18.0064 21.8244 4.0146 -63.7217 20.1569 43.7188 -41.6231 -1.4369 25.9930 0.16 0.15 0.14 0.18 0.15 0.18 0.14 0.16 0.15 0.15 0.16 高 程 成 果 表

点 名 882 881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高程 H (m) 1351.8670 1319.0070 1354.1361 1318.0676 1336.0740 1357.8984 1361.9130 1298.1913 1318.3482 1362.0670 1320.4439 MH (cm) 1.58 1.92 2.03 2.54 2.66 2.58 2.39 1.90 1.50 备 注 起算点 起算点 - 21 -

中铁十一局《道路测量计算3.0》使用手册

[导线闭合差统计表]

[第1条: 坐标方位附合]

881,882,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881, 882

导线全长 :2545 m 闭合差 ΔX :3.06 cm 平均边长 :254 m 闭合差 ΔY :-3.21 cm 方位角闭合差 :-4.0 ″ 全长闭合差 : 4.44 cm

角度闭合限差 :33.2 ″ 全长相对闭合差 : 1 :57325 [第2条: 闭合环]

103,104,105,106,107,108,103

导线全长 :1718 m 闭合差 ΔX :-1.68 cm 平均边长 :286 m 闭合差 ΔY :1.86 cm 方位角闭合差 :-8.0 ″ 全长闭合差 : 2.51 cm

角度闭合限差 :24.5 ″ 全长相对闭合差 : 1 :68402 [第3条: 闭合环]

103,104,105,106,107,108,109,881,882,101,102,103

导线全长 :3153 m 闭合差 ΔX :-3.24 cm 平均边长 :286 m 闭合差 ΔY :-3.53 cm 方位角闭合差 :-4.0 ″ 全长闭合差 : 4.79 cm

角度闭合限差 :33.2 ″ 全长相对闭合差 : 1 :65823 [高程闭合差统计表]

[第1条: 附合条件]

882,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881 路线全长 :2.5 Km 闭合差 :-7.60 cm 闭合差限差 :3.19 cm [第2条: 附合条件]

882,101,102,103,108,109,881 路线全长 :1.5 Km 闭合差 :-3.50 cm 闭合差限差 :2.46 cm [第3条: 闭合环]

103,104,105,106,107,108,103 路线全长 :1.7 Km 闭合差 :-4.10 cm 闭合差限差 :2.62 cm

打印 点击“文件\\打印”选项或者工具栏中“打印”按钮,文档被打印,打印格式与平差报告输出格式相同。

平差成果表

显示 点击“成果\\平差成果表”,或者鼠标放在成果显示区内右单击,在弹出菜单中选择“平差成果表”项,显示如下图

- 22 -

中铁十一局《道路测量计算3.0》使用手册

输出 点击“报表\\输出到Word”选项,或者点击“报表\\输出到Txt”,平差成果表将以表格形式输出Word文档、以纯坐标数据输出记事本,记事本输出格式为:“点名,X,Y,H”。 打印 点击“文件\\打印”选项或者工具栏中“打印”按钮,文档被打印,格式如下:

注:去掉“高程”和“高差”,“三维平差”就成为“平面平差”。“平面平差”的数据输入、平差

计算、成果显示和成果输出与“三维平差”基本相同,不再赘述。

高程平差实例

水准网示意图如下:

- 23 -

中铁十一局《道路测量计算3.0》使用手册

测区中有三个起算点A、B和C,坐标分别为HA=5.0000、HB=7.6500、HC=3.9530,其中观测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观测高差和距离如下表

测 段 1 2 3 4 高差(m) 距离(m) 测 段 0.050 3.452 1.100 3.404 1000 1000 1000 2000 5 6 7 高差(m) 距离(m) 2.398 1.000 0.200 2000 2000 2000 设置工程属性

点击“文件”菜单中 “新建”项,弹出“工程属性”窗口,参数输入如下

点击“确定”弹出“计算方案”窗口

设置计算方案

- 24 -

中铁十一局《道路测量计算3.0》使用手册

控制点输入

点 名 A B C P1 P2 P3 类 型 坐标 H (m) 起算点 5.0000 起算点 7.6500 起算点 3.9530 待测点 待测点 待测点 观测值输入

后视点 A P1 P3 B P3 P1 A 前视点 P1 P3 C P1 P2 P2 P2 边长(m) 1000 2000 2000 1000 2000 2000 1000 高差(m) 0.05 2.398 0.2 1.100 1 3.404 3.452 注:边长输入单位为 米,输出单位为 公里。

数据输入完毕后,不要忘了保存文件,然后点击菜单“成果\\平差计算”或工具栏中的“计算”按钮,即可进行控制网的平差计算。

闭合差统计

显示 点击“成果\\闭合差统计”,或者鼠标放在成果显示区内右单击,在弹出菜单中选择“闭合差统计”项,显示如下图

- 25 -

中铁十一局《道路测量计算3.0》使用手册

输出 点击“报表\\输出到Word”选项,或者点击“报表\\输出到Txt”,闭合差统计数据将保存成Word文档或记事本文件。

打印 点击“文件\\打印”选项或者工具栏中“打印”按钮,文档被打印,格式如下:

网形分析

显示 点击“成果\\网形分析”,或者鼠标放在成果显示区内右单击,在弹出菜单中选择“网形分析”项,显示如下图

输出 点击“报表\\输出到Word”选项,或者点击“报表\\输出到Txt”,网形分析数据将以表格形式输出Word文档、以纯坐标数据输出记事本。

打印 点击“文件\\打印”选项或者工具栏中“打印”按钮,文档被打印,格式如下:

- 26 -

中铁十一局《道路测量计算3.0》使用手册

平差报告

显示 点击“成果\\平差报告”,或者鼠标放在成果显示区内右单击,在弹出菜单中选择“平差报告”项,显示如下图

输出 点击“报表\\输出到Word”选项,平差报告将以表格形式输出Word文档。输出的完整格式如下:

- 27 -

中铁十一局《道路测量计算3.0》使用手册

控 制 网 平 差 报 告

[网属性]

观测: 张三 记录: 李四 计算: 王五

网名: 清漪山隧道高程控制网 单位: 中铁十一局 备注:

时间: 2005年6月30日 [计算方案]

水准定权: 距离 高程网: 国家四等 [高程网分析]

起算点数:3 最弱高差中误差:0.02 cm 待定点数:3 最弱高程中误差:0.15 cm 观测高差数:7 每公里中误差 :0.17 cm 路线全长:11.0Km 全中误差:0.17 cm

观 测 高 差 平 差 值

后视点 A P1 P3 B P3 P1 A 前视点 高差(m) P1 P3 C P1 P2 P2 P2 0.0500 2.3980 0.2000 1.1000 1.0000 3.4040 3.4520 V (cm) + 0.12 + 0.14 - 0.05 - 0.18 + 0.19 - 0.27 + 0.04 距离Km) 平差值(m) Mh(cm) 1.0 2.0 2.0 1.0 2.0 2.0 1.0 0.0512 2.3994 0.1995 1.0982 1.0019 3.4013 3.4524 0.01 0.02 0.02 0.01 0.02 0.01 0.01 高 程 成 果 表

点 名 高程H (m) MH (cm) A C B P1 P3 P2 5.0000 7.6500 3.9530 5.0512 7.4505 8.4524 0.11 0.15 0.13 备 注 起算点 起算点 起算点

- 28 -

中铁十一局《道路测量计算3.0》使用手册

[高程闭合差统计表]

[第1条: 附合条件] A,P1,B

路线全长 :2.0 Km 闭合差 :-0.30 cm 闭合差限差 :2.83 cm [第2条: 附合条件] A,P1,P3,C

路线全长 :5.0 Km 闭合差 :-0.20 cm 闭合差限差 :4.47 cm [第3条: 闭合环] A,P1,P2,A

路线全长 :4.0 Km 闭合差 :0.20 cm 闭合差限差 :4.00 cm [第4条: 闭合环] A,P1,P3,P2,A

路线全长 :6.0 Km 闭合差 :-0.40 cm 闭合差限差 :4.90 cm [第5条: 附合条件] A,P1,P2,P3,C

路线全长 :7.0 Km 闭合差 :0.40 cm 闭合差限差 :5.29 cm [第6条: 附合条件] A,P2,P1,B

路线全长 :4.0 Km 闭合差 :-0.50 cm 闭合差限差 :4.00 cm [第7条: 附合条件] A,P2,P3,C

路线全长 :5.0 Km 闭合差 :0.20 cm 闭合差限差 :4.47 cm [第8条: 附合条件] A,P2,P3,P1,B

路线全长 :6.0 Km 闭合差 :0.10 cm 闭合差限差 :4.90 cm [第9条: 附合条件]

- 29 -

中铁十一局《道路测量计算3.0》使用手册

B,P1,P3,C

路线全长 :5.0 Km 闭合差 :0.10 cm 闭合差限差 :4.47 cm [第10条: 附合条件] B,P1,P2,P3,C

路线全长 :7.0 Km 闭合差 :0.70 cm 闭合差限差 :5.29 cm [第11条: 闭合环] P1,P3,P2,P1

路线全长 :6.0 Km 闭合差 :-0.60 cm 闭合差限差 :4.90 cm

打印 点击“文件\\打印”选项或者工具栏中“打印”按钮,文档被打印,打印格式与平差报告输出格式相同。

平差成果表

显示 点击“成果\\平差成果表”,或者鼠标放在成果显示区内右单击,在弹出菜单中选择“平差成果表”项,显示如下图

输出 点击“报表\\输出到Word”选项,或者点击“报表\\输出到Txt”,平差成果表将以表格形式输出Word文档、以纯坐标数据输出记事本,记事本输出格式为:“点名,0,0,H”。 打印 点击“文件\\打印”选项或者工具栏中“打印”按钮,文档被打印,格式如下:

- 30 -

中铁十一局《道路测量计算3.0》使用手册

辅助计算

坐标正反算

平面坐标正算:根据已知点坐标和方位角、距离计算出另外一点坐标。 平面坐标反算:根据两点坐标,计算出一点到另一点的方位角和距离。

点击“查 看”按钮查看计算记录,再点击“返 回”按钮返回计算界面。

平面坐标转化

两平面坐标系间的坐标换算。必须要有公共点,且公共点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当有两个以上公共点时,公共点分布均匀、精度相同时,求得的转换参数精度也就越高。

- 31 -

中铁十一局《道路测量计算3.0》使用手册

在“公共点数据”表格中输入公共点转换前坐标(原坐标)和转换后坐标(转换坐标),在“计算结果”表格中输入需要转换坐标(原坐标),然后点击“计 算”按钮即可。坐标数据也可以可通过记事本文件(*.txt)导入,文件格式为“点名,原坐标X1,原坐标Y1,转换坐标X2,转换坐标Y2”或“点名,原坐标X1,原坐标Y1,前一种格式作为公共点数据导入,后一种作为需要转换坐标导入。

例如记事本文件数据如下:

d1,3787706.352,588499.345,3787761.158,588575.016 d2,3787869.794,588321.531,3787924.599,588397.202 d3,3786098.697,588009.948,3786153.509,588085.624 d4,3786167.296,586976.512,3786222.105,587052.192 d5,3787683.336,588277.178 d6,3786506.745,588335.777 d7,3786252.383,588337.343 d8,3786188.252,587214.009

点击“导 入”按钮,选择该文件,打开后数据自动填入如下:

点击“打印”菜单下的“打印”项,即可打印。

- 32 -

中铁十一局《道路测量计算3.0》使用手册

坐标系选择

综合变形量

计算高斯平面上长度与地面长度之差。计算前正确设置测区中心Y坐标类型,确定是否含有500公里。

高程抵偿面

确定适当的高程面,使距离转化到椭球面上所减少的数值,恰好等于椭球面转化至椭球面所增加的数值。计算前正确设置测区中心Y坐标类型,确定是否含有500公里。

任意投影带

计算中央子午线位置,使长度投影到该投影带所产生的变形,恰好抵偿这一长度投影到椭球面所产生的变形。计算前必须设置正确的坐标系及中央子午线经度以及Y坐标是否含有500公里。

- 33 -

中铁十一局《道路测量计算3.0》使用手册

距离方向改化

严密转换

将控制网中的方向和距离观测值归算至高斯平面(适用于三、四等导线)。如要考虑地球曲率对观测数据特别是观测边长的影响时才作此项改正。计算前设置正确的坐标系,以及Y坐标是否含有500公里。

坐标数据:测区控制点近似坐标,必须是高斯平面坐标,坐标数据可以直接输入也可通过记事本文件(*.txt)导入,文件格式为“点名,X,Y,H”。

例如记事本文件数据如下:

d1,3787706.352,588499.345,536.7192

d2,3787869.794,588321.531,512.5413 d3,3786098.697,588009.948,601.1645 d4,3786167.296,586976.512,625.1250

点击“导 入”按钮,选择该文件,打开后数据自动填入如下:

“起点1”和“终点2”为观测边端点名称, 端点坐标必须在坐标数据中输入;“S0”为观测边距离,此项若输入了数值则以输入距离为准,此项若不输入数值则以两点坐标反算距离为准;“S”为改正后距离;“δ12”为起点1至起点2方向改正值;“δ21”为起点2至起点1方向改正值。

- 34 -

中铁十一局《道路测量计算3.0》使用手册

计算结果可以打印,打印格式如下

简易转换

将控制网中的观测距离观测值归算至指定高程面。将地球看作圆球体,按相似比例计算边长改正数。H1、H2为起、终点高程,S0为起、终点距离,S为归算距离。

数据输入如下

- 35 -

中铁十一局《道路测量计算3.0》使用手册

点击“计算”后结果可以打印,打印格式如下

高斯坐标正反算

高斯投影正算

大地坐标输入单位为“度分秒”,如123°45′67.8901″输入成123.45678901,计算前必须设置正确的坐标系及Y坐标是否含有500公里。

坐标系统可有三种选择:北京54坐标系、国家80坐标系和WGS84坐标系。

大地坐标数据可以直接输入也可通过记事本文件(*.txt)导入,文件格式为“点名,经度,纬度。

例如记事本文件数据如下: d1,34.12446525,111.57371049

d2,34.12500103,111.57302197 d3,34.11526350,111.57174013 d4,34.11551733,111.56370681

点击“导 入”按钮,选择该文件,打开后大地坐标自动读入(如上图),点击“计 算”按钮,成

- 36 -

中铁十一局《道路测量计算3.0》使用手册

果方可打印,打印格式如下

高斯投影反算

计算前必须设置正确的坐标系及中央子午线经度以及Y坐标是否含有500公里。 坐标系统可有三种选择:北京54坐标系、国家80坐标系和WGS84坐标系。

平面坐标数据可以直接输入也可通过记事本文件(*.txt)导入,文件格式为“点名,X,Y”。

例如记事本文件数据如下:

d1,3787706.352,588499.345 d2,3787869.794,588321.531 d3,3786098.697,588009.948 d4,3786167.296,586976.512

点击“导 入”按钮,选择该文件,打开后大地坐标自动读入(如上图),点击“计 算”按钮,成果方可打印,打印格式如下

- 37 -

中铁十一局《道路测量计算3.0》使用手册

坐标换带

计算前必须设置正确的坐标系及换带前、后中央子午线经度以及Y坐标是否含有500公里。通过输入换带前后的中央子午线经度以支持任意带间坐标换算。

坐标系统可有三种选择:北京54坐标系、国家80坐标系和WGS84坐标系。

平面坐标数据可以直接输入也可通过记事本文件(*.txt)导入,文件格式为“点名,X,Y”。

例如记事本文件数据如下:

d1,3787706.352,588499.345 d2,3787869.794,588321.531 d3,3786098.697,588009.948 d4,3786167.296,586976.512

点击“导 入”按钮,选择该文件,打开后大地坐标自动读入(如上图),点击“计 算”按钮,成果方可打印,打印格式如下

- 38 -

中铁十一局《道路测量计算3.0》使用手册

不同高程面坐标转化

选择其中一个控制点作为原点(X0,Y0),保持它的坐标不变,将换算前高程面控制点坐标(X,Y),转换到换算后高程面相应的坐标系中去。坐标数据可以直接输入也可通过记事本文件 (*.txt)导入,文件格式为“点名,X,Y”。

例如记事本文件数据如下: d1,3787706.352,588499.345

d2,3787869.794,588321.531 d3,3786098.697,588009.948 d4,3786167.296,586976.512

点击“导 入”按钮,选择该文件,打开后大地坐标自动读入(如上图)。例:假如d1、d2、d3和d4四点的投影高程面为550,现需要将这四点坐标换算到高程面为650上,首先选择d1为原点,数据输入如上图。

测区平均纬度是用来计算测区平均地球半径,该项对计算结果影响不大,在我国输入30即可。 点击“计 算”按钮,成果方可打印,打印格式如下

- 39 -

中铁十一局《道路测量计算3.0》使用手册

附录:常见问题解析

1、 文件不能双击打开。

原因:文件数据录入的方法只有一种,通过“运行程序 -> 文件菜单 -> 打开工程”录入数据。 2、 一个测站为什么不能输入两个以上方向值?

原因:本软件在平差模型采用角度误差方程进行平差的,以角度为观测单位,所以只能输入两个方向值,对于有多个观测方向的测站,可以将多个方向值转化为角度输入。 3、 什么是“不完整测站”?

原因:程序要求一个测站由一个前视方向和一个后视方向组成,当多输入或少输入了方向值,程序会提示输入了不完整测站。

4、 程序不能即时错误检查,如何启动和取消?

原因:点击“设置\\格式检查”,格式检查“”项选中时即时查错,未选中时不查错,只在平差计算前查错。

5、 错误提示“点多余”。

原因:在控制点信息区内输入了点“128”,在观测信息区内却未发现该点,有两种错误情况:一种是“128”点多余,另一种是缺少含有点“128”的角度和边长。 6、 错误提示“缺少角度”。

原因:在一条导线中缺少中间某个角,则该角以后各点无法计算坐标,根据提示点名输入缺少角即可。

7、 错误提示“缺少边长”。

- 40 -

中铁十一局《道路测量计算3.0》使用手册

原因:漏输入边126 — 127 间长度,补充输入即可。 8、 观测无误,高程闭合差总是很大,明显错误。

原因:可能是高差输入错误,高差等于后尺读数减去前尺读数或者照准点高度减去测站点高度。 9、 网形搜索失败,不能完整平差。

原因:本软件是导线网平差软件,适应于任意形式的单一导线和导线网,对于三角网只能计算平差坐标,不能搜索网形。在输入观测数据时,要保证至少有一个后视方向为起算点。 10、 网形搜索成功,但条件不够。

原因:漏输入了角度或边长,注意查看有多个方向的测站。 11、 导线图输出到AutoCAD时出现错误

原因:本软件只支持AutoCAD 2000、AutoCAD 2002和AutoCAD 2004。如版本正确,那么重装AutoCAD。 12、 快速调整图形比例,使其恰好在一页内打印?

原因:点击“设置\\图形设置”,在对话窗口中选中“按纸张大小缩放打印”。

- 41 -

中铁十一局《道路测量计算3.0》使用手册

第二部分 道路曲线计算

界面窗口

主界面

启动后即可进入主界面。操作界面主要分为:顶部下拉菜单、工具条、工程类型窗口、工程属性窗口、提示信息窗口,如下图所示

在“工程类型”窗口选择输入项目和计算项目;在“工程属性”窗口设置计算项目属性;在“提示信息”窗口显示错误输入信息;在“信息输入输出区”输入曲线要素、显示计算结果。

菜单栏

文件(F)

新建:创建一个新项目,包括基本形曲线、交点组合曲线和端点组合曲线三种类型 打开:打开一个已有的工程文件。 保存:保存当前工程文件

另存为:将当前工程文件以新文件名保存 打印预览:预览当前报表内容或图形内容 打印:打印当前文件内容 退出:退出程序

编辑(E)

剪切:表格单元格内容剪切

- 42 -

中铁十一局《道路测量计算3.0》使用手册

复制:表格单元格内容复制 粘贴:表格单元格内容粘贴

插入行:在当前选定行前插入一新行 删除行:删除当前选定行

清除内容:清除选定区域表格单元格内容 全部删除:删除选定区域表格单元格行

涵洞(H)

新建涵洞:添加、删除、修改涵洞数据 涵洞排序:涵洞顺序重新排列

桥梁(Q)

新建桥梁:添加、删除、修改桥梁数据 桥梁特征:显示所选桥梁的基本特征

隧道(S)

理论断面:添加、删除、修改理论断面

偏移改正:对理论断面进行倾斜、横向、纵向偏移改正 图像设置:设置图像比例、输出形式、线条颜色等 图形报表:显示隧道断面图

数据报表:显示观测数据及超欠距

坐标转化:将测区坐标转化为一以中桩为(0,0,H)的局部坐标 导入观测数据:导入观测的断面坐标数据 打开断面图:打开已有的断面图

计算断面坐标:计算指定里程的断面上点的坐标

输出(R)

输出Excel:计算结果输出到Excel电子表格

输出Txt:坐标数据输出到记事本,格式为“点名,X,Y,H” 保存断面图:以扩展名为sdm保存当前隧道断面图

工具(T)

坐标查询:根据桩号求坐标

桩号查询:根据坐标计算对应的桩号 坐标转化:直角坐标和极坐标间相互转化 面积计算:计算多边形面积

土方量计算:计算线路挖、填方土方量 锥体护坡放样:计算锥体护坡坡底坐标

格式转换:对纯文本文件数据进行字符替换、数据提取等操作 直线求交:根据两条直线端点坐标求其交点坐标

三点定圆:根据不在同一直线上三点坐标确定圆半径及圆心坐标 计算器:打开系统计算器程序 记事本:打开系统记事本程序

帮助(H)

使用说明:打开程序帮助文件

- 43 -

中铁十一局《道路测量计算3.0》使用手册

关于:显示版本信息

工具栏

新建:创建一个新项目,包括基本形曲线、交点组合曲线和端点组合曲线 打开:打开一个已有的工程文件 保存:保存当前工程文件 打印:打印当前文件内容

打印预览:预览当前报表内容或图形内容 剪切:表格单元格内容剪切 复制:表格单元格内容复制 粘贴:表格单元格内容粘贴

插入行:在当前选定行前插入一新行 删除行:删除当前选定行

新建涵洞: 添加、删除、修改涵洞 新建桥梁: 添加、删除、修改桥梁 理论断面: 添加、删除、修改理论断面 计算:计算线路中边桩坐标

图像: 设置图像比例、输出形式、线条颜色等 全显:调整图像比例以适应窗口大小 缩放:缩放图像 移动:移动图像 关于:显示版本信息

属性窗口

- 44 -

中铁十一局《道路测量计算3.0》使用手册

工程类型

工程类型窗口用于曲线数据输入和计算项选择。在计算前应先选择计算项,本软件包括整体曲线、局部曲线、涵洞、桥梁、隧道五个计算项,单击计算项“子项”程序进入相应的输入和计算模式。 在“整体曲线” 计算模式,输入断链数据、平曲线数据、竖曲线数据、超高加宽数据,同时在工程属性窗口中设置后,可进行整体曲线坐标计算。

在“局部曲线” 计算模式,输入直线数据、圆曲线数据、缓和曲线数据、卵形曲线数据、竖曲线数据,同时在工程属性窗口中设置后,可进行局部曲线坐标计算。

在“涵洞” 计算模式,窗口右侧显示所选涵洞基础、八字墙桩位坐标和涵洞示意图,涵洞参数输入在“新建涵洞”窗口中完成。

在“桥梁” 计算模式,窗口右侧显示所选桥梁桩位坐标和桩位尺寸,桥梁参数输入在“新建桥梁”窗口中完成。

在“隧道” 计算模式,窗口右侧显示所选隧道断面的理论断面图,程序以该断面为依据绘制实测断面图和计算断面坐标。

工程属性

“工程属性”窗口包括六个小项:工程属性、线路设置、加桩、标高改正、设置和计算结果。“线路设置、加桩和标高改正”三小项在“整体曲线”模式或“局部曲线”模式下有效,“设置”和“计算结果”两项在“隧道”模式下有效。

工程属性:“工程属性”栏中输入工程名称、单位工程、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计算、复核等工程基本信息,这些信息将会显示在打印报表的表头和表尾中。

线路设置:程序可以计算中桩XY、中桩XYH、中边桩XY、中桩H和中边桩H五种坐标形式,在“计算内容”中选择计算形式。选择“中边桩XY”或“中边桩H” 时需要设置边桩类型,边桩类型有自定义、路面宽、路肩宽三种。“自定义”以输入的左右边宽计算, “路面宽”以路面宽的一半为边距计算, “路肩宽” 以路面宽的一半加上路基宽为边距计算。

加桩:选择“否”不计算加桩,必须输入需要计算的起始和终点桩号,程序根据桩间距自动生成桩号和边距;选择“是”计算加桩,桩号不会自动生成,需要在右侧表格中输入要计算的桩号及边距,程序计算输入的桩号坐标。

标高改正:计算标高值 = 路面设计标高值 + 标高改正值,适应于各层路基标高计算。 设置:输入隧道断面桩号和路面设计标高,程序若根据桩号计算出设计标高,设计标高可自动填写,如果不能计算,则需要手工输入。

计算结果:显示隧道断面理论面积、实测面积、最大超、欠距和最大超、欠面积。

提示信息

用于显示输入错误的曲线数据。每次计算前,程序对已输入的曲线数据进行检查,如发现错误则在此窗口中显示详细的错误信息,以便更正。

- 45 -

中铁十一局《道路测量计算3.0》使用手册

曲线计算

整体曲线输入

断链数据

1.本软件支持任意多级断链,断链可以在任意位置,但一条曲线内不能有两条断链,曲线起点里程不能在断链上。

2.桩号可输成K14+855.457形式,也可输入成14855.457的形式。

3.设置断链后将可能造成一些桩号不存在,比如上表中的断链,K14+856桩号是不存在的,如果程序提示某个桩号不存在,请注意检查断链数据。

4.设置断链后可能产生重复桩号,如上表中,K16+900有两个,前一个里程表示为K16+900,后一个里程表示为K16+900d。

平曲线数据

分三种计算形式:基本型曲线、交点组合曲线和端点组合曲线。前一种用于常规曲线计算,后两种用于匝道计算。由“缓-圆-缓”组成的曲线称为基本型曲线,其中缓和曲线可以不等长,也可以是零。交点组合曲线和端点组合曲线的则是将道路主线或立交匝道看成是由直线段、圆曲线段、缓和曲线、卵形曲线首尾相连组合而成,此直线段、圆曲线、缓和曲线、卵形曲线称为线元。交点组合曲线需要输入曲线交点坐标,端点组合曲线需要输入曲线起、终点坐标。

基本型曲线:输入曲线交点坐标,起点坐标必须为前一交点坐标或前一交点到本交点直线段上点坐标,终点坐标必须为后一交点坐标或后一交点到本交点直线段上点坐标。第一、二缓和段长度可以不相等,也可为零。 基本型曲线放样算例

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

- 46 -

中铁十一局《道路测量计算3.0》使用手册

数据输入如下:

注意:1、这里需要输入直缓点桩号并非交点桩号;

2、本程序中所有桩号可输入成K14+855.457形式,也可输入成14855.457的形式。 交点组合曲线:输入线元交点坐标,直线没有交点不需输入,起点坐标必须为前一交点坐标或前一交点到本交点直线段上点坐标,终点坐标必须为后一交点坐标或后一交点到本交点直线段上点坐标。半径输入0表示无穷大,圆曲线起、终点处半径就是圆曲线半径;缓和曲线起点半径为无穷大,终点处半径为一正实数值;卵形曲线起终点半径为不相等的正实数值。 交点组合线型放样算例

上图为某高速公路D匝道数据,数据输入如下:

端点组合曲线:输入线元起点坐标,只有最后一行起点坐标是最后一个线元的终点坐标。半径输入0表示无穷大。直线需要输入,直线起、终点处半径为无穷大;圆曲线起、终点处半径就是圆

- 47 -

中铁十一局《道路测量计算3.0》使用手册

曲线半径;缓和曲线起点半径为无穷大,终点处半径为一正实数值;卵形曲线起终点半径为不相等的正实数值。 端点组合线型放样算例 如上例数据输入如下:

竖曲线数据

连接不同坡段的曲线成为竖曲线。竖曲线有凸形和凹形两种,顶点在曲线之上者为凸形竖曲线,反之成为凹形竖曲线。程序根据前后坡率大小自动判断曲线类型。 竖曲线放样算例

输入格式如下:

超高加宽

为满足汽车行驶要求,处于弯道上的各个路基断面应设置与平曲线半径相对应的超高和加宽。在圆曲线段设置全超高、全加宽;在缓和曲线段(或超高、加宽缓和段)进行超高、加宽渐变过度。根据不同公路等级和不同的路幅型式,超高、加宽过度均有多种方式。本程序主要用于计算常见无中间带的双车道公路超高、加宽。 横向超高方式有绕内边轴旋转、绕中轴旋转和外边轴旋转三种形式;纵向超高方式有直线超高和曲线超高两种形式;加宽方式有直线加宽和曲线加宽两种

- 48 -

中铁十一局《道路测量计算3.0》使用手册

形式。

程序需要输入的数据有:直缓点桩号、缓直点桩号、缓和段L1、缓和段L2、超高坡度、路面加宽、路面宽度、路肩宽度、路拱横坡%、路肩横坡%、横向超高方式、纵向超高方式、加宽方式、线路偏向。

程序遵守以下规定,硬路肩的宽度大于2.25m时,曲线外侧路肩的横坡方向及其坡度值规定如表

行车道超高值(%) 曲线外侧路肩横坡方向 曲线外侧路肩坡度值(%) 2、3、4、5 向外侧倾斜 -2 6、7 向外侧倾斜 -1 8、9、10 向内侧倾斜 与行车道横坡相同 平曲线要素表

根据输入的平曲线数据,计算并显示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用于检查平曲线要素输入的正确性。

竖曲线要素表

根据输入的竖曲线数据,计算并显示竖曲线要素表,用于检查竖曲线要素输入的正确性。

局部曲线输入

直线

选择“直线”选项,程序进入局部曲线中的直线计算模式,输入直线数据后,选择其中一行数据,该行的字体颜色将会变为红色,再选择属性窗口中的“工程属性”选项卡设置计算内容(祥见工程属性窗口说明),然后点击工具栏中的“计算”按钮,即可计算该行直线坐标。

圆曲线

选择“圆曲线”选项,程序进入局部曲线中的圆曲线计算模式,输入圆曲线数据后,选择其中一行数据,该行的字体颜色将会变为红色,再选择属性窗口中的“工程属性”选项卡设置计算内容(祥见工程属性窗口说明),然后点击工具栏中的“计算”按钮,即可计算该行圆曲线坐标。

缓和曲线

- 49 -

中铁十一局《道路测量计算3.0》使用手册

选择“缓和曲线”选项,程序进入局部曲线中的缓和曲线计算模式,输入缓和曲线数据后,选择其中一行数据,该行的字体颜色将会变为红色,再选择属性窗口中的“工程属性”选项卡设置计算内容(祥见工程属性窗口说明),然后点击工具栏中的“计算”按钮,即可计算该行缓和曲线坐标。

注意里程输入,前一里程为半径无穷大处的里程,后一里程为连接圆曲线处的里程。

卵形曲线

选择“卵形曲线”选项,程序进入局部曲线中的卵形曲线计算模式,输入卵形曲线数据后,选择其中一行数据,该行的字体颜色将会变为红色,再选择属性窗口中的“工程属性”选项卡设置计算内容(祥见工程属性窗口说明),然后点击工具栏中的“计算”按钮,即可计算该行卵形曲线坐标。

竖曲线

选择“竖曲线”选项,程序进入局部曲线中的竖曲线计算模式,输入竖曲线数据后,选择其中一行数据,该行的字体颜色将会变为红色,再选择属性窗口中的“工程属性”选项卡设置计算内容(祥见工程属性窗口说明),然后点击工具栏中的“计算”按钮,即可计算该行竖曲线标高。

曲线坐标计算

曲线坐标计算分三个步骤:选择计算曲线、设置计算属性、计算。

选择计算曲线

整体曲线选择:选择“整体曲线”中任一子项即可。

局部曲线选择:点击“局部曲线”中子项,选择需要计算的曲线,这时选中行前景为红色。 注:“局部曲线”不涉及断链、超高和加宽。

设置计算属性

工程属性:“工程属性”栏中输入工程名称、单位工程、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计算、复核等工程基本信息,这些信息将会显示在打印报表的表头和表尾中。

线路设置:程序提供五种坐标计算类型:中桩XY、中桩XYH、中边桩XY、中桩H、中边桩H。不同计算类型属性设置也不相同,但无论哪种类型都需要输入需要计算的起止桩号。选择“中边桩XY”或“中边桩H ”时需要设置边桩类型,边桩类型有自定义、路面宽、路肩宽三种。“自定义”以输入的左右边宽计算, “路面宽”以路面宽的一半为边距计算, “路肩宽” 以路面宽的一半加上路基宽为边距计算。选择“中边桩H ”还需要设置“路面宽、路肩宽、路面横坡、路肩横坡”

- 50 -

中铁十一局《道路测量计算3.0》使用手册

加桩计算:选择“否”不计算加桩,必须输入需要计算的起始和终点桩号,程序根据桩间距自动生成桩号和边距;选择“是”计算加桩,桩号不会自动生成,需要在右侧表格中输入要计算的桩号及边距。

标高改正:计算标高值 = 路面设计标高值 + 标高改正值,适应于各层路基标高计算。

计算

点击工具栏中“计算”按钮开始计算,“计算”按钮只在“工程属性”窗口显示时有效。

打印与输出

五种坐标计算类型有五种不同的打印格式,“中桩XY”打印格式

“中桩XYH”打印格式

- 51 -

中铁十一局《道路测量计算3.0》使用手册

“中边桩XY”打印格式

“中桩H”打印格式

- 52 -

中铁十一局《道路测量计算3.0》使用手册

“中边桩H”打印格式

输出:坐标数据可输出到Excel电子表格和记事本(*.txt),记事本中的格式为“点名,X,Y,H”,若无平面坐标或高程坐标时以零代替。

涵洞

新建涵洞

点击涵洞菜单中的“新建涵洞”选项或工具栏中“涵洞”按钮,弹出“涵洞”窗口,在此窗口可进行涵洞数据的添加、删除和更新。“示意图”选项被选中时示意图窗口打开,未选中时示意图窗口关闭。

- 53 -

中铁十一局《道路测量计算3.0》使用手册

添加:在名称项中输入新的涵洞名称,输入涵洞中心里程、偏角、左右边距,这几项必须输入,左、右侧数据可以选择输入,然后单击“添 加”按钮来增加一个新涵洞。

删除:在名称项选择要删除的涵洞名称,然后单击“删 除”按钮,在弹出是否删除涵洞对话框中选择“是”,该涵洞数据将被删除。 更新:在名称项选择要更新的涵洞名称,修改涵洞数据,然后单击“更 新”按钮,该涵洞数据将被更新。

注:添加、删除和更新操作完成后,点击“保存”按钮将更改后的数据保存到文件中。

涵洞排序

在一个项目中,当涵洞数量较多时,随着工程建设的进行,部分涵洞桩位放样已完毕,需要将未施工的涵洞单独放在一起,此时需要进行重新排序。

选择涵洞单击 > 按钮,左侧框中所选涵洞将会添加到右侧框中,依次添加所有涵洞,然后单击 确 定 按钮,程序将会以右侧框中顺序重新排列涵洞。

计算

在“工程类型”窗口选中要计算的涵洞名称,右侧输出区内显示计算结果,包括左右边桩点坐标、基础四个脚坐标、八字墙脚坐标及尺寸示意图。

打印与输出

打印格式如下

- 54 -

中铁十一局《道路测量计算3.0》使用手册

坐标数据可输出到Excel电子表格和记事本(*.txt),记事本中的格式为“点名,X,Y,0” 。

桥梁

新建桥梁

点击桥梁菜单中的“新建桥梁”选项或工具栏中“桥梁”按钮,弹出“桥梁”窗口,在此窗口可进行桥梁数据的添加、删除和更新。

添加:桥梁数据输入(输入说明见后)完毕后,然后单击“添 加”按钮来增加一个新桥梁。 删除:在名称项选择要删除的桥梁名称,然后单击“删 除”按钮,在弹出是否删除桥梁对话框中选择“是”,该桥梁数据将被删除。 更新:在名称项选择要更新的涵洞名称,修改桥梁数据,然后单击“更 新”按钮,该桥梁数据将被更新。

注:添加、删除和更新操作完成后,点击“保存”按钮将更改后的数据保存到文件中。

数据输入

数据输入分三个步骤:依次为基本特征输入、桩孔纵距输入、桩孔横距输入。 1、基本特征输入

点击“桥梁”中的“基本特征”选项卡,进行桥梁基本特征输入。各项输入说明如下: 桥梁名称:输入新建桥梁的名称,名称不能和已有桥梁名称相同,也不能为空。

桩横向轴线:“相互平行”指各排桩横轴线相互平行;“等同法线” 桩横轴线方向均垂直于线路前进方向。当横轴线相互平行时需要输入线路右侧桩轴线方位角,角度单位:度分秒。

桩横向数目:指每排桩桩的个数,输入的数目将自动填入“桩孔纵距”窗口中“数目”项,若“数目相同”选项被选中时“数目”项不能被更改。

桩横向偏距:若各排桩桩横向偏距都相同时,在“桩孔横距”窗口中输入一排桩偏距后,其余各排桩偏距将自动填入。

例:某高速K11+210主线桥,有三个墩、五排桩,各排桩横轴线相互平行,桩横轴线右侧方位角为123°23′41″,示意图如下(图中所有尺寸均为假设,无实际意义)

- 55 -

中铁十一局《道路测量计算3.0》使用手册

2、桩孔纵距输入

点击“桥梁”中的“桩孔纵距”选项卡,进行桥梁桩孔纵距输入。 桩排号:指各排桩名称,可以任意命名,但不能重名。 里程:各排桩所在墩的里程。

桩数:设置每排桩桩的个数,可以不相同当,“基本特征”窗口中“数目相同”选项未选中时可以被更改。

纵向偏距:桩横轴线方向与线路方向交点沿线路方向偏离里程桩中心的距离,偏前方为“前”,偏后方为“后”。 横向偏距:桩横轴线中心沿轴线方向偏离线路方向的距离,偏左侧为“左”,偏右侧为“右”。

- 56 -

中铁十一局《道路测量计算3.0》使用手册

3、桩孔横距输入

点击“桥梁”中的“桩孔横距”选项卡,进行桥梁桩孔横距输入。桩孔横距指各桩中心沿桩横向轴线方向到纵向轴线方向上的距离,如图

桥梁特征

点击“桥梁”菜单“桥梁特征”项打开桥梁特征窗口。显示所选桥梁的基本特征,包括桩横轴线方位、墩台个数、桩个数等。

计算

在“工程类型”窗口选中要计算的桥梁名称,右侧输出区内显示计算成果报表。

打印与输出

打印格式如下

- 57 -

中铁十一局《道路测量计算3.0》使用手册

坐标数据可输出到Excel电子表格和记事本(*.txt),记事本中的格式为“点名,X,Y,0” 。

隧道

理论断面

点击“隧道”菜单中的“理论断面”项或点击工具栏中“理论断面”按钮均可打开理论断面窗口,如图

添加:在表格中输入曲线参数,曲线类型包括直线和圆弧两种,输入方法有以下规定: 1) 断面原点O理论上可以选择在封闭区域内任意位置,但最好以隧道中心线为Y轴,以路面标高附近为X轴建立坐标系,坐标单位:米。注意此处的坐标系为数学坐标系;

2) 直线要求输入起、终点坐标,圆弧要求输入起点、圆心坐标、半径和圆心角。只有首行需要

- 58 -

中铁十一局《道路测量计算3.0》使用手册

输入起点坐标,其它行由程序计算填入,角度输入单位:度分秒,如25°42′30″输入成25.4230; 3) 断面名称不能为空,也不能重名;

4) 点击“确定”查看输入断面图,当输入的曲线构成封闭图形时方可添加新断面。

删除:点击“名 称”下拉列表,选择要删除的断面名称,然后点击“删 除”按钮即可删除断面。 更新:点击“名 称”下拉列表,选择要更新的断面名称,修改曲线参数,然后点击“更 新”按钮,更新成功。

偏移改正

倾斜改正:向右侧(顺时针)倾斜为正,向左侧(逆时针)倾斜为负,角度输入单位:度分秒,如5°20′30″向右侧倾斜输入5.2030,向左侧倾斜输入-5.2030。

横向偏移:断面坐标原点偏离线路中心右侧为正,偏离左侧为负,偏距单位:米。 纵向偏移:断面坐标原点高度减去路面设计高度,偏距单位:米。

图像设置

字体大小:设置图形中点名或超欠距字体大小。

比例:设置图形显示比例,当“按纸张大小缩放”项未选中时设置打印比例。 打印尺寸线:选中该项图形中显示尺寸线,未选中则不显示。

- 59 -

中铁十一局《道路测量计算3.0》使用手册

按纸张大小缩放:选中该项程序将计算合适的打印比例使图形正好在一页内居中打印,未选中则以图形显示比例打印。 点名:确定显示点名类型。

大小:设置点形状正方形大小,单位毫米。 颜色:设置图形线条颜色,支持彩色打印。

图形\\数据报表

图形报表显示断面图,数据报表显示观测数据及观测点的超欠距,两者间的切换非常简单,可点击“隧道”菜单中“图形报表” 显示断面图,点击“数据报表”显示观测数据,也可将鼠标放在输入输出区内右单击,在弹出菜单中选择切换。

坐标转换

点击“隧道”菜单中“坐标转换”项,打开“坐标转换”窗口。此窗口可将测区坐标转换到以中桩为原点、断面右侧为零方向的局部坐标系中,转换过程高程系统保持不变。

需要输入的参数有桩号、中桩X、中桩Y和线路前进方向方位角,当输入的桩号在曲线计算范围内时,中桩X、中桩Y和线路前进方向将由程序计算填入。角度输入单位:度分秒,如249°21′16″,输入为249.2116。

导入:导入的文件必须为纯文本(*.txt)文件,格式为“点名,X,Y,H”,导入的数据为测区坐标。例:

1,3711714.357,521785.584,63.197 2,3711713.421,521785.936,63.197 3,3711712.486,521786.289,63.197 4,3711711.550,521786.642,63.197 5,3711710.614,521786.994,63.197 : : :

导出:导出的文件必须为纯文本(*.txt)文件,格式为“点名,X,Y,H”,导出的数据为局部坐标。例:

1,5.392,0.000,63.197 2,4.392,0.000,63.197

- 60 -

中铁十一局《道路测量计算3.0》使用手册

3,3.393,0.000,63.197 4,2.392,0.001,63.197 5,1.392,0.000,63.197 : : :

绘制断面图

断面图绘制分为四个步骤,次序不能颠倒,依次为选择理论断面、设置偏移改正、输入断面桩号和标高、导入观测数据。

理论断面:点击“工程类型”窗口“隧道”项中的子项,选择理论断面,同时输入输出区内绘制理论断面图。当所有观测里程断面没有变化时,此项设置一次即可。

偏移改正:当所有观测里程断面没有变化时且偏移参数也没有变化时,此项设置一次即可 桩号\标高:点击“工程属性”选项卡,打开“工程属性”窗口,在“设置”项中输入断面里程和对应的路面设计标高,如果里程值在曲线计算范围内,路面标高将由程序计算填入。注意:只有输入了断面桩号和标高方可导入观测数据。

导入观测数据:程序默认观测坐标系是以中桩为原点,断面右侧方向为零方向,建立独立平面坐标系(高程系统不变), 当观测坐标为测区坐标时,利用“坐标转换”窗口将测区坐标转换为独立坐标。观测数据录入方式有两种:一是在数据报表中直接输入;二是通过“导入观测数据”项打开纯文本文件(*.txt)录入,支持三种文件格式:“点名,X,H”、“点名,X,Y,H”和“点名,Y,X,H”,方便全站仪导出数据的录入。数据成功录入后程序绘制实测断面图、计算超欠面积和超欠距,点击“隧道”菜单中“图形报表” 查看实测断面图,点击“数据报表”查看超欠挖面积和超欠距。

导入断面图

点击“隧道”菜单“导入断面图”项,打开已保存的断面图,文件扩展名为“*.sdm”。

打印与输出

打印内容为当前显示内容。图形打印时选中“按纸张大小缩放”项,程序将计算合适的打印比例,使图形正好在一页内居中打印,未选中时需要手工调整比例和打印位置预览满意后打印。格式如下

- 61 -

中铁十一局《道路测量计算3.0》使用手册

输出内容为当前显示内容。图形报表可输出到扩展名为sdm文件,数据报表可输出到Excel电子表格和记事本(*.txt),记事本中的格式为“点名,X,Y,H”。

断面坐标计算

点击“隧道”菜单中“断面坐标计算”项,打开断面坐标计算窗口,计算步骤如下: 1) 选择理论断面。 2) 设置各项偏移改正。

3) 输入里程和点间距,如计算局部坐标系坐标还需要输入路面中心设计标高。

点击“计算”按钮后,自动绘制点位图,数据支持打印与输出,打印格式如下图,X,Y,H为线路中心坐标,A为前进方向方位角。

- 62 -

中铁十一局《道路测量计算3.0》使用手册

坐标可输出到Excel电子表格和记事本(*.txt),记事本中的格式为“点名,X,Y,H”,方便全站仪导入。

工具菜单

坐标查询

根据点的线路里程求其对应的坐标。中桩结果格式“桩号 X Y H”,边桩结果格式为“方位/距离 X Y 偏向角”。 计算结果可以直接打印,也可输出到Excel电子表格和记事本。

桩号查询

根据点的坐标求其对应的线路里程、桩位和边距,计算结果可以直接打印,也可输出到Excel电子表格和记事本。

- 63 -

中铁十一局《道路测量计算3.0》使用手册

坐标转化

直角坐标和极坐标间相互转化。导入的文件必须是纯文本文件(*.Txt),文件格式“点名,坐标X,坐标Y”或“点名,方位角,距离”,角度单位为 (°′″),如123°34′56″可输入为123.3456。 计算结果可以直接打印,也可输出到Excel电子表格和记事本。

面积计算

计算由多点组成封闭区域周长及面积,点坐标必须按相邻顺序输入。 导入的文件必须是纯文本文件(*.Txt),文件格式“点名,X,Y”。

土方量计算

输入线路断面挖、填方面积,计算挖、填方土方量,计算结果可以直接打印,也可输出到Excel

- 64 -

中铁十一局《道路测量计算3.0》使用手册

电子表格和记事本。

锥体护坡放样

长短半轴:当锥体填土高度在六米以下时,锥体纵向坡(即平行于线路中线方向的坡度)为1:1,横向坡(即垂直于线路中线方向的坡度)与路堤边坡相同,一般为1:1.5;当锥体填土高度在大于六米时,锥体纵向坡由原来的1:1变为1:1.25,横向坡由原来的1:1.5变为为1:1.75,程序按此比例计算坡底长短半轴长度,如比例有变动需手工计算输入。 A(O-a1):为O点至a1点方位角,单位:度分秒。

方位:锥体所在方位,分左前、左后、右前和右后四种,如下图 测点数:计算坡底坐标点的个数。

- 65 -

中铁十一局《道路测量计算3.0》使用手册

计算结果可以直接打印,也可输出到Excel电子表格和记事本。

格式转换

点击 文件 -> 打开 -> 需要转换的文件(必须是纯文本文件)打开文件,然后可以对该文件可以

- 66 -

中铁十一局《道路测量计算3.0》使用手册

进行以下转换(以图中数据为例):

替换字符:将文件中的“,”字符替换为“\\” 字符。

筛 选 行: 选择“去”则去掉首字符为“K10+1”的行,留下首字符不为“K10+1”的行;选择“留”则留下首字符为“K10+1”的行,去掉首字符不为“K10+1”的行。

删除列:首先在分隔符项中输入要区分各列的分隔符号,在“排序”项中输入需要保留列的序号,如 “1,2,4”表示去掉第3列,不可逆向操作。

排序:首先在分隔符项中输入要区分各列的分隔符号,在“排序”项中输入新的排序顺序,如图“1,3,2,4”表示“,”为分隔符,2列和3列对换。

精度:对数字列四舍五入,可以设置0~4位精度,不可逆向操作。

直线求交

根据两条直线端点坐标求其交点坐标。

三点定圆

根据不在同一直线上三点坐标确定圆半径及圆心坐标。

计算器

打开系统计算器程序

记事本

打开系统记事本程序

- 67 -

中铁十一局《道路测量计算3.0》使用手册

附录:常见问题解析

1、文件不能双击打开。

原因:文件数据录入的方法只有一种,通过“运行程序 -> 文件菜单 -> 打开工程”录入数据。 2、桩号、角度输入格式说明

说明:本软件中所有桩号可输成K14+855.457形式,也可输入成14855.457的形式;所有角度输入单位:度分秒,如123°45′12.3″输入成123.45123。 3、在曲线计算模式下工具栏“计算”按钮无效。

原因:“计算”按钮只在“工程属性”选项卡被选中时有效。 4、线路中桩平面坐标计算正确,标高错误,相差一固定常数。 原因:“工程属性”窗口中标高改正数不为零。

5、在曲线计算模式下,需要计算的起始桩号已输入,其它也无输入错误,程序不进行坐标计算。 原因:起始桩号不在曲线计算范围之内或“是否加桩”项设置了“是”。 6、无法打开隧道断面实测坐标数据。

原因:在“工程属性”窗口“设置”项中,断面桩号及标高输入错误。

- 68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