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描
■食品技术研究
杂粮粥配方的优化
□李雪晴孙安敏梁攀王洋钱丹丹萌芦岛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
摘要:本实验以大米、黑米、红豆、玉米为主要原料,制作杂粮粥。通过改变原料添加量,以感官指标(包括色泽、 滋味和气味、组织状态)为评定标准,确定原料最佳配比。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结果痛定,大米、黑米、红豆、玉米的 最佳配比为7:3:3:4。
关键词:杂粮粥;原料配比;感官指标
1 引言
8:2,每份均加入3 g红豆、4 g玉米、 燕麦3 g、水1 000 mL,煮制1 h。成 现阶段我国杂粮的加工还处于起 3g燕麦、水1000 mL,煮制lh。成 品分成等量的三份,由三个鉴定人员 步阶段,对于一些杂粮制品的开发还 品分成等量的二份,由二个鉴定人员 进行感官评分,并计算各项平均分及 不完善,且利用率低,存在资源浪费 进行感官评分,并计算各项平均分及 总平均分。总分得分分别为:57分、 的情况。现在市场的杂粮制品有杂粮 总平均分。总分得分分别为:55分、 55分、76分、73分、63分。
蛋糕、杂粮面条和一些杂粮粉制品, 45分、53分、68分、47分。
由结果可知,随着红豆量的增加, 这些制品大都品种单_、口感较差, 经过感官评分,大米与黑米比例 感官评分先增加后减少。添加量为3 g 而且加工的工艺流程不成熟,这些都 为7:3时粥体颜色较好,米粒有光泽, 时,米汤气味醇香,香气协调,米粒 制约了杂粮制品的发展[1]。我国是杂 米汤具有醇香的滋味,且香气协调, 有光泽,粥体颜色佳且整体分布均匀, 粮生产的大国,要充分利用杂粮的营 无异味,粥体软糯,且分布相对均匀, 米粒稍硬,搁置片刻即出现较明显分 养价值,完善现阶段杂粮制造的工艺, 搁置20 s左右,分层明显。所以确定 层。因此,确定红豆添加量为3 g。
以丰富国人的饮食结构。
大米添加量7 g、黑米3 g。
3丄3玉米单因素试验及添加量
考虑到目前市场上杂粮制品品种 3丄2
红豆单因素试验
确定
单_的问题,本实验主要研究杂粮 确定大米与黑米的配比之后,将 确定大米与黑米的比例和红豆的 粥原料的选择,突出多样性,选择 红豆的添加量设为2.0 g、2.5 g、3.0 g、 添加量之后,将玉米添加量分别设为 五种杂粮,全方位满足人们对营养素 3.5 g、4.0 g,每份均加入玉米4 g,
4.0 g、4.5 g、5.0 g、5.5 g、6.0 g,
的需求。
表1
原料配比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
2材料和方法
因素水平
A (大米与玉米比例)
B (红豆量)
C (玉米量)
2.1材料和仪器
6:42.5g3.5g大米,黑米,玉米,红豆,燕麦,
7:33,〇g4-〇g电子分析天平,电磁炉,电子计时器。 8:2
3.5g
4.5g
表2
原1科配比L9(33)正交试验结果
2.2实验方法
A
BC
试验结果
将黑米大米与燕麦以及浸泡10 h 111153之后的红豆、玉米一起蒸煮1 h,冷却 212267313369后即为成品。实验中以大米与黑米比 421173例、红豆和玉米添加量为主要因素, 522278623363结合感官质量评分标准,见参考文 731156献[2],选出最佳的添加量。
8322639333703结果与讨论
总和
592
3.1单因素试验
K1
1891821793丄1
大米与黑米比例单因素试
K2214208210K3189202203验及添加量确定
kl6360.6759.67将大米黑米为总添加量设为10 g, k271.3369.33706367.3367.67将二者比例分别设为4:6、5:5、6:4、7:3、
k3R
8.33
8.66
10.33
144 食品安全导刊2018年3月
食品安全导刊2018年3月下正文-20180419.indd 1442018/4/19 14:36:18
食品技术研究
每份均加入燕麦3 g、水1000 mL, 3.2原料正交试验
为3 g,红豆量为3 g,玉米量为4 g。
煮制lh。成品分成等量的三份,由 根据单因素实验感官评定结果, 4实验结论
三个鉴定人员进行感官评分,并计 确定以大米与黑米比例、红豆添加量、 最后的原料配比为大米、黑米、红
算各项平均分及总平均分。总分得 玉米添加量为主要影响因子,作出原 豆、玉米的最佳配比为7:3:3:4,即大 分分别为:69分、54分、58分、 料配比正交因素水平表,如表1所示。
米添加量为7 g,黑米添加量为3 g,红 67分、52分。
采用L9(33)正交试验,通过对配 豆添加量为为3 g,玉米添加量为4 g。 随着玉米量的增加,感官评分先 比后的产品进行打分,以确定最优的 参考文献
减小后增加,当玉米量为4 g的时候, 原料配比,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1]
卢健鸣,巫东堂.小米挤压膨化
粥体颜色较好,米粒有光泽,米汤具 由结果可知,当大米与黑米比例 加工营养方便粥的工艺研究[J].农业工 有醇香的滋味,且香气协调,无异味, 为7:3,K2、k2值最大时就为最优添 程学报,2002⑶.
口感软糯,且分布相对均匀,加入玉 加量。同理,比较红豆及玉米的添加 [2]
冯健.
一种新型谷物营养方便
米后粥体颜色最好。所以,确定玉米 量,即可得出结论,最优的原料配比 早餐食品的加工工艺优化研究[D].北 添加量为4 g。
是A2B2C2,即大米量为7g,黑米量
京: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2011.
(上接143页)
度约为63 °C,加热60 min即熟。
组成,为防止液氮过快挥发下半部分 在试验这程中可参考已有数据记录对 1.2.3低温烹饪设备
面板盛装液氮,上部分面板放置待烹 烹饪温度和时间作适当调整。以下列 真空压缩机,低温烹饪机是低温 饪食材,有利于传递温度。液氮沸点 举常见食材的低温烹饪温度与时间: 烹饪操作要用到的必不可少的设备。 为-198 X,因此烹饪食材时注意操 2.5 cm厚度的牛排适宜烹调温度为 真空压缩机主要用于抽取空气使食材 作时需配戴液氮防冻手套以防止液氮 59°C,烹调时间 60~120min。3.8 cm 处于真空状下。在低温烹饪中它是原 冻伤手。
厚度羊肉最适烹调温度为61 °C,时间 料与水浴(油浴)之间的媒介,使原 2结语
约为90 min。猪肉中五花肉要求中心 料的各表面处于恒温状态从而留住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
温度达到82 °C,24~48 min,排骨的 材中的水分和营养成分。低温烹饪机 食品安全性问题对人体健康的威胁越 烹调温度较纯肉低59 °C即可,烹饪时 可以长时间控制温度,使得食材保持 来多大,健康饮食便成为当下人们共 间与五花肉的加工时间一致。家禽肉 在人们需要的低温状态,其恒温温度 同关注的话题。在饮食方面,人们在 的烹调温度64~67 °C,时间1 h即可。 在25~99°C,可调控温度1°C左右, 追求美味的同时,更注重饮食的营养 鸡腿肉不易熟37 °C为最佳熟制温度, 温度调整的精确度最小精确到小数点 和健康。低温烹饪技术不仅能提供给 多加热30 min。厚度一般为5.0 cm最 后2位。
人们健康美味的食物,而且使得现代 佳。厚度2.5 cm的鱼肉最适烹饪温度 1.2.4液氮技术
的烹饪技术又上升了一个台阶,促进 由于鱼的种类不同而不同,三文鱼最 液氮技术在低温烹饪过程中应用 了烹饪技术及菜品的创新,具有强大 适温度52 °C,鳕鱼和龙利鱼要求达到 广泛,液氮沸点低制冷速度快,冰晶少, 的生命力与活力。60 °C,烹饪时间20 min。贝类烹饪温 对食材细胞结构的破坏程度小。该技 参考文献
度60~65 °C,烹妊时间15~35 min。蔬 术常用于烹饪不适宜高温烹饪的食材, [1]
张六州•低温烹饪的特点
菜类的烹调温度85 °C为最佳,2.5 cm 如奶油、冰淇淋的制作就是运用了液 及技术要点探讨[J].食品安全导 厚度根茎类20~30 min, 5.0 cm球茎 氮制冷技术,液氮制冷迅速使得奶油、 刊,2016(15):59.
类需要时间较长约为90 min。水果类 冰淇淋等口感更细腻。液氮技术还用 [2]
张斌,段毅,李长江.探讨低温
烹调温度85 °C, 3.8 cm厚度的桃子块 于低温煎炸,煎炸食物前将食材表面 烹饪的特点及技术要点[J].食品安全 烹调温度15~20 °C,同一厚度的梨子 薄层置于液氮中冻结,然后油炸,使 导刊,2017 (36).
块25~45 °C。2.5 cm厚度的苹果片烹 得食物外焦里嫩。液氮技术所需设备 [3]
陶丽.低温真空烹饪对扇贝丁
饪温度为45~90 °C。甜汁的烹调温度 有10~100L规格的液氮罐,液氮烹 营养物质及口感影响[J].食品安全导 为82 °C,时间20 min。带壳鸡蛋温
饪板。液氮烹饪板由上下两部分面板
刊,2015 (lX):81-82.
Mar. 2018 CHINA FOOD SAFETY
1 45
食品安全导刊2018年3月下正文-20180419.indd 1452018/4/19 14:36: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