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二单元)

来源:哗拓教育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二单元 为父母分担

第4课 《少让父母为我操心》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谅父母的辛苦,感恩父母的付出。

2.能力目标:学会从细节处去观察父母、发现父母的变化,感受父母的辛苦。 3.知识目标: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对父母工作的了解,感受父母的辛苦,感恩父母的付出。

【教学重点】 了解父母的辛苦。 【教学难点】 了解父母的辛苦。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细心处有大发现:你有留心观察过自己的爸爸妈妈吗?从他们身上的哪些地方会有怎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样的发现呢?

二、讲授新课 1.我的小发现:

(1)妈妈的手脱皮了,因为她经常要做许多的家务。 (2)爸爸是农民,辛苦地耕种,让他手上的茧越来越厚。

(3)爸爸最近工作特别辛苦,养家的压力越来越大,开始冒出了一些小白发。 (4)妈妈脸上开始长出一些细小的皱纹。

2.小感悟:从你观察到的爸爸妈妈的变化当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总结:为了我们的健康快乐,为了家的温暖,爸爸妈妈付出了许许多多的辛苦。 4.小镜头:爸爸妈妈的一天。

5.小观察:当和父母在一起时,你留意过他们在忙些什么吗?仔细观察,体会他们的辛苦。

6.爸爸妈妈多辛苦:从早到晚,父母总在忙碌,为工作努力,为生活奔波,为我们操心……让我们了解父母都在做些什么,试着体会他们的辛劳吧!

7.阅读角:爸爸,您辛苦啦。 8.阅读与思考:

(1)你从哪些感受到小鹏爸爸的辛苦?

(2)你也有过类似的体验吗?你是从哪件小事、小细节当中发现爸爸妈妈很辛苦的? 9.过渡式提问:父母在家里的辛劳,我们可以看得到。但是,他们工作时呢?我们怎样才能了解到呢?

10.小活动:跟着爸爸妈妈去工作。

(1)请你征得爸爸妈妈的同意,跟着他们去上一天班吧! (2)温馨小提醒:跟着爸爸妈妈去上班要注意的事项。

(3)记录与分享:请你认真记录父母的工作时间、上班路程、工作内容等,并说一说

2 / 21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父母工作时的辛苦体现在哪儿?

11.小提示:如果不能跟着父母去上班,也有办法了解父母工作的情况。比如,我们可以进行一次小记者访问。

12.访问实录:课本第27页。

13.采访感受:你觉得洋洋妈妈工作辛苦吗?假如你是洋洋,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14.小记者访问: (1)设计访问提纲. (2)小贴士:如何设计提纲。 (3)整理访问记录。

15.一起来朗诵:妈妈的手、父亲的肩膀。 三、课堂小结

爸爸妈妈是撑起家的柱梁,爸爸妈妈辛苦付出、默默奉献,撑起了整一个家! 【板书设计】 少让父母为我操心 1.在家里的辛劳 2.工作上的辛苦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播放视频《家是什么,这就是家》 2.思考:

(1)通过视频,你感觉到家是什么?

(2)爸爸妈妈为我们做了些什么?我们又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3 / 21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二、讲授新课

1.小活动:请你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把爸爸妈妈一天要做的事情做一个小归纳。 2、说一说:父母每天要做的事情算下来有多少?对此,你有什么感想?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3.少给父母添麻烦:父母要做那么多事,很辛苦。我们都爱父母,也想为他们分担。很多事情我们帮不上忙,但起码能做到管好自己,少给父母添麻烦。

4.小麻烦和小棉袄:有时候,我们是爸爸妈妈的小麻烦,带给他们烦恼;有的时候我们还是爸爸妈妈的小棉袄,为他们分忧。

5.自我评价:你是家人的小麻烦,还是家人的小棉袄呢?为什么?

6.温馨提示:让爸爸妈妈少添一点麻烦,让他们多一些放心、多省一点心,是我们对家人最好的回报。

7.小小经验分享会:我们要怎样做才能少给父母添麻烦呢?你都是怎么做的? 8.观察与讨论: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不想给父母添麻烦,但是有的时候,我们也会一时不注意就给父母添了大麻烦。请你说一说在以下三个镜头中,爸爸妈妈可能会怎么想?三位同学导致麻烦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呢?

(1)嘉伟在邻居家的菜地边踢足球,把菜苗踩倒了一大片…… (2)楠楠生病了,爸爸帮她拿药,倒好了水……

(3)王鑫背着父母用压岁钱买了个复读机,用后又觉得不合适……

9.导致麻烦出现的原因:有时候我们不能从父母的角度想问题,也会无意中给他们增添麻烦。因此,我们做事情的时候要多想想,自己的行为会不会为父母带来麻烦。

10.小小反省会:你给父母添过怎样的麻烦呢?下次你会怎么做?

11.情景小探究:爸爸妈妈,我做完作业陪奶奶去散步,奶奶可高兴了,以后我要天天陪奶奶散步!

12.思考:如果张小宇能坚持陪奶奶散步,父母会感到……

4 / 21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13.为父母分忧:我们不经意的一句话或一个举动,都有可能使父母徒增烦恼。要为父母分忧解愁,就从学做一个懂事的孩子开始吧。

13、我也来为父母分忧:

14.分忧大行动:请你把你所设想的行为都记录下来,并从放学回家开始就把它付诸行动吧!

三、课堂小结

我们不仅要学会怎样为父母分忧,不给父母添麻烦,还要真真切切地在生活中做到。 【板书设计】 少让父母为我操心 1.为父母着想 2.为父母分忧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

第5课 《这些事我来做》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5 / 21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独立意识和责任意识,主动承担家务。 2.能力目标:提高独立能力,掌握家务技能。

3.知识目标:了解做家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能够自觉选择承担家务。 【教学重点】

了解做家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学难点】

能够自觉选择承担家务。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小镜头:你是在哪一刻感觉到爸爸妈妈的工作真辛苦的呢?请你用镜头把这一刻记录下来吧!

2.说一说:每当你看到爸爸妈妈这么辛苦的时候,你有什么样的感觉?我们能帮忙做些什么呢?

3.导入语:如果我们能够主动帮助家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那爸爸妈妈就能更轻松一些。

二、讲授新课 (一)家务擂台赛

6 / 21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1.说一说:这些事情你都会做吗?你平时做过哪些家务呢? 2.家务能力大测试:

(1)请你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把自己做过的、会做的家务都记录下来。

(2)比一比,谁会得最多?3、播放视频《家务小能手与嘉宾比拼叠衣服,还现场教学》

4.过渡语:你也能像视频中的小女孩一样,把别人比下去吗? 5.班级家务擂台赛:

(1)请设计几项家务擂台赛的项目。

(2)请大家根据自己的长项自荐参加其中的擂台赛项目。 叠衣服比赛 剥玉米粒比赛 摘豆角比赛 6.小采访:

(1)你为什么会学做这项家务?

(2)你为什么能把这项家务做得又快又好呢?

(3)你在生活中一直坚持做这项家务活吗?你有什么感受?

7.小提示:我们尝试着做家务,不仅能减轻大人的负担,而且在动手做的过程中,还会有许多收获。

8.头脑大风暴:做家务有什么好处呢?你能说出一些来吗? 9.知识窗:做家务好处多。 (二)愿做哪种人 1.阅读角:夏丛艳日记。

2.思考:读了这篇日记,你有什么感受?你能从主人公的身上学到些什么呢? 3.小分享(课本第35页):

7 / 21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有人愿意主动承担家务劳动,并且做得非常出色。但也有人又不同的想法,看看他们的做法,并思考:

(1)你觉得这些孩子可爱吗? (2)想象自己身上有他们的影子吗?

4.我家有个小皇帝: (1)奶奶总是给她整理床铺。

(2)到现在,他的书包还要妈妈来收拾。

5.说一说:你是怎么看待这些同学的行为的?你是家里的小皇帝吗? 6.提问:相比之下,你更愿意做哪种人?

7.有的同学说自己很想做家务,但是……(课本第35页) 8.小讨论:你想对这些同学说些什么? 三、课堂小结

学习和家务都是我们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两件事情,学习能够帮助我们掌握知识,做家务能够让我们学会独立,学会更好地照顾自己。因此,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兼顾学习,也要勇于承担家务。

【板书设计】

8 / 21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这些事我来做 1.家务擂台赛 2.愿做哪种人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莹莹的苦恼(一):莹莹不会做家务,但是上了这节课以后,莹莹也想回家学做家务,替爸爸妈妈分忧。但是,爷爷却说:“你还小,不会做家务没关系,长大后再学着做就好。”妈妈也对莹莹说:“你只要把学习搞好,其他事都不用管!”

2.小讨论:

(1)你赞同妈妈和爷爷说的话吗?为什么? (2)如果你是莹莹,你会怎么办? 二、讲授新课 (一)不让做 怎么办

1.过渡语:有时候并不是自己不愿意做家务,而是大人不让我们做。他们总是担心这个,担心那个。

2.家庭小镜头:课本第36页。

3.七嘴八舌:大人为什么不让我们做家务呢?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4.刘晓慧写给妈妈的信:

(1)你觉得刘晓慧同学的做法好吗?

(2)刘晓慧是怎么想的?刘晓慧妈妈又是怎么想的? (3)你觉得妈妈会被晓慧说服吗?为什么? (4)你从中学到了哪些沟通的智慧?

5.道理魔石:送你一个《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故事,它可以帮助你充实说服大

9 / 21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人的理由。(方法与技能提示)

6.莹莹的苦恼(二):莹莹也像晓慧一样,写了一封信,成功说服了爷爷和妈妈。莹莹开心极了,于是她想要大展身手为家人做一顿饭。结果……不仅做出来的菜半生不熟,还把厨房弄得一团糟。家人感到非常的不放心了……

7.小讨论:莹莹为什么会失败呢?你觉得她应该怎么做?

8.巧思魔石:选做家务要量力而行,先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开始,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能胜任,就可以打消大人的顾虑啦!(方法与技能提示)

9.莹莹的苦恼(三):莹莹在姐姐的建议下,选择了从简单的扫地开始做。但是莹莹在承担扫地任务的过程当中却没有认真做好,有时候觉得太累就不愿意扫了,有时候又扫不干净。于是爷爷和妈妈就说:“你还是搞好学习就好了,别扫地了。”

10.小讨论:

(1)莹莹的问题出在哪里呢?为什么后来爷爷和妈妈又不让莹莹扫地了? (2)由此,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11.恒心魔石:听说过“万事从来贵有恒”这句话吗?如果你能长时间地坚持做好家务,这份恒心一定能打动大人!(方法与技能提示)

12.方法总结:要说服大人放心让我们做家务,不是件简单的事,那是需要智慧的。这三块魔石,它们能帮助你实现做家务的愿望喔!

13.小小分享会:你也有过类似的烦恼吗?你当时是怎么解决的?你现在觉得应该怎么解决?

14.试一试:家人为什么会这样说,他们是怎么想的?如果遇到下列情况,你会如何应对?

(二)与家务活“签约” 1.小调查:做家务情况。

2.小发现:从调查中我们发现,自己还是有一些家务不会做的。任何人都不是天生就

10 / 21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能把家务做好的。只要我们愿意尝试,乐于学习,一定能成为“家务小能手”!

3.思考:说到要“学”,那么我们向谁学,怎么学呢?请你说一说,我们有哪些途径可以学习到怎样做家务的?

4.小镜头:我来学做家务活 (1)我向爷爷学习择菜的方法 (2)从电视节目里也能学 5.“家务能手”卡。 6.学习家务小口诀。 7.知识窗:家务小妙招。

8.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家务小妙招?赶紧向大家介绍一下吧!

9.提问:我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做家务的本领,如何才能促使自已更积极主动地做家务呢?

10.阳阳的家务作业:

(1)你参加过类似的活动吗?还能设计哪些有趣的活动来调动大家做家务的积极性呢?

(2)你平时是怎样坚持做家务的?把自己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吧! 11.制作家务承诺书。 三、课堂小结

主动学做家务只是第一步,能长期坚持做才是最棒的! 【板书设计】 这些事我来做 1.不让做 怎么办 2.与家务活“签约”

11 / 21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

第6课 《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材分析】

《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是《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父母负担”中的第三课。根据课程标准“我的家庭生活”的第二条“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心家庭生活,主动分担家务,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而编写。本课由“我的家庭贡献”“我也有责任”两个话题构成,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家庭中的每个人都是不可缺少的,家人之间的相互陪伴、相互关心、相互支持,是家庭成员对家庭的贡献。作为孩子,我们对家庭也要有自己的贡献。家庭的事情大家都来做,作为家庭一员,孩子在家庭中也有责任,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承担这些责任、怎样才能做好。

【教学目标】

1.懂得子女作为家庭成员要为家庭的幸福美满贡献一份力。

2.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爱,乐意为父母长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3.帮助学生增强责任意识,初步认识到自己作为家庭中一员的责任,学会自理,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

4.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培养学生做事有计划、用心、不畏困难的品质。 【教学重点】

1.家庭的成员不分年龄大小在家庭中都需要做出贡献,在体会到父母的爱的基础上,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爱。

2.每一个人在享受着家庭的温暖的同时,也要为家庭生活的美满幸福出一份力量,乐意为家庭持之以恒地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12 / 21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教学难点】

每一个人在享受着家庭的温暖的同时,也要为家庭生活的美满幸福出一份力量,乐意为家庭持之以恒地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学准备】 1.采访视频录制。

2.“金点子”卡片、合作评价表。

3.课前准备:画一画或拍一拍体现家人相互陪伴、相互支持、相互关心的场景。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回顾引入

回顾本单元前两课“少让父母为我操心”“这些事我来做”的学习内容,引出本课的学习主题。(板书: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

二、家务擂台赛

1.播放采访视频,组织学生交流:看了视频之后,你有哪些感受? 预设:

(1)我一直觉得孩子对家里是没什么贡献的,但是看了视频,我发现其实我们对家庭也是有贡献的。

(2)没想到做家人的“贴心小棉袄”,也是对家庭的贡献。 (3)每个人对家庭的贡献不一样。 (4)每个人对家庭都要有自己的贡献。 ……

13 / 21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2.小结:家庭中每个成员都很重要。只有每个成员都对家庭做出贡献,我们的家庭生活才会更幸福。

设计意图:

通过观看视频及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家庭的每个成员都很重要,理解自己也能为家庭贡献力量,在具体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认知与思辨能力,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组织学生讨论:我对家庭的贡献有哪些?请以具体的事例来说一说。 4.出示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5.四人小组讨论并推选代表参与全班交流。 6.全班反馈交流。 预设:

(1)那天,我爸爸生病了,我和妈妈一起照顾爸爸。爸爸吃药的时候,我给他递了水杯。我还把那天的场景用画笔记录下来。看,爸爸接过我递过去的水杯说,有了我的陪伴,他的病也好得快!

(2)双休日的时候,我陪爷爷去小区散步。爷爷走路走得慢,我也慢慢陪他走着,还经常提醒他:小心看路,慢慢走!

(3)这张照片拍的是我和妹妹。上周末,妈妈突然有事情要出去一趟。妹妹哭着不让妈妈走,我就拉着妹妹,陪她一起玩。

……

7.组织学生思考与交流。

从刚才大家交流的事情来看,你觉得作为孩子,我们对家庭的贡献体现在哪些方面? (板书:相互陪伴、相互支持、相互关心……) 8.组织学生交流:

你能发现家人间相互陪伴、相互支持、相互关心的事情吗?特别是我们家中的哥哥、姐姐或者是弟弟、妹妹他们曾经做过哪些事情?

14 / 21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预设:

(1)学生交流的是家里大人的事例。教师应给予肯定,但不要说得太多。

(2)学生交流的是家里其他孩子的事例。教师应给予肯定,并引导全班学生关注自己家庭里其他的孩子的事例,这是本环节交流重点。

9.活动小结:

家人之间的相互陪伴,相互关心,相互支持,就是家庭成员对家庭的贡献。 作为孩子,我们对家庭也要有自己的贡献,在平时的家庭生活中能与家人相互陪伴,相互关心,相互支持。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回望自己的生活,再现已有的经验,帮助学生整理零碎的、片段的记忆,并通过照片及画面分享生活典型事例,使“自身经验”与“他人生经验”得以碰撞、交流、提升。

三、我为我家出点子

1.组织学生讨论:作为家中一员,除了以与家人相互陪伴,相互关心,相互支持对家庭做贡献外,我们还可以在哪些方面对家庭做出贡献?

预设: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把自己的学习管好 (3)参与家庭事务的讨论 …… 设计意图:

基于以往的学习经验,通过讨论与交流,拓展学生思维,理性思考一个孩子在家庭中能做出的贡献,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

2.组织开展“金点子集赞活动”

15 / 21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1)呈现教材上的插图,讲解活动的主题。

(2)下发活动作业纸,讲解规则:用画一画(写一写)的方式,为更好的家庭生活出点子。

(3)每个同学将自己设计的“金点子”放在桌上,学生相互阅读并进行点赞(加上五角星)。

(4)点评获赞较多的“金点子”作业纸。 (5)组织学生交流给某个“金点子”点赞的理由。 预设:

①这个金点子,给家人的生活带去了方便。

②这个金点子,减轻了家人的家务负担,让家里变得更整洁了。 ③这个金点子,很有创意,让家里的来客觉得这个家里特别温馨。 ……

(6)小结:尽管我们的能力有限,但是也能为家庭事务出主意。 设计意图:

依托教材内容,并将教材活动做足、做丰满,运用学生喜爱的方式开展全班“集赞”活动,在互动交流中,激发学生愿意参与家庭事务讨论,为家庭做贡献的情感。

3.组织学生选一选,演一演。

(1)小组合作选择一项任务或者根据自己家所面临的某一方面问题,想想可以用哪些妙计解决,并演一演。

(2)小组表演并评价。

(3)小结:我们孩子是维系家庭成员亲情的纽带。运用创意为我们的家庭事务出主意,并尝试着将我们的妙计转化为行动,这也是我们作为孩子对家庭的贡献。(板书:创意行动)

设计意图:

创设体验活动,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将被激发的情感与实际的行动联系起来。鼓励

16 / 21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成为维系家庭成员亲情的好孩子。

四、总结

1.请学生说说这节课的学习收获。

2.教师总结:我们年龄虽小,但是也能与家人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相互陪伴,也能为家庭事务出主意、做事情,从而做出我们的家庭贡献。在为家庭做贡献的过程中,其实还离不开两个字“责任”。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这一课。

设计意图:

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重点,通过课堂总结,帮助学生牢记课堂上的收获,并在课后积极践行。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回顾上节课内容,呈现课题。(板书: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 二、我也有责任

学习环节1:听故事,思考与交流 1.出示思考的问题:

(1)故事中金轩承担的家庭责任是什么?他尽到自己的责任了吗?从哪里看出来? (2)金轩爸爸所说的“负责任的精神”,你是怎么理解的? 2.播放故事。 3.学生交流。

4.小结:金轩决定承担照顾金鱼的家务活并很好地尽到了他的责任。就像在文中说 的,他对自己的决定负责,对与爸爸之间的约定负责,对金鱼负责并且负责到底。这就是“负责任的精神”。(板书:责任、负责任的精神)

设计意图:

17 / 21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以学生喜爱的方式开始教学,通过听故事、聊故事等活动,拉近学生与本课教育主题的距离。

学习环节2:联系生活,讨论与合作

1.教师过渡:“家”是一个特别的地方,这里有爸爸妈妈这样的大人,也有金轩一样的小孩。在家庭生活中每个人都要承担一定的家庭事务,因此需要有负责任的精神,坚持负责到底。如果没有负责任的精神,我们的家庭生活会是怎样的一种状态?

2.出示插图:请学生说说感受并猜猜他家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预设:

(1)可能是因为家长承担所有的家务,但因为某种原因,就没有时间整理了。 (2)可能是因为有些家务是孩子承担的,但做了一段时间嫌麻烦,不愿再做了。 (3)可能在这个家,谁也不愿干家务。

(4)可能是他们的家务劳动根本没有合理的分工,谁负责也不清楚。 (5)他们家的成员缺乏“负责任的精神”。 ……

3.组织学生进行反思与交流:

我家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吗?你觉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4.小组讨论:

为什么在家庭生活中需要这种“负责”精神?联系生活中的事例,说说你的理由。 5.全班交流。 预设:

(1)有了“负责”精神,我们的家庭生活才会幸福。我们家要是请客,客人走了之后,爸爸妈妈和我都是一起干活的,每个人都要负责一块家务活。

(2)有了“负责”精神,每个人才能把自己承担的家务劳动做好。例如我在家负责每天倒垃圾,妈妈负责烧饭做菜,爸爸负责洗碗,这样家里就不会乱套了。

18 / 21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

6.小结:的确,在家庭生活中,我们每个成员都有各自的家庭责任承担。大人要尽责,作为孩子,我们也要尽到自己的责任。如果缺乏“负责任”的精神,仅凭一时兴起而承担一些家务,过段时间就不管、不做,那么我们的家庭生活就会变得很糟糕。

设计意图:

猜测插图发生的原因,结合过往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理解“负责精神” 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三、我的“负责精神” 学习环节1:谈谈负责的精神

1.教师过渡:这段时间我们自己在家庭生活中承担了什么责任?

2.组织学生结合在学习第5课《这些事我来做》时写下的“家务承诺书”交流自己这段时间在家庭生活中承担的责任。

预设:扔垃圾是我承担的家庭责任。 摆碗筷是我承担的家庭责任。 ……

3.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家庭责任承担及完成情况记录,谈谈自己的负责精神。 (1)小组交流:你坚持完成这些家务了吗?你从中感受到了自己的负责精神吗? (2)全班分享。 (3)评价反馈。

预设:对自己的负责精神感到满意的同学,结合大队部雏鹰争章活动颁发“负责任奖章”。

4.小结:通过刚才的讨论与交流,我们每一个人都重温了自己的“家务承诺书”及 “家务完成情况记录表”,很多同学都在坚持完成这项家务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自己的负责精神,真的很棒!

19 / 21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有了为家庭负责的精神,我们就会处处为家庭着想,主动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会认为家庭事务只是大人的事情。

有了为家庭负责的精神,我们就会坚持完成自己的家庭责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会得到不同的收获。

设计意图:

联系第五课的内容,回顾与交流自己承担家务劳动的实况,感受自己的负责精神。同时,结合学校大队部雏鹰争章活动,采用奖章激励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家庭责任意识。

学习环节2:谈谈负责的收获

1.组织学生听阅读角故事《童年小事》,讨论:主人公坚持完成了自己的家庭责任, 他从中收获了什么?

2.教师随机采访班里“负责任奖章”获得者:说说自己在尽责过程中的收获。 3.小结:富有负责任的精神对自己带来的是成长,对家人带来的是温暖,对家庭带来的是自己的一份贡献。因为,有了为家庭负责的精神,我们就会处处为家庭着想,主动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会认为家庭事务只是大人的事情。

设计意图:

通过交流与总结,再次帮助学生理解“负责精神”对自己、对家庭的重要意义。 四、制定“( )责任单”

1.教师过渡:为督促自己坚持完成自己的家庭责任,照料金鱼的金轩有个好办法,就是制定照料金鱼责任单。我们也可以向他学习,制定自己的责任单。

2.组织学生制定自己的责任单,可以回顾以往自己做得不太好的家庭事务承担,重新制定责任单。也可以就下个阶段想要承担的家庭责任进行制定。

3.小组交流,全班分享。

4.请学生在课后将“( )责任单”张贴在家里合适的地方,从而督促自己坚持完 成所承担的家庭责任。

20 / 21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对过去生活进行回望,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反思过往经验的基础上,将新的学习经验用于调整下一阶段的生活。

五、总结

1.请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2.教师总结:作为孩子,我们也有自己的家庭贡献和责任。但愿我们都能以负责任的精神,坚持完成自己的家庭责任。

21 / 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