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 姓名 年级学科 哆来咪 五年级 工作单位 教材版本 湘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认识色彩、形体渐变的规律,感受色彩、形体的秩序美,学会恰当调配颜色和较均匀地着色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从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细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目标要明晰、具体、可操作,并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认识色彩、形体渐变的规律,感受色彩、形体的秩序美,学会恰当调配颜色和较均匀地着色的方法,掌握立体造型的简单方法。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五年级学生已经初步有了对颜色和形体的独立认识和看法,老师需要从不同角度去引导学生正确和优美的认识色彩和感受色彩。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创新点(根据教学内容,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与创新点)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件出示战国时的编钟欣赏学生闭上眼睛一起欣赏优美的先从声音角度并讲一讲它的历史 教师出示渐变色的图片 音高,形成美妙的旋律? 立思考 五、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要求体现信息技术与整个教学过程的深度融合) 编钟乐曲 入手 想一想它为什么能发出不同的让学生进行独(一)欣赏导入; 1.课件出示战国时的编钟欣赏并讲一讲它的历史。 2.学生闭上眼睛一起欣赏优美的编钟乐曲。 教师出示渐变色的图片。 3.想一想它为什么能发出不同的音高,形成美妙的旋律? 4.教师小结:因为青铜钟的大小渐次变化,所以敲击不同的音阶产生了优美的旋律。 (二)教师示范: 1.出示七个透明玻璃瓶、水,并在瓶中随意加入不等量的水, 请学生敲一敲瓶子听听声音。 2.思考如何利用水和瓶子做出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讲解规则:七人为一组,小组讨论后,看哪组最快想出一个办法并做好。 3.敲一敲、听一听、调一调,听听音准吗?讲一讲为什么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 4.请学生在这七个水瓶中加入同等量的色水,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三)师生总结: 问题3答:因为每个瓶子里的水是渐次变化的,所以加入同等量的颜色后色彩就发生了渐次变化。 问题4答:瓶中的水量渐次变化就能产生音高的逐渐变化。相同的物体,空间越小音调越高,空间越大音调越低。 (四)拓展延伸:同学们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渐变现象吗? 在现实生活中因视觉透视关系的变化而产生类似渐变的视觉现象很多。如铁路排列有序的枕木、电线杆、整齐的田野沟壑、建筑,都因视点、透视产生渐大渐小、渐高渐低、渐宽渐窄、渐疏渐密等渐变视觉效果。 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从介绍战国编钟入手,把音乐与美术有机联系起来,使学生从旋律、编钟大小来感受、体验到生活以及艺术作品中。由于形和色渐次变化所产生的一种韵律节奏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