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背诵策略
作者:董龙龙 王先鑫
来源:《新校园(下)》2016年第06期
一、诵读背诵
所谓诵读背诵,也就是通过反复地“读”达到“诵”的目的,是学生在自然的状态下,不刻意采用背诵的方法,仅通过反复地读而达到熟练成诵的方法。诵读背诵是一切背诵法的基础,但“读”也是讲究方法的。比如,读一定要专注,一边读一边思考,才能读进文本,读出滋味。指导学生进行诵读背诵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读准字音。朗读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用普通话读准字音,要求学生必须用普通话进行朗读,发音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漏字,不添字,不唱读,不重复朗读字句。(2)读出节奏。要想读出节奏韵味,就要注意重音、停顿和语调。(3)读出真情。教师要在朗读技巧上作适当的指导,要让学生理解课文,了解课文的感情基调。
二、理解背诵
理解式背诵是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根据行文的逻辑结构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背诵的方式。上课的时候,教师要对文章进行分层或对事件的顺序进行解读,先引导学生在推敲文字、品味词语和理解内容上下功夫,再让学生背诵课文。 三、趣味背诵
背诵一般被认为是一种枯燥无味的学习方式,但实际上,教师只有稍加用心,也可把背诵变得活泼有趣。笔者认为,所有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强化记忆,消除持续背诵带来的枯燥与疲劳所采取的“寓教于乐”的背诵形式都可以归之为趣味背诵。如领背、轮背、动作配合背、唱中学背、男女生对背、“接龙”背等形式。
1.歌曲背诵法。歌曲背诵就是将背诵材料配以曲调,用歌唱的形式进行背诵。此方法特别适用于低年级学生学习。由于小学生特别喜欢唱歌,利用唱歌的形式帮助背诵,能使学生感觉趣味无穷。因此,教师要舍得打破常规,充分利用资源,通过唱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背诵。 2.接龙背诵法。接龙背诵法是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方法,是将背诵的课文按句子、段落等为单位,让学生按一定顺序轮流背诵,一句接一句,一人接一人,既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还能节约课上时间,而且接龙的过程中能起到提示的效果。
3.比赛背诵法。组织背诵竞赛,化枯燥为趣味,同时用奖励的形式激励学生进行背诵。学生好胜心强,因此,在教背诵课文时,可以定期举行“背诵比赛”。形式有二人结对比赛,男女生比赛,小组对抗赛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四、结构背诵
1.分层背诵法。就是先了解需要背诵材料的总体结构,然后按照行文布局将其划分为几个层次,归纳概括每层的含义,掌握层与层之间的关系,理清脉络后再根据层次进行背诵的方法。这种方法适合逻辑性较强的文章或背诵段落或篇幅不长的课文。
2.首字背诵法。首字背诵法其实非常简单,也就是利用先把文章或诗文的每句每段的第一个字记住,再以首字作为提醒,帮助背诵。我们经常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学生在背诵时如果背到一个地方突然卡住,这时只要给他提醒一个字,他就能把后面的内容记起来,并流利地背下去。由此可见,有时候,学生只是缺少一个提纲挈领的提示而已。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以首句、首字等为支撑,帮助记忆。 五、提示背诵
1.借助板书,指导背诵。板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配合语言、媒体等,运用文字、符号、图表向学生传播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板书能够体现文章的脉络、关键段落或词句,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通常具有提纲性质。 2.借助填空,提示背诵。当背诵的课文内容较长时,教师可以将内容中的部分词句呈献给学生,让学生用填空的方式把重点词句口头或书面填写。可采用的方式有:教师读一部分,学生填进词语跟读,教师背一部分,学生填进词语跟背;用课件展示填空内容,让学生口头填空;或者直接用书面形式填写,练习背诵与默写。
3.借助插图,指导背诵。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生动形象的插图,这些插图色彩鲜艳,与课文内容相辅相成,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喜好。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兴趣点,将图与文结合,以形象识记促进意义识记,指导学生背诵,不仅可以背得快、记得牢,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背诵兴趣。
4.利用简笔画,指导背诵。简笔画是一种简单而直观的教学辅助方式,教师在指导背诵时,可以运用简笔画帮助学生抓住背诵材料中所描述的景物的特点,帮助学生较快地背诵文章。教师快速地画出生动形象的简笔画,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其注意力,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5.利用关键词,帮助背诵。关键词语是指能体现背诵内容主题的词语。抓住这些词语,就能理解背诵内容的主要含义,背诵起来也就更容易。 参考文献:
[1]李阳美.语数外学习[J].语文教育,2013(2). [2]李栋梁.语文背诵六法[J].宁夏教育,1996(4).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韩映虹,闫国利.高效记忆策略[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 [4]郑飞艺.诵读的教学原理[J].语文学习,2000(6):10-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