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2《会计基础》分章练习题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来源:哗拓教育


第三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 第一节 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的概念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会计要素则是会计对象的基本内容、也就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 会计科目又是对会计要素所作的进一步分类。 二、会计科目的分类

1.会计科目按照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会计科目分为资产类、负债类、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六大类。

成本类——费用要素中的生产成本的组成内容 共同类

反映收入、费用二要素的会计科目归为损益类科目。 对于费用类科目中的反映生产成本内容的科目,在期末不直接结转计算利润,也单列为一类(即成本类)。

【例题•多选题】下列账户中属于资产类账户的有( ) A.“库存商品”账户 B.“应收票据”账户 C.“累计折旧”账户 D.“管理费用”账户 [答案]ABC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负债类的科目的有( ) A.短期借款 B.应付账款 C.实收资本 D.预付账款 [答案]CD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所有者权益类的科目的有( ) A.实收资本 B.本年利润 C.长期股权投资 D.主营业务收入 [答案]AB

【例题•多选题】下列属于成本类科目的是( ) A.生产成本 B.主营业务成本 C.制造费用 D.销售费用 [答案]AC

【例题•单选题】不能结转入“本年利润”账户借方的是( ) A.生产成本 B.主营业务成本 C.管理费用 D.财务费用 [答案]A

2.会计科目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可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应收账款——张三 100 ——李四 200 ——王五 300 ——赵六 400 1000

总分类科目,也叫总账科目或一级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如“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原材料”等。

明细分类科目,也叫明细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提供更详细、更具体的会计信息的科目。

为了适应管理工作的需要,在有的总分类科目下设的明细分类科目太多时,可在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之间设置二级或多级科目。 应收账款——北京 ——张三 100 ——李四 200

——天津 ——王五 300 ——赵六 400

一级 二级 三级科目 (明细分类科目)

3.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的关系

总分类科目概括地反映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明细分类科目详细地反映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

总分类科目对明细分类科目具有统驭和控制作用,而明细分类科目是对其所属的总分类科目的补充和说明。 明确:

首先,并不是所有的科目都有二级科目、三级科目; 其次,科目不是越多越好;

【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总分类会计科目的是( )。 A.应交增值税 B.应付账款 C.专利权 D.专用设备 [答案]B

【例题•判断题】所有的总分类科目都设置明细科目。( ) [答案]×

【例题•单选题】“商品进销差价”科目属于( )。 A.资产类科目 B.负债类科目 C.损益类科目 D.成本类科目 [答案]A

【例题•多选题】下列属于总分类科目的有( )。 A.其他货币资金 B.主营业务成本 C.其他应收款 D.银行本票存款 [答案]ABC

【例题•判断题】 “坏账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累计折旧”、“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均属于资产类科目。( ) [答案]√

三、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

1.合法性原则。比如说“应收账款”不能写成“应收货款”。

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财政部门制定的会计制度中规定的会计科目,设置本企业适用的会计科目,不得随意设置。

合法性原则就是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总分类科目是在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中统一规定的。

明细分类科目除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设置的以外,各单位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置。

2.相关性原则。

相关性原则就是指设置的会计科目应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和对内管理的需要。 3.实用性原则。

单位在不违背国家统一规定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和实际情况,增加、减少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

实用性原则就是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单位自身特点,满足单位实际需要。 【例题•多选题】会计科目设置应遵循的原则有( )。 A.合法性原则 B.合理性原则 C.实用性原则 D.可比性原则 [答案]AC

【例题•判断题】在不影响会计核算要求和会计报表指标汇总,对外提供统一的财务会计报表的前提下,企业可以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 [答案]√

【例题•单选题】每个单位设置会计科目都应当遵循相关性原则,相关性原则是指( ) A.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B.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单位自身特点,满足单位实际需要 C.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和对内管理的要求

D.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满足编制财务会计报表的需要 [答案]C

【例题•单选题】下列关于会计科目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B.会计科目按照其所属的会计要素不同,可分为六大类科目

C.会计科目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可分为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 D.设置会计科目应努力做到科学、合理、实用 [答案]B

第二节 账户及其基本结构 一、账户的概念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二、账户的分类

(一)账户按会计要素分类

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实现的利润最终要归属于所有者权益,所以将利润账户并入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企业在一定期间所取得的收入和发生的费用,最终都体现在当期损益的计算中,因而将与损益计算直接相关的收入、费用账户归为一类,即损益类账户。 1.资产类账户。包含“长期待摊费用”、“未实现融资收益”等账户。 2.负债类账户。包含“未确认融资费用”、“递延收益”等账户。 3.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包含“本年利润”等账户。

4.成本类账户。包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等账户。 5.损益类账户。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等账户。 【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损益类账户的是( )。 A.“制造费用”账户 B.“销售费用”账户

C.“投资收益”账户 D.“其他业务成本”账户 [答案]A

(二)账户按其反映经济业务的详细程度分类 根据总分类科目设置的账户称为总分类账户,简称总账账户,用于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核算。

根据明细科目设置的账户称为明细分类账户,简称明细账户,用于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总账账户称为一级账户,总账以下的账户称为明细账户。 三、账户的基本结构

账户的基本结构是由会计要素的数量变化情况决定的。

账户结构也相应地分为两个基本部分,划分为左方、右方两个方向,一方登记增加,另一方登记减少。

至于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和所记录的经济业务。 账户的基本格式:称为“丁”字形账户。 账户的一般格式:“开”字形账户。 应收账款 账户

2010年 凭证编号 摘要 借方 贷方 借或贷 余额 月 日 1 10

2 14 1 2 应收学费

收回学费 600 600 借 平 600 0

包含的内容:

1.账户名称(即会计科目);

2.日期和摘要(记录经济业务的日期和概括说明经济业务 的内容); 3.增加和减少的金额及余额;

4.凭证号数(说明账户记录的依据)。 【例题•多选题】在实际工作中,账户要依附于账簿开设账页,账页一般应包括的内容有( )。 A.账户名称(即会计科目) B.日期和摘要

C.增加和减少的金额及余额

D.凭证号数(说明账户记录的依据) [答案]ABCD

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一本期减少发生额 四、会计科目与账户的联系和区别 相同:

会计科目与账户都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科学分类,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 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是会计科目的载体和具体运用。 没有会计科目,账户便失去了设置依据;没有账户,就无法发挥会计科目的作用。 区别:

会计科目仅仅是账户的名称,不存在结构;而账户则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

在实际工作中,对会计科目和账户不加以严格区分,而是相互通用。

【例题•判断题】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账户是会计科目的载体和具体运用。( ) [答案]√

【例题•多选题】下列有关会计科目与账户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会计科目和账户所反映的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是相同的 B.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 C.账户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而会计科目没有 D.会计科目和账户的作用是完全相同的 [答案]ABC

课后习题讲解:

一、单项选择题(31-37) 二、多项选择题(34-42)

35.下列科目中属于资产类的有( )。 A固定资产 B.应收账款 C.预收账款 D.委托加工物资 [答案]ABD

三、判断题(29-43)

35.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二者的结构一致,性质相同。( ) [答案]×

4l.账户使原始数据转换为初始会计信息,通过账户可以对大量的、复杂的经济业务进行分类核算,从而提供不同性质和内容的会计信息。() [答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