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仓储管理办法

来源:哗拓教育
仓储管理办法

一、总则

为使公司生产所需原料,生产的饲料成品,生产所需的包装物及原料使用后之包装物,其仓储作业有所遵循,做到物资充足、数量准确、质量完好、确保安全,特制定本办法。 二、原料出入库作业管理

1、原料库管理员依照采购部的原料到货通知,合理安排货位,做好接货准备。

2、运送原料的车辆到达仓库后,原料库仓管员要亲自会同供应商、送货司机检核“原料送货单”中的有关内容,经确认无误办理交接手续后,指挥装卸工卸车。卸车过程中,化验室对原料根据要求进行抽样检验,未经检验合格不准投入使用。

3、原料卸完后,仓管员核查件数,确认无误后,填写原料入库单并签字确认,然后指引客户实施空车过磅。入库单据所开列的名称、规格、数量、单价要与实际货物、随货单据相符,各栏应填写清楚,不得涂改并随同各附联一并交财务部门记帐。

4、不合格原料应拒收。同时应及时与采购部联系,办理相关手续。严禁擅自交付生产使用。如工作马虎,混入生产,保管员应负失职的责任。

5、原料堆放后,仓管员随即填写“原料使用卡”,挂于货堆上。同时建立 原料台帐,认真填写“原料入库单”上交生产部备查。

6、堆放的货物须讲求整齐、平坦、牢固、安全。

7、每堆货物四周应留50公分以上的通道,便于储存期间随时检查品质。 8、仓储物资,未经相关领导同意,一律不准擅自借出。

9、按“推陈出新、先进先出、节约用料”的原则发出各类物料。

10、每天根据生产原料使用情况填写“原料出库单”经生产带班人员核对无误后签字认可送交生产部。

11、每天定时对存货情况进行检查,若发现异常要及时通知品管部及生产部主管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12、每天早上9:00之前将原料存货情况及时通报采购部,根据原料使用情况及时组织货源。 13、每月28号前认真填写“原料库存月报表”,送生产部主管审核后,分送品管部、采购部、财会部。

14、仓库严禁烟火,保管员要懂得必要的防火知识,做好日常的防火防盗工作。 三、成品出入库管理

1、仓库保管员应根据先进先出原则,按照成品堆放要求合理安排产品堆放位置。

2、每日每班成品生产入库完毕,仓库保管员应及时与生产带班人员进行核对无误后填写“成品入库单”并由生产带班人员签字认可后交生产部、财务部门各一份,以备留存。

3、在存储、装卸过程中,因外袋破损造成成品泄漏应及时予以调换,并及时换袋、封包以备下次作为合格品正常发出。

4、仓库发货员接到盖有财务章的“发货单”,经确认无误后,按“发货单”所列品名、数量,如数发给,并指挥装卸工进行装车。必须做到见单发货,严禁以任何形式暂借出库。

票据的注意事项:

1)开票人:由公司指定的开具票据的专门人员签章;

2)收货人:由公司指定的专门收货人员进行货到后的验收,或注明货物收取方式;

3)提货人:由到场的提货人亲笔签名;针对送货上门的客户必须填写驾驶员的车牌号码及联系方式;对有疑问的提货单可拒绝发货;

4)货物发出后需在提货联上加盖印章标明该联货已发出,对已盖章的提货联拒绝发货,并加以收回、备查;

5)票据不得擅自涂改,若发现因客观原因必须涂改时,需到开票处重新填开有效票据,方可发货。

5、发货时,(除有特别指示外)要根据“先生产先发出”的原则,免造成逾期回制的损失。 6、装货完成后,发货员需在“发货单”上签名确认,留下仓库联,建立台帐。

7、每天定时对存货情况进行检查,若发现异常要及时通知品管部及生产部主管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8、仓库保管员依据每天的成品出入库信息,进行当日库存盘点,并填写“成品库存日报表”一式两份,各栏项目填写清楚,一份连同销货、入库单据送交财务部门审核,一份交生产部主管备查。 四、包装物管理

1、成品包装袋入库管理

(1)采购部预先通知到货日期、时间,包装物管理员合理安排货位做好接货准备。

(2)包装物管理员应认真清点到货数量与送货单是否相符,如相符在“送货单”上签字认可。并按品种、用途分类堆码。

(3)包装物管理员应按实际收货数详细填写“入库单”入帐。

(4)发现残次包装物应及时上报生产部及采购部门,并妥善安放保管以便于日后统一处理。 (5)每日定时盘查包装物库存情况,与生产部、采购部门及时通报,根据不同产品的实际使用情况通知采购部门进行包装物的定制。

2、成品包装袋的出库管理

(1)生产带班人员根据当日生产品种及生产计划填写“领料单”,到库房领取,库房如数发给。 (2)包装袋管理员依据“领料单”做帐,填写“编织袋库存周报表”一式三份分别呈报生产部、财务部门、采购部门审核备查。 五、奖惩办法:

1、针对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由于及时上报,避免了企业资产的流失,可视其情节给予适当奖励;

2、违反上述相关条例,经查证后,每次罚款5元,若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者,则相关责任人全额负责。

本细则解释权归安徽康地新技术有限公司所有,自批准后,即日起执行,并根据生产工作的需要随时补充修改。

*****新技术有限公司

2011年12月01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