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7884404 U(45)授权公告日 2018.09.18
(21)申请号 201721926125.2(22)申请日 2017.12.29
(73)专利权人 广州光谷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永泰新
村致和街7巷22号B栋2楼(72)发明人 周志兵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
限公司 44205
代理人 胡辉(51)Int.Cl.
H02K 5/20(2006.01)H02K 9/04(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风冷伺服电机的散热结构(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冷伺服电机的散热结构,包括电机外壳,所述电机外壳呈中空环状,所述电机外壳后端的内壁向前凹陷形成一个定位台阶,所述定位台阶和电机外壳的前端面之间以及所述电机外壳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之间均形成有若干风道,所述定位台阶上放置有电风
位于定位台阶和电机外壳的前扇。启动电风扇,
端面之间以及电机外壳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之间的若干风道里形成大量的气流,不仅解决了带走伺服电机内部热量的问题,还有效的将传导在电机外壳上的热量带走,散热效果更佳。
CN 207884404 UCN 207884404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风冷伺服电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外壳,所述电机外壳呈中空环状,所述电机外壳后端的内壁向前凹陷形成一个定位台阶,所述定位台阶和电机外壳的前端面之间以及所述电机外壳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之间均形成有若干风道,所述定位台阶上放置有电风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伺服电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外壳的外表面沿轴向分布有若干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伺服电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外壳的后端设有安全挡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冷伺服电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挡板的中部设有第一通风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冷伺服电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外壳的上部设有与电机外壳内腔以及部分风道相通的第二通风孔。
2
CN 207884404 U
说 明 书
一种风冷伺服电机的散热结构
1/2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散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冷伺服电机的散热结构。背景技术[0002]伺服电机因其优越的性能而使用广泛,一般的伺服电机具有控制精度高、过载能力好等特点。[0003]伺服电机正常工作时会产生定子铜耗、铁耗、附加损耗及转子损耗等,伴随着这些损耗,电机内部产生了大量的热量,因而造成了电机壳高温发热的现象。一旦电机温度过高,将会影响到它的使用性能,因此,如何解决伺服电机的散热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风冷伺服电机的散热结构。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风冷伺服电机的散热结构,包括电机外壳,所述电机外壳呈中空环状,所述电机外壳后端的内壁向前凹陷形成一个定位台阶,所述定位台阶和电机外壳的前端面之间以及所述电机外壳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之间均形成有若干风道,所述定位台阶上放置有电风扇。[0006]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外壳的外表面沿轴向分布有若干凹槽。[0007]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外壳的后端设有安全挡板。[0008]进一步地,所述安全挡板的中部设有第一通风孔。[0009]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外壳的上部设有与电机外壳内腔以及部分风道相通的第二通风孔。
[0010]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启动电风扇,位于定位台阶和电机外壳的前端面之间以及电机外壳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之间的若干风道里形成大量的气流,不仅解决了带走伺服电机内部热量的问题,还有效的将传导在电机外壳上的热量带走,散热效果更佳。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机外壳散热结构;[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伺服电机的整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参照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风冷伺服电机的散热结构,包括电机外壳1,其中,电机外壳1呈中空环状且为金属外壳,便于散热。电机外壳1后端的内壁向前凹陷形成一个定位台阶11,该定位台阶11的深度适合,便于安装电风扇2。定位台阶11和电机外壳1的前端面之间以及电机外壳1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之间均形成有若干风道12,使得整个电机
3
CN 207884404 U
说 明 书
2/2页
外壳1呈镂空状,一方面增大了电机外壳1的散热面积,另一方面形成了风道12,实现更多的气流穿过电机外壳1,进而带走更多的热量。[0015]启动电风扇2,位于定位台阶11和电机外壳1的前端面之间以及电机外壳1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之间的若干风道12里形成大量的气流,不仅解决了带走伺服电机内部热量的问题,还有效的将传导在电机外壳1上的热量带走,散热效果更佳。[0016]作为优选,电机外壳1的外表面沿轴向分布有若干凹槽13。进一步增大了电机外壳1的散热面积,提高了散热效果。[0017]作为优选,电机外壳1的后端设有安全挡板3。安装完电风扇2之后,实现电风扇2的安全隔离,同时,安全挡板3的中部设有第一通风孔31。便于伺服电机内部的热量经电风扇2从末端排出。
[0018]作为优选,电机外壳1的上部设有与电机外壳1内腔以及部分风道12相通的第二通风孔14。在电风扇2的引流作用下,伺服电机外部的冷空气经第二通风孔14流入至电机外壳1内部以及部分与第二通风孔14相通的风道12内,加速散热。
[0019]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4
CN 207884404 U
说 明 书 附 图
1/1页
图1
图2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