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安全 驾车 行车
浅析驾驶员安全行车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辆逐年增长,交通越来越显现出其特有的重要作用,安全驾驶平安出行成为摆在驾驶员面前的重要问题。对如何保证安全行车,谈一下个人的一点粗浅体会。
一、安全行车应具备良好的素质
我们知道,安全行车是一种集体力、脑力、技术、责任于一体的综合劳动,驾驶汽车不仅是一项技术操作过程,更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这里面包括接受信息、正确判断、及时反应等环节,而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出现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驾驶员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差。
(一)疲劳驾驶。
驾驶员在行驶的过程中,由于道路、车辆、行人、环境
等原因,会给驾驶员经常造成紧张的气氛,从而会引起心理、生理现象。人在疲劳的情况下,驾驶车辆会直接造成驾驶员注意力分散、精神不振,严重时会有困意(或造成短暂1-2秒的瞌睡)造成疲劳的主要原因是长期工作(驾驶车辆)或睡眠不充足,有句话是“一夜不睡,十天不醒”。如果在疲劳时继续驾驶车辆,那就无法集中精力和注意力,判断力下降,力不从心,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反应迟钝、采取措施缓慢或不当,而易造成交通事故,发生悲剧。
(二)酒后驾驶。
酒精主要是麻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大脑的高级神经活动功能,会使人的感知、尤其是视力、运动能力、判断能力下降。人如果喝了酒后因血液中酒精浓度较高,使人出现神经麻痹,自身控制力降低,视力下降,如果酒醉后会让人造成视力模糊,操作失控,而到了醉酒程度更是让整个人失去平衡,人觉得头晕,完全失去意识和记忆力,所以饮酒后,酒精会导致驾驶人机能严重下降,精神上有损,操作、判断错误,反应迟钝,视觉模糊,出现幻觉,无视一切,视觉出错,严重违章,极易发生重大事故。据有关资料表明,酒后开车所造成的交通事故占有很大的比例,当驾驶人员血液中酒精浓度达到0.3%时,驾驶员的能力就开始下降,而达到1.5%时,驾驶能力会下降30%。研究表明,血液中酒精含量达0.6%的驾驶员发生事故的概率为未饮酒驾驶员的两倍,
而血液中酒精含量为1%的驾驶员发生事故的概率为未饮酒驾驶员的6~8倍。
(三)带情绪驾驶。
心理素质与安全行车有着紧密的关系,我们都知道人有喜怒哀乐愁,健康饱满的思想情绪使人精神振奋,有助于提高对事物的观察和判断力,就有利于我们安全行车,相反消极、失落,心情不顺畅时,会使驾驶员无精打采,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而且不良的心情,会使自制力下降,往往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人如遇身体不佳、生病感冒、服用药物还会引起头脑反应迟钝,易造成人的注意力分散,精神不振、反应迟钝、错乱,就易引发交通事故;因此,潜在不安全因素,容易带上思想包袱,不能调理心理状态,容易开冒险车、斗气车、英雄车,从而容易引发事故。
二、要保持车况良好,杜绝带故障出车。
车辆是执行驾驶员意识的工具,如果不认真爱护保养它车辆存在故障,它就不听你的使唤,甚至与你唱反调闯大祸。因此,车况的好坏也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我们应该做到不管时间多紧,任务多重,都要坚持车辆的保养制度、年检制度,严格执行一日三检,保持四清,防止四漏,并做好车辆的整洁工作。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都要勤检查,勤保养,发现故障及时排除,哪怕是一个螺丝钉的松紧,都要及时处理,自觉养成或做到心中无数不出车,故
障不排除不出车的良好习惯。
三、要反对开快车和盲目开车,确保足够的临危反应能力。
俗话说,“十次事故,九次快”,这是驾驶员从数万计次血的教训中总结出的名言,也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前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道路越修越好,如何合理控制车速是我们驾驶员必须探索的一个课题。事实表明,车速越快,处理紧急情况的时间就越短。如果在行车中,一旦出现行人、自行车横穿马路等瞬息万变的道路状况时,就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正确地感知和判断处理情况,这样一方面将会丧失避险的最佳时机;另一方面,一但发生事故,其撞击力增大,将会加剧人员伤亡和加重财产的损失。另外,制动失效也是一重大安全隐患,特大型客车、载货车造成的损失更为严重。因此,制动失效应采取的措施应为:下坡制动失效时,反应要快,要把稳方向盘,快速抢档,与驻车制动配合减速,再利用地形停车。若不能用本身机构控制车速,可利用路旁的岩石、树木等造成阻力或车体向一侧山边靠拢,利用摩擦减速;平路制动失效时,应使用驻车制动,不要猛拉,与抢档相结合靠边停车。液压制动可同时多次踩制动踏板,争取产生一点作用。当遇到漫水路、漫水桥时,应停车观察水情,确定能通过时再行驶,行驶中途不要停车,防止发动机、排气管进水致使发动机熄火。因此,正确把握
好车速,是减少事故的一个重要手段。作为驾驶员要以对社会、家庭高度负责的精神,牢固树立起“宁停三分,不抢一秒”、“当慢不快,能快不超”的驾车理念,合理控制车速。行车时,要不受其他乘坐人员或领导的干扰,牢记控制车速保平安的安全观,使自己有一个自由宽松的思想天地和从容不迫的驾驶余地,使乘车者有安全感。
四、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掌握和提高过硬的驾驶技术。
驾驶技术是无止境的,过硬的驾驶技术也可更好地避免事故的发生。熟练的技术和过硬的本领来自于平时的认真学习和经验总结,来自于实践中的不断探索和知识的更新。俗话说“开车容易,开好车难”。比如,超车,它是驾驶工作中比较复杂和技术性很强的一套动作。首先,要掌握时机,估计被超车速度,根据自己车的速度,判断对面车辆速度以及安全距离、道路状况、行人及其动态等。如果盲目超车,就会引起交通事故。此外,过硬的技术还来自于以往驾驶经验的总结提高,善于吸取他人交通事故的教训,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这样才能尽量避免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综上所述,安全行车不仅是我们驾驶员综合素质的检验,也是摆在我们驾驶员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只要我们全体驾驶员引起高度重视,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探索安全行车的经验教训,真正做到“汽车一发动,心中装着群众,油门
一踩,安全脑中摆”,交通事故的发生就会减少,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将会降低到最低限度。这样才会为社会安定、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树、章国勇、李春生、顾金亭著《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汽车驾驶员系列》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黄键、李勇、王继先著《汽车使用保养与故障应急处理》。
3、《汽车交通安全原则》 浙江省公安厅交警总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