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来源:哗拓教育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为了避免施工企业施工现场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完善应急工作机制,迅速有序地开展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抢救伤员,减少事故损失,制定本预案。

危险源情况包括高空坠落事故、触电事故、坍塌事故、电焊伤害事故、车辆火灾事故、交通安全事故、火灾爆炸事故和机械伤害事故等。为此,我们需要制定一套综合预案。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由企业一把手担任组长,成员由公司副经理和公司总工程师组成。项目经理是应急救援第一执行人,担任副组长。应急小组下设机构职责包括抢险组、安全保卫组、后勤保障部、医疗救护组、善后处理组和事故调查组。

应急物资及装备包括救护人员的装备、灭火剂、灭火器、简易灭火工具、消防救护器材、自动苏生器、通讯器材、工程

抢险交通车辆和吊装、推土设备。这些物资和装备将为我们的应急救援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

通过制定这个预案,我们将能够更好地应对施工企业施工现场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4.预案管理 4.1 培训

1) 根据受训人员和工作岗位的不同,选择培训内容并制定培训计划。

2) 培训内容包括:鉴别异常情况并及时上报的能力和意识;正确处理各种事故的方法;自救和互救能力;各种救援器材和工具的使用知识;与上下级联系的方法和各种信号的含义;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隐患;防护用具的使用和自制简单防护用具;以及紧急状态下如何行动。

4.2 演练

项目部应按照假设的事故情景,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实际演练,并将演练方案及经过记录在案。

5.预案修订与完善

1) 为了能够将新技术和新方法运用到应急救援中,并对不断变化的具体情况保持一致,预案应进行及时更新,必要时重新编写。

2) 对危险源和新增装置、人员变化进行定期检查,及时更新预案。

3) 在实践和演中提高水平,进一步合理化预案。

二、专项方案

1、预防高处坠落的预防措施

1) 加强安全自我保护意识教育,强化管理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

2) 对于重点部位项目,严格执行安全管理专业人员旁站监督制度。

3) 随着施工进度的推进,及时完善各项安全防护设施。所有竖井安全门栏必须设制警示牌。

4) 各类脚手架及垂直运输设备搭设、安装完毕后,必须经验收合格后才能使用。

5) 安全专业人员要加强安全防护设施的巡查,发现隐患及时落实解决。

2、火灾、爆炸事故预防措施

各施工现场应根据各自进行的施工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方案,建立各项消防安全制度和安全施工的各项操作规程。

1) 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制定消防保卫方案,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制度,并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2) 在工程场地内不得存放油漆、稀料等易燃易爆物品。 3) 施工单位不得在工程内设置调料间,也不得在工程内进行油漆的调配。

4) 工程场地内严禁吸烟,使用各种明火作业应开具动火证并设专人监护。

5) 作业现场要配备充足的消防器材。

6) 进行电、气焊作业要取得动火证,并设专人看管。施工现场要配备充足的消防器材。

7) 严禁在施工工程现场内存放氧气瓶、乙炔瓶。 8) 施工作业时,氧气瓶、乙炔瓶要与动火点保持10米的距离,氧气瓶与乙炔瓶的距离应保持5米以上。

作业人员在进行动火作业前,必须前往项目经理部的有关人员处办理动火证,并持有上岗证。在进行动火作业前,作业区域内的易燃易爆物需要进行清理,同时对有可能飞溅下落火花的孔洞进行封堵。

为了预防触电事故的发生,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电气专业人员需要持证上岗,非电气专业人员不得进行任何电气部件的更换或维修。其次,需要建立临时用电检查制度,对现场的各种线路和设施进行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并将检查、抽查记录存档。检查和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绝缘胶鞋、绝缘手套,并使用电工专用绝缘工具。

临时配电线路需要按规范架设,架空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不得采用塑胶软线,不得成束架空敷设,不得沿地面明敷。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架设和使用必须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46-88)的规定。同时,施工机具、车辆及人员需要与线路保持安全距离,并采用可靠的防护措施。

配电系统需要实行分级配电,并且所有电闸箱的内部设置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箱内电器必须可靠、完好,其选型、定值要符合有关规定,开关电器应标明用途。电闸箱内电器系统需统一样式,统一配置,箱体统一刷涂桔黄色,并按规定设置围栏和防护棚,流动箱与上一级电闸箱的连接,采用外搽连接方式(所有电箱必须使用定点厂家的认定产品)。此外,工地所

有配电箱都需要标明箱的名称、控制的各线路称谓、编号、用途等。

配电线路及配电箱和开关箱内电缆、导线对地绝缘需要良好,不得有破损、硬伤、带电梯裸露、电线受挤压、腐蚀、漏电等隐患,以防突然出事。独立的配电系统需要采用三相五线制的接零保护系统,非独立系统可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接零或接地保护方式。各种电气设备和电力施工机械的金属外壳、金属支架和底座必须按规定采取可靠的接零或接地保护。在采取接地和接零保护方式的同时,必须设两级漏电保护装置,实行分级保护,形成完整的保护系统。漏电保护装置的选择应符合规定。

为了在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时能确保现场的照明不中断,配电箱内的动力开关与照明开关必须分开使用。开关箱应由分配电箱配电。注意一个开关控制两台以上的用电设备不可一闸多用,每台设备应由各自开关箱,严禁一个开关控制两台以上的用电设备(含插座),以保证安全。最后,配电箱及开关箱的周围应有两人同时工作的足够空间和通道,不要在箱旁堆放建筑材料和杂物。

15) 在安装各种高大设施时必须遵守规定,安装避雷装置。 16) 分配电箱和开关箱之间的距离不得超过30米,开关箱和所控制的电气设备之间的距离不得超过3米。

17) 使用电动工具时应符合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电源线、插头和插座必须完好无损,不得随意延长或更换。工具的外绝缘必须完好无损,维修和保管应由专人负责。

18) 在施工现场,一般采用220V电源照明。在结构施工时,应预先埋设管道。临时照明和动力电源应穿过管道布线,并且必须按规定安装灯具,并在电源一侧加装漏电保护器。

19) 电焊机应单独设开关,并做好接零或接地保护。所有在施工现场使用的电焊机必须加装电焊机触电保护器。接线必须牢固,安装可靠的防护罩。焊把线应该双线到位,不得借用金属管道、金属脚手架、轨道及结构钢筋做回路地线。焊把线必须无破损、绝缘良好。电焊机应设置在防潮、防雨、防砸的地方。

1) 发现事故的人员应立即向组长(副组长)报告。如果是火灾事故,必须同时拨打119向公安消防部门报警,急救拨打120、999.

2) 组长接到报警后,应通知副组长和组员,立即启动应急救援系统。

3) 根据事故类别向事故发生地政府主管部门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时间、类别、地点和相关设施,以及联系人姓名和电话等信息。

1) 在大型脚手架出现变形事故征兆时,应采取应急措施。例如,因地基沉降引起的脚手架局部变形,可以在双排架横向截面上架设八字戗或剪刀撑,隔一排立杆架设一组,直到变形区外排。八字戗或剪刀撑下脚必须设在坚实、可靠的地基上。

2) 当脚手架赖以生根的悬挑钢梁挠度变形超过规定值时,应对悬挑钢梁后锚固点进行加固,钢梁上面用钢支撑加U形托旋紧后顶住屋顶。预埋钢筋环与钢梁之间有空隙,须用马楔备紧。吊挂钢梁外端的钢丝绳逐根检查,全部紧固,保证均匀受力。

3) 如果脚手架卸荷、拉接体系局部产生破坏,应立即按照原方案制定的卸荷拉接方法进行恢复,并对已经产生变形的部位及杆件进行纠正。例如,如果需要纠正脚手架向外张的变形,可以先按每个开间设一个5t倒链,与结构绷紧,松开刚性拉接点,各点同时向内收紧倒链,直到变形被纠正,然后做

好刚性拉接,并将各卸荷点钢丝绳收紧,使其受力均匀,最后放开倒链。

4) 在大型脚手架失稳引起倒塌及造成人员伤亡时,应采取应急措施。

1.在高处坠落事故发生后,需要迅速确定事故位置、可能影响范围、脚手架损坏情况以及人员伤亡情况,并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非救援人员不得进入特定区域,救援人员需要加固周围并拆除或切割压住伤者的杆件,采取可靠措施将伤员移出。如无人员伤亡,需要立即实施脚手架加固或拆除等处理措施,由有经验的安全员和架子工长统一安排。

2.在高处坠落事故中,需要根据伤者受伤部位立即组织抢救,促使伤者快速脱离危险环境,送往医院救治,并保护现场。同时需要迅速向上级报告事故现场情况。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如确认人员已死亡,立即保护现场;如发生人员昏迷、伤及内脏、骨折及大量失血,需要立即联系急救车或距现场最近的医院,并说明伤情,为取得最佳抢救效果,还可根据伤情送往专科医院。对于一般性伤情,需要送往医院检查,防止破伤风。

3.在触电事故中,需要迅速截断电源,关上插座上的开关或拔除插头。如果无法关上开关,可使用绝缘物将伤者拨离电

源,切勿用手触及伤者,也不要用潮湿的工具或金属物质把伤者拨开,也不要使用潮湿的物件拖动伤者。如果患者呼吸心跳停止,需要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切记不能给触电的人注射强心针。若伤者曾经昏迷、身体遭烧伤,或感到不适,必须打电话叫救护车,或立即送伤者到医院急救。在高空出现触电事故时,需要立即截断电源,把伤人抬到附**坦的地方,立即对伤人进行急救。

1、现场抢救触电者的原则是迅速、就地、准确、坚持。抢救应该在5分钟内进行,救生率可达90%左右。10分钟以内抢救,救生率希望甚微。抢救过程中,人工呼吸动作必须准确,只要有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

2、坍塌事故应急处置需要立即切断有关闸门,并对现场进行声像资料的收集。抢救人员需要在半小时内到达现场,采取人工和机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处理。在接近边坡处时,必须停止机械作业,全部改用人工扒物,防止误伤被埋人员。现场抢救中,还要安排专人对边坡、架料进行监护和清理,防止事故扩大。周围应设警戒线,统一指挥、密切协同,以快制快、行动果断,讲究科学、稳妥可靠,救人第一,伤员抢救立即与

急救中心和医院联系,同时做好事故调查取证工作,加强自我保护。

3、电焊伤害事故应急处置需要确保焊工已经接受过专门训练,并持有合格证。焊工应穿帆布工作服,戴工作帽,不准把上衣扎在裤子里,口袋须有遮盖,脚下穿绝缘橡胶鞋,带绝缘手套,不得湿手作业操作,以免焊接时触电。

4、焊接作业安全注意事项

在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遵守以下安全注意事项:

禁止使用有缺陷的焊接工具和设备。高空电焊作业人员应正确佩戴安全带,并在作业面设水平网兜并铺彩条布,周围用密目网维护,以防焊渣四溅。不准在带有压力(液体压力或气体压力)的设备上或带电的设备上进行焊接。现场上固定的电源线必须加塑料套管埋地保护,以防止被加工件压迫发生触电。电焊施工前,项目要统一办理动火证。

5、车辆火灾事故应急处置

在车辆火灾事故发生后,项目应立即组织人员灭火,并有可能的情况下卸下车上货物。疏通事发现场道路,保证救援工作顺利进行,并疏散人群至安全地带。在急救过程中,遇有威胁人身安全情况时,应首先确保人身安全,迅速组织脱离危险区域或场所后,再采取急救措施。为防止车辆爆炸,项目人员除自救外,还应向社会专业救援队伍求援,尽快扑灭火情。定期检查维修车辆,检查车辆是否配备灭火器,保证良好的车况是防止车辆发生火灾的最好措施。夏季天气炎热,车内温度高,为防止车辆自燃现象的发生,应尽量将车停在阴凉处或定时对车辆洒水降温。

6、重大交通事故应急处置

在重大交通事故发生后,迅速拨打急救电话并通知交警。项目应立即组织自救队伍,迅速将伤者送往附近医院,并派人保护现场。协助交警疏通事发现场道路,保证救援工作顺利进行,并疏散人群至安全地带。在事后,做好人员的安抚和善后工作。

7、火灾、爆炸事故应急处置

在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报警。相关责任人要以处置重大紧急情况为首要任务,各部门之间、各单位之间必须服从指挥、协调配和,共同做好工作。项目应立即组织自救队伍,并按照应急方案进行自救。若事态情况严重,难以控制和处理,应立即向专业队伍求援,并密切配合救援队伍。疏通事发现场道路,保证救援工作顺利进行,并疏散人群至安全地带。在急救过程中,遇有威胁人身安全情况时,应首先确保人身安全,迅速组织脱离危险区域或场所后,再采取急救措施。切断电源、可燃气体(液体)的输送,防止事态扩大。安全总监为紧急事务联络员,负责紧急事物的联络工作。

紧急事故处理完毕后,安全总监必须填写记录,并召集相关人员研究如何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在施工现场,对施工人员进行防火安全教育非常重要。这将帮助他们研究防火、灭火、避难、危险品转移等各种安全疏散知识和应对方法,提高他们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一旦发生火灾或爆炸等紧急情况,施工人员不仅可以自救,还可以冷静地配合消防员进行灭火工作,从而将损失降到最低。

在火灾发生时,及时警告非常重要。在安全地带的施工人员可以通过手机或对讲机向楼上施工人员传递火灾发生信息和位置。

高层建筑在发生火灾时,不能使用室内电梯和外用电梯逃生。最好通过室内楼梯或室外脚手架马道逃生。如果下行楼梯受阻,施工人员可以在某楼层或楼顶部耐心等待救援,打开窗户或划破安全网保持通风,同时用湿布捂住口鼻,挥舞彩色安全帽表明你所处的位置。切忌在马道上拥挤。

在灾难发生时,人员聚集和恐慌行为是应该避免的。因为人们在黑暗中和紧张恐慌时,会出现向光性和盲从性,这会影响疏散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再进火场行为也应该避免,因为这会导致灾难性后果。

在机械伤害事故发生时,应急指挥必须立即召集应急小组成员,分析现场事故情况,并明确救援步骤、所需设备、设施及人员,按照策划、分工,实施救援。如果需要救援车辆,应急指挥应安排专人接车,引领救援车辆迅速施救。

当塔式起重机出现事故征兆时,应急措施非常重要。必须立即采取措施,确保人员的安全。

对于轻伤者,进行现场救护并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对于重伤者,应先进行初步处理,包括控制出血、保持呼吸道通畅等,然后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

4)对于事故原因的调查和分析,应及时进行,以确定事故的根本原因,并采取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同时,应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问责。

8.2小型机械设备事故应急措施改写:

在发生机械伤害时,应首先切断电源,然后根据伤害部位和性质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果有人员受轻伤,应及时进行现场救护。对于重伤者,应先进行初步处理,然后迅速通知急救医院进行救治。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不明伤害部位和程度的重伤者,不要盲目进行抢救,以免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8.3机械伤害事故引起人员伤亡的处置改写:

在发生机械伤害事故时,应迅速确定事故发生的位置、可能波及的范围、设备损坏的程度以及人员伤亡情况,并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特别是对于塔式起重机上的作业

人员,要及时核实人数,以便采取措施救援。在抢救受伤人员时,应根据情况进行处理,包括对轻伤者进行现场救护和对重伤者进行初步处理,并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同时,应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问责。

如遇到人员昏迷、内脏受伤、骨折或大量失血等情况,应立即联系120、XXX急救车或距离现场最近的医院,并详细说明伤情。为了取得最佳的抢救效果,可以根据伤情联系专科医院。如果出现外伤大出血,急救车未到达现场前,需要采取止血措施。对于骨折的情况,需要注意在搬动时的保护。如果有人昏迷、可能伤及脊椎、内脏或伤情不明显,应该使用担架或平板,不得由一人抬肩,一人抬腿。

对于一般性外伤,应根据伤情送往医院,并防止破伤风的发生。如果是轻微内伤,也需要送往医院检查。

在制定救援措施时,必须考虑所采取措施的安全性和风险,并经过评价确认安全无误后再实施救援,以避免因采取不当的措施而引发新的伤害或损失。

编制单位(签章):年 月 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