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卜算子

来源:哗拓教育


《卜算子 咏梅》教学案例及反思

教学过程:

一、欣赏引入

1、同学们,上课前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组美丽的图片(欣赏梅花图片)看了这些梅花,谈谈你们的感受。

师:同学们,梅花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人们种梅、赏梅、画梅、写梅,自古以来,留下了许多歌咏梅花的诗词名句,你知道哪些?能不能背几句?(师生交流)

2、我们新中国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也非常喜爱梅花,1962年春天,他看到迎寒怒放的梅花,写了《卜算子 咏梅》这一首词。(课件出示)纠正“卜”字读音,再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那么毛主席眼中的梅花是怎样的呢?他是怎样赞美梅花的呢?请大家打开课本P13,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体会。

三、精读感悟

情境一:情境感悟 练习说话

1、出示图片:大雪纷飞、百丈悬崖、百丈冰雪等。

2、师:说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能用一个词来说说吗?

师:看着这样的图片,你觉得这是怎样的天气?

师:对,三九严寒,大地冰封在这凛冽的寒风里,百花凋谢,草木枯萎,被称为“花中君子”的梅花却不畏严寒,依然绽放在风雪之中,让我们一睹它的风采。

课件出示:梅花怒放在悬崖下

师描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这样的天气,梅花却依然开放。你给这幅图配一句词,书上有一句就是它的真实写照。相信你们一定能找到。

生: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a、读着这句话,你脑海里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冰天雪地、悬崖峭壁、百花凋零、寒风阵阵、大雪纷飞、傲霜斗雪、绽放枝头)

b、如果梅花有表情,这时是怎样的表情?如果梅花会说话,这时会说些什么呢?(体会梅花的坚强。)(板书:坚强)

读中体会:犹有:还有,仍有。俏:俊美。悬崖上虽已挂着长长的冰柱,但仍然有梅花在枝头俏丽地怒放。

c、你能读好这个句子吗?(环境险恶“百丈冰”)

[读时理解的外在表现,是情到深处的自然流露。学生有了深入的理解、体验,自然就能读出韵味。]

情境二:理解字意——“俏”字当头

(感受“俏”字)

师:梅花开得怎么样?

生(齐说):美

师:这句中有一个字写出了梅花独占枝头,吐艳芬芳的传神姿态。它是谁?

生:“俏”字写出了梅花的传神姿态

1、一个俏字不仅写出了美丽的姿态,还写出了它什么?(可爱,俏皮)以及作者的喜爱之情。谁能读出它的“俏” ?

2、一株株梅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在风雪中显得那么可爱,那样芬芳,那样俊美,让我们一起来赞美它。齐读。

情境三:感受意境——予词配画

是啊,这迎寒怒放的梅花一点也不张扬,她俏也不---争春,她不和谁争春?她在报告什么?(出示课件—句子)引入下一句词。“山花烂漫”是怎样的情景?你能给它配一幅画吗?描述一下。生描述百花盛开,山花烂漫的美景图。

这时的梅花在哪里?它感到怎样?所以它笑了。笑得那样欣慰,那样幸福,那样开心。谁能把她的开心读出来?一个“笑”字写出了梅花不争奇斗艳、默默为人们奉献的宽厚、谦虚的博大胸怀。

(板书:谦虚)

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同学们配的图美,读的更美。

师:老师也配了一幅图,你看看。出示“毛泽东和周恩来在花丛中笑”的图。

师:你知道老师为什么配这幅图吗?师稍作解释。

(毛泽东借这首词要歌颂那些共产党人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默默奉献精神。)配乐朗读、比赛读。

学到这里,我想你们都明白其中的含义了。接下来请用3分钟时间,练习背诵,待会我请一些同学在全班展示。

四、比照欣赏拓展阅读

师:同样是梅花,在坚强乐观的人眼里看到的是坚强,在消极悲观的人眼里看到的却是凄凉。

1、陆游也写过“卜算子 咏梅”(屏幕显示)不同的人眼里梅花是不同的,在陆游的眼里梅花是孤独的。

2、出示一些从古到今描写梅花的诗词,阅读欣赏。

“俏也不争春”,承“俏”字写起,“也”字不可忽视。通常人们认为,美丽的花朵象征着春天的繁荣,因为各种花都在春天竞相开放。可是梅花却不是如此,它开放于严寒冬天之中,等春天到来之时,它已经凋零了。这是梅花的特性。所以,词人说,梅花俏丽开放却并不想争占春光。“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字丛中笑”,描写春天到来时梅花高兴的样子,表现梅花高尚的品格:虽然自己谢了,但看到山花烂漫的春天,她却笑逐颜开。“山花烂漫”也是衬托的手法。这里没有被梅花所固有的特性所拘泥,而是词人根据梅花冬开春谢的特点加以引申。这一引申加上烂漫春花的衬托,表现了梅花崇高的精神境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