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师生协同发展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以徐州工程学院《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为例

来源:哗拓教育
2013年8月 第4期 哈尔滨金融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arbin Finance University 总第120期 【教学研究】 师生协同发展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以徐州工程学院《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为例 张广凤 (徐州工程学院管理学院,江苏徐州221008) 摘 要:以《证券投资学》为例,从师生协同发展的视角zot-究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在分析教学过程中 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协同i%-,提出建立师生观念的协同、教与学过程的协同以及校内与校外、课内 与课外资源协同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协同发展;实践教学;证券投资学 中图5-)-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87(2013)04-0078-03 一、引言 建议,属于细节性建议。实践教学已经被教育界 和实务界所认可,但现有的研究基本都是从培养 学生实践能力的角度去研究《证券投资学》的实践 教学改革,还没有人从师生协同发展的角度来研 究《iiE券投资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本文即是把协 国内对于《证券投资学》课程的实践教学建设 和教学方法的研究较多。郝会会(2011)认为随着 金融市场和证券投资领域效益快速的发展,《证券 投资学》课程实践教学应实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的教学模式,采取模拟证券投资、参与式教学、案 例教学、实践基地法等教学方式。李国义(2009) 同论引入实践教学领域,《iiE券投资学》实践教学 中,受益方并非只有学生这一主体,通过实践教 学,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也将不断提高。 二、《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现状 徐州工程学院管理学院目前《证券投资学》课 程主要面向财务管理专业开设。这门课程最早只 根据证券投资学课程实践教学的目标、条件和效 果、本科层次人才特点和全校教学总体计划设计 了由内容体系、方法体系和组织体系构成证券投 资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刘迎春(2130"/)认为在证 券投资的实践教学中为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盘案例辅助教学的运用 能够最大限度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庞海峰 (2010)针对在证券投资实务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 题,从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考核方法等方面 对实验教学方案进行了设计和规划。赵学增,田 晓伟(2008)从证券投资学实验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出发,提出引入设计教学法是十分必要的,认为设 计教学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有理论学时,目前教学计划已调整为理论为主,兼 顾实践。实践方面曾采取案例教学、模拟炒股、到 证券公司参观,撰写课程论文、投资分析报告等多 种方式,虽然从多年的教学历程来看实践教学有 所加强,但实践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主要表现在: 案例教学中学生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总是 坐等老师的答案;考试结束后,能够留在脑海中, 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极少;课程论文、实验报告拼凑 感严重,没有自己的创新思维和结论;实训后,除 以上学者的研究虽然侧重于不同实践教学方 了知道炒股的流程,对于炒股技巧和经验收获甚 少,对于基本面和技术面分析的掌握较差;到证券 公司参观,也是走马观花,未能深入。 证券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证券模拟交易的软硬件设施跟不上 法,无沦是强调模拟实验、案例教学,还是网络教 学、实地实习,他们都认为《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 不可或缺,并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他 们的建议大同小异,主要是给出实践教学方式的 收稿日期:2013—07—12 基金项目:本文系徐州工程学院教研课题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模式研究(YGJ1240)的成果之一,主持人为张广风。 作者简介:张广凤(1974一),女,汉族,徐州工程学院讲师,中国矿业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 一78— 《证券投资学》一直是我院财务管理专业的选 实 I1日寸贝U自由上网。 修课之一,实践教学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课程 (三)师生间的信任度较低 早期并未开设实践环节,目前虽有实践教学计划,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两大主体,也是 但是实践的软硬件设施严重缺乏。实验室模拟交 一个有机整体,缺一不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 易是《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最主要、最有效的方 程中是一种合作关系,教学效果如何,受二者合作 式之一,目前部分院校使用的都是象世华财讯等 程度的影响,通过长期的合作,能够达到一种理想 成熟、系统的模拟交易软件和行情分析系统,我院 状态——默契,从而实现教学相长,而合作的前提 由于此课程是选修课,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多年来 是相互信任。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师生问信任 一直使用免费下载的模拟交易软件,也缺少卫星 度较弱,学生认为老师是为了完成教学课时期末 接收JOE等硬件设施,所提供的仅是能上网的H-算 考核他们,在教学中只是向他们灌输相应的知识, 机。免费下载的模拟交易软件虽然具有不受地点 教师控制整个教学过程,地位凌驾于他们之上。 约束的优点,但其功能简单,能够模拟交易的品种 他们缺少主体感觉,因此在教学中他们不愿主动 少,对学生模拟交易过程的跟踪以及交易结果评 回答问题,被动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缺乏创新 价的系统性差,导致模拟交易实验结束后,教师要 思维,师生之间的交流较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 对交易的次数、交易的股票支数、收益的H-算、收 中对学生的印象也是自觉性低,积极性差,师生之 益率排行等实验效果的评定进行手2]Z操作,统计 间的互动性难以提高,教师得不到应有的成就感, 过程中客观性较差,而且每个同学的账户不在一 长此以往,教师教学和教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渐 个系统中,工作量非常大,教师对模拟实训的热情 弱,这又恶化了教学气氛,学生的积极性更低,恶 降低,为减轻212作量,在实践效果 ̄,qZffr时有时只考 性循环,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核收益,致使考核结果不能全面反映实践教学效 (四)教师的实践能力薄弱 果,丧失了对以后实践教学调整的客观依据。并 教学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应 且上机集验有时安排在上午8:OO :40,错开 用能力、创新能力和教师的教学能力、组织能力、 了正常交易j ̄,j-间,学生又不能进行离线数据的下 创新能力,二者相互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高、创 载,实践效果大打折扣。 I . 新性强,势必加大教师的IN.力,“学高为师”,教师 (二)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高,实践教学 只有不断的提高自己才能自信地为人师。同时教 过程交流少 师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业务能力强,必然对学生 学生在开始学习课程之前,凭借“投资能赚 的要求高,学生也只有不断提高,才能完成教师布 钱”的直观印象,对证券投资充满了神秘感,部分 置的任务。教学中,教师一般理论知识相对过硬, 同学跃跃欲试,但课程学习的前期是理论的铺垫 实践方面的知识相对薄弱得多。案例教学基本是 和掌握,整个课程计划也是理论课时多于实践课 在已有的案例中进行选择,根据实事资料、学生能 时,加之在实践过程中要不断的验证理论,总结经 力自编案例的几乎没有,已有的案例大多时间较 验教训,创造性地完成试验任务,还要时不时接受 长,不能反映当前的证券市场状况,时效性较差, 资产贬值的打击,所以能够持续保持学习积极性 学生切身的感受也较差;大多数老师从事证券投 和主动性的同学很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 资都是业余时间搞搞,限于时间、精力和资金的制 面:1.案例教学中,主动回答问题的同学少,课后 约,经验并不丰富,涉及面较窄,对证券行情、上市 主动请教老师问题的同学更少。2.部分同学未进 公司公告等的解读也并不精通,在分析时也无法 行课程论文撰写,完成的论文也大多是东拼西凑, 深入;模拟实训中,教师没有参加过专业性的培 未能认真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思考,在写作 训,全靠自我摸索,对模拟交易软件、行情分析系 过程中也不主动寻求老师指导。3.对于学校组织 统等不熟悉,俗话说“名师出高徒”,教师自身实践 的模拟炒股大赛参与的热情不高;4.在去证券公 业务知识的薄弱,造成实践教学效果较差。 司参观时,请教证券公司工作人员和在场股民的 (五)实践教学的方式多样性不足 同学少,走马观花,缺少和实务界人士的交流,未 证券投资实践教学有多种方式,每种方式带 能获知他们的投资观、投资感受和投资经验。5. 给同学不同的感受,使同学对证券投资有不同的 模拟交易实训中,玩游戏、聊天的较多,较依赖老 认识,对教师也有不同的要求。由于没有系统的 师的监督,和老师的主动交流较少,实训的自觉性 证券投资模拟软件和行情分析系统,无法组织模 和积极性较差,有些同学整ti.-实训过程只有一次 拟炒股大赛,这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丧失了一个 买人交易。以上现象究其原因,可能是教师对案 锻炼和检验投资能力的机会;由于证券投资学是 例选择的趣味性、时效性不强,未能调动学生的积 专业选修课,院校没有建立相关的实践教学基地, 极性;学生没有掌握课程论文撰写方法;对证券投 校外的实践依靠教师和学生自身的社会关系,由 资知识掌握、思考的太少,没有问题可问;实训时 于掌握的社会资源有限,实地参观证券公司并不 间安排不当,有时不在正常交易时间;实训监管不 是每个班级每年都参加,也没有机会邀请实务界 力,一个教师往往指导近100人同时上机,顾此失 人士到校内做专题讲座;网络课堂平台由于对现 彼;实训任务分配不合理,实习报告一般要求在课 代信息技术不精通,建设的也不完善,未能起到课 程结束时统一上交,导致部分同学拖后完成报告, 外教学辅助作用。 一79— 三、基于协同论的"kT券投资学实践教学模式 (一)观念的协同——教师与学生的协同 析、小组讨论、课程论文还是模拟交易,要充分发 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的个性化和差异 性,教师只做裁判员和教练员,通过建立学生主体 地位,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需求方,教师是 服务商,形成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的习惯。第 二,改变考核方式。传统以试卷来考核的方式无法 激励学生创新性思考。大部分的学生在考试前几 周突击性的复习,即使平时不用功也可以取得较 在协同作用中,观念的协同占据战略性的地 位。自组织的协同首先应是观念上的一致。实践 教学中,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习 能力、业务能力。学生学习的目标也是获得各项 能力,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二者内在统一。因此, 在教学中要形成教师与学生观念上的统一,建立 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任,教与学无论采取何种 形式都是为实现教学目标,而非单纯地完成教学 任务。1.通过交流改变学生与老师的对抗心理, 扭转教师强势的错觉,教师与学生目标一致、地位 平等,只是在教学中教师处于业务知识优势一方, 传统的单向传授让学生产生了错觉;2.显化教师 以生为荣、教学相长的观点,明确地向学生表达 好的成绩。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 能力和创新能力,不仅关注结果也注重过程,因 此,实践教学方面的考核方式要体现出实践教学 的效果。考核可以实行平时各个环节量与质结合 的原则。比如,案例教学中主动回答问题的次数, 答案的思考性体现;课程论文参考文献的数量,论 文的创新性;模拟实训中,交易对象的品种和数 量,实训报告撰写的独立性和结论的逻辑性等等。 (三)资源的协同——校内与校外的协同,课 内与课外的协同 “桃李满天下”是每位教师的终极追求,教师与学 生的关系也是众所周知的“三人行必有我师”。3. 树立教师教书育人的形象,形成师生互敬互爱的 和谐氛围。《学记》中说过:“亲其师而信其道。” 课程考核只是一种形式,教学的根本还是学生能 实践教学需要运用多种手段、采取多种方式、 动用多种资源。每种资源若能相互补充,则教学 效果会明显提高。实践教学资源包括校内、校外 两种资源,资源的运用体现在课内、课外两个环 节。每种资源功能各异,每个环节作用不同,只-N 协同才能相得益彰。 校内资源由教师、学生,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力的培养,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业务知识,更 可贵的是学习方法、处事态度。一位教师可能同 一个班级要带几个学期或者一个学期带IN一班级 几门课程,比如教授基础课、专业课,带认识实习、 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等,教学中如果教师关爱学 生、学生敬重老师,在长期的合作中,彼此更容易 形成默契,达成共识,也有利于教师隐性知识的传 递。 (二)过程的协同——教与学的协同 以及各种软硬件设施构成。校外资源主要包括院 系和个人与社会相关实体(如政府,其他院校,企 业)之间的联系。因此,要加强校内外各种资源的 协同,需要在排课时调配好教师的课程安排,发挥 教师专长;配置符合教学需要的软硬件设施;强化 与其他部门的关系,比如,我校经济学院购买了世 华财讯模拟软件,管理学院可考虑以某种双赢的 教与学是实践教学过程的两大环节,二者相 互依存、相互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需要教与学 的协同。 首先,要加强教0ili的实践能力和组织能力。 形式与其合作以实现资源共享;加强与实务界的 联系,为教师走出去和专家请进来提供可能。 课内利用的资源体现在教师显性知识和隐性 学校尽力提供教师到证券公司等相关单位实践、 交流、学习的机会,邀请证券公司或模拟软件公司 人员对教师进行培训,加大对教师教学的激励,教 师也应在授课之余增加对教学的精力投入,自主 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教师教学能力, 教学过程的组织、监-N对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收集资料、精选案例、提供课外阅读、对 实时行情跟踪分析,对模拟交易软件应用熟练等 对教师的业务能力要求较高,需要花费大量的精 力,教师只有投入大量精力,对教学内容高度熟悉 才能在教学中深入浅出、灵活掌控、合理组织,使 得案例和课外阅读既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代表性 义趣味盎然,教学内容既不超越学生的能力又具 知识传授与转移,需要教师的高知识水平、强组织 能力,学生的深厚基础、强烈的求知欲望以及师生 的配合,配套的软硬件设施等。课外利用资源主 要体现为实地参观实践、专题讲座、网络教学平 台。实地参观、实践,专题讲座取决于社会关系的 建立和维护,难度较大。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和 维护相对容易的多。在已买软件的基础上,教师 只要愿意去做,就能做到界面生动、内容丰富、表 现手段多样,能够把课堂教学中学生没有掌握、来 不及领悟的内容,甚至无法放在课内学习的资料、 补充阅读、思考题等,以视频、动画、网页、P 等 多种形式补充到平台上,使学生能够不受时间限 制、不受进度限制自由的自主学习。因此,课#t-与 课内作用不同,课外是课内的有益补充,注重课内 教学的同时发挥好课外教学的作用同等重要。 有挑战,实践教学过程既活跃生动又不失控,才能 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引导和指导作用。 其次,要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第一,要建立“学生本位论”。理论知识的传授中 可以以教为主,但在实践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需求、能够接受的教学方式、 感兴趣的教学案例、能够完成的教学任务,让教学 过程和教师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无论是案例分 一责任编校:李航 80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