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介绍了桂林理工大学水污染控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改革与实践情况。通过转变实验教学观念、重构实验教学体系、狠抓实验队伍建设、整合与开放教学资源、凝练特色与加强交流,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水污染控制;示范中心建设;实验教学;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1]。人才是创新的关键,教育是人才成长的保障,因此,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2]。而实验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判断、提出问题能力,总结归纳的能力,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具体科学问题的能力,学生科学研究方法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实现知识、能力、素质教育有机结合,是培养创新意识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但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人才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却处于薄弱的状态,仍然存在着重书本、轻实验环节的弊病,与社会上对人才能力的实际需求有很大距离。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教育部高教司提出建设高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并于2005年启动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以满足新时期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历经多年的努力与建设,桂林理工大学水污染控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8年被
批准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立项建设单位。本文结合水污染控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特点,总结与介绍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实践经验。
一中心建设与发展历程
桂林理工大学水污染控制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经历了56年历程,源于1956年建校时的化学实验室,1993年增设了水处理构筑物、水质分析等功能实验室,1997年系部调整,整合构建了水处理实验中心。2003年,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类实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教学资源、提高办学效率、深化水污染控制相关课程及实验教学的改革,以水处理实验中心为基础,整合相关专业实验室,成立水污染控制实验教学中心。2005年,依托实验室“环境工程中心”被批准为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依托学科“环境工程”被确定为广西区重点学科。2007年,中心的主干课程《水污染控制工程》被批准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成为广西区重点实验室,“环境工程创新团队”被确定为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2008年,被批准为教育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2009年,本中心的教学团队获得“水污染控制工程国家级教学团队”称号;2010年,所依托的“环境工程”专业被批准为教育部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1年,“环境工程”专业获批为广西高校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建设平台、“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研究基地被批准为广西高校研究基地、环境工程专业及其主干课程水
污染控制工程被批准为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2012年,“环境工程”专业进入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科专业名单,《水污染控制技术》视频公开课课程被列入教育部2012年第一批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计划。
二加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 转变实验教学观念,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开精神枷锁 所谓教学改革理念先行,即思想的转变是教学改革的前提,在新的理念下进行教学改革遇到的最深刻的阻力肯定是观念问题。摒弃“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思想,重新审视实验教学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实验教学改革的基础;树立“实验教学与理论传授并重”的新型实验教学观念是保证实验教改获得成效的保证。转变观念首先是转变高校和教师的观念,以学生为主体,重塑实验教学体系,摆正实验教学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同时还必须转变学生对实验教学的传统认识,引导学生端正实验态度,明确自己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唤醒实验积极性和自觉性。转变师生实验观念和实验角色,清除了长期以来的思想禁锢,成为推动实验教学改革的内在动力。
水污染控制实验教学中心始终坚持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优良传统,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秉承了教育部倡导“以学生为本,知识传
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观念[3],提出“强实践、提素质、重创新”的基本理念。努力培养学生求真、求实、求新的科学精神,实现从被动教育向自我教育的转变;努力培养能够适应新时期国家经济建设需要的,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有创新意识的水工业优秀人才。
2. 重构实验教学体系,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支撑 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建立了科学、先进的“三个层次、一个结合”的本科生实验教学体系,即:“基本型实验(验证型)”、“提高型实验(综合型、设计型)”和“创新型实验”的三个层次实验,以实验教学和科研训练相结合为主线贯穿整个实验教学过程。实验教学中心不断调整和完善实验教学大纲,加强配套实验教材更新。实验课逐步由“依附型”向“独立型”转变,合理安排实验学时,保障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合理衔接,实验与理论内容融汇贯通,形成一个有机结合体,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科研训练奠定基础,创造条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