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支模架框架

来源:哗拓教育
目录

一、 编制依据 二、 工程概况

三、 搭设思路及搭设参数 四、 构造要求 五、 模板按拆施工 六、施工管理 七、应急预案措施 八、计算书

1、梁模板(扣件式)计算书 2、板模板(扣件式)计算书 3、120㎜厚板模板(木支撑)计算书

支模架工程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府南花园四期拆迁安置小区39#、42#、47#楼及地下车库施工图纸。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技术规程》(DB33/1035-2006,J10905-2006)、《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第一册、第四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等技术规范规程和相关参考书。

3)计算采用杭州品茗科技有限公司安全计算软件。 二、工程概况

1)俯南花园四期四标段工程,东至新气象路、南至马塘路,西至河道,北至长水路,

总建筑面积为46080.28㎡,其中39#楼为框架结构十层,42#、47#楼为框架十一层,40-41#楼、43#-46#、48#楼为砖混结构六层和框剪地下车库地下一层。

2)该项目由嘉兴国际商务区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嘉兴千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和上海利恩建筑规划设计事务所设计,浙江嘉宇工程管理有限公司监理,嘉兴市开元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施工。

3)工程主要结构概况如下:

(1)39#、42#、47#楼为框架结构,层高2.8m,最大梁截面为240㎜×470㎜,最大板厚为140㎜。

三、搭设思路及搭设参数 (一)支撑体系设计理念

在保障安全可靠的前提下,须兼顾施工操作简便、统一、经济、合理等要求,因此梁与板整体支撑体系设计的一般原则是:立杆步距要一致,便于统一搭设;立杆纵或横距尽量一致,便于立杆有一侧纵横向水平杆件拉通设置;构造要求规范设置,保证整体稳定性和满足计算前提条件。 (二)施工顺序

1)框架结构支模架施工程序:梁板柱、剪力墙支模架施工→柱、剪力墙模板施工→柱、剪力墙混凝土浇注→梁模板施工→板模板施工→安装→验收合格→浇筑混凝土。

2)砖混结构支模架施工程序:砌体施工→构造柱模板施工→构造柱混凝土浇注→梁板模板施工→钢筋、安装→验收合格→浇筑混凝土。 (三)混凝土浇筑方式

1)本工程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框架结构柱模板搭设完毕经验收合格后,先浇捣柱砼,柱按每段高度不大于2米浇注,分段浇筑完成,梁板支架应与柱同步搭设,梁板混凝土与柱应分开浇筑,梁板支模架与浇好并与柱和原已做好的主体结构拉结牢固(砖混结构应砌墙体再搭设支模架),经有关部门对钢筋和模板支架验收合格后方可浇捣梁板砼。

2)施工时,板上混凝土集中堆放高度不得超过20CM。 (四)支撑体系方式

根据本本工程高架面积不大,结合现场条件和节约成本的考虑,框架结构决定采用扣件式钢管架作为本模板工程的支撑体系,基础处理为老土上塘渣分层回填夯实,C20混凝土硬化,立杆下5CM厚垫板或者立杆支撑在混凝土基础上。为保证扣件抗滑满足要求,采用受力横杆与立杆采用双扣件固定;砖混结构采用木支撑体系,基础处理同上。 (五)支架搭设参数

1) 框架梁模板及支架:梁截面240×470 mm,板最厚140 mm,梁侧模板次楞材料为木方,宽度为60mm,高度为80mm,次楞为500 mm/道,竖向布置,主楞材料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支撑固定;梁底面板为18 mm厚胶合面板,采用平行梁跨方向的方木支撑,木方截面60×80,3根;梁底支撑支承搁栅采用Φ48×3钢管,间距350 mm。梁两侧立杆间距为900 mm,立杆纵距1050 mm,板下立杆横距900 mm,纵距1000 mm,板下支承搁栅木方间距为300 mm,立杆步距1500mm。

2)砖混结构现浇板支架:采用18mm厚胶合面板,以木支撑作垂直支撑,支承搁栅用60×80mm方木,间距300mm,立杆横距最大间距为1000mm,立杆纵距最大间距为1000mm,立杆步距为1500mm。 3)支模架搭设时立杆间距要求严格控制,纵横拉线确保顺直,在楼面以上20cm处设置一道纵横向扫地杆,中间和梁底各设一道联系杆,纵横向均拉通,使模板支撑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排架搭设完成确保标高正确后,安装梁板底水平钢管和方木搁栅,铺设模板。 (六)模板支架搭设及安装图(详见附图) 四 、 构造要求 (一)架体总体要求

1) 保证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相互位置的正确;

2) 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施工中所产生的荷载; 3)构造简单,装板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浇筑混凝土等要求; 4)多层支撑时,上下二层的支点尽量在同一垂直线上,并应设垫板;

5)支架搭设按本模板设计,不得随意更改;要更改必须得到相关负责人的认可。 (二)水平杆

1) 每步纵横向水平杆必须拉通,水平杆件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水平对接接头位置要求如下图。

立杆500ala/3500A横向水平杆 (小横杆)Aala/3A-A接头不在同跨内(平面)2) 搭接接

lala接头不在同步内(立面)头要求如下图,将搭接长度范围内的中心点看成对接点,此时其搭接位置要求同对接(上图)。

100h1001000 lb纵向水平杆 (大横杆)h(三)立杆

1)立杆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

2) 地面及楼面均设置设扫地杆,扫地杆纵横向均拉通,距地面不大于200mm。

h纵向扫地杆横向扫地杆200h1000lala

(四)剪刀撑

竖向剪刀撑:模板支架四边设置竖向剪刀撑,纵向剪刀撑宽度7米/道,横向剪刀撑宽度8米/道,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剪刀撑接头搭接,用三个旋转扣件固定,搭接长度1米,接头必须错开剪刀撑必须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伸出端或立杆上。 (五)周边拉结

竖向结构(柱)与水平结构分开浇筑,以便利用其与支撑架体连接,形成可靠整体,以提高整体稳定性和提高抵抗侧向变形的能力。四周连墙件采用钢管与柱子用抱柱的方式(如下图)。

五 、 模板安拆施工 (一)准备工作 1)模板拼装

模板组装要严格按照模板图尺寸拼装成整体,并控制模板的偏差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拼装好模板后要求逐块检查其背楞是否符合模板设计,模板的编号与所用的部位是否一致。 2)模板的基准定位工作

(1)首先引测建筑的边柱或者墙轴线,并以该轴线为起点,引出每条轴线,并根据轴线与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板的内线、边线以及外侧控制线,施工前5线必须到位,以便于模板的安装和校正。 (2)标高测量

利用水准仪将建筑物水平标高根据实际要求,直接引测到模板的安装位置。

200(3)竖向模板的支设应根据模板支设图。

(4)已经破损或者不符合模板设计图的零配件以及面板不得投入使用。

(5)支模前对前一道工序的标高、尺寸预留孔等位置按设计图纸做好技术复核工作。 (二)模板支设 1)柱模板

(1)工艺流程:搭设安装架 → 模板安装就位 → 检查对角线、垂直和位置 → 安置柱箍 → 全面检查校正 → 群体固定→冲洗封底→浇筑柱子。 (2)主要方法:

①基础面或楼面上弹纵横轴线和四周边线,并做好检查复核工作。 ②柱、墙根部清理干净。

③柱、梁接槎部位此处加垫海棉,柱子阳角接缝处必须加垫海棉条, ④为了保证柱子的截面尺寸,设置双钢管柱箍,支撑杆与楼板支架连接。 2)梁、板模板

(1)梁模安装工艺:弹梁轴线并复核 → 搭支模架→调整托梁→ 安放梁底模并固定 → 梁底起拱 → 扎梁筋 → 安侧模 → 侧模拉线支撑(梁高加对拉螺栓)→ 复核梁模尺寸、标高、位置 → 与相邻模板连固

(2)楼板模安装工艺:搭支架 → 测水平→摆60×80木楞 → 调整楼板模标高及起拱 → 铺九合板模板 → 清理、刷油 → 检查模板标高、平整度、支撑牢固情况。

(3)梁、板的安装要密切配合钢筋绑扎,积极为钢筋分项提供施工面。

(4)所有跨度≥4m的梁必须起拱1--3‰,防止挠度过大,梁模板上口应有锁口杆拉紧,防止上口变形。 (5)所有≥2mm板缝必须用胶带纸封贴。

(6)梁模板铺排从梁两端往中间退,嵌木安排在梁中,梁的清扫口设在梁端。

(7)梁高≤500mm的梁侧模板底部的压条不得使用九合板,用方木固定钢管顶、夹牢。 (三)模板拆除

1)拆模板前先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记录,交底双方履行签字手续。

2)支拆模板时,2米以上高处作业设置可靠的立足点,并有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拆模顺序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从上往下的原则。

3)模板拆除前必须有混凝土强度报告,强度达到下面规定要求,且满足上面承受荷载的要求下,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拆模。

(1)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构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

(2)屋面底模拆除梁长≥8米,混凝土强度达到100%;<8米混凝土强度达到75%;悬臂构件达到100%后方可拆除。

(3)屋面板底模<2米,混凝土强度达到50%,>2米<8米混凝土强度达到75%,≥8米,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方可拆除。

(4)楼板必须实行隔层拆模。

(5)模板拆除前必须办理拆除模板审批手续,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建设单位负责人审批签字后方可拆除。 (6)楼板、梁模拆除,应先拆除楼板底模,再拆除侧帮模,楼板模板拆除应先拆除水平拉杆,然后拆除板模板支柱,每排留1~2根支柱暂不拆,操作人员应站在已拆除的空隙,拆去近旁余下的支柱使木档自由坠落,再用钩子将模板钩下。等该段的模板全部脱落后,集中运出集中堆放,木模的堆放高度不超过2米。楼层较高,支模采用双层排架时,先拆除上层排架,使木档和模板落在底层排架上,上层模板全部运出后再拆底层排架,有穿墙螺栓的应先拆除穿墙螺杆,再拆除梁侧模和底模。 六 、施工管理 (一)

人员职责

1)项目经理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行业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

生产方针,是本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制定项目部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建立项目安全管理组织,配备好专职安全员,负责对项目管理人员的责任制考核。

(2)根据经济承包协议书中安全生产指标,负责制定项目安全管理目标,并进行安全责任目标分解,负责实施对项目管理人员的责任目标考核。

(3)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支模架等专项安全施工方案,组织落实各项安全技术措施。

(4)认真组织每周一次安全检查,发现施工生产中不安全问题,要定时、定人、定措施及时整改好。 (5)抓好职工进场三级安全教育,按规定接受岗位培训和考核。

(6)负责建立施工现场要求的临时生活设施,按规定发放职工劳动防护用品,建立治安、防火制度、不扰民制度和环境卫生制度,搞好项目综合治理。

(7)组织安全生产活动,抓好安全达标和文明施工,做好场容场貌、封闭管理。 (8)组织施工现场脚手架、高支模架、井架、临时用电、施工机具等验收、检查。 (9)发生工伤事故,立即组织抢救,迅速上报,保护好现场,参加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2)项目技术负责人职责

(1)组织有关管理、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有关安全生产和安全技术管理规定,负责制定各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协助项目经理对本项目安全生产负技术责任,及时解决施工生产中的安全技术问题。 (2)具体负责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支模架等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和季节性施工方案,审查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并监督执行。

(3)参加每周一次安全检查,对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从技术方面提出整改意见和办法予以消除。 (4)坚持交施工任务的同时安全生产技术交底,检查和督促班组安全作业,组织上岗人员对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进行安全技术培训。

(5)结合项目工程特点,负责项目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6)参加安全防护设施及设备的验收,严格控制不符标准要求的防护设备、设施投入使用。 (7)参加工伤事故调查,从技术上分析事故原因。 3)施工员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有关安全生产和安全技术管理规定,协助项目技术负责人制定各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对所管辖班组的安全生产负直接领导责任。

(2)具体实施、执行施工组织设计,高支模架等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对施工中不安全的环节主动提出建议。

(3)认真执行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操作规程,不违章指挥,督促施工班组遵章守纪,对违章作业的班组和人员应及时提出批评、处罚。

(4)参加每周一次安全检查,对检查出的安全事故隐患提出整改意见和防范措施,组织做好事故隐患的限期整改。并经常检查所辖班组作业环境及各种设备、设施的安全状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 (5)负责对模板工程检查验收、基坑支护变形监测等。对分管工程项目应用的“四新”严格执行申报、审批手续,发现问题,及时停止使用,并上报有关部门或领导。

(6)负责做好有针对性的分部分项工程和相关人员安全技术交底,督促施工班组执行,交施工任务的同时交安全生产。

(7)定期和不定期组织所辖班组学习安全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经常开展安全教育活动。 (8)具体负责场容环境卫生,生活设施和文明施工作业环境。 (9)发生工伤事故,立即组织抢救,迅速上报,保护现场。 4)安全员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对本工程项目安全负直接责任。具体负责健全安全管理组织网络,完善项目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2)在项目技术负责人的领导下编制和参加讨论施工组织设计、专项安全施工方案,把安全技术措施渗透到设计、方案和施工工序的各环节中,并对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及时做好有针对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督促施工班组执行。

(4)熟悉、掌握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具体负责进场职工三级安全教育、变换工种安全教育和考核。 (5)具体负责施工现场脚手架、井架、支模架、临时用电、施工机具等验收、检查,做好验收、检查记录。

(6)具体负责每天一次安全巡查,按“三定”要求做好事故隐患的整改、复查验证,熟悉、掌握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检查评分,做好安全检查记录。 (7)制止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督促职工遵章守纪,督促职工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

(8)具体负责开展安全生产活动,开展文明施工、治安防火、环境卫生宣传教育,督促班组做好班前安全活动并建立班前活动记录。

(9)负责建立工伤事故档案,做好工伤月报;发生事故立即上报,保护好现场,参加调查处理。 5)质量员职责

(1)以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为依据,协助项目技术负责人做好质量管理工作。

(2)参加隐蔽工程、分项分部工程验收和技术复核工作,检查评定分项工程质量等级,并及时办理有关手续。

(3)协助材料员对进场材料进行质量检查,严格杜绝不合格材料用于工程上。

(4)检查督促质量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参加工程质量问题调查分析,并提出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等建议。 6)材料员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有关安全生产和安全技术管理规定,熟悉、掌握现场安全设施所需材料和劳动保护用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当地主管安监部门的规定。

(2)供施工现场使用的安全技术措施所需物资,在购入时须检查合格证明,发放时须保证符合安全要求,回收后应当检修。

(3)对采购的劳动保护用品,应符合规格标准,特别是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须符合国家标准,接受安全部门对防护用品质量的监督检查。

(4)按现场平面布置图做好材料堆放,材料、构件、料具等应堆放整齐,并挂设名称、品种、规格等标牌。

(5)加强仓库安全防火管理,执行有关危险品的运输、储存、发放等物品运输应加强管理,保证安全。 (6)有计划地及时购进工程所需安全设施的各种物资,不影响安全设施的及时到位,不拖施工进度的后腿。

7)资料员职责

(1)负责本工程资料的编写、收集、整理。

(2)及时跟踪施工进程,真实记录工程质量情况、工序验收情况、安全生产情况等。

(3)参加安全生产会议,做好会议记录,及时做好所有工人的三级安全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记录,收集各种资质证书和执业之歌证书。

(3)参加工地质量安全生产检查、验收工作,做好检查验收记录。

(4)做好对有关材料、设备报验、抽样检测试验工作,并及时收集产品质保单、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等。 (5)按工程进度认真真实地做好质量安全技术资料台帐。 8)班组长职责

(1)认真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合理安排班组人员工作,对本班组人员在生产中的安全和健康负责。

(2)认真做好工人上岗安全教育,经常组织学习安全操作规程,监督班组人员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不断提高班组人员自我安全防护能力。

(3)认真落实施工员的安全技术交底内容,认真按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方案安排工人施工。 (4)不违章指挥,不冒险蛮干,纠正违章作业现象;有权拒绝项目部人员违章指挥。

(5)经常检查班组作业现场安全生产状况,做好日常安全巡查,发现事故隐患和问题及时解决并及时上报。

(6)作业前要对所使用的机械、设备、防护用具及作业环境进行安全检查,认真做好机具设备日常维护保养。

(7)负责宿舍内外环境卫生,抓好班组文明施工、做好落手清,督促班组人员做好防火工作。 (8)发生工伤事故及未遂事故应保护现场并立即上报施工负责人,参加事故调查处理。 (二)材料管理

1)钢材技术性能必须符合《碳素结构钢》(GB700-88)的要求;胶合板技术性能必须符合《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ZBB70006-88)要求;木方必须符合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

2)、支架钢管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2)中规定的 3号普通钢管,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 3)钢管的尺寸和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

(2)应有质量检测报告,钢管规格为外径为Φ48、壁厚为3 mm以上,检测质量合格;

(3)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钢管必须涂有防锈漆,钢管上严禁打孔。

4)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应采用锻铸制作的扣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采用其他材料制作的扣件,应经试验证明其质量符合该标准的规定后方可使用。 5)扣件的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和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合格的报告。 (1)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2)新、旧扣件均应进行防锈处理。

(3)支架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外。 (三)过程管理 1)施工前管理 (1)材料管理

材料质量满足方案设计和相关规程要求,经材料员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搭设模板支架用的钢管、扣件,使用前必须进行抽样检测,抽检的数量按有关规定执行。检测和检测不合格的一律不得使用。 (2)搭设资格

此支模架必须由有资质的劳务分包企业来承担,搭设人员必须持架子工上岗证书。 (3)交底管理

交底的形式分为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搭设前,针对专项方案的内容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对相关班组成员、管理岗位人员进行交底,并落实相关签字手续。 2)施工中管理要点

(1)竖向结构隐蔽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进入下道模板支架工序的施工。 (2)模板支架搭设方式符合施工方案要求,并通过相关部门验收。 (3)砼浇筑方式符合施工方案要求,控制堆载,避免上部荷载集中化。

(4)施工时严禁混凝土输送设备直接作用在支撑体系上,并要求输送时稳定、均匀下料,确保施工荷载在设计范围内。

(5)模板拆除方式符合施工方案要求,拆模时间符合相关检测结果和规范要求。拆模以接到拆模通知书为准,不得私自拆除任何构件。 3)质量管理措施

(1)认真仔细地学习和阅读施工图纸,吃透和领会施工图的要求,及时提出不明之处,遇工程变更或其他技术措施,均以施工联系单和签证手续为依据,施工前认真做好各项技术交底工作,严格按国家颁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和其它有关规定施工和验收,并随时接受业主、质监站对本工程的质量监督和指导。

(2)认真做好各道工序的检查、验收关,对各工种的交接工作严格把关,做到环环扣紧,并实行奖罚措施。出了质量问题,无论是管理上的或是施工上的,均必须严肃处理,分析质量情况,加强检查验收,找

出影响质量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把质量问题控制在萌芽状态。

(3)严格落实班组自检、互检、交接检及项目中质检“四检”制度,确保模板安装质量。

(4)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派专人1~2名看模监测,严格控制模板的位移和稳定性,一旦产生移位应及时调整,加固支撑。

(5)对变形及损坏的模板及配件,应按规范要求及时修理校正,维修质量不合格的模板和配件不得发放使用。

(6)为防止模底烂根,放线后应用水泥砂浆找平并加垫海绵。

(7)所有柱子模板拼缝、梁与柱、柱与梁等节点处均用海绵胶带贴缝,楼板缝用胶带纸贴缝,以确保混凝土不漏浆。

(8)模板安装应严格控制轴线、平面位置、标高、断面尺寸、垂直度和平整度,模板接缝隙宽度、高度、脱模剂刷涂及预留洞口、门洞口断面尺寸等的准确性。严格控制预期拼模板精度。 (9)严格执行预留洞口的定位控制,预留洞口时,木工严格按照墨线留洞。

(10)每层主轴线和分部轴线放线后,规定负责测量记录人员及时记录平面尺寸测量数据,并要及时记录墙、柱、成品尺寸,目的是通过数据分析梁体和柱子的垂直度误差。并根据数据分析原因,将问题及时反馈到有关项目技术负责人,及时进行整改和纠正。

(11)为防止梁模板安装出现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下挠、梁侧模胀模等质量问题,支模时应将侧模包底模,梁模与柱模连接处,下料尺寸应略为缩短等。 (四)验收管理

1)搭设完成后,先由项目部安全员按方案进行检查,检查符合要求后再报验收。由公司质安部门、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搭设负责人等相关人员验收,合格签字后进入下道工序。

2)施工过程中加强管理,加大检查力度,将隐患消灭在初始状态,避免遗留安全隐患和加固时人力、物力大量耗费,确保一次验收通过。 (五)砼浇捣管理

1)隐蔽工程,模板工程均验收合格后,方出商品砼采购单,采购单详细填写工程地址,施工部位,强度等级,需求方量,添加剂,坍落度,浇筑时间等相关信息,正式施工前24小时电话再次确认砼站材料储备,供应能力等相关信息。确保砼浇筑正常进行。

2)开盘前检查砼配合比报告,实测砼坍落度,符合要求,方可进行浇筑,浇筑过程中按相关要求进行抽查。

3)砼浇筑前输送管线的布置方式符合方案要求,浇筑过程中坚决避免堆载过大现象。 4)柱和梁板分开浇筑,竖向结构达一定强度后方可作为模板支架的约束端。 (六)安全管理措施

1)应遵守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 2)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的可靠临时设施。施工现场应搭设工作梯,工作人员不得爬模上下。

3)登高作业时,各种配件应放在工具箱或工具袋中严禁放在模板或脚手架上,各种工具应系挂在操作人员身上或放在工具袋中,不得掉落。

4)装拆模板时,上下要有人接应,随拆随运,并应把活动的部件固定牢靠,严禁堆放在脚手板上和抛掷。 5)装拆模板时,必须搭设脚手架。装拆施工时, 除操作人员外,下面不得站人。高处作业时,操作人员要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和脚穿防滑鞋等安全措施。 6)安装墙、柱模板时,要随时支设固定,防止倾覆。

7)对于预拼模板,当垂直吊运时,应采取两个以上的吊点,水平吊运应采取四个吊点。吊点要合理布置。 8)对于预拼模板应整体拆除。拆除时,先挂好吊索,然后拆除支撑及拼装两片模板的配件,待模板离开结构表面再起吊。起吊时,下面不准站人。

9)在支撑搭设、拆除和浇筑混凝土时,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支模底下,应在适当位置挂设警示标志,并指定专人监护。

10)搭设应由专业持证人员安装;安全员应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记录及签证。 11)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规定的要求,严禁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的规定要求时拆除模板。 (七)成品保护

1)不得在配好的模板上随意践踏、重物冲击;木背楞分类堆放,不得随意切断或锯、割。不准在模板上任意拖拉钢筋。在支好的顶板上焊接钢筋(固定线盒)时,必须在模板上加垫铁皮或其它阻燃材料,以及在顶板上进行预埋管打弯走线时不得直接以模板为支点,须用木方作垫进行。 2)根据图纸精心排板,每块板、每根梁尽量少拼缝。

3)多余扣件和钉子要装入专用背包中,按要求回收,不得乱丢乱放。 4)模板拆除扣件不得乱丢,边拆边进袋。

5)拆除模板按标识吊运到模板堆放场地,由模板保养人员及时对模板进行清理、修正、刷脱模剂,标识不清的模板应重新标识;作到精心保养,以延长使用期限。 6)模板上的脱模剂晾干后才可吊运。 (八)重大危险源辨识

本模板工程涵盖了钢筋、混凝土、模板等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源有以下几点: 1)机械伤害

形成原因:木工棚、机械缺陷误操作,防护不到位 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1)设专人负责,按规范操作经常检查电锯、电刨等的防护罩,分料器、推料器等设施,确保安全有效。 (2)停机时要拉闸、断电、上锁。 2)触电

形成原因:漏电开关失效,违规接送电源。 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1)机械设备必须做到“一机一闸一漏电”。 (2)按、拆电源应由专业电工操作。 (3)漏电开关等必须灵敏有效。 (4)现场电缆布设规范。

(5)设备必须使用按扭开关严禁使用倒顺开关。 3)火灾

形成原因:明火。 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1)严禁烟火;

(2)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3)操作间必须配齐消防器材。 4)物体打击

形成原因:模板搬运违章作业 、支模设施设备缺陷。 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1)轻拿慢放,规范作业,注意安全。 (2)应经常检查所用工具,确保安全有效。 5)高处坠落

形成原因:高处支模防护不到位。

应采取的控制措施:脚手架作业面应采取铺板或平挂安全网等防护措施,且工人应规范操作,勿猛拉猛撬。 6)坍塌

形成原因:木料等堆放不规范,支撑体系基础不满足受力要求。 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1)应分散放料,并严格控制堆放高度,严禁超过规定载荷。

(2)基础符合设计要求,达到设计的承载力,检测条件缺乏的情况下,可做堆载实验。 7)其他伤害:

形成原因:支拆模环境不良

应采取的控制措施:应把所有拆下木料上的钉子去除或砸平。 七、应急预案措施

支模架坍塌应急预案

(一)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支模架坍塌事故主要体现在立杆间距偏大,水平杆或剪刀撑搭设不到位,缺少保险扣件等方面。事故发生后会造成人员伤亡或周转材料、设备和损坏。

(二)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现场指挥部应根据事故性质、类别、严重程度,研究部署现场救援处置方案,责成各有关部门及相关人员立即进入岗位,按照现场勘查和救援同步进行的原则及时开展工作,保证组织到位、应急救援队伍到位、应急救援物资到位。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1)应急组织体系 组 长:朱林峰 副组长:邱沈林

组 员:李志伟 陈福林 朱水根 2)指挥机构及职责

(1)邱沈林负责现场,了解和掌握事故情况,组织现场抢救指挥。

(2)朱林峰任务是及时布置现场抢救,保持与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劳动部门等单位的沟通,并及时通知当事人的亲人。

(3)邱沈林负责维护现场秩序、保护事发现场、做好当事人周围人员的问讯记录、保持与当地公安部门的沟通。

(4)朱林峰负责妥善处理好善后工作,按职能归口负责保持与当地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 (四)预防与预警 1)危险源监控

建立健全工程项目重大危险源信息监控方法与程序,及时观察观测边坡土体情况,有变化时及时反应到上级部门。完善危险源辩识工作,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和评估。在技术和管理措施上加强重大事故危险的监控,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对危险设备的危险区域予以明显标识,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2)预警行动

(1)快速反应原则:事故处置要坚持一个“快”字,做到反应快、报告快、处置快。事故单位必须在第一时间向项目部办公室或向项目部领导直接报告,同时迅速报警,指挥中心领导要尽快到达事故地点。 (2)先期处置原则:一旦发生事故,应立即启动先期处置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的控制事态发展,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统一指挥原则:发生重、特大事故后,由指挥中心全面负责内部的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并配合、服从上级有关部门的对重、特大事故的统一指挥,保证处置工作的统一高效。

(4)协调作战原则:项目部各部门在指挥中心的统一领导指挥下,按照各自职责,密切协作,相互配合,共同做好事故的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工作。

信息通讯:

项目经理:朱林峰 手机: 项目技术负责人:邱沈林 手机: 安全负责人:陈福林 手机:

医院急救中心 120 火警 119 匪警 110

项目部办公室接到报告后,应迅速通知全体指挥中心成员,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在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有关部门逐级上报。报告内容包括: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单位、联系电话、报告人、伤亡人数等简要情况。

(五)应急处置 1)响应分级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坍塌倒塌造成人员伤亡事故,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应急响应级别。

2)响应程序

在领导到达事故现场之前,事故单位应按着救人优先的原则,同时在保障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抢救重要资料和财产,在此基础上,注意保护好事故现场。

指挥中心领导和成员到达事故现场后,应立即了解事故情况,立即研究部署抢救方案,上级有关部门到达现场后,听从上级的统一指挥,坚决执行上级的决定,并配合有关部门对事故的调查。

3)处置措施

(1)挖掘被掩埋伤员及时脱离危险区。 (2)进行简易包扎、止血或简易骨折固定。 (3)对呼吸、心跳停止的伤员予以心脏复苏。 (4)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报告应急抢险指挥部。

(5)消除伤员口、鼻内砂浆、凝血块、呕吐物等,将昏迷伤员舌头拉出,以防窒息。 (6)组织人员尽快解除重物压迫,减少伤员挤压综合症发生。并将其转移至安全地方。 (7)尽快与120急救中心取得联系,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8)在没有人员受伤的情况下,现场负责人应根据实际情况研究补救措施,在确保人员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组织恢复正常施工秩序。

(9)现场安全员应对支模架倒塌事故进行原因分析,制订相应的纠正措施,认真填写伤亡事故报告表、事故调查等有关处理报告,并上报集团应急抢险领导小组。

(10)若有骨折时应及时用夹板等简易固定后立即送医院。 (六)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按照目前项目部准备的应急物资,消防器材及卫生器具、通信装备等,管理责任人经常进行检查设施是否完好有效,配备的数量合理。

安全事故应急常用物资和设备有:

1)常备药品:消毒药品、急救物品(创可贴、绷带、无菌敷料、仁丹等)及各种常用小夹板、担架、止血袋、氧气袋等。

2)抢险工具:铁锹、撬棍、气割工具、消防器材、小型金属切割机、电工常用工具等。

3)应急器材:架子管、安全帽、安全带、防毒面具、应急灯、对讲机、电焊机、水泵、灭火器等。 4)设备:小轿车2辆。

(七)注意事项:

1)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停止施工,关闭机械,以免二次伤害。 2)人工胸外心脏挤压、人工呼吸不能轻易放弃,必须坚持到底。 3)注意观察坍塌周边建筑物或设备,及时组织人员撤离危险区。 八、计算书 (一)、梁模板(扣件式)计算书 (二)、板模板(扣件式)计算书 (三)、120㎜厚板模板(木支撑)计算书

梁模板(扣件式)计算书

一、工程概况

新浇混凝土梁板特性 混凝土梁截面尺寸(mm)【宽×高】 模板支架的纵向长度La(m) 二、模板支撑体系设计 混凝土梁支撑方式 混凝土梁 240×470 5 新浇混凝土楼板厚度(mm) 模板支架高度H(m) 模板支架的横向长度Lb(m) 140 2.8 4 1050 梁两侧有板,梁立杆纵向间距la(mm) 底次楞平行梁跨方向 900 1050 450 2 100 模板支架步距h(mm) 楼板立杆横向间距lb'(mm) 梁底增加承重立杆根数 梁底支撑小楞根数 立杆横向间距lb(mm) 楼板立杆纵向间距la'(mm) 梁左侧立杆距梁中心线距离(mm) 每纵距内附加梁底支撑主楞根数 立杆伸出顶层横向水平钢管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mm) 设计简图如下:

1500 900 0 3

模板设计立面图

模板设计平面图

三、荷载设计

模板(kN/m2) 次楞(kN/m) 模板及支架自重标准值 主楞(kN/m) 支架(kN/m) 梁侧模板自重标准值(kN/m2) 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 (kN/m3) 钢筋自重标准值 (kN/m)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kN/m2) 30.3 0.01 0.033 0.15 0.5 24 梁 板 1 1.5 1.1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2 值(kN/m2) 风荷载标基本风压ω0(kN/m) 2重现期 城市 30年一遇 嘉兴市 0.4 0.025 准值ωk(kN/地面粗糙度 m2)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μz D类(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 0.62 模板支架顶部离建筑物地面的10 高度(m) 模板支架状况 风荷载作用方向 敞开式 沿模板支架横向作用 支架 风荷载体型系数μs 0.145 与风荷载在同面内的10 计算单元立杆数n 模板 1 0.174 四、模板验算 模板类型 胶合板 模板厚度(mm) 模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v(N/mm2) 15 1.4 模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 15 模板弹性模量E(N/mm2) 6000 取1.0m单位宽度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W=bh2/6=1000×152/6=37500mm3,I=bh3/12=1000×153/12=281250mm4 q=γGΣqGk+1.4ΣqQk=1.35×[0.3+(24+1.5)×0.47]×1.0+1.4×(1+2)×1.0=20.785kN/m 1、抗弯验算

Mmax=0.125ql2=0.125×20.785×0.122=0.037kN·m σmax=Mmax/W=0.037×106/37500=0.998N/mm2≤fm=15N/mm2 符合要求! 2、抗剪验算

Qmax=0.625ql=0.625×20.785×0.12=1.559kN τmax=3Qmax/(2bh)=3×1.559×103/(2×1000×15)=0.156N/mm2≤fv=1.4N/mm2 符合要求! 3、挠度验算

νmax=0.521ql4/(100EI)=0.521×20.785×1204/(100×6000×281250)=0.013mm νmax=0.013mm≤[ν]=min[l/150,10]=min[120/150,10]=0.8mm 符合要求! 4、支座反力

R1=R3=0.375ql=0.935kN,R2=1.25ql=3.118kN 五、次楞验算

次楞验算方式 次楞材料规格(mm) 三等跨连续梁 60×80 次楞材质类型 次楞材料自重(kN/m) 次楞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 次楞截面惯性矩I(cm4) 方木 0.01 1.4 256 次楞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 15 次楞截面抵抗矩W(cm3) 次楞弹性模量E(N/mm2) 64 9000 次楞自重荷载:q1=γGQ=1.35×0.01=0.014kN/m

梁左侧楼板传递给次楞荷载: q2=γGΣNGk+1.4ΣNQk= [1.35×(0.3+(24+1.1)×0.14)+1.4×(1+2)]×(0.45-0.24/2)/2=1.543kN/m 梁右侧楼板传递给次楞荷载: q3=γGΣNGk+1.4ΣNQk= [1.35×(0.3+(24+1.1)×0.14)+1.4×(1+2)]×(0.9-0.45-0.24/2)/2=1.543kN/m 梁左侧模板传递给次楞的荷载:q4=γGΣNGk=1.35×0.5×(0.47-0.14)=0.223kN/m 梁右侧模板传递给次楞的荷载:q5=γGΣNGk=1.35×0.5×(0.47-0.14)=0.223kN/m

q=max[0.935/1.0+0.014+1.543+0.223,3.118/1.0+0.014,0.935/1.0+0.014+1.543+0.223]=3.131kN/m 计算简图如下:

1、强度验算

Mmax=0.1ql2=0.1×3.131×0.352=0.038kN·m σmax=Mmax/W=0.038×106/64000=0.599N/mm2≤fm=15N/mm2 符合要求! 2、抗剪验算 Qmax=0.6ql=0.6×3.131×0.35=0.658kN τmax=3Qmax/(2bh0)=3×0.658×1000/(2×60×80)=0.205N/mm2 τmax=0.205N/mm2≤fv=1.4N/mm2 符合要求! 3、挠度验算

νmax=0.677ql4/(100EI)=0.677×3.131×3504/(100×9000×2560000)=0.014mm νmax=0.014mm≤[ν]=min[l/150,10]=min[350/150,10]=2.333mm 符合要求!

4、支座反力计算

梁底次楞依次最大支座反力为: R1=1.1×(0.935+0.014+1.543+0.223)×0.35=1.045kN R2=1.1×(3.118+0.014)×0.35=1.206kN R3=1.1×(0.935+0.014+1.543+0.223)×0.35=1.045kN

六、主楞(横向水平钢管)验算 主楞材质类型 主楞材料自重(kN/m) 钢管 0.033 主楞材料规格(mm) 主楞截面面积(mm2) 主楞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 主楞截面惯性矩I(cm4) Ф48×3 424 125 10.78 主楞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 205 主楞截面抵抗矩W(cm3) 主楞弹性模量E(N/mm2) 4.49 206000 主楞自重荷载:q1=γGq=1.35×0.033=0.045kN/m 计算简图如下:

1、强度验算

主楞弯矩图(kN·m)

Mmax=0.621kN·m

σmax=Mmax/W=0.621×106/4490=138.323N/mm2≤fm=205N/mm2 符合要求! 2、抗剪验算

主楞剪力图(kN)

Qmax=1.668kN τmax=2Qmax/A=2×1.668×1000/424=7.869N/mm2 τmax=7.869N/mm2≤fv=125N/mm2 符合要求! 3、挠度验算

主楞变形图(mm)

νmax=2.133mm≤[ν]=min[l/150,10]=min[900/150,10]=6mm 符合要求! 4、支座反力

支座反力依次为R1=1.668kN,R2=1.668kN 七、纵向水平钢管验算 计算简图如下:

1、强度验算

纵向水平钢管弯矩图(kN·m)

Mmax=0.472kN·m

σmax=Mmax/W=0.472×106/4490=105.074N/mm2≤fm=205N/mm2 符合要求! 2、抗剪验算

纵向水平钢管剪力图(kN)

Qmax=2.141kN τmax=2Qmax/A=2×2.141×103/424=10.099N/mm2 τmax=10.099N/mm2≤fv=205N/mm2 符合要求! 3、挠度验算

纵向水平钢管变形图(mm)

νmax=1.138mm≤[ν]=min[l/150,10]=min[1050/150,10]=7mm 符合要求! 4、支座反力

支座反力依次为R1=2.91kN,R2=5.501kN,R3=5.501kN,R4=2.91kN 八、扣件抗滑验算 是否考虑荷载叠合效应 是 最大支座反力Rmax=5.501kN 1.05×Rmax=1.05×5.501=5.776kN,5.776kN≤8.0kN 在扭矩达到40~65N·m且无质量缺陷的情况下,单扣件能满足要求! 九、模板支架整体高宽比验算 H/Lb=2.8/4=0.7<5 符合要求! 十、立杆验算 钢管类型 截面回转半径i(mm) Ф48×3 15.9 截面面积A(mm2) 截面抵抗矩W(cm3) 424 4.49 抗压、弯强度设计值[f](N/mm2) 205 1、长细比验算

h/la=1500/1050=1.429,h/lb=1500/900=1.667,查附录D,得k=1.167,μ=1.518 l0=max[kμh,h+2a]=max[1.167×1.518×1500,1500+2×100]=2657mm λ=l0/i=2657/15.9=168≤[λ]=210 长细比符合要求!

查《规程》附录C得 υ=0.251 2、风荷载验算

1) 模板支架风荷载标准值计算

la=1.05m,h=1.5m,查表4.2.7得υw=0.105

因风荷载沿模板支架横向作用,所以b=la=1.05m,b/h=1.05/1.5=0.7 通过插入法求η,得η=0.99 μzω0d2=0.62×0.4×0.0482=0.001,h/d=1.5/0.048=31.25 通过插入法求μs1,得μs1=1.2

因此μstw=υwμs1(1-ηn)/( 1-η)=0.105×1.2×(1-0.9910)/(1-0.99)=1.205 μs=υwμstw=0.105×1.205=0.127 ωk=0.7μzμsω0=0.7×0.62×0.127×0.4=0.022kN/m2 2) 整体侧向力标准值计算 ωk=0.7μzμsω0=0.7×0.62×1×0.4=0.174kN/m2 3、稳定性验算 KH=1

1) 不组合风荷载时立杆从左到右受力为(Nut=γG∑NGk+1.4∑NQk): R1=5.501+[1.35×(0.3+(24+1.1)×0.14)×1.05+1.4×(1+2)×1.05]×(0.9/2+(0.45-0.24/2)/2) +1.35×0.15×2.8=12.105kN R2=5.501+[1.35×(0.3+(24+1.1)×0.14)×1.05+1.4×(1+2)×1.05]×(0.9/2+(0.9-0.45-0.24/2)/2) +1.35×0.15×2.8=12.105kN

Nut=max[R1,R2]=max[12.105, 12.105]=12.105kN 1.05Nut/(υAKH)=1.05×12.105×103/(0.251×424×1)=119.427N/mm2≤[f]=205N/mm2 符合要求!

2) 组合风荷载时立杆从左到右受力为(Nut=γG∑NGk+0.85×1.4∑NQk): R1=11.472kN, R2=11.472kN

Nut=max[R1,R2]=max[11.472, 11.472]=11.472kN Mw=0.85×1.4ωk lah2/10=0.85×1.4×0.022×1.05×1.52/10=0.006kN·m 1.05Nut/(υAKH)+Mw/W= 1.05×11.472×103/(0.251×424×1)+0.006×106/(4.49×103)=114.57N/mm2≤[f]=205N/mm2 符合要求!

4、整体侧向力验算 结构模板纵向挡风面积AF(m2) 33 F=0.85AFωkla/La=0.85×33×0.174×1.05/5=1.023kN N1=3FH/[(m+1)Lb]=3×1.023×2.8/[(4+1)×4]=0.429kN σ=(1.05Nut+N1)/(υAKH)= (1.05×11.472+0.429)×103/(0.251×424×1)=117.225N/mm2≤[f]=205N/mm2 符合要求!

十一、立杆地基基础验算 地基土类型 粘性土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ak(kPa) 80 立杆垫木地基土承载力折减系数mf 1 垫板底面面积A(m2) 0.3 立杆底垫板的底面平均压力p=N/(mfA)=12.105/(1×0.3)=40.349kPa≤fak=80kPa 符合要求!

板模板(扣件式)计算书

一、工程概况 新浇混凝土板特性 模板支架高度H(m) 模板支架的横向长度Lb(m) 二、模板支撑体系设计 立杆纵向间距la(mm) 纵横向水平杆步距h(mm) 1000 1500 立杆横向间距lb(mm) 次楞布置方式 900 平行于立杆纵向方向 双扣件 标准层 2.8 4 新浇混凝土楼板厚度(mm) 模板支架的纵向长度La(m) 140 5 次楞间距(mm) 立杆伸出顶层横向水平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mm)

三、荷载设计

300 100 荷载传递至立杆方式 模板(kN/m2) 次楞(kN/m) 模板及支架自重标准值 主楞(kN/m) 支架(kN/m) 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 (kN/m3) 钢筋自重标准值 (kN/m3)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kN/m2) 24 1.1 1 0.3 0.01 0.033 0.15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2 值(kN/m2) 基本风压ω0(kN/m) 2重现期 城市 30年一遇 嘉兴市 D类(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 10 敞开式 0.134 0.4 风荷载标地面粗糙度 准值ωk(kN/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μz 模板支架顶部离建筑物地面的m2) 高度(m) 风荷载体型系数μs 支架 模板支架状况 0.62 0.023 风荷载作用方向 沿模板支架横向作用 与风荷载在同面内的10 计算单元立杆数n 模板 四、模板验算 模板验算方式 模板厚度(mm) 三等跨连续梁 18 模板类型 模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 模板弹性模量E(N/mm2) 胶合板 15 6000 1 0.174 模板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 1.4 取1.0m单位宽度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W=bh2/6=1000×182/6=54000mm3,I=bh3/12=1000×183/12=486000mm4 q=γGΣqGk+1.4ΣqQk=1.35×[0.3+(24+1.1)×0.14]×1.0+1.4×(1+2)×1.0=9.349kN/m 1、抗弯验算

Mmax=0.1ql2=0.1×9.349×0.32=0.084kN·m σmax=Mmax/W=0.084×106/54000=1.558N/mm2≤fm=15N/mm2 符合要求! 2、抗剪验算 Qmax=0.6ql=0.6×9.349×0.3=1.683kN τmax=3Qmax/(2bh)=3×1.683×103/(2×1000×18)=0.14N/mm2≤fv=1.4N/mm2 符合要求! 3、挠度验算

νmax=0.677ql4/(100EI)=0.677×9.349×3004/(100×6000×486000)=0.176mm νmax=0.176mm≤[ν]=min[l/150,10]=min[300/150,10]=2mm 符合要求! 五、次楞验算 次楞验算方式 次楞材料规格(mm) 二等跨连续梁 60×80 次楞材质类型 次楞材料自重(kN/m) 次楞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 次楞截面惯性矩I(cm4) 方木 0.01 1.4 256 次楞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 15 次楞截面抵抗矩W(cm3) 次楞弹性模量E(N/mm2) 计算简图如下: 64 9000

q=γGΣqGk+1.4ΣqQk=1.35×[(0.3+(24+1.1)×0.14)×0.3+0.01]+1.4×(1+2)×0.3=2.818kN/m 1、强度验算

Mmax=0.125ql2=0.125×2.818×12=0.352kN·m σmax=Mmax/W=0.352×106/64000=5.504N/mm2≤fm=15N/mm2 符合要求! 2、抗剪验算

Qmax=0.625ql=0.625×2.818×1=1.761kN τmax=3Qmax/(2bh0)=3×1.761×1000/(2×60×80)=0.55N/mm2 τmax=0.55N/mm2≤fv=1.4N/mm2 符合要求! 3、挠度验算

νmax=0.521ql4/(100EI)=0.521×2.818×10004/(100×9000×2560000)=0.637mm νmax=0.637mm≤[ν]=min[l/150,10]=min[1000/150,10]=6.667mm 符合要求!

4、支座反力计算 Rmax=1.25ql=1.25×2.818×1=3.523kN 六、主楞(横向水平钢管)验算 主楞验算方式 主楞材料规格(mm) 主楞截面面积(cm2) 三等跨连续梁 Ф48×3 4.24 主楞材质类型 主楞材料自重(kN/m) 钢管 0.033 主楞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 205 主楞截面抵抗矩W(cm3) 主楞弹性模量E(N/mm2) 4.49 206000 主楞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 125 主楞截面惯性矩I(cm4) 计算简图如下:

10.78

主楞弯矩图(kN·m)

主楞剪力图(kN)

主楞变形图(mm)

支座反力依次为R1=6.123kN,R2=11.552kN,R3=11.553kN,R4=6.123kN 1、强度验算

σmax=Mmax/W=0.849×106/4490=189.037N/mm2≤fm=205N/mm2 符合要求! 2、抗剪验算

τmax=2Qmax/A=2×4.486×1000/424=21.162N/mm2 τmax=21.162N/mm2≤fv=125N/mm2 符合要求! 3、挠度验算

νmax=2.22mm≤[ν]=min[l/150,10]=min[900/150,10]=6mm 符合要求!

4、扣件抗滑验算 是否考虑荷载叠合效应 是 最大支座反力Rmax=max[R1,R2,R3,R4]=11.553kN Rmax=11.553kN< 12kN 符合要求! 七、立杆验算 钢管类型 截面回转半径i(mm) Ф48×3 15.9 截面面积A(mm2) 截面抵抗矩W(cm3) 424 4.49 抗压、弯强度设计值[f](N/mm2) 205 1、长细比验算

h/la=1500/1000=1.5,h/lb=1500/900=1.667,查附录D,得k=1.167,μ=1.488 l0=max[kμh,h+2a]=max[1.167×1.488×1500,1500+2×100]=2605mm λ=l0/i=2605/15.9=164≤[λ]=210 长细比符合要求!

查《规程》附录C得 υ=0.262 2、风荷载验算

1) 模板支架风荷载标准值计算

la=1m,h=1.5m,查表4.2.7得υw=0.115

因风荷载沿模板支架横向作用,所以b=la=1m,b/h=1/1.5=0.667 通过插入法求η,得η=0.98 μzω0d2=0.62×0.4×0.0482=0.001,h/d=1.5/0.048=31.25 通过插入法求μs1,得μs1=1.2

因此μstw=υwμs1(1-ηn)/( 1-η)=0.115×1.2×(1-0.9810)/(1-0.98)=1.262 μs=υwμstw=0.115×1.262=0.145 ωk=0.7μzμsω0=0.7×0.62×0.145×0.4=0.025kN/m2 2) 整体侧向力标准值计算 ωk=0.7μzμsω0=0.7×0.62×1×0.4=0.174kN/m2 3、稳定性验算 KH=1

不组合风荷载时

Nut=γG∑NGk+1.4∑NQk=Rmax+0.15γGH=11.553+0.15×1.35×2.8=12.12kN σ=1.05Nut/(υAKH)=1.05×12.12×103/(0.262×424×1)=114.555N/mm2≤[f]=205N/mm2 符合要求! 组合风荷载时

Nut=γG∑NGk+0.85×1.4∑NQk=R'max+0.15γGH=10.778+0.15×1.35×2.8=11.345kN Mw=0.85×1.4ωk lah2/10=0.85×1.4×0.025×1×1.52/10=0.007kN·m σ=1.05Nut/(υAKH)+Mw/W= 1.05×11.345×103/(0.262×424×1)+0.007×106/(4.49×103)=108.738N/mm2≤[f]=205N/mm2 符合要求!

4、整体侧向力验算 结构模板纵向挡风面积AF(m2) 33 F=0.85AFωkla/La=0.85×33×0.174×1/5=0.974kN N1=3FH/[(m+1)Lb]=3×0.974×2.8/[(4+1)×4]=0.409kN σ=(1.05Nut+N1)/(υAKH)= (1.05×11.345+0.409)×103/(0.262×424×1)=110.919N/mm2≤[f]=205N/mm2 符合要求!

八、立杆地基基础验算

地基土类型 立杆垫木地基土承载力折减系数mf 粘性土 1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ak(kPa) 垫板底面面积A(m2) 80 0.3 立杆底垫板的底面平均压力p=N/(mfA)=12.12/(1×0.3)=40.399kPa≤fak=80kPa 符合要求!

120㎜厚板模板(木支撑)计算书

一、参数信息 1、模板支架参数

横向间距或排距(m): 1.000;纵距(m): 1.000;模板支架计算高度(m): 2.800;立柱采用方木;立柱方木截面宽度(mm): 60.000;立柱方木截面高度(mm): 80.000;斜撑截面宽度(mm):30.000;斜撑截面高度(mm):40.000;帽木截面宽度(mm):60.000;帽木截面高度(mm):80.000;斜撑与立柱连接处到帽木的距离(mm): 600.000;板底支撑形式:方木支撑;方木的间隔距离(mm):300.000;方木的截面宽度(mm):40.000;方木的截面高度(mm):60.000;

2、荷载参数

模板与木板自重(kN/m2):0.350;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3):25.000;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2.000;

3、楼板参数

楼板的计算厚度(mm):120.000;

4、板底方木参数

板底方木选用木材:杉木;方木弹性模量E(N/mm2):9000.000;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1.000;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1.400;

5、帽木方木参数

帽木方木选用木材:杉木;方木弹性模量E(N/mm2):9000.000;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1.000;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1.400;

6、斜撑方木参数

斜撑方木选用木材:杉木;方木弹性模量E(N/mm2):9000.000;方木抗压强度设计值fv(N/mm2):11.000;

7、立柱方木参数

立柱方木选用木材:杉木;方木弹性模量E(N/mm2):9000.000;方木抗压强度设计值fv(N/mm2):10.000;

二、模板面板计算

模板面板为受弯构件,按三跨连续梁对面板进行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100.00×1.802/6 = 54.000cm3;I = 100.00×1.803/12 = 48.600cm3;

面板计算简图

1、荷载计算

(1)静荷载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kN/m): q1 = 25.000×0.120×1.000+3.500×1.000 = 6.500 kN/m; (2)活荷载为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kN/m): q2 = 2.000×1.000 = 2.000 kN/m; 2、强度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 M = 0.1ql2

其中:q=1.2 q1+1.4 q2=1.2×6.500+1.4×2.000= 10.600kN/m 最大弯矩M =0.1×10.600×300.002= 95400.000 N·mm;

面板最大应力计算值 σ =M/W= 95400.000/54000.000 = 1.767 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7.00 N/mm2;

面板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1.767N/mm2,小于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17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挠度计算公式为: ν=0.677ql4/(100EI)≤[ν]=l/250 其中q =q1=6.500kN/m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ν= 0.677×6.500×300.0004/(100×6000.00×48.600×104)=0.12 mm; 面板最大允许挠度 [ν]=300.00/250=1.20mm;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0.12mm,小于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1.2mm,满足要求! 三、模板底支撑方木的验算

本工程模板板底采用方木作为支撑,方木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方木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b×h2/6 = 4.000×6.0002/6 = 24.000 cm3; I = b×h3/12 = 4.000×6.0003/12 = 72.000 cm4;

木楞计算简图

1、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线荷载(kN/m):q1 = 25.000×0.120×0.300 = 0.900 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q2 = 0.350×0.300 = 0.105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kN/m):p1 = 2.000×0.300=0.600 kN/m; 2、抗弯强度验算 M=0.1ql2

均布荷载 q = 1.2×(q1+q2 )+1.4×p1 = 1.2×(0.900+0.105)+1.4×0.600= 2.046 kN/m; 最大弯矩 M =0.1×q×l2 = 0.1×2.046×1.0002= 0.205 kN·m; 最大支座力 N = 1.1×q×l = 1.1×2.046×1.000 = 2.251 kN ; 截面应力 σ = M/W = 0.205×106/24.000×103 = 8.525 N/mm2;

方木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8.525N/mm2,小于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11.000N/mm2,满足要求! 3、抗剪强度验算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下式: τ = 3V/(2bhn)≤fv 其中最大剪力:V = 0.6×2.046×1.000 = 1.228 kN;

截面受剪应力计算值:τ = 3×1.228×103/(2×40.000×60.000) = 0.767 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fv] = 1.400 N/mm2;

方木的最大受剪应力计算值为0.767N/mm2,小于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1.4N/mm2,满足要求! 4、挠度验算

ν=0.677ql4/(100EI)≤[ν]=l/250

均布荷载 q = q1+q2 = 0.900+0.105 = 1.005 kN/m;

最大变形 ν= 0.677×1.005×(1.000×103)4/(100×9000.000×72.000×104)= 1.050 mm; 方木的最大挠度为1.050mm,小于最大容许挠度4.000mm,满足要求! 四、帽木验算

支撑帽木按照集中以及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两跨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纵向板底支撑传递力:P = 2.046×1.000 = 2.046 kN; 均布荷载q取帽木自重:q = 1.000×0.060×0.080×3.870 = 0.019 kN/m; 截面抵抗矩:W = b×h2/6 = 6.000×8.0002/6 = 64.000 cm3;

截面惯性矩:I = b×h3/12= 6.000×8.0003/12 = 256.000 cm4;

帽木受力计算简图

帽木剪力图(kN)

帽木弯矩图(kN·m)

帽木变形图(mm)

各支座对支撑梁的支撑反力由左至右分别为:R[1] = 2.426 kN;R[2] = 4.169 kN;R[3] = 1.608 kN; 最大弯矩Mmax = 0.222 kN·m;最大变形νmax = 0.118 mm;

最大剪力Vmax = 2.494 kN;截面应力σ = 221.549/64 = 3.462 N/mm2。

帽木的最大应力为 3.462 N/mm2,小于帽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11.000 N/mm2,满足要求! 帽木的最大挠度为 0.118 mm,小于帽木的最大容许挠度 2 mm,满足要求! 五、模板支架荷载标准值(轴力)计算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和活荷载。 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木顶撑的自重(kN):

NG1 = {1.000×0.060×0.080+[(1.000/2)2+0.6002]1/2×2×0.030×0.040+2.800×0.060×0.080}×3.870= 0.078 kN (2)模板的自重(kN): NG2 = 0.350×1.000×1.000 = 0.350 kN; (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NG3 = 25.000×0.120×1.000×1.000 = 3.000 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 = NG1+NG2+NG3 = 0.078+0.350+3.000 = 3.428 kN; 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Q = 2.000×1.000×1.000 = 2.000 kN; 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 1.2NG+1.4NQ = 1.2×3.428+1.4×2.000 = 6.913 kN; 六、立柱的稳定性验算

稳定性计算公式如下: σ =N/(υA0)≤fc

其中,N -- 作用在立柱上的轴力; σ --立柱受压应力计算值; fc --立柱抗压强度设计值;A0--立柱截面的计算面积;A0 = 60.000×80.000 = 4800.000 mm2;υ--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λ=l0/i结果确定;

轴心受压稳定系数按下式计算:υ =2800/λ2

i--立杆的回转半径,i = 0.289×60.000 = 17.340 mm; l0-- 立杆的计算长度,l0 = 2800-120-600=2080mm; λ = 2080.000/17.340 = 119.954; υ = 2800/(119.954)2 = 0.195; 经计算得到:σ = 6913.412/(0.195×4800.000) = 7.402 N/mm2;

根据规范规定,用于施工和维修时木材的强度设计值应乘1.2调整系数: [f] = 1.2×10.000 = 12.000 N/mm2;

木顶支撑立柱受压应力计算值为7.402N/mm2,小于木顶支撑立柱抗压强度设计值 12.000N/mm2,满足要求!

七、斜撑(轴力)计算

木顶撑斜撑的轴力RDi按下式计算: RDi=RCi/sinαi

其中 RCi -斜撑对帽木的支座反力; RDi -斜撑的轴力; αi -斜撑与帽木的夹角。 sinαi = sin{90-arctan[(1.000/2)/0.600]} = 0.974; 斜撑的轴力:RDi=RCi/sinαi= 2.426/ 0.974= 2.492 kN 八、斜撑稳定性验算

稳定性计算公式如下:σ =N/(υA0)≤fc

其中,N -- 作用在木斜撑的轴力,2.492 kNσ --木斜撑受压应力计算值; fc --木斜撑抗压强度设计值;11.000 N/mm2;A0--木斜撑截面的计算面积;A0 = 30.000×40.000 = 1200.000 mm2;υ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λ=l0/i结果确定;

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按下式计算: υ =min{3000/λ,1/(1+(λ/65)2)} i --木斜撑的回转半径,i = 0.289×30.000 = 8.670 mm;

l0-- 木斜撑的计算长度,l0 = [(1000.000/2)2+600.0002]0.5 = 781.02 mm;

λ = 781.025/8.670 = 90.084; υ =min{3000/90.084,1/(1+(90.084/65)2)} = 0.342; 经计算得到:σ = 2491.634/(0.342×1200.000) = 6.064 N/mm 2;

根据规范规定,用于施工和维修时木材的强度设计值应乘1.2调整系数; [f] = 1.2×11.000 = 13.200 N/mm2;

木顶支撑斜撑受压应力计算值为6.064 N/mm2,小于木顶支撑斜撑抗压强度设计值13.200N/mm2,满足要求!

九、立杆的地基承载力计算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 p ≤ fg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fg = fgk×kc = 80×1=80 kPa;

其中,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gk= 80 kPa ; 脚手架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kc = 1 ;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p = N/A =6.913/0.25=27.654 kPa ; 其中,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设计值 :N = 6.913 kN; 基础底面面积 :A = 0.25 m2 。

p=27.654kPa ≤ fg=80 kPa 。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