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日出》中李石清的角色分析

来源:哗拓教育
当代戏剧研究 ∞J I l窟jc虏j 2009年第6期总第 32期 口陈建国 《日出》中李石清的角色分析 曹 禺于1935年创作的四幕话剧《日出》,深刻解剖了 石头.我要不讲一点人情 我以后不可怜人,不同情人;我只 1930年代中国的都市生活.无情地批判了旧中国那 要自私.我要报仇。”一连五个“我要”,强烈地表现了李石清 种“损不足而奉有余”①的极端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展 要改变生活现状的决心 “讨厌”与“可悯”的生活环境、工作 现了黑暗已到极点、曙光即将到来时的社会景象。剧中人物 遭遇与经济压力.把李石清逼成了一个讨厌而卑鄙的人.并 形象鲜明突出.既有工于心计的暴戾银行家潘月亭、卑躬屈 最终爆发了出来:“谁都欺负我,谁我都恨.我在这儿二十年, 膝的残酷助理襄理李石清、俗不可耐的顾八奶奶和洋奴张乔 干到现在.受了多少肮脏气!我早晚要起来的.我要狠狠地出 治.又有走投无路的懦弱小职员黄省三、被卖进妓院的弱小 13气。你看.我就要起来了 ”⑥ 女子“小东西”、有一副好心肠又处境悲惨的翠喜等。其中,李 二、李石清的职业表现 石清凭着“狡黠和逢迎的本领”②升为银行家经理潘月亭的助 改变现状的决心没有错.错在改变的方式方法 听其言. 理襄理.亦即现今社会职业中的秘书。他幻想着要翻身.却在 察其心,观其行。从秘书的角度,我们分析李石清的表现,可 自以为最风光得意的时候.被老板炒了鱿鱼.落得个穷光蛋 以发现他不是一个秉持职业操守的称职秘书.修养的不足导 的下场 抛开社会因素不谈,究其个人原因,主要在于李石清 致他改变现状的方式方法出了问题 秘书职业道德规范内容 没有找准自身角色地位.没有遵守秘书职业道德规范.缺乏 丰富,在李石清身上缺失的主要有要挟领导、邀取功名、自恃 作为秘书的基本操守 聪明、自鸣得意.以及为人不厚道、处事不地道等方面。 一、李石清其人 (一)要抉领导.邀取功名 该剧中.李石清的出场介绍非常清晰地勾勒出他“讨厌 忠于职守、忠于领导、服从领导,是对秘书品德上的基本 而又可悯”的形象:“很萎缩.极力地做出他心目中大人物的 要求。李石清却运用小伎俩.趁领导见客的工夫.打开了潘月 气魄.却始终掩饰不住自己的穷酸相.他永远偷偷望着人的 亭的抽屉.偷看了银行将最后一片房产押给友华公司的合同 颜色.顺从而谄媚地笑着 他嘴角的笑纹呆板板地如木刻上 文件.掌握了潘月亭已将银行的产业全部抵押出去的底细 的线条.雕在那卑猥而又不甘于贫贱的面形上 当他正言历 对此,老奸巨滑、深谙世故的大丰银行经理潘月亭将怒不可 色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他领上有许多经历的皱纹.一条一条 遏深深地埋藏在心底.处于原始的愤怒“你怎么敢——”的话 的细沟.蓄满了他在人生所遭受的羞辱.穷困和酸辛 ”③出场 锋随即转变为:“石清,不不——这不算什么。不算多事。互相 后.通过李石清妻子的语言.较为详细地描述了他的家庭生 监督也是好的 ”他一改嫌李石清多事的骄横态度.俨然与李 活:“你想.在银行当个小职员.一天累到死,月底领了薪水还 石清成了“一条战线”的朋友.显得异常亲密 是不够家用.也就够苦了 完了事还得陪着这些上司们玩.打 看到潘月亭对他的退让后.李石清更是步步紧逼.故意 牌.应酬……” 再顶一句:“的的确确行里不但准备金不足,而且有点周转不 就家庭状况来看.完全是家庭妇女的妻子.还有三个孩 灵。金八爷这次提款不就是个例子么?”“行里不但准备金不 子,以及老母亲.让李石清的精神负担急剧加重 身为一个男 足,而且有点周转不灵”,这本来是单位的秘密.要与领导做 人.他有着养家糊L1的基本责任.而完成这些责任要以出卖 好保密工作.他却认为抓住了领导的把柄.还抬出潘月亭不 尊严为代价.这一点与妓女翠喜的生活状态有着极其相似的 敢得罪的金八爷.想再打一打潘月亭已落了一半的气焰 看 一面 李石清清楚认识到生活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的生活 到潘月亭有些不安,李石清又抢了一句:“可是.经理,自从您 让李石清失去了心理平衡.卑躬屈膝的生活现状.更加剧了 宣布银行赚了钱.把银行又要盖大丰大楼的计划宣布出去. 李石清对现实的愤怒:“(爆发)我恨,我恨我自己为什么没有 大家提款的又平稳了些 ”⑦这一“顶”一“抢”.使李石清觉得 一个好父亲,生来就有钱,叫我少低头.少受气吗?我不比他 自己已操了一半的胜券。他进一步暗示潘月亭:“我总是为经 们坏,这帮东两,你是知道的,并不比我好,没有脑筋,没有胆 理服务的。呃.呃.最近我听说襄理张先生要调到旁的地方 量,没有一点心肝。他们跟我不同的地方是他们生来有钱.有 去?”李石清乘潘月亭之虚而人。要挟领导.使潘月亭就范.急 地位.我生来没钱没地位就是了 我告诉你.这个社会没有公 功近利.邀取功名 潘月亭暂时接受了李石清想做襄理的暗 理.没有平等 ……只有大胆地破釜沉舟地跟他们拼.还许有 示:(沉吟)“是,襄理,——是啊。只要你不嫌地位小,那件事 一天!”⑤ 我总可以帮忙 ”⑧ 清说:“我要起来,我要翻过身来。我要硬得成一块 但是.心狠手辣的潘月亭并非宽恕了李石清的多事之 2009年第6期总第132期 t∞J I i敲虏日 当代戏剧研究 举,而是用缓兵之计,欲擒故纵,等到渡过了临时的难关,立 好,还好。”@胡四问:“石清.你怎么现在还在这Jb?还不回家 即就炒了他的鱿鱼 =I)自恃聪明.自鸣得意 去?”@他只是“嗯.嗯”两声 当他洋洋得意地向潘月亭勾勒银 行的美好前景时,潘经理用他儿子生病的事一连阻止、打断、 如果说潘月亭是当时社会上层人物之代表的话.李石清 提醒了四次:“哦.我听福升说你太太——…‘是你的太太催你 就是上层与下层人物之间的枢纽 李石清精明能干、咄咄逼 回去么?”“石清,你知道你的儿子病了么? ‘石清!石清!你 人.然而他的自恃聪明却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内心的复仇之 知道你的儿子病得很重么?”真是得意忘形之极.连自己儿子 水吞噬了他的理智.报仇心之切.足见其不配担当领导助手 的死活都不管.还反问潘经理说:“为什么你老提这些不高兴 之大任。 的话?”@简直丧失了为人父的人性 李石清为人不厚道.还最集中地表现在他和大丰银行的 首先是自以为聪明的提醒 在公债行市一个劲儿往下跌 的时候.潘月亭反而买进.故意制造行情看涨的假象 李石清 小职员黄省三的对话上 李石清第一次与黄省j的对话.全 却提醒经理说:“不过金八的消息最灵通,我听说他老人家一 然是讽刺和挖苦。这种讽刺和挖苦的话,不仅是针对黄省三. 点也没有买,并且——”潘月亭马上呛了他一嘴:“我用不着 你提醒 ”◎自以为聪明的提醒.因为没有迎合领导的意志.反 招领导不悦 其次是偷看领导文件 他看到“经理忽而又是盖大楼.又 是买公债”.⑩为了摸清行里的底细.没有请示领导,而是自作 聪明地趁经理不在.打开潘月亭的抽屉.偷看领导秘密文件。 他认为抓住了潘月亭的把柄.自鸣得意.进而要挟领导以达 到自己的目的.升自己为襄理 然而.一时的占上风并没有给 他带来好运气.潘月亭一有了充足的准备金.马上就把他整 得很惨 更有意思的是.他升为襄理,帮助潘月亭做的事,正 是赚准备金 聪明反被聪明误.自己挖坑自己跳.最后被潘月 亭扫地出门 最后是得意忘形。在第四幕。“李(石清)忽然气派不同 了.挺着胸脯走进来,马褂换了坎肩,前额的头发也贼亮贼亮 地梳成了好几绺.眼神固然依旧那样东张西望地提防着.却 来得气势汹汹.见着人客气里含着敌视.他不像以前那样对 白露低声下气.他有些故为傲慢。”⑩这回急匆匆上来,他是要 向潘月亭谈一点机密的事.原来是小道消息——公债涨了: “说不定有三十万的赚头”.“这个行市还要大涨特涨”.“我们 最好明天看情形再买进”@.“这次事我帮您做的不算不漂亮” ……李石清踌躇满志地描绘银行的美好前景.被虚假的胜利 冲昏了头脑.憧憬在梦幻中 潘月亭再怎么提醒他儿子生病 的事也不能把他拽回现实时.终于忍无可忍地给了他以致命 的打击。他一改对李石清的态度,直言不讳:“有人说不定要 宣传我银行的准备金不够?…‘说我的银行这一年简直没有赚 钱.眼看着要关f1 ”@“我很讨厌一个自作聪明的人在我的面 前多插嘴.我也不大愿意叫旁人看我好欺负,天生的狗食,一 位我心甘情愿地叫人要挟。但是我最厌恶行里的同人背后骂 我是个老混蛋.瞎了眼.昏了头,叫一个不学无术的三等货来 做我的襄理 ”@潘月亭对李石清的憎恨和不满已溢于言表. 话语中暗含嘲讽和杀机 他进而辞退了李石清.解除了心头 之患:“不过你今天坐的汽车账行里是不能再替你付的。”@李 石清19作聪明、急功近利、卑鄙自私,最终落得悲剧结局,自 己也成了第二个“黄省三”. .(三 为人不厚道.处事不地道 1.为人不厚道.没有人性 残酷的现实把李石清扭曲得不成人样.连人最基本的同 情心也没有了.为人很不厚道。首先表现为克扣修理房子的 小工工钱 他站在封建资本家的立场.剥削小工的正当劳动 所得.盘剥之狠.就连潘月亭也觉得“怎么会这么多”。 第二是第四幕中他的儿子小五病得快要死了.他毫不关 心.却兴冲冲地跑去向潘月亭报所谓的公债涨了的喜,陈19 露问他:“李先生,你的少爷好一点了么?”他只是搪塞:“好, 也是针对他自己 他已经完全无法忍受自己窝囊地活着.他 甚至怕自己将会变成第二个黄省三 在内心深处.李石清是 十分看不起黄省三的——在银行工作了几年竟没有任何积 蓄.没有想方设法去捞油水——认为他是傻子.并把他当成 狗 李石清此刻变成了上司似的人物.对着黄省三趾高气扬 起来 真是可笑又可悲:李石清得志便是潘月亭式的人物.甚 至可能在人格上还不如潘月亭:李石清不得志又是黄省三式 的人物.不得不为了生计屈下尊严 黄省三迫于生计想复职.非常卑怯地向李石清求情:一 个月只花银行十三块钱,孩子饿得直叫,银行还在盖大楼.银 行还添了新人.让他回来.再累一点也心甘情愿 李石清毫无 同情之心地反驳:没饭吃,这不是粥厂,银行可以辞人,你讲 良心.没有从笔墨纸张里找出点好处.怪不得你现在这么可 怜.谁叫你~大堆一大堆地养孩子 黄省三见求情无望.只好泪汪汪地告辞。刚走两步。忽然 跑回来.为了三个饥饿的孩子.他别无他法.只有再次乞求李 石清。李石清却无情地羞辱他.给他指出了“三条路”:“拉洋 车”、“上街要饭”、“去偷”。对于一个疾病缠身、体弱不堪的小 职员。这哪里是什么“出路”,简直就是把黄省j推上绝路。果 然.当黄省三表示自己干不了李石清所说的三件事时.李石 清竟然 愤慨地”说.“你简直就是个大废物”.“这个世界不是 替你这样的人预备的” 这一大段台词.充分暴露了李石清阴 险卑劣的思想性格。最后.他竟然“魔鬼般地狞笑着”.告诉黄 省 跳楼自杀:“你一层一层地爬上去,到了顶高的一层,就 可以迈过栏杆,站在边上。你只再向空,向外多走一步,那时 候你也许有点心跳.但是只要过一秒钟,就一秒钟.你就再也 不可怜了,你再也不愁吃.不愁穿了。——”@这段话在他说 来是那样的轻松自在.那么的冷静理智,他不仅见死不救,反 而把人推向绝路.真可谓是个毫无人性的冷血动物 2.处事不地道.没有职业性 不仅是做人.李石清在处事方面也存在不地道之处。主 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做潘月亭的助理时.违背了秘书的保密守贝0.亦即 “行里做事的规矩”:不该说的别说.不该问的别问,不该看的 别看 @第二幕中 李石清向潘经理汇报工作时,反而先问潘 经理:“报馆有什么特别关于时局的消息么?”潘经理断然回 击他:“你不用管。”当他与潘经理讨论公债涨落问胚时,潘经 理不愉快地告诉他:“石清先生.一个人顶好自己管自己的 事,在行里,叫你做的你做,不叫你做的就少多事,少问。”@最 主要指的就是前文述及的不该偷看潘经理的抽屉 秘书在处 理与领导的关系中.此种行为是最忌讳的 二是升为潘月亭的襄理后.忘记了自 正确把握角色地位。他没有服务意识,有 5】 当代戏剧研究 t=:D I l敲虏 2o09年第6期总第132期 口刘家思 论发生期国统区的广播剧创作 1 -VQ簖 事变激发了广大人民的爱国热情.许多爱国作家目睹灾难深 重的祖国正一步步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而国民党政  广播剧”.这是杰弗里根据W.司各特的同名原作 府和汉奸卖国贼为虎作伥、丧心病狂地出卖民族利益,迫害 改编的 我国的广播剧艺术的大幕是1933年7月由上海广 爱国志士.他们愤懑不已,奋笔疾书,参加到广播剧的创作中 播电台播出的《恐怖的回忆》揭开的。从1933年到1949年, 来 因此在1934年到1937年间.出现了一个抗日爱国广播 中国广播剧以国统区的创作为主体 这时的广播剧都是直面 剧的创作潮流 当下.形成了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服务抗战,揭露黑暗.鞭 控诉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血腥罪行是抗日爱国广播剧 挞丑恶.批判不良人生取向成为主要的价值指向;形式多样, 的重要内容。除《恐怖的回忆》之外,《苦儿流亡记》和《最后一 但大都是独幕剧.思想意蕴和艺术含量都有限。因此.它还仅 课》在这一方面有突出表现。《苦儿流亡记》是柏身编写的广 仅处于初稚阶段.我将它概括为发生期 播剧.1935年1月发表在《中国无线电》杂志上。该剧以十五 从此.广播剧文学创作成为中国现代戏剧文学的重要组 岁的华兴的人生遭遇为线索揭露日军的侵华罪行.歌颂了东 成部分.为人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本文拟对发生期围 北热血男儿的抗日激情。《最后一课》是剧作家孙瑜1937年 统区的广播剧文学进行一些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10月24日创作的广播短剧.发表在郭沫若任社长、夏衍与阿 一、1930年代:抗日爱国剧的创作 英负责主持的《救亡日报》上。这部短剧描写一座小学被日本 自从《恐怖的回忆》在上海播出之后,特别是1934年南 侵略者轰炸.学生不能继续上课.老师冒着危险给学生上了 京建立功率达75千瓦的巾波发射电台并创办《广播周报》 最后一课.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和反侵略教育.深刻地揭 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广播剧便在中国大量出现 “九·一八” 露了日寇的侵略暴行 念、自呜得意的样子以及对领导的称兄道弟 在第四幕中.向 法与他们平等 潘月亭报喜时.李石清一改以前“经理”的称呼.用了四次“月 结语 亭”:问陈白露“月亭在屋里么”,“我提议.月亭,这次行里这 李石清是可悲的人物.他的可悲之处不但显现在其与潘 点公债现在我们是绝对不卖了”.“并且我现在劝你,月亭.我 月亭的对决上.也显现在他对黄省三的态度上 自己看不起 们最好明天看情形再买进”.“月亭.这是千载一时的好机 黄省三.却最终成了又一个“黄省三”,这真是一个绝妙的讽刺。 会 ”还用圣人的话“小不忍则乱大谋”来教训潘经理.@自己 当然.我们不能完全用现代职业秘书的标准来要求李石 俨然与经理平起平坐了 清.毕竟时代不同了 李石清是“不足者”,他的生活是可怜 i是幼稚地与潘月亭讲起了信用与平等 李石清被辞退 的.但是他的行为又是卑劣的。作为一个人.他性格阴险卑 之后,却反问起潘月亭的信用,教训潘说“人最低应该讲点信 劣,百般钻营,孤注一掷,丧失了人性;作为一个职业人,对弱 用” @这也是富有讽刺意味的 孰不知.正是自己违背了信 者冷酷无情.在领导面前.又没有认清自己的角色位置.不甘 用.是首先不守信用的人,才被他人反攻。而在此之前,李石 当配角.追名逐利.丧失了秘书人员的基本操守。尽管他不择 清与潘月亭的对话相当有意思 李石清已经用.或者说尝试 手段来把握命运.最后还是被辞退、沦落失业,没有翻身,也 用平等的语气跟潘月亭交流.自以为能以此获得平等的地 翻不了身.自己失了业.儿子也因耽误而病亡.最终没有担起 位.弥补心理上的不平衡 后来.报馆送来的一封信又再次转 养家糊口的责任 变了行情.潘月亭到手的钱没有了.李石清此时已被辞退.与 潘月亭对骂起来.后来甚至大打出手 这里的对骂不光是李 注释: 石清对于前一件事情的泄愤.更是因为潘月亭在两手空空 ①文选德:《道德经诠释》,湖南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后.在经济上与自己成了对等的状态 显然.在李石清的心 ②一④,⑨ 曹禺:《日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里.钱依然是衡量人等级高低的手段 从唯唯诺诺到趾高气 ⑩陆瑜芳:《道德经诠释》,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扬.到最后的歇斯底里.李石清的可悲在于自己根本无法掌 握自己的命运,他想着法子往上爬,甚至不惜手段,不惜牺牲 (作者单位:绍兴文理学院) 1 人格,但最终掌握他命运的还是有钱人潘月亭、金八,始终无 责任编辑:高山湖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