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型?实践体验型
教学目标?1、通过实践指导学生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阅读多方面、多学科的书籍。
2、明确培养广泛兴趣的途径,积极培养广泛兴趣。
课前准备?了解学生阅读兴趣情况。 搜集有关培养兴趣的名言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交流名言,明确意义。?1、交流有关兴趣的名人名言: 2、你知道什么是兴趣?你读哪方面的书有兴趣?
兴趣就是求知欲。愉快地探求知识的一种意向。兴趣是学习最重要的一种动力,加快达到学习目的。
3、小结:兴趣是阅读的动力,可以使你获得更多的知识,那你应该有广泛有兴趣,就能学到多方面的知识。?1、?全班交流名人名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发愤忘食,乐而忘忧。(孔子)
2、小组讨论、调查组长填好调查表上缴,全班统计。 你喜欢阅读哪方面的书?
?指导方法,尝试练习。?⒈根据学生统计表,让同类阅读型的学生在一起交流为什么有这方面的兴趣?
⒉让小组选出代表全班交流。
3、小结,明确读书兴趣要广可以从下面方法培养。 ①从自己喜欢的开始,逐步拓展。
②请别人推荐书自己读和吸收别人的阅读的快乐。 ③在阅读中培养。
⒈学生分组:科技、文学、地理、历史……八大组交流自己的阅读经历????? 2、全班交流。
⒊听了不同类型同学的交流,说说自己的感受或收获。 实践体验
巩固方法?1、让学生字《报春花》上自选一篇文章来阅读,并作好梗概介绍给大家。
2、摘录自己喜欢的段落。?1、自选课文阅读或在小组内交流。 2、各自摘录。 布置作业
巩固成果?1、制订阅读计划,扩大自己阅读的范围。
2、请学生回家做学习笔记。??????????????????????????????? ?1、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制订阅读计划。
2、有时间可在阅读时间进行,提高学生运用读书方法的能力。?????????????
课题?2、阅读时间巧安排
课型?活动实践型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指导,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利用点滴时间有计划地阅读。
2、增强阅读的计划性,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课前准备?1、搜集有关时间的名言。
2、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 教学过程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警句激趣
导入新课?1、出示名人警句: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永远找得到充裕的时间。——歌德
我用的是零头布,做衣服有整料固然好,没有整段时间,就尽量把零星时间利用起来,加起来可观得很。--苏步青
我从来不认为半小时是微不足道的很小的一段时间。--达尔文 2、学生全班交流。
3、小结引入新课:阅读需要时间,我们要珍惜时间,才会有时间读书。?1、学生读名人警句,说其中含义。
①珍惜时间,才能有时间。 ②化零为整,就有了时间。
③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钟时间。 2、学生交流名人警句。 交流感悟
明白方法? 1、阅读时遇到没有时间你怎么办? ?2、点拨议读法的基本方法:
零星时间阅读法。要善于利用课余之后点滴零星时间阅读,积少成多。
②整段时间阅读法。寒暑假、节假日对于爱读书的中学生来说,是十分珍贵的。同学们在适当娱乐、温习功课之后,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广泛阅读,多读书,读好书。
3、小结:大家说得好,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安排好。?1、学生同桌讨论。 2、全班同学交流。
①学雷锋精神用“挤”和“钻”
②分析自己学习时间,有计划地利用空余时间。
3、大组讨论。 ①利用中午空余时间多到学校阅览室去读书;利用晚上安排时间读书。
②利用星期六、日集中时间安排读书。
实践体验,巩固方法。?1、组织学生漫谈如何打算,请填表? 2、组织全班交流。 ?1、学生填表: 星期?时间?书目 ?课外拓展
巩固延伸?布置作业:回家后根据时间安排开展阅读,并作好记载。?回去修订安排表,并遵照阅读,做好读书笔记。
课题?3、名人读书法
课型?指导学习型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名人们读书的方法,从中学到一些读书的方法。
2、与自己实际相结合学习名人读书法,选择并创造出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使自己的读书更有效。
课前准备?1、?搜集有关名人读书方法及名言。 2、总结自己课外阅读的方法。 教学过程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名言比拼 激趣
导入?1、导语:大家读书名言搜集有多少,到台上来比一比吧!
1、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 2、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3、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2、?组织交流,评比名言之星。
3、小结:读书要得法,才能读懂。朱熹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小组派学生上台说读书名言:1、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2、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3、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4、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4、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5、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托尔斯泰)6、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2、评比名言之星。 介绍方法
学会选择? 1、介绍读书方法:
⑴余秋雨的“畏友”读书法:应该着力寻找高于自己的‘畏友’,使阅读成为一种既亲切又需花费不少脑力的进取性活动。尽量减少与自己巳有水平基本相同的阅读层面,乐于接受好书对自己的塑造。我们的书架里可能有各种不同等级的书,适于选作精读对象的,不应是那些我们可以俯视、平视的书,而应该是我们需要仰视的书。
2、组织学生交流名人读书法。说你为什么选择这个读书法?
3、小结:从名人的读书法中知道我们要学会:会择书、善思书、能用书。?1、学生读法、理解。
:所谓总,就是先对全书形成总体印象。所谓分,就是在“总”体了解基础上掠读全文。所谓合,就是在掠读全书后,使之印象条理化、系统化,使观点与材料有机结合。
2、学生交流读书法。
①⑴鲁迅的“跳读”法⑵巴金的“静坐”读书法⑶杰克?伦敦的“饿狼式”读书法⑷毛姆的“乐趣”读书法⑸杨振宁的“渗透”读书法。
②⑴根据自己实际喜爱;⑵不忘读书基本原则;⑶观察实际效果。
实践体验
巩固拓展?布置作业:回去自己选择喜欢的读书方法,去阅读有关书籍,记好笔记,并进行创造,到时我们进行读书法大展销。?学生回家选择读书方法并进行实践,并请
家长帮忙出出主意,创造出自己的读书方法。
课题?4、提要式笔记法
课型?实践学习型
教学目标?1、提高阅读指导,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2、使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学会用提要式型笔记法。 课前准备?了解学生读书的情况,每人准备摘录本。 教学过程??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故事激趣 迁移导入? 1、教师讲列宁记笔记。列宁的哲学笔记,有很多就是采用的这种形式。如《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亚里士多德 <形而上学>一书摘要》等着作。而且他对摘录内容,还往往写出自己的意见、批评或注释,以及自己独创的符号和评注。
明确地表明了列宁对某段论述的意见或批评。提要应力求简明扼要、脉络分明,最好以某一主线展开。
2、我们读书时,不光要动笔,还要学会做笔记。今天学习提要式笔记法。?1、学生小组交流,说说什么是提要式笔记,有什么好处:提要式。即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对文中的某一观点、事件、情节或某一章节、定理等,进行分析、归纳,用自己的话把其内容、要点写出来。这不仅可备忘、备查,而且可训练你的综合、概括能力。
尝试学习,
学会提纲。?1、请你阅读《昆虫记》按下表进行提要式填写: 题目?内容提要 蟋蟀的住宅? 蟋蟀?
装满昆虫的口袋?
2、组织交流,复习方法
3、学会了写提纲,下面我们要进发表自己的意见的训练。?1、学生自读,划出好词好句。
①蟋蟀的住宅:住宅的特点和建造;②蟋蟀:产卵、出生、歌唱、争斗 2、同桌讨论,班级交流
①阅读前言和序言,整体感知。②抓住重点。 ③概括内容,发表意见。 ④形成提要。 深层训练,
发表感悟。?1、?组织讨论,对内容发表感受。 2、总结发表感受的方法。 ①边读边想。
②从事、人、写多方面进行思考。 ③发表自己的真实情感和意见。
?1、学生讨论,推出代表参与全班讨论。
①蟋蟀的住宅:住宅的特点和建造;细致观察能获得真知。②蟋蟀:产卵、出生、歌唱、争斗。法布尔是个热爱科学和大自然的人。
2、继续进行阅读。 ?课外拓宽,
培养习惯。?1、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要求作提要式笔记。2、组织检查和辅导。
课题?5、疑读法
课型?实践学习型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疑读法意义及操作方法,培养学生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和慎思的态度。
课前准备?每人带好一本预习质疑本。思考如何进行质疑。 教学过程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
名言导入
迁移激趣? 1、出示名言: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陈献章
2、小结:疑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思考和查阅资料,解决阅读中发现的疑问,这是理解作品和提高思维的好方法。?1、先同桌讨论这段话的意思,后指名回答。
学习应该学会质疑,学会 提问,有疑就会有进步,学会了这个本领,阅读能力就会提高。
?交流感受,?????? 明确方法?1、组织学生讨论质疑的方法,并进行全班交流。 2、质疑的基本方法:
①全篇浏览。
②找出疑难点、异常点、矛盾点、深刻点和怀疑点。 ③提出问题。
3、小结:读书有疑的“疑”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对书中的内容、观点不能理解,这是低层次的“疑”,二是指发现书中的谬误或对书中的见解产生异议,这是高层次的“疑”。因为有疑才能有突破,有疑才能有创造。?1、学生小组交流质疑的方法:
①阅读时不懂的地方。②发现矛盾和地方。③发现与众不同的地方。④含义深刻的地方。
2、记住基本方法和途径。
?出示训练,巩固方法?1、出示训练,阅读《特殊的葬礼》训练时根据方法的途径提出问题。
2、交流质疑的情况 3、总结质疑的方法。
①抓课题,想问题。②读内容,找疑点。 ③多思考,寻异常。④读精段,解含义。
?1、学生阅读,提出问题2、小组交流,相互补充 ①疑难点。不辞而别 ②异常点:特殊在哪儿?
③矛盾点:痛苦接受应怎能样理解?④深刻点:举行葬礼。 3、全班交流方法和结果。
?布置作业,巩固成果?请学生预习课文《鸟语》进行质疑问难,记下质疑的体会和感受。
在课外阅读时进行质疑训练,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习惯。
课题?6、阅读科普读物
课型?实践体验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了解生产资料读物的有关知识,掌握生产资料读物的基本方法。
2、看懂一些浅显的《十万个为什么》,提高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每人准备一份《十万个为什么》 教学过程?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猜谜激趣
导入新课?1、出示谜面:
科学宝库翻开来,文字纵横一排排, 科学知识千千万,知识没它传不开。
2、引导交流《十万个为什么》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结板题:“阅读科普读物”?1、学生猜谜:科普读物 2、全班交流《十万个为什么》知识。 ?
认识报纸
感悟方法? 1、组织交流阅读科普读物的方法。
2、指导学生读导言,在班内交流读报的方法,进行归纳。 ①要了解有关知识点;
②结合数字、图表和插图来理解。 ③注重亲身实践。
1、学生小组讨论,交流阅读科普读物的方法。 ①看问题②找答案③记知识
2、学生小组内交流读报的方法。 3、读导言说方法。
实践训练
掌握方法?1、开展小组读书比赛,提出要求: ①按学到的方法进行各自读《十万个为什么》; ②每人记住二条知识;
2、全班比赛。动物①马怎样睡觉?②老虎什么时间睡觉?③鱼睡觉吗?④狗睡觉为什么要绕圈圈?
植物:①植物睡觉吗?②植物爱听音乐吗?③植物有自己的语言吗?④植物有性别吗?
3、评选优胜小组。?1、学生读《十万个为什么》,进行小组交流获得的知识。 2、参与全班比赛。 ?
实践体验
巩固拓展?布置作业:回去阅读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 发放读书情况记载表。 日期?科普读物内容?类别
???自己制订计划认真读《十万个为什么》,做好读书笔记记载。
课题?7、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课型?练习型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理解什么是主要内容,掌握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提高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
课前准备?1、了解学生概括段落大意的情况。 教学过程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反馈导入
明确要求,?1、出示练习自读课文20课《天火之谜》说说全文主要内容。
2、小结揭题;主要内容就是整篇文章主要讲什么。今天我们就要来研究怎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学生自读,说说全文主要内容。写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为了揭开雷电的秘密,在雷电交加的天气里进行“风筝试验”试验弄清天火的秘密的事。
?合作交流
感悟方法?1、请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概括出《天火之谜》主要内容的? ①扩展课题。②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把各段落大意连起来。③借助问题④抓紧住重点段。
2、合作交流,具体领会。?1、学生尝试练习,小组讨论 ①谁?目的?时候?做了什么事解决了“天火之谜”。②1、人们害怕雷暴,2、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进行“风筝试验”试验弄清天火的秘密,3、发明了避雷针。③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为了揭开雷电的秘密,在雷电交加的天气里进行“风筝试验”试验弄清天火的秘密的事。
2、全班交流明确方法和途径。 ?实践训练 巩固方法
?1、自学练习:《九色鹿》
2、组织交流内容,并说明方法。 2、?小结: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记事文章要概括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人的文章就要概括出写的是一个怎样的人,表现在什么地方;状物文章就要概括出文章这些景物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我们应对不同文章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概括。?1、学生自选方法,概括主要内容。
①扩展课题:谁干了什么事出卖了九色鹿,结果怎样?
②合并段落大意:1、一只神奇的九色鹿,2、九色鹿救了调达,调达发誓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3、调达出卖了九色鹿,爱到惩罚。
③抓紧住重点段。九色鹿救了调达,调达发誓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结果是什么。 2、组织交流。 ?布置作业,
巩固成果。?请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回家选择不同的文体。进行概括主要内容。做提纲性读书笔记。?在课外阅读时间进行,提高学生运用读书方法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课题?8、要素法读记事
课型?实践体验型??????
教学目标? 1、了解和理解记事文章的六要素,运用六要素读懂记事文章的方法,领悟故事主题。
2、?初步认识记事文章语言特色,培养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1、?一则有记事文章的幻灯片 2、了解学生的阅读记事文章情况。 教学过程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
检测激趣
导入新课?1、出示题目:选择什么题目是记事文章?有什么共同点?? ①我给江主席献花②宋庆龄故居的樟树③祁黄羊④推敲⑤沙漠里的绿洲
2、小结:在丰富多彩的生活里会遇到许多事情,会给我们教益、启迪、留下美好回忆。今天我们就学习如何阅读记事文章。 ?1、学生根据教师提问回答问题:
记事文章有①我给江主席献花④推敲
共同点是六要素:①时间②地点③人物④原因⑤经过⑥结果
记事记叙文就是按照一定顺序记叙完整的事情,交代清楚六要素,表达事情的意义
?
出示范例
体会方法?1、?出示故事《推敲》,填充: 项目?内容?项目?内容 时间??原因? 地点??经过? 人物??结果?
2、导学生小组内交流主要内容及体会事情的意义。 3、组织讨论,总结阅读记事文的方法。 ①读一读,了解文章内容。 ②找出事情六要素。 ③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④体会故事感情。 1、?学生填充。 项?内容?项?内容
时?唐朝?因?看到美景 地?长安?过?推敲诗句 人?贾岛?果?点明引申义
2、学生小组讨论,说记事记叙文的主要内容及事情意义。
①主要内容写唐朝着名诗人贾岛为了斟酌诗句中的一个词,不知不觉地撞进韩愈的仪仗队,当韩愈弄清真相后,一起研究敲定。
②事情意义:贾岛的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3、全班讨论记事记叙文阅读方法。 ?
实践体验
感悟方法?1、出示课外阅读记事文,用刚才方法读懂它的。再想一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全班交流,巩固方法。
3、评选阅读之星。?1、小组讲故事说说故事的道理。 2、全班比赛,总结方法。 3、推荐和评选阅读之星。 ?布置作业
巩固拓展?布置作业;用学到的方法阅读课外书籍,参加全班读书笔记展示。回去读书,用上在课堂里学到的方法,写好读书笔记。
课题?9、学习复述
课型?实践体验型
教学目标?1、认识复述的好处和种类,激发复述的兴趣。 2、掌握复述的方法,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阅读《西游记》,准备一个西游记的故事。 教学过程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理解课题,激趣导入。??????????? ?1、出示课题——学习复述 2、解释课题,提出学习要求。
复述就是用自己的语言把它叙述出来。
3、小结:复述有这么多的好处,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1、对课题进行质疑和理
解。讨论复述有什么好处?复述可以使我们领会和掌握文章内容,培养记忆力、想象力、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尝试练习
指导方法?⒈指定阅读《九色鹿》看课后有什么要求?(复述课文) ⒉指导方法及种类:
方法:①概括自然段大意复述。 ②根据提纲复述。
③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④抓住关键词语进行复述。
洁白如雪-汹涌、纵身-感激-泄露-起誓、千恩万谢-重金悬赏-告密-春光明媚、气愤、见得忘义-斥责、惩罚。
种类①简要复述。②详细复述。③创造性复述 3、组织学生复述交流。?1、?学习方法和种类:
2、独立阅读课文,自选方法和种类进行同桌复述练习。
自然段大意:山林中有只九色鹿—九色鹿听见有人呼救-调达十分感激-九色鹿要求他不许泄露-调达起誓-国王悬赏捉九色鹿-调达告密-九色鹿怒斥调达-国王下令保护九色鹿。
提纲:①山林中有只九色鹿。
②九色鹿救了调达,调达起誓决不泄露九色鹿住处。 ③调达向国王告密,带领军队捕捉九色鹿,九色鹿怒斥调达-国王下令保护九色鹿。 ④体会故事感情。
3、全班复述交流。实践体验
巩固方法?1、按以上方法自选课文进行复述。 2、让复述能力强的学生说说自己的经验。
3、全班测试学习效果。
《蝴蝶泉边观蝶》?1、各小组针对小组成员复述的情况进行评议。取长补短,提高自己。
2、初读课文列提纲 再读课文尝试练习
再读课文补充写下来。 布置作业,巩固成果?请学生回家阅读《西游记》,召开故事会。?学生回家阅读《西游记》自选方法、自选种类进行内容复述
课题1 0 阅读内容:《安徒生童话》 阅读目的:
1.??通过本书的阅读,不仅能扩展小学生的文学及历史知识,还能让孩子们知道了什么是美与丑,善与恶,提高了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 2.?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3.??让学生们自己读喜欢的书籍,到书中去体验快乐,拥有快乐的童年。 ?阅读准备:《安徒生童话故事集》 阅读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主题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过《美人鱼》、《丑小鸭》、《拇指姑娘》、《豌豆上的公主》这些童话故事吗?那你们知道这些美妙的故事是谁写的吗?(简介作者)他还
写了很多很多好听的故事、优美的童话,他就是安徒生,伟大的童话作家。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童话世界吧。 (二)指导读书方法
1.阅读时能基本把握文中的主要人物。
2.?边读边勾画你最喜欢的,认为最好的地方。
3.?能说出你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吗?自己能试着说一些。 ?阅读交流
(一)小组内交流
你读了《安徒生童话》的哪一篇,有哪篇文章你最喜欢?
学生只要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优美的语句,以及其中的段落,并且能说出你为什么喜欢就可以了。
(三)????全班交流 1.?组内选代表发言
2.??其他同学认真听,随时做补充。 3.?说说你是怎么去读课文的。 (四)??拓展延伸
把你感兴趣的童话故事讲给别人听。
课题1 1 认识交通标志
教学目标:
1、了解公路旁各种标志牌的用处,懂得要爱护标志牌。 2、初步学会识别常见的交通标志,并知道它们的用处。 3、使学生受到交通安全知识的教育,增强安全意识。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初步学会识别常见的交通标志,并知道它们的用处。 教学准备:
课件、标志牌教具卡片。
每人一张没有上色的标志牌、每人一张白纸、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激趣揭题
师:小马是森林里的长跑健将,今天一大早,他又沿着公路进行长跑训练,结果一路上发现了许多怪牌子(出示标志牌 )。
师:你见过这样的牌吗?是在哪儿看见的? 学生回答:
生1:我在我家旁边的十字路口看见过这种牌。 生2:我在到外婆家的路上看见过。 生3:我是在山洞的洞口看见的。 ……
课件播放生活中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揭示课题 :这些出现在公路边的牌子是交通标志牌,它提醒司机行人注意交通安全。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认识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
二、合作探究 认识标志
活动1:初步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 课件出示四个标志牌。 师:看屏幕上的这四个标志牌 ,想一想它们具体有什么作用呢?如果你是这些标志牌,
你会对司机叔叔说些什么?请你和同桌选择其中一个讨论讨论。 反馈交流:
⑴、反向弯路标志
师:看(课件演示)汽车开在盘山公路上,你发现了什么? 生1:汽车一下向左拐弯,一下又向右拐弯。 生2:汽车连续拐了两个弯。
生3:向左向右拐弯的方向是相反的。
生4:山路弯弯曲曲,汽车开来开去很危险。
生5:路边的标志牌就说明了山路是弯弯曲曲的。 ……
师生共同给标志取名——反向弯路标志(课件点击出示板书) 师:如果你是这个标志,你会对司机叔叔说什么?
生1:司机叔叔,这里汽车一下要向左拐弯,一下又要向右拐弯,要小心哟。 生2:司机叔叔,这里山路弯弯曲曲,汽车开来开去很危险的,你要注意一点。 生3:司机叔叔,山路弯弯曲曲,开车一定要小心。 ……
师:如果一条山路上有连续好多个弯,你能画个标志告诉司机叔叔吗? 学生画好后展示讲评。 ⑵、交叉路口标志
(课件演示)T型交叉路口不同方向两车相撞,得出在交叉路口设置一个交叉路口标志可提醒司机减速慢行,保证安全。
师:两条路交叉,还会有哪些情况呢?请你画一画。 展示反馈:有“十字交叉路口”、“Y型交叉路口”,还有“|— ”“ —|”等等,取一总名——交叉路口标志(板书)
师:如果你是一个交叉路口标志,你想对司机叔叔说些什么? 生1:司机叔叔,这里汽车开来开去很危险,你一定要小心。 生2:司机叔叔,这里车多,请你慢慢开。 ……
⑶、注意危险标志
师:看看这个标志,你发现了什么? 生:里面是一个感叹号……
师:你在哪些地方见过这个标志?
生1:我在造房子的施工工地看见过这个标志。 生2:我在做路的地方看见过这个标志。 生3:我在隧道口看见过这个标志。 ……
师:这些地方有什么共同点?(有它的地方就说明有危险存在。) 师生取名——注意危险标志(板书) ⑷、禁止超车标志
(课件演示)两辆车一前一后在路上行驶,忽然后面一辆车加大油门,很想超过前面的车,可是(出示一条红杆),这条红杆表示什么意思? 取名——禁止超车标志。
小组讨论:哪些地方车辆是不能超车的?为什么? 小组汇报:
在过桥、过洞、单行道、转弯处等地方不能超车,因为这些地方比较窄,比较危险,在这些地方超车容易出事故。 ⑸、认识其他一些标志
课件出示多个标志牌( )。
师:看一看,你认识图上的几号标志牌,它经常出现在哪些地方,有什么用,快快来告诉大家!
鼓励学生上台介绍,教师及时积极评价。
活动2:分类认识“警告标志”和“禁令标志” ⑴这么多的交通标志,你们能给它们分分类吗? 小组探究,师巡视并参与讨论。 ⑵小组汇报,师生共同小结得出:
按照标志的颜色和外形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分好标志牌)。
a、三角形、黄底黑边黑图案一类,就像足球场上的黄牌警告一样,我们称它们是“警告标志”。
b.、白底红圈黑图案,还有一条红杆的为一类,我们称它们是“禁令标志”。 活动3:判断标志类别并涂色
(每人拿出一张没有上色的标志牌)
师:看看自己手上的标志是警告标志还是禁令标志?应该是什么颜色的?请你给他涂上色,看谁涂得又对又快。 反馈、评价。 三、趣味练习 1、看标志牌说名称。(开火车说、抢答) 2、听名称拿标志。 3、游戏。
⑴小交警设置标志:把我们教室里的几条通道当作公路,看一看,想一想,什么地方可以放哪个标志。小交警“实地”摆放并说明原因。 ⑵当个小司机,(在游戏①的基础上)说说在开车过程中看见了什么标志牌,应该怎么做。
4、创新练习
当小小设计师设计标志
⑴自由选择一种名称设计标志牌。 名称:
注意陡坡标志 注意落石标志 禁止停车标志 禁止行驶标志
⑵作品展示,评价小结。 四、拓展延伸
1、课件播放实际生活中的另一类交通标志——指示标志(圆形蓝底白图案 ),说说它们的意义和作用。
2、知道因为标志牌能告诉司机前面的地形,并对司机提出要求,这样就可以避免危险,保证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所以我们要爱护公路旁的标志牌。
3、多观察,去认识更多的交通标志,并遵守交通规则,时时处处注意安全。
课题1 2 交通安全之小心过马路
活动目标:
1、了解交通规则,知道基本的交通常识。 2、养成从小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重点与难点:
重点:形象地感知交通常识——过马路要小心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 难点:日常生活中,较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 材料与环境创设:
1、环境创设,情景表演:乱过马路出车祸
2、自制汽车一辆,红绿灯,斑马线,录音游戏“过马路看看灯” 活动流程:
情景感知 → 体验交流 → 行为巩固 一、 情景感知
通过表演,让学生感知不能乱穿马路。
引导语:今天老师先请学生来看一段表演,好不好? (请三位学生表演)
1、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觉得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会产生? 2、 思考:我们应该怎么做? 二、 体验交流
1、 请学生看vcd中的几个片段(乱穿马路的危害)
引导语:你觉得电视中什么地方这些小朋友做错了,应该如何改正? 2、学生分散讨论。 3、 交流归纳:
① 他们错在哪里,应该如何过马路?(请学生演示改正) ② 认识斑马线,红绿灯。
③ 小结:过马路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要走斑马线 三、 行为巩固
1、 采用游戏的形式,巩固所进行的教育内容。(游戏:过马路看看灯) 学生表演过马路。(听录音,做音乐游戏)
2、 教师总结: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 四、 活动延伸
教育学生平时出去注意遵守交通规则。
课题1 3 不做危险游戏
一.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爱学习、爱劳动,是充满生机的新一代。我们在党的温暖的阳光下成长,在老师的悉心哺育下一天天成熟。我们是肩负重任、跨世纪的新苗。可是,我们却经常听到一些无端横祸向我们小学生飞来的噩耗;看到一些触目惊心、惨不忍睹的灾难在我们身边发生。同学们白天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学习安全知识,保证校内活动的安全是很重要的。 (二)出示四幅关于校园活动的漫画,分组讨论: 1. 他们的这些做法对吗?
2、课间活动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呢?
3、你们在体育课上的着装安全吗?你参加的哪些运动具有危险性呢? 4、你知道参加校园劳动时,应当注意哪些安全问题吗?
(三)学生进行选择题比赛
1.下课了,不能干什么:①打球。②追赶打闹。③跳绳。
2.哪些东西不准带进校门:①皮球。②三角尺。③利器、易燃物品。
3.哪种行为不对:①跳高、跳远。②攀越围墙、滑楼梯。③翻单杠、荡秋千。 4.上下楼梯怎样行:①右行。②左行。③左右行都可以。
师说:同学们都很聪明,那就希望同学们在学校能自觉遵守安全规则。 (四)小品:同学之间
(五)小组学习并操练自救常识。
A、参加室内活动,要牢记安全出口的标志及方位。遇到火灾不慌乱,服从指挥,保护要害,弯腰撤离。
B、人多混乱时,要靠在墙壁或固定物,加强自我保护。 (六)教师小结
学校安全人人讲,安全学校个个赞。安全知识时时记,注意安全处处提。愿同学们乘上安全之舟,扬起生命之帆,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 (七)课后练习
1.你们平时做危险游戏吗? 2、上下楼梯我们应注意什么?
课题1 4 课间不做剧烈运动
教学目的:
结合学校安全文明教育的主题,对学生进行课间安全教育,学习安全知识,学习文明行为。
教学准备:安全知识,关于安全方面的事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各位同学,下了课你们最喜欢玩什么游戏? 二.关于校园安全(例举一些不适合课下做的运动)。
1.同学们,你们看,碧绿的大海里,鱼儿在自由自在地遨游。你们听,蔚蓝的天空下,鸟儿在欢快地 歌唱。每当清晨,当朝霞映红了我的双颊,当树上的小鸟叫醒了我的梦想。当我迈着轻快的步伐来到学校。我们知道新的一天开始了。
2.校园就像一个家,安全文明靠大家。平时走路不奔跑,课间休息不骂人,不打闹。
3.上厕所不要拥挤等一下。这是我们少先队员要牢记的,因为平平安安最重要。 4.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在学校关于安全文明的感受。
5.还有很多同学想说,那请你和同桌的同学说一说自己因为一些不文明行为而受伤的过程或看到别人受伤的情景,好吗? 三,做一做 1、 课间做那些游戏好?
2、说说课间做剧烈运动的坏处。
3. 在日常生活中,像这样的警示牌还有很多很多,它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注意安全,同学们可要留心观察呀!
4. 但并不是每个地方都有警示牌来提醒我们,在没有警示牌的地方,我们更应该细心观察,加倍小心,尽量避免受伤。
5. 像这种情况,我们班发生过吗?
A.用铅笔或其它尖锐的东西互相打闹。
B. 在教室里互相追赶。
在我们学校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注意安全,找一找哪个地方需要注意安全? 6.现在轻松十分钟,我们来个安全知识问答。答对就得一颗星。 (1)同学之间发生小摩擦时,下列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原谅同学或报告老师,让老师处理。 B、记恨在心,事后叫人一起教训对方 C、据情节给予报复。
D、叫家长到学校来教训对方。
(2)在预防饮食安全方面做的不妥当的是( )
A、购买包装食品时,要查看有无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单位。 B、餐具要卫生,要有自己的专用餐具。
C、在外就餐时,选择较为便宜的,无证无照的“路边摊”。 D、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
(3)乘车时较为安全的行为是( ) A、在道路中间拦车。 B、上车时争先恐后。
C、车辆行驶时,头、手不伸出窗外。 D、不乘坐无牌、无证车。
(4)遇到别人打架时( )
A、上前围观,给自己认识的人加油、帮忙。 B、不管他 C、去劝阻
(5)遇到火灾时,拨打( ) A、110 B、119 C、120 D、121
(6)在道路上行走时( ) A、和同学边走边打闹
B、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走 C、行走时东张西望,边走边看书或做其他事情。 D、为赶时间与机动车辆抢行 ( 7) 判断:
1、使用刀具时,互相比划、打闹。
2、用湿手触摸电器,用湿布擦试电器。 3、用手或金属制品去接触插头底部。
4、当不慎摔倒时,身体尽量往前,保护自己的头部。 5、用沙子或泥土打仗。
6、下雨天,在湿的地面上奔跑。 7、站在凳子上往阳台下看 四.结尾。
1.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安全是如此重要,只有在安全和文明这片沃土的培育下,幸福之花才会绽放在你的生命旅程中。希望我们将安全牢记心中,将文明常伴左右。 2.同学们,听了这么多事例,现在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呢?
课题1 5 用电安全
教学目标:
了解触电的原因,掌握安全用电的原则. 教学重点:
理论联系实际,能在实际应用中遵守运用安全用电原则.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树立安全用电意识,提高生活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电是人类伟大发明,它给我们的生活通来了方便,但是只有安全使用它才能享受它给我们带来处。.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用电安全》。 二.触电及触电的危险.
人体是导体,当人体上加有电压时,就会有电流通过人体.当通过人体的电流很小时,人没有感知;当通过人体的电流稍大,人就会有“麻电”的感觉,当这电流达到8~10mA时,人就很难摆脱电压,形成了危险的触电事故,当这电流达到100mA时,在很短时间内就会使人窒息、心跳停止.所以当加在人体上的电压大到一定数值时,就发生触电事故 三.触电类型.
同学们,你了解几种触电类型?
(1)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人接触了火线与零线或火线与大地. ①人误与火线接触的原因.
②人自以为与大地绝缘却实际与地连通的原因.
a.人站在绝缘物体上,却用手扶墙或其它接地导体或站在地上的人扶他. b.人站在木桌、木椅上,而木桌、木椅却因潮湿等原因转化成为导体. ③避免家庭电路中触电的注意事项.
a.开关接在火线上,避免打开开关时使零线与接地点断开. b.安装螺口灯的灯口时,火线接中心、零线接外皮.
c.室内电线不要与其它金属导体接触,不在电线上晾衣物、挂物品.电线有老化与破损时,要及时修复.
d.电器该接地的地方一定要按要求接地. e.不用湿手扳开关、换灯泡,插、拔插头. f.不站在潮湿的桌椅上接触火线. (2)高压触电.
高压触电的危险比220伏电压的触电更危险,所以看到“高压危险”的标志时,一定不能靠近它.室外天线必须远离高压线,不能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捉蜻蜓、爬电杆等等.
四.发生触电事故以后的措施。
1.如果发现有人触电了,下列哪些措施是正确的? A.迅速用手拉触电人,使他离开电线. B.用铁棒把人和电源分开.
C.用干燥的木棒将人和电源分开. D.迅速拉开电闸、切断电源.
通过讨论要学生明确:处理触电事故的原则是尽快使触电人脱离电源,而避免在处理事故时,不使其他人再触电,所以A.B两项是绝对错误的.
2.如因电线短路而失火,能否立即用水去灭火?为什么?
要学生明确:不能,因水可导电,会加重灾情.必须迅速切断电源,用砂土、灭火器扑灭火焰.
五.课后练习。
安全用电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