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婴幼儿营养与保育-答案

来源:哗拓教育


《婴幼儿营养与保育》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I.

C 2.A 3. B 4. A 5. C

6. C 7.D 8. A 9. C 10. D

11.A 12. B 13.D 14. D 15. A

16 D 17 C 18 C 19 A 20 C

21 D 22 A 23 A 24 B 25 B

二、 多项选择题

1、ABC 2、 ABC 3、 ABCD 4、ABCD 5、ABCD

三.简答题

1.模仿是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成人许多行为方式、态度、语言和价值观,都作为榜样而被幼儿模仿。除了出于教育的目的有意识地提供的范型之外,儿童的大多数模仿是在无意识之中进行的。因此并不是成人所希望的语言和行为才会成为儿童仿习的榜样,为儿童所模仿学习,成人在儿童面前所表现出来的一切行为和态度、语言均有可能成为儿童模仿的对象。幼儿经常会表现出有些成人意想不到的模仿行为,使他们“大吃一惊”。因此,作为教师,要时刻自觉注意自己的言行,以对儿童心理、行为发展产生良好的影响。

2答:第一,情绪情感是幼儿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激发者;第二,情绪情感影响幼儿智力活动的效果;第三,稳定的情绪状态构成幼儿的性格特征。

3. 答:一,运动记忆,运动记忆是指对自己的动作、身体运动及其系统的记忆。儿童最先出现的记忆就是运动记忆,如对吃奶进身体运动姿势形成的条件反射。运动记忆不仅出现得早,而且保持的时间比较长;第二,情绪记忆,情绪记忆是对体验过的情绪情感的记忆。情绪记忆也是儿童最早出现的一种记忆。幼儿喜欢什么,厌恶什么,依恋谁,害怕谁,往往都和他们早先的情感生活经验有关,是情绪记忆的结果;第三,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形象记忆的内容是生动具体的事物或形象类材料;语词记忆的内容则是语言。儿童掌握语言之前,其记忆内容基本是具体事物的形象,随着语言活动的形成和发展,语词才逐渐成为记忆的内容。在幼儿的记忆中,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一般来说,将形象和语词结合起来,会起到相互促进,提高记忆效果的作用。

4. 答:第一,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学习社交技能和策略,促进其社会行为向友好、积极的方向发展。第二,同伴交往是学前儿童积极情感的重要后盾。第三,学前儿童在同伴交往中的观察学习和积极探索,有助于促进其认知能力的发展;第四,同伴交往可为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基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