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订单培养;藏族订单班;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198(2019)01-0024-04传授,忽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等。实现“订单培养”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高职“订单培养”人才模式为切入点,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水利类专业为例,分析“订单培养”存在的不足,借鉴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与青海藏区合作的藏族订单班人才培养的成功模式,探讨完善“订单培养”人才模式策略,旨在为进一步提升高职订单班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积极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培养合格的后继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一、高职订单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加强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职业性与实践性的本质要求。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指导思想下,我院与中水第十五工程局、葛洲坝有限公司等开展了“订单培养”的合作模式,在促进水利类学生就业方面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但从“订单培养”人才的内涵看,订单人才培养还有许多亟需提高之处。
2018年*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
中强调:“职业院校要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
更多高技能人才。”这对新时代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订单培养”是高职院校与企业、行业或政府合作的主要模式,也是中国式“双元制”职业教育理念的重要表现形式。“订单培养”是企业或政府根据用人需求,向高职院校下“订单”,高职院校与企业或政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实践内容及职业素养,且企业、政府有效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为学生实习提供必要条件,实现校企、校政之间深度合作,为企业、政府单位培养满足岗位能力需求的高质量技能人才。
由于高职院校、企业或政府各自侧重点不同,在校企或校政“订单”培养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企业参与度低,甚至不参与;仅把“订单培养”当做学生的就业形式,不注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条件、“双师型”教师不能满足“订单培养”要求;订单培养过程中仅注重知识、技能的
[收稿日期]2019-01-15
[基金项目]2018年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教改)研究基金项目“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水利工程识图》课程教学研究与实
践”(项目编号GJ1813)。
[作者简介]陆静(1987—),女,陕西武功人,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分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水利类专业教育、教学。
-24-
(一)订单培养仅作为一种就业形式。近年来,水利类专业与工程单位组建的订单班均为短期订单班,解决了部分学生的的就业和顶岗实习问题。学生订单培养时间只有大三第一学期。学生集中在学校学习相关课程、实践项目,因时间短,学生根本无法通过课堂和实践树立职业意识。
(二)企业在教学中的参与度不高。订单班的学生均为企业考评筛选后所确定,在班级组建时,企业和学校均给予了高度重视。企业根据岗位需求对订单班学生的课程设置提出了建议,但课程教学内容、实训实践项目及实际教学企业均无参与,导致订单班的课程教学与实际工作需求不贴切。
(三)“双师型”教师、实训实践条件不足。当前,水利类专业的很多教师都是硕士研究生毕业,理论素养很高,但缺乏项目设计、施工实践,对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相关技能掌握不透,跟不上工程项目的建设需要。师资与高职教育不匹配,影响了订单人才培养的质量。此外,高职院校的实训实践场所或基地都是以学生参观或理论学习为主,不具备进行实际生产建设的条件,生产性或真正的实践性实习场所的缺乏,也给订单人才培养造成了困难。
(四)以就业为导向的订单班模式应对危机显弊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促进就业的一种有效模式。在市场经济环境稳定发展的条件下,“订单式”校企合作模式是可以实现校企双方顺利对接,保证学生就业的签单率,但在经济形势突变的情况下,“订单”肯定面临“退单”从而使高职院校陷入被动。从另一个层面来讲,在市场经济中,任何一个企业或行业的发展都有其周期性,用人需求有高峰也有其低谷,在行业处于低谷时,工程单位项目少,人员需求减少,就没有和高职院校组建“订单班”的意向,而当行业发展势头好,工程单位就愿意组建“订单班”,通过校企共同努力,培养满足岗位需求的人才。
(五)订单班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缺失。因订单班为以就业为导向的短期订单班(只在大三第一学期开设),学院按照企业要求对学生的培养最多只有一学期,且企业对订单学生教学参与度不高,对学生而言,与提前签订就业单位无异。在学校授课的过程中,部分订单班学生因无就业压力,便松懈,懒散,上课迟到、早退,旷课现象仍有发生,且在学习过程中“差不多”思想太严重,凡事不求严谨,
过得去就行。除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外,职业素养的严重缺失,也是订单人才培养质量的缺失。
二、青海藏区基层水利人才订单培养模式面对高职院校订单培养人才的现状,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深化校企合作的方法和路径,以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青海藏区基层水利人才订单培养模式,为高职突破订单人才培养的瓶颈,深化用人单位与高校的合作提供了良好的示范。
青海藏区基层水利人才订单培养,是针对青海藏区水利专业人才严重匮乏的实际,水利部推动青海省和有关院校合作,探索“订单式”水利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其打破了以往短期订单班、政府无参与、企业参与度低的订单培养模式,充分发挥了职业院校的办学特色和专业优势,是职业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又一里程碑。
(一)青海藏区基层水利人才订单培养的由来为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国发〔2008〕34号)的重大部署,促进青海藏区民族团结、1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09年发展与改革合作备忘录,月,水利部与青海省政府签订加快青海藏区水利以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努力,加快青海藏区的水利发展。
青海等藏区在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和生态保护大局中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近年来,青海省水利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水利事业发展需求相比,还存在专业人才短缺、引不进留不住提升难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水利基层人才开发培养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2016年以来,针对藏区基层水利专业人才严重短缺、引不进留不住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由水利部牵头并推动青海省和陕西省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先后在玉树、果洛两个藏族自治州探索“订单式”水利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订单班”定向招生,专班订单培养,毕业后定向就业,面向当地藏族高考考生招生;单独编列藏族班,按照藏区水利发展需要编制培养方案、设置课程;通过优先录用、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学生毕业后定向到藏区就业。
(二)青海藏区基层水利人才订单培养模式特点
1.政府主导。为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青海等
-25-
《关于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意见》(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意见》(国发〔2008〕34号)的重大部署,水利部对口支援青海藏区水利发展与改革。针对青海藏区水利基层人才短缺的实际,考虑到藏区学生的生活习惯、区域差异及水利人才培养等,水利部与陕西省政府协调,确定陕西省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为藏族订单人才培养院校,对藏族订单班单列高招指标,且青海省海南州政府与院校签订《政校合作订单培养人才协议书》。在订单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水利部、青海省政府及水利厅等对藏族订单班学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及时了解学生在校学习情况,且青海省相关水利部门对学生的实践锻炼给与了全面的支持。
农牧区贫困家庭,2.人才培养创新。藏族订单班多数学生来自
考虑到学费问题,当地政府和学校均积极伸出援手,对藏区订单班学生实行特有的学费政策:州政府为学生缴纳一年学费,学校免除
一年学费,学生自己承担一年学费。这大大减轻了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在课程设置上,“订单班”采取“合格+特长”的培养方式,在开设大学基础课程的基础上,专门设置符合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农林牧等生态保护特色课程,以满足学生就业岗位的需求。在实践锻炼方面,学院和政府均给与了大力支持,玉树市、贵德县水利局均提供了实习岗位,订单班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在当地水利局进行实习,学院派遣2-4名指导老师全程指导学生实习工作。目前,订单班学生已经连续两年暑期在藏区水利部门实习,通过实习,学生进一步了解未来工作岗位,了解了水利建设对藏区发展的重要性,找出自身知识与实际岗位需求的差距,体会到了岗位职责的意义。藏族订单班学生认真踏实的学习态度、强烈的求知欲受到了任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州政府就与学生签订就业协议,3.定向就业,助力藏区水利发展。录取伊始,
保证学生毕业后返回生源地就业。“订单班”学生毕业后,通过专业化
培养,可为当地水利改革和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通过本土化培养,可有效保证当地水利人才相对稳定,助推脱贫攻坚;通过民族化培养,藏族学生稳定就业后,将对促进当地安全稳定和民族团结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藏族订单班已经开班两年,最早的“玉树班”学生也已进入大三阶段,零就业压力使得玉树订单班学生能安心完成大三相关课程的学习,不断-26-
积累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为胜任岗位职责打下扎实专业基础。青海藏区基层水利人才订单培养模式的推广,符合国家支持青海藏区发展的宏观政策,对高职院校深化校企、校政合作,完善订单人才培养模式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
三、订单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订单培养”人才模式是高职院校深化校企、校政合作的必由之路,其可持续发展的落脚点就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订单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需要校企、校政双方共同努力。就目前情况看,高职院校仍是订单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需要高职院校不断完善实训实践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教学资源,挖掘资源潜力,为订单班学生乃至全专业学生创造与实际工程项目岗位对接的条件,为用人单位输送符合岗位需求的合格人才;同时,应发挥专业优势,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一)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实践资源。随着国家示范院校建设及一流高职院校建设,水利类专业的实验实训条件进一步完善。为深化校企合作,我校与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五工程局在我校共建了中水十五局建筑材料检测分中心。该检测中心试验设备齐全,各项设施条件良好。学院应进一步加强建筑材料检测分中心建设。鼓励学院相关教师取得从事建筑材料检测的职业资格证书,聘请中水十五局科研院的专家或资深人员来指导具体的实践操作。建筑材料检测分中心的运行,为教师提供与工程实际对接的机会,为学生提供校内实习的岗位,也为“订单班”人才的培养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都提供了很好的校内实践条件。此外,除了利用二级分院自身的实训基地外,根据订单人才培养需求,还可充分利用相关二级分院的实验实训基地。
(二)以“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为契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订单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一般均会为订单班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以此为契机,通过与企业协商,让相关教师或青年教师与学生一同去企业顶岗实习,熟悉项目管理、施工流程、施工技术、建筑材料检测等实际岗位工作,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新实验仪器操作应用等,提高教师双师素质。同时,根据实习教师的实习
“双师型”“双师型”情况,学院或教研室应根据企业实际的运行管理及各项规范、标准的更新,及时更新教材或教学内容,尽量减小教材内容的滞后性,缩减课本与实践的差距。
(三)重视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加强学生实习管理。在订单班培养过程中,对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但职业素养教育(如人际关系、价值取向、工作态度、团队合作、行为规范等)相对较弱。因学校的实践项目均是训练性质的,即使有实际的项目化训练题目,但是也完全模拟不了实际的工作情形,这也是职业素养培养的困难所在。订单班学生的岗位方向确定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向学生说明岗位工作的意义及重要性,首先让学生树立职业意识。其次,教学或实践过程中,需将职业素养作为对学生考核的一部分。企业也应派资深工作人员来校考察、指导学生的职业素养养成,学校也应邀请优秀校友或毕业生来校作报告,通过校企共同协作,为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重视对订单班学生的考核,在订单人才输出之前,学生的培养质量先要过学校的质量关,不能急于就业对订单班学生就放松要求。
订单班学生实习或顶岗实习期间,定期了解学生实习情况,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困惑、未能解决的问题等要及时与订单企业沟通,予以解决。同时,通过学生的实习反馈,调整现有教学体系及实训实践内容,紧跟行业发展的步伐,使学生更能适应企业需求。
(四)发挥专业优势,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高职院校应以其职业性优势为社会发展输送应用技能型人才。青海藏族水利人才订单培养,为高职院校发挥专业优势,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十九大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我国西部、西北地区矛盾更加突出。人才培养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号召下,高职院校应积极发挥职业、专业优势,加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企业或政府协作,培养区域发展的后继人才;通过开展科研合作,利用专业优势和智力资源为区域企业或政府单位
提供技术支持,深化校企、校政合作,全力支持区域经济发展。
四、结语
高职“订单培养”人才模式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校企、校政双方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各自作用。就学院专业层面而言,更需要学院的政策支持、经费支持。面对“订单培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应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利用实践资源,提升师资力量,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在坚持面向市场的同时,还应牢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使命,积极与西部及西北地区经济欠发达区域企业或政府协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培养合格的后继人才、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陈烈强,张志霞,金传伟.高职“订单式”人才
培养模式的发展障碍与发展策略研究[J].职教论坛,2015(24).
[2]王淑文.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
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6,18(3):20-24.
[3]刘丽娜.高职校企合作订单班的探索与实践
[J].教育与职业,2013(11):175-176.
[4]郭娟.高职院校订单培养模式的现状问题及对
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3):81-83.[5]余思瑶.高职院校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实践探
索——以订单班人才培养为例[J].职教论坛,2018(6)
[6]张春生.高职院校构建校企合作双赢机制应对
危机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6):36-37.
[7]水利部网站.水利部青海省签订加快青海藏区
水利发展与改革合作备忘录陈雷、宋秀岩出席并讲话[EB/OL].(2009-01-20).[2018-12-25].http://www.mwr.gov.cn/xw/slyw/201702/t20170212_839973.html.
[8]水利部网站.人民网:水利部总结推广“订单
式”水利人才培养模式[EB/OL].(2018-08-21)
责任编辑:惠海云
-2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