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一种汽车应用驱动电机[实用新型专利]

来源:哗拓教育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8158384 U(45)授权公告日 2018.11.27

(21)申请号 201820791215.3(22)申请日 2018.05.25

(73)专利权人 常州得一赛福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西太湖

科技产业园兰香路8号(72)发明人 付凤吉 

(74)专利代理机构 常州市夏成专利事务所(普

通合伙) 32233

代理人 姜佩娟(51)Int.Cl.

H02K 19/02(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汽车应用驱动电机(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应用驱动电机,属于驱动电机领域,包括散热风扇、电磁绕阻、中心转轴、接线盒、轴承和风罩,所述该驱动电机底部设置有机座,且驱动电机一侧设置有接线盒,所述接线盒内设置有接线柱,所述该驱动电机前面设计有前端盖,所述前端盖中间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里套有中心转轴,所述中心转轴直连有转子,所述转子外围绕有一圈电磁绕阻,所述电磁绕阻外围绕有定子,所述中心转轴另一端也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设置于内端盖上,所述内端盖外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外设计有风罩,该驱动电机利用电磁绕阻的切割磁感线原理增加驱动电流,且将整个结构简化于一轴输出,使用方便,节省占用面积。

CN 208158384 UCN 208158384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汽车应用驱动电机,包括散热风扇(1)、内端盖(2)、定子(3)、机座(4)、电磁绕阻(5)、中心转轴(6)、花键(7)、前端盖(8)、转子(9)、接线柱(10)、接线盒(11)、轴承(12)、风罩(13)和驱动电机(14),其特征在于:所述该驱动电机(14)底部设置有机座(4),且驱动电机(14)一侧设置有接线盒(11),所述接线盒(11)内设置有接线柱(10),所述该驱动电机(14)前面设计有前端盖(8),所述前端盖(8)中间设置有轴承(12),所述轴承(12)里套有中心转轴(6),所述中心转轴(6)上设计有花键(7),且中心转轴直连有转子(9),所述转子(9)外围绕有一圈电磁绕阻(5),所述电磁绕阻(5)外围绕有定子(3),所述中心转轴(6)另一端也连接有轴承(12),所述轴承(12)设置于内端盖(2)上,所述内端盖(2)外设置有散热风扇(1),所述散热风扇(1)外设计有风罩(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应用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4)和接线盒(11)与驱动电机(14)固连于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应用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盖(8)、内端盖(2)和风罩(13)均卡入驱动电机(14)内壁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应用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盖(8)与内端盖(2)中心均固定连接有轴承(12),且直接套连在中心转轴(6)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应用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转轴(6)与转子(9)固定于一体,且中心转轴(6)直接连接于内端盖(2)外的散热风扇(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应用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3)与驱动电机(14)内壁紧密贴合,且定子(3)与转子(9)中间布置有电磁绕阻(5),所述电磁绕阻(5)连线于接线柱(10)。

2

CN 208158384 U

说 明 书一种汽车应用驱动电机

1/2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驱动电机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应用驱动电机。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汽车应用驱动电机的种类很多,由于其种类很多,所以应用领域的要求也过于多,但是实际工作中,并不能真正解决现实需求。一些小型机器只需要一个启动电机,而传统的电机结构复杂,而且笨重,并不优于起动机,而且在汽车工业中,轻量化也是有待解决的问题。所以本发明将传统电机结构简化,设计出这种微型驱动电机。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应用驱动电机,以解决上述背景中出现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应用驱动电机,包括散热风扇、内端盖、定子、机座、电磁绕阻、中心转轴、花键、前端盖、转子、接线柱、接线盒、轴承和风罩,所述该驱动电机底部设置有机座,且驱动电机一侧设置有接线盒,所述接线盒内设置有接线柱,所述该驱动电机前面设计有前端盖,所述前端盖中间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里套有中心转轴,所述中心转轴上设计有花键,且中心转轴直连有转子,所述转子外围绕有一圈电磁绕阻,所述电磁绕阻外围绕有定子,所述中心转轴另一端也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设置于内端盖上,所述内端盖外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外设计有风罩。[0005]进一步而言,所述机座和接线盒与驱动电机固连于一体。[0006]进一步而言,所述前端盖、内端盖和风罩均卡入驱动电机内壁槽。[0007]进一步而言,所述前端盖与内端盖中心均固定连接有轴承,且直接套连在中心转轴上。

[0008]进一步而言,所述中心转轴与转子固定于一体,且中心转轴直接连接于内端盖外的散热风扇。

[0009]进一步而言,所述定子与驱动电机内壁紧密贴合,且定子与转子中间布置有电磁绕阻,所述电磁绕阻连线于接线柱。[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汽车应用驱动电机采用的原理易于理解、结构简单、而且无需占用汽车内部的过多使用空间,其潜在的优点是借用电磁感应原理,借力用力增加驱动时的启动电压,使驱动时使用平稳。附图说明

[0011]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应用驱动电机的整体内部结构展示图。[0013]图中:1-散热风扇、2-内端盖、3-定子、4-机座、5-电磁绕阻、6-中心转轴、7-花键、

3

CN 208158384 U

说 明 书

2/2页

8-前端盖、9-转子、10接线柱、11-接线盒、12-轴承、13-风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001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0016]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应用驱动电机,包括散热风扇1、内端盖2、定子3、机座4、电磁绕阻5、中心转轴6、花键7、前端盖8、转子9、接线柱10、接线盒11、轴承12、风罩13和驱动电机14,所述该驱动电机14底部设置有机座4,且驱动电机14一侧设置有接线盒11,所述接线盒11内设置有接线柱10,所述该驱动电机14前面设计有前端盖8,所述前端盖8中间设置有轴承12,所述轴承12里套有中心转轴6,所述中心转轴6上设计有花键7,且中心转轴直连有转子9,所述转子9外围绕有一圈电磁绕阻5,所述电磁绕阻5外围绕有定子3,所述中心转轴6另一端也连接有轴承12,所述轴承12设置于内端盖2上,所述内端盖2外设置有散热风扇1,所述散热风扇1外设计有风罩13,所述机座4和接线盒11与驱动电机14固连于一体,所述前端盖8、内端盖2和风罩13均卡入驱动电机14内壁槽,所述前端盖8与内端盖2中心均固定连接有轴承12,且直接套连在中心转轴6上,所述中心转轴6与转子9固定于一体,且中心转轴6直接连接于内端盖2外的散热风扇1,所述定子3与驱动电机14内壁紧密贴合,且定子3与转子9中间布置有电磁绕阻5,所述电磁绕阻5连线于接线柱10。[0017]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汽车应用驱动电机时,首先将接线盒11打开,将接线柱10接电路,电磁绕阻5通电,由于电磁感应,转子9在转的同时,切割磁感应线而产生电流与电磁绕组5的电流对流,使整个工作过程更加节省电能,而且在中心转轴6输出端设计有花键7,可以同轴连接需要驱动的启动轴承,而且在中心转轴6另一端设计有散热风扇1,可以将电磁绕阻5产生的热量适当放出,以使电机工作流畅。[0018]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19]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4

CN 208158384 U

说 明 书 附 图

1/1页

图1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