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保卫战
摘要:衡阳保卫战从1944年6月23日开始到8月8日告终,整整个昼夜。第
10军包括后来伤愈逃出而幸存的人,估计不足600之数,而日军投降后供称在衡阳战役中其亦死亡12 , 000余人。斯役可谓悲哉,壮哉!至今忆来,仍惊心动魄,感奋不已!
关键词:抗战 历史 衡阳
前 言
5月的莫斯科,无名烈士墓前的长明火炽烈地燃烧。激昂的战歌在红场上空回荡,战士们的欢呼声响彻云霄,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在这里举行。乐曲雄壮,战旗飘扬,俄罗斯受阅部队步伐铿锵,中国、印度、独联体国家等的方队一一通过红场,共同接受各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领导人的检阅。盛大的阅兵,将人们的思绪拉回烽火连天的岁月。从浴血搏杀的欧洲大陆,到逐岛争夺的太平洋战场;从同仇敌忾的亚洲战区,到大漠硝烟的非洲前线…… 那一页历史不容忘却,最早的抗争,最终的胜利。如果没有中国的持久抗战,二战的历史必将是另一种写法。那一页历史必须被铭记,衡阳保卫战是二战中亚洲战区,唯一以少胜多,坚持时间最长、最惨烈的城市保卫战,是抗战史上的奇迹,衡阳守军第十军打出了国威,衡阳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实践时间:2015.*月*日-*月*日 实践地点:衡阳市抗战纪念馆 实践人员:****
实践方式:查找文献法,走访调查法 实践内容:
一、参观纪念馆
7.20下午我去到岳屏公园参观衡阳抗战纪念城。沿石路登山,进入树木葱茏的“衡阳抗战纪念城”景区,山腰上,一座古朴典雅的凉亭呈现在我们面前,
名曰“歇山亭”,沿着石阶往上走,就到了“抗战”牌坊,此牌坊名初由“胜利”坊改为“解放”坊,一九八三年又改为“抗战”坊,它表现了衡阳人民将永远缅怀衡阳保卫战的先烈,感谢他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衡阳这座名城。此牌坊往上走,一座“大钟”巍然屹立,此钟名“和平钟”,每逢重大纪念日,此钟将在雁城的上空鸣响,告诫我们,要永远铭记“衡阳保卫战”这段难忘的历史,激励我们不忘国耻,励精图治,珍惜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共创美好的未来!再往上是纪念广场,在碑的两旁各建
一“纪功亭”,此亭以崇有功之将士。在纪念广场中央,一座高18.16米,用坚硬的花岗石和洁白的汉白玉砌成的纪念碑矗然而立,碑身“衡阳抗战纪念城”七个大字耀眼夺目,塔的下方,用大理石雕刻的八副浮雕分别为:民众箪食壶浆—岳屏激战—民工支前—张家山战斗,四个表现战争经过的画面。目睹这些画面,我仿佛进入了抗战的战场。另外四副分别为梅—兰—竹—菊四君子的画面,“梅兰竹菊”四君子风格的淡雅与品质的高贵,自古以来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都有高洁的象征,以此赞美抗日军民的坚毅刚强。碑的后方为“衡阳抗战纪念堂”,堂内陈设了以衡阳抗战历程为素材的抗战史料,图片、实物、名人书、画、纪念作品,图文并茂地铭记了付出巨大代价的衡阳抗战史实。沿堂而下,在纪念堂的后方,一尊“衡阳军民抗战”
的群体大型铜雕,画面栩栩如生,宏伟壮观,此雕像描绘了“衡阳保卫战”生动的场面。
二、了解历史
(一)日军第一次总攻
1944年6月23日拂晓,日军第68、116师团扑向衡阳,中国抗战史上最悲壮、最惨烈衡阳大战的序幕正式揭开。双方激战至6月27日,日军在付出巨大伤亡后,攻占了衡阳外围阵地,阵地上的中国守军连伙夫在内,无一人逃跑、投降,全部战死。
6 月28日,日军调上了预备队,对衡阳发起了第一次总攻,在飞机、重炮的掩护下,日军如潮水般一波一波发起冲锋,并对中国守军施放了毒气。双方展开激烈的攻防拉锯战,经5昼夜几乎连续的搏杀,日军停止了进攻,中国守军挫败了日军的第一次总攻。日军忙于补充兵力、弹药,战况稍缓。 (二)日军第二次总攻
7月11日,得到了野炮四个大队、迫击炮二个大队的增援的日军攻城部队开始了对衡阳的第二次总攻,惨烈的攻防战又开始了。7月13日,中国守军击毙日军 120联队联队长和尔大佐,经过连续9昼夜的血战,日军68、116师团以伤亡8000 人、阵亡联队长1名、大队长6 名、几乎所有的中队长的代价,只攻占了衡阳防线的一线阵地,日军的第二次总攻又遭惨败。中国守军也伤亡4000余人,失守的阵地都打到最后一人。在日军着手准备第三次总攻期间,城内外大小战斗并未停止,军委会在7月12日严令79军、62军火速增援衡阳,20日己打到衡阳郊外,不料日军正好在此时停止对衡阳的总攻,转而全力阻击并反击中国援军,79军、62军被迫后撤。 (三)日军第三次总攻
衡阳久攻不下,惊动了日本天皇和日军大本营,在日本中国派遣军严厉斥责下,横山勇又调派了58师团、13 师团二个主力师团,增援68、116师团。这时守城的中国第十军的有生力量已经基本消耗殆尽,轻伤员、马夫、伙夫统统上了火线。日军合四个师团之力对衡阳进行了第三次总攻,最后的血战到来了,第十军伤员已过8000人。部下向军长方先觉提出了突围的建议,方拒绝了,说”我们突围出去了,剩下这 8000伤兵怎么办,你们忍心丢下他们让日本鬼子屠杀,死,我们死在一块,要自杀,我先动手”。衡阳中国守军第十军与下属各部的通讯联络电话线都被日军飞机、重炮炸断,已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各部处于各自为战状态,衡阳的陷落己是时间问题了。方先觉向军委会发出了“……来生再见” 的最后一电,然后拔枪自戕,一旁的副官眼明手快,将手枪击落,枪响未击中。这时,第三师师长周庆祥进来报告说:“军长,我已以你名义下令挂白旗了”方
先觉对援军迟迟不到,让第十军孤军血战,已心存不满,经反复考虑说”那只有这样了,不是我们对不起国家,是国家对不起我们。不是我们不要国家,是国家不要我们。”命参谋长起草了投降条件:1.保证官兵生命安全;2.收容治疗伤兵,郑重埋葬阵亡官兵;3.第十军保留建制,不出衡阳,就地驻防。
当晚,方先觉与日军68师团长堤三树男正式谈判,日方向第十军的顽强战斗意志表示敬意,并完全同意所有的条件。历时47天的衡阳之战落下了帷幕。
三、调查感想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时候,我们不要忘记日本侵华战争给我们祖国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日本帝国主义在这场侵华战争中,实行法西斯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野蛮政策,态意屠戮中国士兵和无辜平民,毁坏国家和人民财产。据中国近代史资料统计,在八年抗战中,中国人民伤亡人数达一千八百多万人,加上部队损失,伤亡人数在二千万人以上。财产损失,据日《经济学人》杂志刊载冈崎嘉平太的谈话说:“日本给中国造成的战争损失达五千亿美元到八千亿美元” 。
日军侵华暴行,同样给我们衡阳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据有关资料记载,在衡阳保卫战的战争中仅衡阳市就死亡了二万九千四百八十二人(不包括县区),整个城市的房屋,被敌人的飞机大炮摧毁,幸存较完整的房屋仅五栋,全市到处是断壁颓垣,一片瓦砾。其财产的损失,更是一时难已估计。现在五十岁以上的人,大都亲身经历过这场截祸,颇晓日军的暴行,对日本帝国主义是深恶痛绝的。 以史为镜,发奋图强。为什么日本法西斯敢于悍然发动侵华战争?就是因为当时的中国处于分裂状态,处于内战之中,就是因为当时中国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国弱民穷。现在,抗日战争胜利已经四十年了。四十年来,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我们中国今天正处在振兴中华的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提出这个时期的维护世界和平、完成祖国的完全统一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任务。这三大任务中,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基础。我们要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振兴中华,为振兴衡阳,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贡献。我们深信,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民族,我们既然能以艰苦卓绝钓努力,赢得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也就一定能够摆脱贫困和落后,走向繁荣富强。同时,我们还希望早日消除台湾同祖国大陆的分离伏态,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为了统一祖国,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曾
提出过许多和平统一的主张,可是目前台湾当局还在坚持拒不和谈的态度,这是有碍祖国统一大业实现的。我们希望台湾当局吸取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合作的经验,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尽快改变这种态度,作出明智的抉择,采取开明的政策,尽早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我们更要发扬爱国主义和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精神,同心同德,奋发图强,为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具有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实现新时期三大任务而努力奋斗。我们坚信,中华民族一定能够更加坚强地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四、衡阳抗战文化资源利用
(一)加大力度,保护抗战文化遗址。
目前衡阳抗战历史文化遗存和抗战文化风貌都遭到严重的破坏,如八路军衡阳办事处旧址及原国民党陆军第十军指挥部的中央银行、五桂岭前线指挥所等旧址,已面目全非;南岳游干班旧址现已凋败,面临着倒塌的危险;衡阳保卫战的最后战场、第十军将士最后关押之地的船山书院也破旧不堪;南岳忠烈祠周围的19座陵墓不仅当年所辟墓道已无迹可寻,就是石碑标示除74军公墓外有一块刻有国民党党徽及“游人到此,脱帽致敬”字样的石碑外,其余墓葬均无任何指示标识;原国民革命军第37军6O师的集体公墓也已经坍塌;衡阳市城区内有张家山(今胜利山),系原陆军第十军衡阳保卫战阵亡将士合葬墓已看不到历史原貌。因此,必须从总体上来研究和安排对现存抗战文化资源的保护,不仅对于列入各种级别的重点文物单位要保护,而且对那些没有列为重点保护单位的有代表性的历史建筑和居民建筑也应努力抢救。
(二)深入研究,发掘抗战文化内涵。
“南岳游干班”作为国共两党并肩合作、中华民族团结抗敌的历史见证,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它是国共两党团结合作抵御外侮的历史丰碑,更是海峡两岸共同振兴中华的精神家园;“南岳军事会议”曾经召开四次,影响深远;全国唯一的“抗战名城”的称号、“衡阳抗战纪念城”的兴建更是记录了这座城市曾经的苦难和英勇;“南岳忠烈祠”的每一块石头都隐含着不屈的忠魂。衡阳抗
战文化资源的内涵无比丰富,非常值得挖掘。因此,完全有必要深入研究衡阳的抗战文化,挖掘其丰富内涵,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来推介衡阳的抗战文化资源,扩大衡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优化整合,打造抗战文化品牌。
衡阳的抗战文化资源具有知名度大、特色浓、内涵丰富的特点,如“衡阳保卫战”、“衡阳抗战纪念城”、“衡阳机场”与“美国飞虎队”、“南岳游干班”、“南岳佛道救难协会”以及忠烈祠、胜利坊、双忠亭等都是全国独有、世界知名的抗战遗址和大事件,特别南岳忠烈祠可以说是建筑最早,并且是中国大陆纪念抗日阵亡将士而修造成的唯一大型烈士陵园,早在1996年就被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资源主要集中在衡阳城区和南岳衡山,交通便利,完全可以整合起来。同时,还可以通过兴建衡阳抗战文化主题公园,拍摄关于衡阳保卫战的经典影视作品,面向海内外同胞举行一年一度的“中华儿女公祭抗战民族忠烈大典”等,将衡阳的抗战文化打造成全国性抗战文化品牌,带动红色旅游,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四十七天的血与火》,《衡阳文史资料》第3辑。
《衡阳保卫战述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