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 突破性技术创新网络组织及组织能力研究 突破性技术创新网络组织及组织能力研究 齐延信,吴祈宗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北京100081) 摘要:本文从技术特征、产品特征和市场特征三个方面总结了突破性技术创新与渐进性技术创新的差异,针对 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特征和其创新网络组织结构,运用战略能力、职能能力和项目能力三个维度阐述了突破性技 术创新网络组织的组织能力,指出学习是提升该能力的有效途径,并在此基础上说明了突破性技术创新网络组 织的学习与渐进性技术创新学习间的区别。 关键词:突破性技术;渐进性技术;网络组织;组织能力;学习 中图分类号:F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9753(2006)07—0147—04 Research on the Network Organization and the Organizational Capacity of Disruptive Technology Innovation QI Yan—xin,WU Qi—zong (School ofManagement and Economics,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Beijing 100081,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diferences between disruptive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increment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 term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chnology,product and market.According to the specila character and the structure of network organization of disruptive technology innovation,it expatiates on the organizational capacities of the network organization upon山e utilization of strat ̄gic capacities.functional capacities nad project capacities.After point- ing out that learning is an effective way to promote the capacities,the diferences of the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between disruptive technology and incremental technology is explmned. Key words:disruptive technology;incremental technology;network organization;organizational capacities;learning 按照创新强度的不同,可将技术创新分为渐 续发展的主要动力。而我国的经济,虽然在近二 进性创新(Incremental innovation)与突破性创新 十年的时间内以较快的速度增涨,但技术创新大 (Disruptive innovation)。20世纪90年代以前,企 多属于模仿创新或者二次创新,突破性技术创新 业的技术创新大都以渐进性技术创新为主。20世 非常少。所以,我国企业要想在世界上占有一席 纪90年代以后,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 之地,就必须重视和加强企业的突破性技术创新。 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的技术创新由以渐进性 但是,由于我们现有的相对成熟的知识和理论大 创新为主转变为以突破性创新为主,大量的突破 多基于渐进性技术创新,而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特 性技术纷纷涌入我们的社会。在当今的经济社会 征与其截然不同,因此,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研究 中。突破性技术创新已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甚 是一项既艰巨又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任务。 至对一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产生非常重要 一、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特征 的影响。据有关统计表明,美国的技术创新有 纵观国内外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研究。不同 78%为首创或技术突破型,这已成为美国经济持 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其定义,但是我们不 收稿日期:2006—04—20修回日期:2006—06—26 作者简介:齐延信(1964一),男,河南南阳人,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决策理论与技术、风险理论和技术创新管理。 14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中国软科学2006年第7期 难发现他们对突破性技术创新概念界定存在的共 性:突破性技术创新是相对于渐进性技术创新而 言的,它常常能改变现有的技术和经济规则,给现 存的企业带来巨大的灾难,甚至导致整个产业的 消亡。为了更准确地理解突破性技术创新,有必 要从技术特征、产品特征和市场特征三个方面加 以阐述。 (一)技术特征 与渐进性技术创新相比,突破性技术创新具 有更大的技术风险。渐进性技术创新是按照企业 现有的技术标准,沿着已有的技术轨道发展,而突 破性技术创新是建立在一整套不同的科学技术原 理之上的一种“破坏性”的创新,它企图突破原有 的技术发展轨道,从而开辟新的技术发展方向。 对于这类技术创新,已有的技术标准不可能支持 它,新的技术标准又没有建立,而且突破性技术创 新成功的标准难以设定,因而具有很大的不确定 性。如果某项技术创新一旦有了既定的标准,技 术的进一步发展就演变为渐进性技术创新。因 此,突破性技术创新与渐进性技术创新只是一个 相对的概念。 (二)产品特征 突破性技术创新产品最初在性能上比主流市 场上已定型的产品差,并不受主流用户的欢迎,但 具有少数激进的(通常是新的)用户比较喜欢的其 它特性。突破性技术产品一般比已定型的产品便 宜、结构简单且易于使用。如VCD机相对录像机、 电子表相对机械表、数码照相机相对传统照相机、 晶体管收音机与真空管收音机相比,都是突破性 技术产品。 (三)市场特征 与渐进性技术创新的市场风险相比,突破性 技术创新要大得多。这是因为,渐进性技术创新 是对现有技术产品性能的改进,面对成熟的市场, 产品获利多、市场大、顾客多;而突破性技术创新 是以潜在市场的开发为突破口,这就意味着在潜 在用户转变为主流用户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风险。 通常情况下,当一项重大产品创新首次出现时,性 能指标比较模糊,而主流用户都对主流技术性能 改进感兴趣,因此,很容易被市场拒绝,市场开发 非常困难。但是,一旦突破性技术创新转变为现 有市场的主导技术,它对原有的主导技术并不仅 仅是简单的替代,而是一种跨越,这种跨越标志着 l48 全新产品、服务或工艺在市场上的出现,也常常意 味着一批企业的消亡,另一批企业的诞生。例如 日本的电子表替代瑞士的机械表。 二、突破性技术创新网络组织 在以往的研究中,企业总是被清晰地界定为 一个单独的实体,而且通常受到来自中央战略团 队的集权领导。例如,在技术创新研发过程中,高 级管理的传统角色是从组织的所有提议中挑选、 考虑和评估少数项目创意,然后就所有项目做出 “继续或中止”的决策。因此,高级管理是对整个 组织中产生的可能性反应,并负责为选中项目的 发展和导入市场配备资源,但这类观点并不适合 企业进行突破性技术创新。美国哈佛大学克莱顿 ・克里斯坦森(Clayton M.Christensen)指出,企业 进行突破性技术创新应该从需要突破性技术的消 费者和愿意为之投资的投资者身上获得资源,而 不是从原有组织内部。一般来说,企业创新网络 的集成对象可分为三类:资源、知识和技术。于 图1 突破性技术创新网络 图2突破性技术创新网络组织关系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企业管理 突破性技术创新网络组织及组织能力研究 是,我们可以从资源的角度构筑突破性技术创新 网络(图1)。资源观理论认为企业是联系紧密、难 于模仿的资源和能力的综合体,这些资源可以是 物质的,如产品设计和技术成果,也可以是无形 的,如商标、用户需求。从企业间关系的角度,可 以将突破性技术创新网络中的企业划分为核心企 业、合作企业和供应商三种类别(图2)。 (一)核心企业 虽然有许多企业参与突破性技术创新,但从 组织控制的角度看,一定存在一个“领导”企 业——整个网络组织的核心;从能力的角度来看, 企业网络组织必须具有核心能力,也就是说在某 一方面具有独特的、难以模仿的优势,而这种优势 必须在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创 新网络组织中的领导企业与拥有核心能力的企业 并不总是一致,如以政府主导的突破性技术创新, 政府是领导企业,而不是拥有核心能力的企业。 拥有核心能力的企业通常在整个网络组织中扮演 具有实质意义的领导角色,网络组织中其他企业 的活动必须围绕其展开。虽然网络组织中的核心 企业拥有很强的核心能力,但由于突破性技术创 新所需要的资源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企业外部,而 且出于降低突破性技术创新所带来的风险和不确 定性的考虑,创新网络组织中的核心企业都会寻 找合适的合作伙伴。 (二)合作企业 合作企业是指参与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众多企 业中,那些因为技术能力等方面的制约因素而不 能在企业群中起主导作用,但拥有完成突破性技 术创新所需稀缺资源的企业。从技术能力的角度 来看,合作企业也具有某方面的核心能力,能够弥 补核心企业的不足,形成资源互补。正因如此,核 心企业和合作企业间不仅仅是市场交易的关系, 他们还将共同分享最终成果,这使得双方更加信 任和友好,合作期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三)供应商 供应商和网络组织中的其他企业通过市场进行 连接,完成产品的交易。他们之间的关系通过商业 合同表现出来,但由于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 很高,无法将所有详细的任务需求量化为可测度的 技术指标。此外,突破性技术创新不像渐进性技术 创新那样,在出现信用问题时可以临时在市场上寻 求替代者来保证产品的顺利生产制造,供应商的任 务一旦完成不了就会给整个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带 来非常巨大甚至是致命的影响,因此,在诚信的基础 上进行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三、突破性技术创新网络的组织能力 由多个企业组成的突破性技术创新网络的组 织能力和基于企业自身的组织能力相比较,不仅 需要拥有企业自身的组织能力,而且还需要具有 超越企业自身边界、隐藏于企业外部环境的组织 能力,这些能力在核心企业、合作企业和供应商之 间的交互管理活动中表现出来。Chandler从战略 能力和职能能力两个维度来解释企业的组织能 力。战略能力是指某一企业比竞争对手更迅速进 人一个增长的市场或退出一个衰退市场的能力; 职能能力是指改善企业的研发、生产、分销、采购、 财务以及日常行政管理所必需的能力。虽然这两 个能力能够很好地解释企业如何获取竞争优势, 但是Chandler提出的组织能力框架是将企业作为 单独的实体,也就说只关注单一企业的内部,并没 有包含隐藏于企业外部的组织能力,所以Chandler 提出的框架并不适用于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网络的 组织能力的分析,但可以将Chandler提出的分析 框架进行修改来解释突破性技术创新网络的组织 能力。在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中,企业、领先用户 和投资商的关系比较复杂,不同于渐进性技术创 新过程中企业与其它机构之间的一种简单交易, 因此,项目制组织结构比较适合于企业进行突破 性技术创新。这样,在Chandler提出的战略能力 和职能能力的基础上,可以运用项目能力的概念 来解释突破性技术创新网络的外部组织能力。 突破性技术创新网络组织的战略能力是指企 业对技术或市场环境变化快速反应的能力,这一 能力存在于核心企业中,并在整个组织网络的企 业中进行分配;职能能力是指为突破性技术创新 的研发和制造提供必要的支持性服务的能力,该 能力渗透到整个网络内的企业中;项目能力指企 业对其外部企业进行协调和控制的能力,主要包 括识别领先用户的能力、选择供应商的能力、在创 新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和控制能力以及各企业和科 研机构间的协调和控制能力等,项目能力将战略 能力和职能能力进行有效的整合,并充分挖掘网 络组织整合所产生的混合效应。 四、突破性技术创新网络组织能力的提升 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技术特征、产品特征和市 14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中国软科学2006年第7期 场特征决定了其不能像渐进性技术创新那样可以 通过重复的累积学习获取对现有产品、服务或工 艺进行调整、改良和改进的认识,以满足现有主流 用户的需求或降低成本。由于突破性技术创新是 以潜在用户为突破口,建立在一整套不同的科学 技术原理基础之上,是技术发展路径的“另辟蹊 径”,所以在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中很少有重复性 和惯例性学习。尽管如此,突破性技术创新网络 组织中的企业仍然需要提高他们的组织能力,从 而降低在以后的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中犯类似错 误的风险。虽然各种突破性技术之间存在很大差 异,但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创新网络组织之间没有 相互学习的可能。事实上,在突破性技术创新过 程中有着许多相同或类似的环节,例如领先用户 对未来主导产品设计的可行性分析、合作企业以 及供应商选择的标准、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方式 等,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重复性和惯例性的活 动。因此,突破性技术创新网络组织中的企业也 可以通过学习来不断提高其战略能力、职能能力 和项目能力,从而最终提高其组织能力。这里的 学习不同于渐进性技术创新过程中的连续性学 习,其特征表现为跳跃性、间断性或超越性。此 外,渐进性技术创新中的学习效应主要表现为产 品成本领先或差异化,而突破性技术创新网络组 织的学习效应更多地表现为产生新的类似项目的 重复性活动。获得突破性技术创新重复经济性的 重要因素是组织能力、惯例以及运作流程,它们可 以使相同或类似项目更有效地完成。 突破性技术创新网络组织能力的提升可以通 过建构三种不同维度的学习过程来实现。战略能 力维度:企业组织通过不断地调查和分析企业内 外部环境,识别和发现领先用户的需求,获取潜在 市场机遇,并形成有价值的构想,通过寻求相关合 作企业实现联合开发,从而探索现有技术轨道的 改善点或全新的突破性技术轨道,以满足未来市 场主流用户的需求;职能能力维度:企业组织从突 破性技术创新过程中和成功后的改进建议中学 习,根据模糊前端阶段所产生的效应,对组织现有 的职能结构进行变革,建立新的职能组织;项目能 力维度:在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中,企业组织需要 将其内部项目能力延伸到企业外部,在新的环境 中培育新的项目能力,这种延伸迫使企业强化其 控制和协调能力。 基于战略能力维度的学习是促使组织识别和 发现新的突破性技术创新项目的源泉,新项目将 推动或迫使企业对其组织架构进行适当的变革, 以便更有效地同外部组织机构进行合作。企业组 织同其外部相关组织进行合作意味着企业需要延 伸其项目能力,即企业必须在新的时空范围进行 学习,以保证整个项目的成功实施。职能能力和 项目能力层面的组织学习是战略能力学习的一个 重要反馈来源,并同时导致新的组织架构的产生, 最终影响组织的战略焦点和方向,实现组织战略 能力层面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孙圣兰,夏恩君.突破性技术创新对传统创新管理的挑 战[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6):72—76. [2]Grabher G..1993.The Embedded Firms:On the social— ecomomics of industiral networks[M].London ECAP 4EE. [3]赵明剑,司春林.基于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技术跨越机会 窗口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5):55—57. [4]陈劲,吴沧澜等.复杂产品系统开发网络组织及组织 能力探索[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5,(1):21—27. [5]陈劲,郑刚.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与展望[J].管理学报,2004,(1):119—124. (本文责编:海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