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通风与防尘课程设计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术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环境资源工程系 黄婷段在鹏 [摘要] 工业通风与防尘课程设计是安全工程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文结合近年的教学实践,并借 鉴其他专业课程设计的经验,分析该课程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课程设计的选题、时间安排、指导方法的 改进及考核制度的完善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为今后学生参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课程设计工业通风与防尘安全工程教学改革 工业通风与防尘是安全工程专业重要的必修课之一,主 要任务是为作业场所提供足够数量和质量的空气,稀释或排 除生产过程产生的毒害、爆炸气体及其粉尘,调节作业场所 的环境参数,保证安全生产【l】。工业通风与防尘课程设计是 工业通风与防尘课程知识结构的实践部分,通过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与防尘课程设计是在学生学完通风与防尘相关 理论知识后,在大三第二学期的期末,集中两周的时间进行, 要求学生拟定设计对象的通风除尘系统,并进行计算,选择 通风除尘设备,绘制设计图纸等工作。由于课程设计安排在 期末,学生在这个时间段内需花大量时间准备课程期末考, 并且该课程成绩的高低对学生参评奖项的影响不大,因此有 部分学生对课程设计不是特别重视,并没有花太多心思进行 思考和设计。此外,工业通风与防尘课程设计涉及通风及除 使学生能更加系统掌握工业通风与防尘的原理和方法,培养 学生运用标准和规范对工业场所的通风与防尘要求进行系统 分析,提出设计方案并完成通风除尘系统的设计,以此培养 学生形成较为系统和科学的思维体系,为以后专业工作和设 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尘方式选择、通风量计算、风管布置及选材,系统水力计算、 风机选择以及通风系统图的绘制等内容,由于理论课程的授 课时间有限(40学时),使得学生对通风除尘系统设计相关 知识掌握不深,大部分同学无法在两周时间内顺利完成一个 课程设计是工科本科教学实践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 本科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门专业课(专业基础课) 教学环节的继续、深入和发展L2J。目前国内很多高校都结合 相关专业课程设置课程设计环节,并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实践 完整的通风除尘系统的设计任务。大多数学生存在抄袭他人 的设计成果或提交的材料未达到预期的设计要求,无形中降 低了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1.2课程设计题目设置不合理 取得较好的效果【3。’]。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参考其他专 业课程设计的相关经验,对福州大学至诚学院安全工程专业 工业通风与防尘课程设计的教学质量予以改进,培养学生运 由于指导老师在课程设计任务书中给出的题目较为单 一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具备初步 的设计能力,为本专业领域相关业务质量提升奠定基础。 ,并且学生的生产实践经验有限,导致多数学生选择的题 目大同小异。表l为近三年该课程设计的选题,从中可见学 生选题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对校内图书馆、音乐厅、食堂、 1 工业通风与防尘课程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安全工程专业于2Ol 1年9月开始招 生,目前已向社会输送了两届安全工程人才。该专业的培养 实验室等进行通风设计,选择校内设计对象的同学可以通过 实际调研获得设计数据;二是对冶炼、酸洗、抛光车间进行 通风除尘设计,选择该类设计的学生由于缺少实际设计数据, 目标重点是培养能到企事业单位和工矿企业从事安全工程领 域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工业通风与防尘是安全工程专业学生 结果存在部分抄袭情况,限制了学生独立进行数据调研、独 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如果学生基本理论运用能力、工 必须掌握的一门专业技能课。工业通风课程设计是在学生学 完部分理论知识后的实践环节,培养学生通风与防尘工程的 程设计分析能力下降,将直接导致毕业设计质量的下降,不 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1 。 实践能力。通过三年的教学实践,该课程仍然存在如下问题。 ・基金资助:福建省教育厅项目“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安全科学与工程研究生课程评价体系评价及优化”(编号:52004663)。 2017年第1期(总第121期) 87 工业通风与防尘课程设计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表1 课程设计选题一览表 课程设计题目 组数 至诚学院第一实训中心化学实验室通风系统设计 至诚学院第一实训中心微生物实验室通风系统设计 某小区地下车库通风系统设计 某抛光车间通风除尘系统设计 某冶炼车间通风除尘系统设计 某酸洗车间通风除尘系统设计 至诚学院第三食堂通风系统设计 至诚学院音乐厅通风系统设计 1.3课程考核方式不合理 工业通风与防尘课程设计的考核方式没有明确标准,最 5 4 2 4 2 4 3 2 终的成绩是按照学生提交的设计说明书和图纸进行评定。指 导老师通过考查学生设计说明书的格式规范、数据合理性、 图纸规范、设计方案的合理性等指标给定最终成绩。这种考 核方式没有将学生在课程设计两周时间内的平常表现考虑进 去,忽略了小组成员的具体分工,并且成绩带有一定的主观 性,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激发。 1.4学生工程设计基础较薄弱 工业通风与防尘课程设计需要学生具有CAD绘图、建 筑工程技术、工业生产1_=艺、电机、除尘设备等相关知识。 学生在进行通风除尘系统设计之前,仅利用40学时学习工业 通风与防尘的理论知识,对CAD的掌握能力以及对通风除 尘数据手册、设计标准和规范的能力有限,导致学生在设计 过程中不能综合运用较多的专业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只 能盲目参考教材。 2新的工业通风与防尘课程设计教学模式 由于工业通风与防尘课程设计存在较多问题,本文借鉴 其他专业课程设计的经验,提出工业通风与防尘课程设计的 新教学模式。 2.1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 工业通风与防尘课程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顺利完成课 程设计不仅需要学生掌握通风与除尘相关理论知识,还涉及 其他领域的很多内容,比如工业生产工艺、建筑工程、材料 工程等内容,学生还应具备CAD绘图能力、工程设计标准 和规范的应用等能力。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在教学《工程制 图》这门课程时,增加较多的学时数进行CAD绘图教学, 同时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文献检索,进行学习交流,了解企业 生产工艺、建筑工程、材料设备、技术规范、标准等内容。 2.2课程设计时间安排合理化 为解决以往课程设计的安排时间过于集中,导致学生无 88 2017年第1期(总第121期) 法顺利完成课程设计的问题,我们做了一个调整,在课程开 始初就布置课程设计任务,让学生了解课程设计的内容和方 法,使得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听课,边学习边设计。这样学生 就有比较多的时间进行思考、选题和数据调研,及时发现问 题,并向指导老师反馈,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3课程设计选题实际化 课程设计的选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程设计的质 量 J。工业通风与防尘涉及的场所非常广,办公楼、工业生 产车间、停车库、实验室、矿井、隧道等都需要通风。在布 置课程设计任务时,要求学生选的设计对象一定是自己能够 进行实地考察的,可以结合学校或学校周边的场所,或者结 合生产实习的企业进行设计。只有学生真正了解了设计对象 的情况并进行实际调研,获取设计数据,才能够让学生有更 明确的概念和目标进行设计,避免抄袭他人成果的情况,同 时还可以培养他们团队分工协作的能力。 2.4完善课程设计考核方式 工业通风与防尘课程设计的考核内容不应只参考最终的 成果,还应综合考虑其他因素,诸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考核内容应能体现设计全过程 学生对完成课程设计所进行的方案设计、实地调研、数据计 算、完成设计、出勤情况、报告撰写、图纸质量、答辩情况 等环节【8】。为此,我们完善了课程设计的考核标准,考核成 绩由报告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20%)、答辩成绩 (占10%)三部分构成,考核等级为优秀、良好、中等、及 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报告成绩主要考核学生提出的通风除 尘设计思路和方案的合理性,设计公式及数据应用的准确性, 对标准、规范的掌握及应用,报告中的文字、图表和公式的 规范性等内容;平时成绩主要考查学生平常的学习态度、出 勤率以及是否主动查阅和学习相关的设计标准和规范,CAD 绘图操作等知识;答辩成绩主要参考小组分工情况、设计方 案的描述以及回答问题的准确性等内 。我们还根据学生 课程设计报告的质量,将设计成果较好的报告分成一、二、 三等奖,给学生颁发课程设计奖状,作为对学生工程设计能 力的肯定,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2.5加强师生交流 指导老师在课程设计中的作用非常重要。由于学生缺乏 实践工程设计经验,因此在设计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比 如通风方案是否合理,设计数据的选择、设备选型、绘图规 范等内容是否准确,指导教师应及时指导学生,为他们答疑 解惑,这样学生才不会因为感觉难度太大而出现中途放弃或 直接抄袭的行为。教师的指导除了面对面指导和集中答疑外, 还可以利用微信、电子邮件、短信、电话、QQ等方式对学 生进行辅导L3 ]。 (下转第94页) 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浅入深。 ①从山顶上看下来,这个城市非常漂亮。 ②做完作业,他开心地出去玩了。 ③为了完成作业,他昨晚熬夜了。 Step 2:Write down two sentences and let the students join them together. The girl is Mary.We saw her in he ltibrary yesterday. ④没有收到回信,我决定再给他们写一封。 ⑤听到这个激动人心的消息,每个人都很激动。 学生多数是用状语从句进行翻译,这时就可以介绍非谓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句的改写引出先行词、引导词以及 定语从句的概念。 Step 3:Write d0wn some sentences and let the students conclude the usage between relative pronoun and relative 语作状语的用法,并让学生重新改写。也可让学生将改写后 的例句背下来,加深印象深刻。当然最后还得让学生通过练 习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adverb.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对从句成分的划分总结关系代词 及关系副词问用法的区别,在做中学,更形象,印象更深刻。 Step 4:Practice 3结束语 要做好初高中英语的衔接教学,教师应该认真研究教材 并熟知学生的情况,做到因材施教,注重由已知引入未知,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the right words.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进行巩固。 层层深入,这样才能让学生顺利融入到高中的学习和生活中 去,才有可能达到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目的,为整个高 中阶段学习奠定基础。 2.3.4非谓语的用法 非谓语(the Non.Finite Verbs)是英语运用中较为高级的 结构,是对所有复合句的升华和浓缩,是高一学生理解和运 用的难点。当然,衔接教学中的非谓语用法讲解不应太难, 应该是对初中所学知识的一个归纳和概括。可以先由学生熟 知的the developed world以及the developing world进行导 参考文献: [1】李晓娜.通过增强自我效能提高英语自主学习积极性[D】.成都:四川外 语学院.2010. [2】吴欢.浅析高中生的词汇教学【JJ.阅读与鉴赏(中旬),201 l(12):39. [3】朱惠芳.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英语教师,2008(1 1):25-26. 入,复习并归纳非谓语动词作定语、主语以及宾语及补语的 用法。至于作状语的情况,则由对以下几个句子的翻译进行 切人: (上接第88页) 3结语 [2]王晓霞.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指导方法改进探讨[J】.化工高等教 育,2011(6):38-41. 【3】阳富强.工业防火防爆课程设计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 育,2015(3):40-44. 工业通风与防尘课程设计是安全工程专业本科实践教学 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就福州大学至诚学院而言,目前本课 [4李松,4]方晓波.给排水工程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 育,2013(2):99-102. 程设计存在题目设置、考核方式等主要问题,本文结合近三 年的教学实践以及借鉴其他专业课程设计的经验,从课程设 计的选题、学生设计基础的强化、指导方式的改进等方面提 出改进措施,旨在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培养学生对通风除尘系统设计过程的熟练掌握,形成较为系 统和科学的思维体系,为以后专业工作和设计打下良好的基 础。 [5]吕秀琴,艾自兴.“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教学内容和模式探讨【J】l实验技 术与管理,2012,29(1):165—167. [6]侯素芳,任艳频.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内容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 究与探索,2012,31(1):108—1 10. [7】魏连江,王德明,陈开岩.《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研究与改革 [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7(7):163—167. [8]徐林,关守平,张羽,等.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考核模式改革与实践[J】.实验 参考文献: [1]马中飞.工业通风与防尘[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室研究与探索,201 1,30(10):354—356. 94 2017年第1期(总第1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