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 5年6月第2 7卷第3期 JOURNAL OF JIANGXI UNIVERSITY OF TCM 2015 Vo1.27 No.3 升降 机升 的目 vitv Abstract:Angry machine movements are widely existed both in nature and in human body organism,which reflect various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of the zang—fu organs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to the functions of human body.The imbalance spleen and stomach could cause the produce of disease,th qi of liver and lung plays a great role during the coordination of the increase and decrease in the qi activity of spleen and stomach.Therefore.there is a need to attach great impo ̄anee to the”up an~d down”of liver and lungWhen .dealing with spleen and stomach disease,the author gain a lot to the treatment methods of soothing liver and lung or torifying liver and repleshing lung.Through the recover of the qi of spleen and stomach by the qi coordination of liver and lungthe spleen and stomach ,disease will be cured alongside. Key words:Liver and Lung;Spleen and Stomach;The Qi§Up and Down;The Spleen and Stomach Disease 气机升降首次反应于《黄帝内经》,如其中《素 问・六微旨大论》云:“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 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其中又云: ……在五行中,肝属木,法春气,为阴中之少阳,主生 主升,阳生之始也,人体五脏六腑之气血皆借助于肝 胆之气而升发,如《素问・六节藏象论》有“凡十一 脏皆取之于胆”之说。肺属金,法秋气,为阳中之 阴,阴藏之初,主杀主降,为气之终也。肝经与肺经 相交于肺中,肝居于右,其气自左循经而升,肺居于 “……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寓意有形之体,均存在 气机升降出入运动,其普遍存在自然中。人属自然 界的一部分,其亦存在于人体也,并对人体的生命活 动有着重要作用。气机升降体现了脏腑的生理特 性…《临证指南医案》针对脾胃的生理特点提出: “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 而脾胃升降失调,运化失常,则产生各种疾病,如腹 胀、泄泻、恶心、呕吐、呃逆等。 1 肝肺能调全身气机,对脾胃气机升降有重要作用 ・上隔,其气自右循经而降。肝与肺,一生一杀,~升 降,一始一终,对全身气机之升降有着引动、调节 一作用。 在脾胃升降中,脾之升清有赖于肝之升发,肝之 疏泄升发正常,才能鼓舞脾胃之气血,促进其运化水 12・ 林辉辉等:从肝肺气机升降论治脾胃病 谷、水湿的能力。而肝疏泄升发失常,包含两方面, 一有津血运行不畅,情志抑郁,二便不调,以及肝经循 行部位的异常症状_2 J。因而临床上多出现脾胃虚 弱、胃失和降伴善恐,胆怯,忧郁,或胁下虚闷或坠胀 之肝虚症状,治疗时当以益肝补肺为要。《景岳全 为肝疏泄太过,而致肝木乘土,二为肝疏泄不及, 肝疏泄功能减退,肝气虚,鼓动无力而致木虚不疏 土,两者均可引起脾胃升降失调,运化失常。脾之升 清亦需胃之降浊,一升一降协调才能维持中焦气机, 维持正常生理功能。肺主宣发肃降,以肃降为顺,清 肃周身之气,如喻昌《医门法律》概括说:“肺气清 肃,则周身之气莫不服从顺利。”肺气肃降,胃气同 降。若肺失其肃降,易引起胃失和降。脾主升清,水 谷精微需肺之宣发肃降方可布散全身,营养各脏腑 形体官窍。肝肺之间相互调节,肝之左升受肺之右 降制约则不会升发太过出现木火刑金,肺之右降受 肝之左升之制约则不会肃降不及致金不制木,两者 书・新方八略引》云:“凡气虚者,宜补其上,人参黄 芪之属见也。”而黄芪不仅可补脾肺之气,亦可补肝 气。如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黄芪解”中 说道:“肝属木而应春气,其气温而性条达,黄芪之 性温而上升,以之补肝原有同气相求之妙用”即可 选用黄芪、党参、白术等甘温益气之品,补肝肺之气, 恢复脾胃之健运受纳之力。又因肝喜条达,可佐以 少许陈皮、木香理气之品,即补中寓通之理也。张锡 纯在其中又说:“凡遇肝气虚弱不能条达,用一切补 肝之药皆不效,重用黄芪为主,而少佐以理气之品, 服之覆杯即见效。” 3验案举例 升降协调才能调畅全身气机。如《临证指南医案・ 虚老》日:“人身左升属肝,右降属肺,当两和气血使 升降得宜。” 2治疗当以调肝肺为要 (1)肝肺气郁,脾胃失和型。 肝气郁滞,失其疏泄, 患者李某,男,50岁,形体偏瘦,平素工作压力 2.1舒肝达肺,调和脾胃法中焦气机雍遏,升降失调,出现胸胁胀痛,腹胀,腹痛 欲泻,泻后痛减,不思饮食,喜叹气,口苦,恶心,呕吐 反胃等肝气乘脾、犯胃之症。而肝疏泄不利,木火刑 金,亦可引起肺失宣降,肺失肃降,肺气上逆故而出 现咳嗽,气喘及肺气失宣而出现畏寒等症;肺胃其气 大,情绪急躁。两胁下胀痛伴腹胀2月余,受寒、情 绪不佳时加重,喜叹息,时发胸闷、咳嗽,偶发头晕, 怕冷,易感冒,知饥但不欲食,食后腹胀加重,嗳气, 大便时干时稀不成形,小便调,舌质淡略暗,苔薄白, 脉弦而欠流利。给予舒肝达肺,调和脾胃法治疗,方 同降,胃亦失和降也,亦会出现恶心,呃逆等胃气上 逆之症也。相反如肺失于宣降,金不制木,则气机不 调,木失其疏泄,复又引起木克土及肝胃不和的症 状。此两者情况,均会出现肺气宣降不利之症状,而 以四逆散加减:柴胡15g,炒白芍lOg,杏仁15g,苏子 lOg,郁金lOg,合欢皮lOg,枳实9g,炙甘草6g,荆芥 6g,白术9g。水煎服,并嘱畅情志,7剂后两胁下胀 痛伴腹满大减,怕冷减轻,咳嗽次数减少,胸闷减轻; 去荆芥,合欢皮,加黄芪lOg继服2周后症状基本消 失。 医者往往只看到了肝脾不和,肝气犯胃之症,重予调 肝之法,而忽略了肺失宣降之性,故治疗时效果不 佳。 对于此类病症,应重视肝肺气机之协调,方能进 一按语:患者平素情绪急躁,肝失疏泄,而犯脾胃。 肝郁而出现两胁下胀痛喜叹息等症状;胃脾升降失 调,胃失通降则出现腹胀、嗳气,脾气不升则出现大 步调整脾胃气机。故治疗时,可予柴胡、郁金、陈 皮等辛散之性疏解肝气,升发肝气;而肺为清虚之 体,难任厚味,故予枇杷叶、紫苑、桔梗、苏子、杏仁等 恢复肺之宣降之性;并可酌情予枳壳、厚朴、旋复花 等具有沉降之性药通降胃之气;黄芪、党参、白术之 类健脾,恢复脾之升清功能,如姚奇蔚善用肃肺达肝 法治疗脾胃病,治疗时尤重肝肺气机的宣降调达,宣 肺理气调达肝气之郁,舒展脾胃气化。 便时不成形,偶发头晕,肝气不疏影响肺气的功能, 肺失宣发而导致营卫不能上充斥肌表,故易受风寒 之邪出现怕冷,易感冒,肺失宣降而导致时发胸闷、 咳嗽,复而影响于胃,故治疗时,予柴胡、郁金、合欢 皮疏肝解郁,杏仁、苏子宣降肺气,恢复其宣降功能, 荆芥疏散风邪。患者病程较久,脾气亏虚,失其健 运,故白术益气健脾,恢复其健运,枳实通降胃气,诸 2.2 益肝补肺健脾法 肝气虚,激发无力,造成 “木不疏土”出现脾失建运,脾不升清,胃气失和降, 乏力,腹泻,呕吐等症。而肺虚失其宣降之力,不能 降气血于脾胃,脾胃亦虚也,升降失调,亦可出现神 疲乏力,面色萎黄,纳少,腹胀,气短,乏力,大便偏 溏,甚者脱肛,泄泻不止等症状。其中肝气虚又多伴 ・药共奏疏肝达肺,调和脾胃,斡旋中州之功。 (2)肝肺气虚,脾胃失养型。 患者陈某,女,42岁,以不敢独处1年,不思饮 食半年前来就诊。刻下面色青白,形体消瘦,不思饮 食,不敢独处,易受惊,害怕与人交流,气短、乏力,动 则汗出,大便无力,量少,2~3天一(下转第l6页) 13・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年6月第27卷第3期 EHF以发热、出血为主要表现,以“火”为主要 考虑中医药的治疗优势,笔者以为该期应以现代医 学目前的对症治疗为主,配以中医学的养阴扶正,清 热解毒,凉血止血,凉心开窍。方选安宫牛黄丸、至 特征,病变迅速,纯粹的卫分证在本病发展过程中表 现不甚明显,所以简单地将卫气营血辨证运用于该 病论治中较难实现。同时,基于“火郁发之”,笔者 宝丹、紫雪丹、生脉散、三甲复脉汤、黄连阿胶汤等。 EHF是人类进入2l世纪以来遭遇的又一次传 染病大暴发,对于我们中医来说,这既是难题,又是 机遇。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对疫病的防治存在天 然优势,其系统的理论依据,适用于疫病防治的各个 阶段,重视“未病先防”的理念同样具有较强的现实 意义。我们相信中医工作者在这场战斗必将发挥中 在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治疗埃博拉出血 热专家指导意见(第一版)》的基础上,以为该病应 分期论治,具体可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在此基础 上重在清气凉血护阴,并予毒邪以出路,使毒邪外 透。此外,虽然中医对于危急重症也有丰富的理论 基础和临床实践经验,但是具体针对EHF,我们应 考虑目前医疗发展现状,认清中医学与现代医学各 自的优势所在,积极诊治。 3.1 初期 BHF患者起病较急,在潜伏期后可迅 医药的重大优势,为保护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 全做出新的贡献,而于其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也将铸 就中医发展的新平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埃博拉出血热防 控方案[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4,7(4):289. [2]陈英虎,尚世强,俞蕙.人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研究进展[J].中医 循证儿科杂志,2014,9(4):241. 速出现高热、头痛、肌肉疼痛、疲劳等卫气同病的症 状。治以辛凉清热,透邪解毒为主,使热邪发散外 出,并酌情予以养阴之品,辅助机体抗邪,选方以加 味银翘散为主方加减,邪热相持者,亦可选人参白虎 汤,当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时,随症诊治。 3.2 中期初期诊治不利,该病可迅速发展,出现 [3]任成山,赵晓晏.理性和科学的态度认识埃博拉[J].中华肺部疾 病杂志,2014,7(4):459. [4]张云辉,王姝,陈玉琪,等.埃博拉出血热研究现状及2014年疫 严重高热、乏力、肌痛、结膜充血、皮疹等气营两燔的 症状。该期在本病的论治中至关重要,治疗得当则 可转入初期向愈,诊治不效则发生恶变,是该病论治 情进展[J].传染病信息,2014,27(4):VI—VII. [5]Cohen J.In ̄ctious disease.Ebola vaccine:little and late[J].sci. eflee,2014,345(6 203):1 441—1 442. 的转折期。在该期应以清气凉营护阴为主,并配以 透泄之品,使邪在中期而解,方选清瘟败毒饮、犀角 地黄汤、化斑汤加减。 [6]薛庆於,于智勇.第四级病毒[J].生物学杂志,2014,22(1):62— 63. [7]袁敏,卢洪洲.科学防控埃博拉病毒病[J].中华传染病杂志, 2014,32(9):515. 3.3后期 中期诊治效果欠佳,该病可在数天内恶 化进入后期,毒邪郁于血分,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出血 及厥脱等症状。该期是EHF的危重期,邪热炽盛、 耗伤肾阴,病属极期,诊疗不当,患者可迅速死亡。 [8]蒋红玉.浅谈中医避邪防病预防SARS[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 志,2003,13(4):203. (收稿日期:2015-03—18)编辑:李丛 (上接第13页) 疗上当以益肝补肺健脾法治疗。予黄芪大补肝气, 次,小便平,脉略弦无力。给予益肝补肺健脾法治 疗,方用健脾补肝汤加减:黄芪45g,党参15g,炒白 术10g,陈皮10g,柴胡10g,炒白芍15g,当归10g,炙 甘草6g,枳壳10g炒谷、麦芽各20g,水煎服,并嘱注 党参、白术益脾肺之气,陈皮、柴胡,取其辛散之性, 寓补中之通也,并且柴胡又可疏泄肝胆之气,当归、 白芍,养肝体助肝用,枳壳通降胃气,炒谷麦芽健脾 消食。 参考文献 [1]朱向东,安耀东.气机升降理论探析[J].中医研究,2006,19(9): 1—3. 意休息、清淡饮食,14剂后食欲转佳,易受惊症状好 转,自觉愿意跟人交流,继服上方4周后症状基本消 失。 按语:患者肝气虚故不敢独处,易受惊,害怕与 人交流。肝气虚,鼓动无力,脾气运化无力,其亦虚 也。肺气虚故气短、乏力,动则汗出,继而导致脾胃 虚弱,故不思饮食,大便无力,形体消瘦等症状,故治 [2]张慧琴.肝气虚理论的研究概况[J].中医杂志,2010,51(增刊 1):262—263. (收稿日期:2015-02—12)编辑:李丛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