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替代品:是指具有相似功能的商品,如苹果和梨。 2、均衡价格:是市场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时的市场价格。 3、边际成本: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量所引起的成本增量。
4、等产量线:在生产给定产量的情况下,所有不同要素组合的轨迹。 5、市场失灵:当市场中的私人理性并不能实现社会理性时,称为市场失灵。
二、简答题(回答要点,并简明扼要作解释。每小题10分,共30分) 1、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有什么区别?
答: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单纯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化所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化;在供给曲线上,供给量变动反映为供给曲线上的任何一点在同一条供给曲线上的移动。
供给的变动:是指除了商品本身价格以外的其他影响供给量的因素变动引起的该商品供给量的变动,如厂商的生产成本、生产的技术水平、其他商品的价格等因素变动引起的该商品供给量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变动有如下两点区别:
(1)影响两者变动的因素不同。影响供给量变动的因素是商品本身的价格;影响供给变动的因素是商品本身价格以外的其它因素。 (2)在曲线上的变动不同。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同一条供给曲线
1 / 7
上的点的移动;供给变动表现为整个供给曲线的移动。
2、公共产品有哪些特点?请举例说明。 答:公共产品有如下两个特点:
(1)非竞争性;如:公园里的花朵,你可以欣赏,我也可以欣赏,我的欣赏不影响你的欣赏;再比如电视节目,你可以收看,我也可以收看,我收看不影响你的收看。
(2)非排他性;如:街上的路灯,为过往的行人指引光明,而不去考虑你对路灯是否付出了贡献;再比如国防建设,不会考虑你是否愿意为国防建设做出贡献,来决定是否将你排除在国防保护之外。
3、垄断竞争市场有哪些特征?
答:垄断竞争市场是指买方比卖方数量更多,买方议价能力不强,买房是价格的接受者,该市场是垄断和竞争两者的结合。 垄断竞争市场有如下四个特征: (1)市场上有许多卖主,有更多买主。 (2)产品既有差别,又有一定的替代性。 (3)企业可以比较自由的进出市场。 (4)市场信息大体上是畅通的。
三、作图题(根据要求作图并说明。每小题10分,共30分)
1、图示并说明某种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时的需求曲线的变动情况。
2 / 7
答:画图:
P1 P D1 D2 Q2 Q1 Q 说明:因为两个产品是互补品,所以当一种产品价格上升时,消费者自然会减少对该产品的需求量,另一种产品的需求量也会随之减少,需求曲线会随着产品的价格变动而左右移动。 2、用图形说明企业短期生产为什么在生产的第二阶段。 答:画图:
AP/ MP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0 MP AP L 说明:如图所示,第一阶段可以看出,劳动的边际产量一直高于平均产量,相对于资本而言,劳动投入缺乏,不应组织生产,一定要增加变动投入,不断的提高产量。第二阶段可以看出,劳动的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但仍大于零,总产量会依然上升,但增长的速度已经减慢;第二阶段已完全处于边际实物产量递减阶段,随着变动投入的增加,边际产量在减小,平均产量在下降。第三阶段中边际产量已变为负数,平均产量下降,总产量也会随着投入的增加而减少,说明人多手杂,劳动率低下。因此,只有第二阶段是组织生产的合理阶段。
3 / 7
3、图示并说明完全竟争企业利润等于零时的情形。 答:画图: P E MC AC AVC Q1)P2 AC( Q1 Q 说明:当市场价格降到P2时,边际收益曲线也降到P2的位置,边际收益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正好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E,E点决定了企业的产量为Q1,这时市场价格P2正好与平均成本AC(Q1)相等,总收益等于总成本,因此E点也是盈亏点,在盈亏平衡点时企业没有经济利润,处于短期均衡阶段。
四、计算题(要求写出主要计算步骤及结果。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120-4P,当价格P=20时,计算: (1)需求价格的点弹性、边际收益和总收益。
(2)若生产该商品的企业是一个完全垄断企业,该企业为追求总收益(TR)极大化,应该将价格定为多少?
4 / 7
2、假设某完全竞争企业的短期总成本函数为:TC=80+2Q²,当价格P=80时,计算: (1)极大化的利润。
(2)利润极大化时的TC、VC、FC、AC、AVC、AFC和MC。
五、案例分析题(10分)
减少香烟需求量的两种方法
公共政策制定者常常想减少人们吸烟的数量。政策可以努力达到这一目标的方法有两种。减少吸烟的一种方法是使香烟或其他烟草产品的需求曲线移动。公益广告、香烟盒上有害健康的警示、以及禁止在电视上做香烟广告,都是旨在任何一种既定价格水平时减少香烟需求量的政策。如果成功了,这些政策就使香烟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此外,政策制定者可以试着提高香烟的价格。例如,如果政府对香烟制造商征税,烟草公司就会以高价格的形式把这种税的大部分转嫁给消费者。较高的价格鼓励吸烟者减少他们吸烟的数量。在这种情况下,吸烟量的减少就表现为沿着同一条需求曲线移动到价格更高而数量更少的点上。
5 / 7
吸烟量对价格变动会有多大的反应呢?经济学家试图通过研究香烟税变动时出现的情况来回答这个问题。他们发现,香烟价格上升10%会引起需求量减少4%。还发现青少年对香烟价格特别敏感:香烟价格上升10%使青少年的吸烟量减少12%。
请你用管理经济学理论分析上面的案例。
答:在经济学中,人们从消费产品中得到的满足称为效用,效用的大小是消费者对所消费产品组合的满意程度,或者说是主观使用价值的主观量度。边际效用是决定产品需求价格的主观标准,消费者每一次购买,在衡量“值不值”、“划算不划算”时,不是考虑产品的总效用,而是考虑所买产品最后一个单位的边际效用。通常消费数量少,消费最后一单位产品的边际效用高,愿意支付的需求价格就高;消费数量多,消费最后一单位产品的边际效用低,愿意支付的需求价格就低。换句话说,市场价格越高,需求的数量越少;市场价格越低,需求的数量越多。薄利就能多销源出于此,这就从理论上说明了作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消费的数量和价格的关系像中国汉字的一捺,需求曲线背后的理论依据就是消费者的边际效用。
以边际效用为代表的主观判断标准,在每一次具体交易中起作用。对此,我们可以作这样的理解,人们实际上并不是真的去计算产品的总效用是多少单位,进行每一次交易时,人们心中总是在盘算“划算不划算”。这划算不划算就是在进行性价比的考虑,“性”就是最后一个单位产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该单位产品能给你带来的满意程度的增
6 / 7
加;“价”就是产品的价格,即需要为此支付的代价。这就仿佛在进行边际效用的计算,并以此来指导消费者的每次交易。因此,边际效用就决定了消费者的个人需求曲线。当然,个人需求曲线还要受其支付能力等其他因素的约束,比如青少年无任何收入,只靠父母拿钱来消费,提高香烟价格,青少年在香烟的消费占比会直线减少。
7 /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