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气管切开术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来源:哗拓教育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年第16卷第99期 213气管切开术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王美玲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内蒙古 乌兰察布)

·临床监护·

摘要:气管切开术是抢救重危病人的急救手术,术后可改善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作为有创人工气道,其气道的护理一直是护

理人员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尤其是近些年来,这方面的研究进展迅速,本文从护理的角度出发,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可能出现的相应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以减少气管切开的并发症,降低重症颅脑损伤的死亡率。对气管切开术后护理的重要性,对导管阻塞、感染、气道狭窄、脱管等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危害、预防以及护理进行全面论述。

关键词:气管切开术;重型颅脑损伤;护理

中图分类号:R673.6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1671-3141.2016.99.168

0 引言

气管切开术是一种抢救危重病人的急救手术,系将颈部气管前壁切开,通过切口将适当大小的套管插入气管,病人

可以直接经套管呼吸[1]

1 手术适应症

适用于喉梗阻和颈部气管阻塞:(1)急性喉炎;(2)咽喉

部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3)邻近器官疾病压迫和影响喉部及气管导致呼吸困难;(4)与自身免疫及代谢系统有关的喉气管疾病;(5)喉、颈部外伤;(6)先天性疾病如厚蹼、神经疾病;(7)正气管阻塞疾患引起的气道阻塞。

2 气管切开术的作用

急性喉梗阻或畸形颈段气管梗阻时,气管切开术是一项挽救生命的手术。对各种昏迷、下呼吸道分泌物滞留患者,气管切开术虽不能治疗原有疾病,但可防止下呼吸道分泌物积存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延长生命,使其有机会得到进一步治疗。

对长期使用经口腔或经鼻麻醉,气管插管行人工辅助呼吸的患者,在短时间内不能拔管(常为数天),应行气管切开术,插有带套囊的气管插管,以利于吸出下呼吸道分泌物。 气管切开术后的辅助治疗,如超声雾化吸入,气管内滴药及气管灌洗等。

气管切开术后,吸入气流不经鼻腔、鼻咽、口咽、喉部而直接吸入肺部,从而大大降低了上呼吸道阻力和呼吸道无效腔,在相同的呼吸潮气量情况下,既可增加有效的气体交流量,又可减少耗氧量改善呼吸功能。

对昏迷和其他原因引起的下呼吸道分泌物滞留的患者,为吸出下呼吸道的分泌物,防止肺部感染、改善呼吸功能,也应及早做气管切开术。

3 手术后的处理及护理

手术后如何观察和护理极其重要,如经验不足或护理不当,可造成严重后果,特别是对小儿气管切开术后,正确的护理尤为重要。

3.1 室内保温及保湿

室温应保持在21℃,湿度应超过50%。

3.2 专人护理

术后必须昼夜有专人护理。尤其是儿童患者,若无专人

照顾可随时发生意外。同时,应指导其家属学会简单的护理知识。

3.3 保持气管套管通畅

应随时吸出气管内分泌物及痰液。儿童气管套管口径较细,为充分吸痰,有时需把内套包取出,但取出内管时应特别注意不要把外套管同时取出。如不慎将外套管拔出,可致窒息死亡。

3.4 更换气管套管

伤口感染、气管套管干痂堵塞、脱管及佩戴时间过久时需及时更换套管。

(1)若气管切开时间已经很长,气管造口与皮肤已形成瘢痕窦道时,更换外管并无困难。

(2)术后3天之内发生脱管或因其他原因必须重新插入或更换套管时,因窦道尚未形成,有很大的危险性,换管前应做充分准备,包括全套气管切开器械及相同型号的套管。

4 气管切开术后的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4.1 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经常巡视,重点观察病人伤口出血情况,气管切开术后,

伤口及套管内有少许血性物时是正常的。一旦观察伤口及气管套管内不断渗血,咯出鲜血,应及时报告医生,随即将病人送手术室,按气管切开术重新打开伤口,结扎出血部位,防

止血液流入气管引起窒息[2]

4.2 伤口感染的观察与护理

伤口感染是气管切开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可引起局部组织的破坏,也可引起大血管溃破出现大出血,甚至还可引起下呼吸道感染而造成病人死亡。术后加强抗感染治疗,经常保持伤口清洁,这是防止伤口感染的主要措施。

5 临床护理中的注意事项

(1)遵医嘱给予强有力的抗生素静脉输入,预防和控制感染。每日晨起,更换气导管外的剪口纱布,换时严格无菌操作,并仔细观察伤口情况。保持气管切开护理包的清洁干燥,无菌状态。(2)保持吸引无菌操作,及时更换吸引管,吸引用的无菌水定期更换,一般8小时更换一次。

(3)气管切开护理包每日晨更换一次,一旦污染随时更换。

6 内套管堵塞的观察与护理

行气管切开术后,气管造瘘口是病人呼吸的唯一通道,保持气导管通畅是术后护理的关键环节。(1)注意观察病人呼吸情况,经常倾听病人的呼吸声,发现异常及时处理。(2)术后一周由于套管刺激,伤口疼痛、剧烈咳嗽都会使气管内分泌物增多,护士在术后一周内要经常巡视病房,发现痰液及时抽吸,保持气导管通畅。(3)术后禁用吗啡、可待因、阿托品等镇咳剂或麻醉剂。因吗啡、可待因可抑制病人的咳嗽反射。阿托品可使痰液变粘稠形成干结不易咳出,造成堵管。(4)每日取出内套管清洁,煮沸消毒1-2次。分泌物粘稠时,可从内套管内滴入生理盐水或0.05%的α-糜蛋白酶溶液。也可蒸汽吸入,每日2次。

投稿邮箱:sjzxyx22@163.com

214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o1.16 No.99

7.2 救治措施

护士发现病人脱管,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将病人取仰卧位,试行放入原气管套,若不成功,迅速打开气管切开包,拆去伤口缝线,用拉钩对称拉开伤口,在照明及吸引器帮助下撑开原气管切开处,放入合适套管。参考文献

[1] 󰀃管芳,党楠楠,马莎.气管切开术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体会[J].中国

民康医学,2010,22(13):1767-1768.[2] 󰀃王慕鹏,王玉洁,张晓丽.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吉林

医学,2010,31(26):4592-4593.

7 套管的观察与护理

造成脱管的原因很多,如套管大小不合,皮下气肿,护理人员操作不熟或不慎,外套管系带过松等等都会引起外套管脱落。外套管脱落直接引起喉梗阻,将危及病人的生命。临床中务必要密切观察脱管现象,及时采取救治措施,保证病人生命安全。

7.1 脱管现象

(1)吸痰时吸引管不能探入外套管远端;(2)原有急性喉梗阻病人又立即出现呼吸困难、烦躁、出汗、紫绀等危象;(3)置棉花丝于套管口不随呼吸上下飘动;(4)外套管明显向外移动等等。

(上接第209页)

得到保证,也使得患者肠道的激素分泌得到改善,胃肠粘膜的萎缩得到有效预防,胃肠道粘膜移位得到减少,胃肠粘膜屏障功能得到保证,患者的感染几率得到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得到降低,有助于患者恢复健康。参考文献

[1] 󰀃李燕芬,郑再菊.2种肠内营养途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比

较.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9):1758-1759.

[2] 󰀃周兰.神经外科莺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并发症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对策.中外医学杂志.2015,9(32):85-86.[3] 󰀃黎介寿.我国临床营养支持的过去与未来[J].中国实用外科杂

志,2015,20(1):7.[4] 󰀃于则利.张齐联,龚家镇.肠道外营养引起肝毛细胆管内胆汁淤积的实

验研究[J].肠外肠内营养,2015,5(2):99-101.

(上接第211页)

有着畅通鼻孔、止痛止痒、消菌杀毒、恢复黏膜软组织的损伤。

通过临床实践证明,将多种传统蒙药相结合,对过敏性鼻炎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多法合一”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治疗手段,从长远角度来看,蒙医治疗不会产生药物依赖性,并且患者的治愈率有着显著提高,并发率大幅下降,患者满意度高。因此,使用蒙医多法合一治疗过敏性鼻炎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敏,王铁柱,董萨那巴特尔.过敏性疾病的蒙医治疗与护理[J].中国

民族医药杂志,2009,15(4):74-75.[2] 󰀃董萨那巴特尔.蒙药内外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130例[J].新疆中医

药,2004,22(2):31.[3] 󰀃乌云斯琴,斯琴高娃.蒙医辨证护理对过敏性紫癜患者的恢复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14(31):580.

(上接第212页)

临床护理效果,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缓解患者家庭经济压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综上所述,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实施有效的术后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深刻意义。参考文献

[1] 󰀃范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与同期开腹手术对比的单中心回顾性研

究[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9,16(5):384-388.

[2] 󰀃夏来阳.腹腔镜和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疗效的对比研究[J].四川大学学

报(医学版),2009,40(4):764.Fleshman󰀃J,Sargent󰀃DJ,Green󰀃E,等.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疗效并不亚于[3] 󰀃

开腹手术-基于COST的5年完整随访资料[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09,3(1):54-57.[4] 󰀃张敏,孙洪超,黄金娟.直肠癌术后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

新,2011,8(17):82-83.

投稿邮箱:sjzxyx22@163.co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