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是源于日本20世纪50年代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精细化管理要求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要求每一个参与者都要尽责尽职。
公路建设项目的精细化管理,是为适应公路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建立目标细分、标准细分、任务细分、流程细分,实施精确计划、精确决策、精确控制、精确考核的一种科学的项目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要实现质量、进度、安全、成本、环保、稳定这五方面的精谋细划,合理配置资源,科学安排施工,提高质量,确保进度,实现安全生产,降低成本,追求环保,彰显和谐;在管理上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因素,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和方法,把设计管理、成本管理、财务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抓细抓实。
精细化管理是韶山高速公路建设区别于省内其他高速公路建设的重要特征之一。开发公司为了打造公路建设“精品样板工程”,更好地执行“自然、和谐、精致、秀美”八字方针,应用精细化管理理念,从各方面着力提升各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水平,提高所有施工及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积极性,确保质量、进度、成本、安全、环保、稳定这五方面目标的实现。
第一,建立工程质量监管体系。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技术负责人为主、专职质量检查员及兼职质量检查员形成的工程质量管理及控制体系,负责对施工现场的质量职能进行合理分配,健全和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形成分工明确、责任清楚的执行机制。质量管理人员在施工现场督促施工人员按规范施工,并随时抽查一些项目,如混凝土的砂石料、水的称量是否准确,钢筋的焊接和绑扎长度是否达到规范要求,模板的搭设是否牢固紧密等。质量管理人员还在现场给工人做正确操作的示范,遇到质量难题,质量管理人员要同施工人员一起研究解决,而不是把责任一齐推向施工人员。
第二,实施质量目标分层下解制度。按照“分项保分部,分部保单位工程”的原则把质量总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定出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目标,然后针对每个分项工程的技术要求和施工的难易程度,结合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施工经验,确定质量管理和监控重点,在每个分项工程施工前,写出详细的书面
交底和质量保证措施,召集施工技术负责人及技术、质量管理人员和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做到人人目标明确,职责清楚。
第三,实施“样板引路”制度。在施工管理中坚持“样板引路”,即在各分项工程全面施工前,首先组织技术熟练的操作工人或施工队做出样板墙、样板路等等,在样板通过样板验收确认能达到质量目标和操作工艺要求时,组织各施工班组全体人员进行现场观摩,使各施工班组不仅有直观的质量标准,而且可以通过“样板”,总结施工经验,进一步向施工班组做较深层次的技术交底,并对质量标准进行及时的跟踪检查验收,从而达到质量预控,少走弯路,一次成优。
第四,注重交叉作业的安排。合理安排工序,解决好各分项工程施工的先后顺序,不影响施工质量。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各分项工程必要的技术间歇。合理安排人、机械以保证工期并防止窝工现象。同时,注重对大面积施工以外部位、各分项工程结合部,不同材料及不同做法的交接处等的细小部位处理,注重对成品的保护,减少在交叉作业过程中对成品的毁坏和污染,减少翻修或返工损失,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第五,精细化绿化施工。绿化设计人员先期现场勘测,详细进行场地分析,综合土壤、气候、水文和周边物种情况,仔细筛选适合当地土壤气候条件的苗木品种和草种。施工阶段,设计方派一名设计人员全程指导现场施工,施工单位严格按要求组织苗木进场,在起苗、运输、装卸等环节按要求规范操作。建设方专业工程师与监理工程师每周要有四至五天在现场监督指导检查施工,保证施工按规范进行。
第六,工程质量定期考评及奖惩制度。工程质量管理按月进行考核评比,在每月的月底召开质量会议,由各施工队的质保人员参加,评述当月工程在质量方面的优劣,找出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互相交流在质量管理方面的经验。质量考核按100分制:自检一次不合格,扣5分;监理组一次检查不合格,扣10分;市高指一次检查不合格,扣15分;省高指一次检查不合 格,扣20分;累计分为零或为负分时,则该施工队要清退出场。各施工队队长交质量保证金 5000元,各施工队的质保员交质量保证金1000元。每扣1分,施工队队长罚款50元,质保员罚款10元。这些钱都由施工队长和质保员个人出,单位不予报销。如工程结束,施工队(没有扣分)仍保持100分,则退还施工队长和质保员的保证金,并另外奖励施工队长5000元、质保员1000元。
第七,重视工地试验室的建设和质量自检作用。工地试验室在工程质量管理
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施工产品符不符合要求,要由试验室拿出第一手材料,一切应以数据说话。技术条件不合格的材料,不允许进场。在试验室的各项试验中,最大干密度标准试验和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处在比较重要的位置,这些试验都应在项目开工之前就做好,其试验结果将指导施工,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做这些试验时,要特别谨慎小心,有时要做多组试验,才能和实际相吻合。试验室配备的仪器和使用的试验方法要先进。使用全站仪校验放样,采用灌砂法来检查密实度,提高其准确性。
第九,劳动竞赛活动推进精细化管理。2008年6月底,公司开始了韶山高速大战“七、八、九”劳动竞赛活动。为此,公司成立了质量安全精细化管理劳动竞赛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制定了《韶山高速公路开展质量安全精细化管理劳动竞赛活动实施方案》和《韶山高速公路开展质量安全精细化管理劳动竞赛目标考核办法》,并要求各个施工单位也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和编制实施办法。同时,实行领导小组成员定期碰头会议制度,对在实施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跟踪监督和协调处理,确保质量安全精细化管理劳动竞赛活动取得实效。
第八,实施经济激励制度凸显人性化管理。公司对优质工程、优秀项目部、优秀员工分别有奖励制度。工地管理人员享有家属探亲报销差旅费的福利,工地加班除计发日工资外,工程完工后还可补休的制度,让管理人员体会到领导者的细致关怀。为了稳定民工队伍,留住熟手,公司设有质量奖、班长补贴、雨雪天不能正常施工发放补贴、熟手提高日工资等制度。所以公司在施工中能够使管理人员思想稳定、协作性较好、中途无退场,民工队伍随增随减,与项目部仍能同心协力。
总体来看,韶山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充分体现了“精确定位,精益求精,细化
目标,量化考核”的精细化管理理念。“精确定位”是指对每个施工单位、部门和岗位的职能职责都规范清晰、有机衔接;“精益求精”是要求所有施工和管理人员对待工作标准高、要求严,做到尽善尽美;“细化目标”是指将施工任务和质量目标进行层层分解,指标落实到人;“量化考核”是指做到定量考核,及时考核,奖惩兑现。
韶山高速公路建设通过这种精细化管理,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和总体进度,又实现了施工过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有利于构建公路施工与生态环境、沿线居民三者之间的和谐环境,凸显了交通行业社会责任,是交通人在践行科学发展观活动和两型社会建设中的伟大实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