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课堂评价策略探究

来源:哗拓教育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课堂评价策略

探究

摘要:课堂评价具有一定导向作用,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实施课堂评价,不仅能转变传统教育理念,促进课堂教学变革,还利于发挥好课堂评价的激励功能,科学评析学生学习状况和优缺点,为他们日后发展指明方向,激发他们内在发展动力。同时,适当的课堂教学评价能对学生成绩和核心素养养成表示肯定。下面,将详细阐述核心素养导向下语文课堂评价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语文;课堂评价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了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其是学生应具备的综合素养。课堂评价是对课堂教学活动中所出现的客体对象进行的评价活动,其内容主要集中于“教”、“学”两个方面。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开展课堂评价活动,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提高教育质量。

一、对比评价,规范语言表达

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日常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的语言表达变得更为简练、准确、规范,确保他们能更好地利用语言来传递信息,要重视采取对比评价方式,让学生通过分析与榜样的差异或以自我对比的形式来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规范性,从中养成良好语言表达能力。其中,在《手术台就是阵地》一课教学时,当学生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理解了文章大意以后,可尝试为学生布置一个语言表达任务:说出对“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面对这样一个语言表达任务,有的学生可能会阐释道:“白求恩把动手术看成和打仗一样重要。”还有的学生可能会阐释道:“阵地是战士战斗的地方,白求恩不光把自己看作是一名医生,也把自己看成是抗日战争中和中国人民并肩作战的战士。作为战场上的医生,他认为什么都比不上给战士做手术重要。”也有的学生可能会阐释道:“白求恩把动手术抢

救伤员看成和打仗一样重要,他要像战士坚守阵地一样坚守手术台。”待学生表达完自己的理解以后,可从语言表达规范性、精准度、精简性、细致程度等几个方面入手对几位同学的回答展开评价,再引导其他同学以此为标准展开自我对比,分析自己与他们的差异,最终通过对比分析将自己的语言表达内容塑造的更规范。

二、创新创造,走向审美共生

语文教材中包含了许多能用来展现生命美、情感美、格调美、色彩美、韵律美等的审美教育素材。课堂评价环节,要注意评析学生亲历审美的过程,以更好地激活学生审美意识。具体评价时,不仅要科学评价学生审美鉴赏体验,还要通过为学生安排一系列创造性活动来评估他们的审美水平,以真正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例如,在《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教学时,当学生初步领略了课文的语言美、情感美,养成了热爱大好河山的思想情感以后,为评价学生的审美体验,可精心设计一个“这边风景独好”的创造性绘画活动。活动中,启示学生以绘画的形式将自己所感受到的美表达出来,通过画出一幅浓墨重彩的风景画来展现小兴安岭自然环境的美,以美润心灵。期间,学生将尝试以绘画形式畅快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用富有魅力的线条和缤纷的色彩来表现小兴安岭的美。待学生创造出一幅幅佳作以后,精心搭建一个作品展示区,请学生相互欣赏彼此的作品,并互相评价审美水平,准确表达自己从其他同学绘画作品中感受到的不一样的风景之美。通过安排学生展开绘画创作,以这种形式来评价学生的审美体验,更好地促进了学生审美素养发展。

三、现场观察,提升思维发展

现场观察法是一种相对有效的课堂评价方法,其包括了直接观察法、阶段观察法、表演法几种评价方法,适合评价学生思维方面的表现。实际教学中,要重视紧密联系课堂所授内容为学生布置一些需要展开深度思考的任务,并重视以问题为导向来唤醒学生思考行为,再通过全面观察学生课堂上的表现来真实反馈他们的思维发展情况,指出他们思维发展方面存在的不足,并结合现场观察结果科学确定未来教学方向,为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让他们实现个性化发展。例如,在《麻雀》一课教学时,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课文阅读中可先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1、文中出现了哪些角色?2、本文的叙述顺序如何?3、课文写了

怎样的一件事?期间,启示学生抓住核心角色——“老麻雀”的举动进行总结。接着,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通过深度思考探索出如何给课文划分层次,并试着归纳出每一个层次分别写了什么。整个教学活动中,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积极采取直接观察法评价方式,对学生思考、讨论问题的全过程进行观察,并将他们的问题梳理过程和结果一一记录下来,再试着点评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在这里,通过采取现场观察评价法,能更好地激励学生积极思考课堂问题,主动参与到合作、交流学习活动中。

四、善用量表,检验文化理解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学生应具备的重要核心素养,课堂评价活动中要注意关注“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内涵,精心构建关于“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评价指标,以更好地检验学生文化理解程度。具体评价中,要重视从内容、行为两个层面入手设计具体的评价指标,并科学设定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权重系数,以高效利用量表展开评价,全面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制定好量表以后,要注意明确评价目的和要求,以获得最理想的评价结果。举这样一个简单的例子,在《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古诗三首教学中,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让学生不断吸取更多诗词文化,要重视在课堂评价环节设计一个“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核心素养评价量表。量表设计中,精心设计“文化理解”、“文化认同”、“文化践行”几个一级评价指标,再由此延伸出文化体验、文化认知、文化反思、文化鉴别、文化接纳、文化自信、文化传播、文化创新若干个二级指标。待考查指标确定以后,明确其考查形式是古诗词阅读、古诗词理解、古诗词鉴赏,再根据量表内容展开具体的评价活动,准确测量学生文化理解核心素养养成情况。这种评价方式,能更为全面地测量学生核心素养表现,更好地助力学生成长。

综上可知,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积极开展课堂评价,能更好地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具体评价时,为规范学生语言表达,要重视采取对比评价方式。同时,要重视通过安排创造性活动来培养学生审美素养,并通过现场观察法让学生思维得以提升。另外,巧用量表开展评价,以科学检验学生文化理解程度,让学生慢慢养成良好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苏梅英.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评价的思考[J].新教师,2021(5):2.

[2]宗先菊.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课程评价体系构建[J].安徽教育科研,2022(7):32-3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