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钠检验记录
1. 性状
1.1 。
(应为熔制的白色干燥颗粒、块、棒或薄片;质坚脆,折断面显结晶性;引湿性强,在空气中易吸收二氧化碳。) 判定:本项检验结果 质量标准之规定。
1.2溶解性:
1.2.1取供试品1g,加入不到1ml的水,置恒温水浴锅中(25±2℃),每隔5分钟强力振摇30秒钟,观察30分钟内的溶解情况。
结果: (应完全溶解,即极易溶解)
1.2.2取供试品1g,加入1不到10ml的乙醇,置恒温水浴锅(25±2℃)中,每隔5分钟强力振摇30秒钟,观察30分钟内的溶解情况。
结果: (应完全溶解,即易溶) 判定:本项检验结果 质量标准之规定。
检验人 检验日期 复核人 复核日期
2.鉴别(钠盐的鉴别反应)
2.1取铂丝,用盐酸湿润后,蘸取供试品水溶液,在无色火焰中燃烧,观察。 结果: (火焰应即显鲜黄色)。 2.2取供试品水溶液,滴加盐酸使成中性溶液,加醋酸氧铀锌试液,观察。 结果: (应即生成黄色沉淀)。 判定:本项检验结果 质量标准之规定。
检验人 检验日期 复核人 复核日期
3.氯化物检查(检验执行SOP-)
3.1取供试品0.50g,加水溶解使成25ml,再加稀硝酸10ml,置50ml比色管(A)中,加水使约成40ml,摇匀。
3.2取标准氯化钠溶液5.0ml置50ml比色管(B)中,加稀硝酸10ml,加水使成40ml,摇匀。 3.3于A、B两管中分别加入硝酸银试液1.0ml,用水稀释使成50ml,摇匀。在暗处放置5分钟,同置黑色背景上,从比色管上方向下观察,比较。
3.4结果: (应为A管浓度不超过B管,即≤0.01%) 判定:本项检验结果 质量标准之规定。
检验人 检验日期 复核人 复核日期
4.硫酸盐检查(检验执行SOP-)
4.1取供试品1.0g,加水溶解使约成40ml置50ml比色管(A)中,滴加盐酸使成中性,再加稀盐酸2ml,摇匀。
4.2取标准硫酸钾溶液2.0ml,置50ml比色管(B)中,加水约成40ml,加稀盐酸2ml,摇匀。
4.3于A、B两管中分别加入25%氯化钡溶液5ml,用水稀释至50ml,充分摇匀,放置10分钟,同置黑色背景上从比色管上方向下观察、比较。
4.4结果: (应A管浓度不超过B管,即≤0.02%)。 判定:本项检验结果 质量标准之规定。
检验人 检验日期 复核人 复核日期
5.钾盐检查
5.1取供试品0.25g,加水5ml溶解后,加醋酸使成酸性,置冰浴中冷却,再加亚硝酸钴钠试液数滴,观察。
5.2结果: (不得发生浑浊)。 判定:本项检验结果 质量标准之规定。
检验人 检验日期 复核人 复核日期
6.铝盐与铁盐检查
仪器名称 :箱式电阻炉 型号: 设备编号: 仪器名称:电子分析天平 型号: 设备编号:
6.1取供试品5.0g,加稀盐酸50ml溶解后,煮沸,放冷,加氨试液使成碱性,滤过,滤渣用水洗净后,置炽灼至恒重的坩埚G0= 内,炽灼至恒重G1 。 6.2结果: G1-G0= (遗留残渣应不得过5mg)。 判定:本项检验结果 质量标准之规定。
检验人 检验日期 复核人 复核日期
7.重金属检查(检验执行SOP-)
7.1取供试品1.0g,加水5ml与稀盐酸11ml溶解后,煮沸,放冷,加酚酞指示液1滴与氨试液适量至溶液显淡红色,移置25ml比色管(A)中,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与水适量使成25ml。
7.2取标准铅溶液(含铅10μg/ml)3.0ml置25ml比色管(B)中,加入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加水适量使成25ml(B)。
7.3在A、B两管中分别加入硫代乙酰胺试液各2 ml,摇匀,放置2分钟。同置白纸上,自上向下透视,比较。
7.5结果: (A管颜色应不深于B管,即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三十)
判定:本项检验结果 质量标准之规定。
检验人 检验日期 复核人 复核日期
8.含量测定
仪器名称:电子分析天平 型号: 设备编号:
8.1取供试品约2g,精密称定M① ② ,置250ml量瓶中,加新沸过的冷水适量使溶解,放冷,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5ml,加酚酞指示液3滴,用硫酸滴
定液(0.1mol/L)滴定至红色消失,记录消耗硫酸滴定液(0.1mol/L)的容积(ml)V1① ② ,加甲基橙指示液2滴,继续滴加硫酸滴定液(0.1mol/L)至显持续的橙红色,根据前后两次消耗硫酸滴定液(0.1mol/L)的容积(ml),算出供试量中的总碱量(作为NaOH
计算),并根据加甲基橙指示液后消耗硫酸滴定液(0.1mol/L)的容积(ml)V2① ② ,算出供试品中Na2CO3的含量。每1ml硫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8.00mg的NaOH或21.20mg的Na2CO3。
8.2硫酸滴定液(0.1mol/L)的F值 。 8.3计算:
V2×8.00×F×250
①总碱量(以NaOH计)%= ×100%
M×25×1000
=
②总碱量(以NaOH计)%=
(不得少于96.0%)
(V2- V1)×21.20×F×250
①总碱量中碳酸钠含量%= ×100% M×25×1000 = ②总碱量中碳酸钠含量%=
(不得过2.0%)
判定:本项检验结果 质量标准之规定。
检验人 检验日期 复核人 复核日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