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哗拓教育。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生物教学中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生物教学中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

来源:哗拓教育
浅谈生物教学中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

随着课堂教学的改革,教学的模式也发生了改变,教师在课堂上不仅仅只是传授知识,而是更要注重学生学科思维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不应停留在如何让学生将知识“记忆”下来,而是更要注重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所谓高阶思维,是指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认知活动。高阶思维的培养强调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等。下面就谈谈我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通过问题的设置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总是害怕学生学不会,因此,大量的时间用在教师的讲解当中,而忽视了学生的思考。长此以往,教师的讲解取代了学生的思考,只注重学生知识的记忆,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而利用设置好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设置不同梯次的问题逐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既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掌握了知识,提高了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一名引导者,学生变成了学习的主体。当然,问题的设置也需要多加思考,从学生的认知规律逐步出发,这样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比如在“汗液的形成和排出”这一节课中,其中的一个教学目标就是“描述汗液的形成和排出”,针对这个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如下的几个问题:

1.猜测汗液的主要成分,并说出理由。 2.说出汗腺的组成,并推测汗腺的结构特点。 3.描述汗液的形成。

这三个问题设置的梯度是“简单—难—综合分析”。第一个问题是让学生通过自身出汗的经验来分析汗液中的成分,大多数学生能通过自身的经历分析出汗液的主要成分,体会到了知识来源于生活。第二个问题则是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

上,又加深了难度,学生需要通过对汗液成分的了解,分析汗液来自于血液从而分析出汗腺的结构特点,加深学生对于生物学观点“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理解。第三个问题则是对学生知识理解程度的一个评价,通过学生的回答来掌握学生对于问题一和二的理解情况,同时也让学生有成就感,培养了学生概括能力。

二、通过师生对话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过程中总是离不开师生对话,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并不是简单的去评价学生回答的正确或错误,而需要及时的给予学生帮助,告诉学生这个问题答的好在哪,有问题的地方出现在哪,并通过师生对话找出学生思考的误区,引导学生如何思考。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才能真正获得教师的帮助,对于问题的理解和分析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思维能力也能得到大幅度提升。

比如在“汗液的形成和排出”,对于“推测汗腺的结构特点”这一问题的教学中,

生甲:“我认为汗腺能够形成汗液。” 师:“这个答案本身没有问题”

师继续追问学生,“你看看我们的问题是什么?” 学生通过分析问题发现自己的答案与问题并不相符。

师:“其实,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有很多情况都是这样,答案本身没有问题,但是不符合我们的问题,因此我们一定要弄懂题意。”

通过这样的师生对话,学生找到了出现问题的原因,也加深了认真审题的印象。

生乙:“我认为分泌部的管壁应该比较厚。” 师:“你为什么认为管壁比较厚?”

生乙:“因为管壁厚可以防止汗液流出去。”

师:“你这个思路不错,考虑到汗液中的废物不能回到血液中,那你想想分泌部中的汗液来自于哪里?”

生乙:“恩……来自于血液。”

师:“那你推测一下分泌部的管壁应该是如何?”

通过这样的师生对话,学生了解到这个问题的思考点是从他的功能来进行考虑的,从而加深了对生物学观点“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理解,也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三、通过自主学习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过程中,课本是一个很好的资源,如何利用好这个资源则是需要教师进行思考的问题。对于教材而言,他的目标是“让百分之八十的学生自主学会百分之八十的内容”, 而终身学习也是现代社会中必不可少的一个习惯。因此,教师要利用好课本,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获取知识,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思维能力。

比如在《尿的形成和排出》这一课中,其中的一个教学目标为“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这个目标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学习难度较大。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设置了以下问题:

1.找出肾单位的结构,猜测他们的名称与结构是否有关联。 2.用笔划出血液与尿液流经的途径。 3.概述尿液的形成。

学生通过一步步完成任务来解决问题,既学会了利用课本,也有了很大的成就感。因此让学生自主学习来完成任务,既解决了课堂中的难点,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通过动手探究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课堂教学中,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动手探究,学生通过探究找出问题的所在,然后去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比如在《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机物》这一节课中,设置对照实验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但是对于叶片的脱色,学生很难想到。在上这节课的时候,先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学生很容易就将实验设计好,而脱色这一步学生一般想不到,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来进行操作,最终学生发现没有脱色的叶片无法被染成蓝色。学生通过动手探究,找到实验设计中的问题,也加深了对脱色这一步操作的印象。在今后的实验中学生注重了实验设计的严谨性,也提升了思维能力。

学生的高阶思维是学生一个综合能力的体现,教师对于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不分年级和课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设置好驱动性问题或者是任务,多给学生动脑和实践的机会。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总结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力也就得到了提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2.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1991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