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联合手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合并特发性黄斑前膜的临床疗效

来源:哗拓教育
中国疗养医学2018年第27卷第5期ChinJConvalescentMed,May2018,Vol.27,No.5·553·

联合手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合并特发性黄斑前膜的临床疗效

吕晓霞冯朝晖马鹤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老年性白内障合并特发性黄斑前膜实施联合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老年性白内障合并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中的68例进行本次治疗探析,依据硬币法

设为对照组。另34例则联合使用内界膜剥除术进行进行分组,34例采取超声乳化联合黄斑前膜剥除术治疗,

治疗,设为观察组。结果对比两组术前视力水平[(0.57±0.23)VS(0.56±0.21)]及术后视力水平[(0.29±0.12)

黄斑厚度[(332.16±40.29)VS(331.78±47.34)]均未见明显差异(>0.05),VS(0.27±0.18)]、对比并发症

发生概率(5.9%VS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老年性白内障合并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实

临施超声乳化以及黄斑前膜剥除术联合治疗可得到良好效果,内界膜剥除术的应用并未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床具体应用应综合考虑患者具体情况。【关键词】老年性白内障;特发性黄斑前膜;联合手术治疗

特发性黄斑前膜是一种中老年人较为多见的

因疾病类型,因白内障也是该年龄段的高发疾病,

此老年性白内障合并特发性黄斑前膜的发生概率较高[1-2]。近年来随着临床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联合手术应用愈趋成熟。因部分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术后仍然存在视网膜表层皱褶以及视物变形等情况,因此考虑在超声乳化联合黄斑前膜剥除术治疗之上增加实施内界膜剥除术[3-4]。此次研究将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老年性白内障合并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中的68例进行本次治疗探析,研究老年性白内障合并特发性黄斑前膜实施不同联合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做如下分析。

1资料和方法

1.1病例资料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老年性白内障合并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中的68例进行本次治疗探析,依据硬币法进行分组,34例采取超声乳化联合黄斑前膜剥除术治疗,设为对照组。另34例则联合使用内界膜剥除术进行治

符合老年性白内障、疗,设为观察组。纳入标准:

特发性黄斑前膜诊断标准;无其他重要脏器严重

患者对本次疾病;对本次研究所进行手术无禁忌;

排除标准: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知情并自愿参与。

既往有眼部病历资料不完整;伴有其他眼部疾病;

男性20例,手术史。对照组:女性14例;年龄61~

男性1978岁,平均年龄为(65.4±4.7)岁。观察组:

例,女性15例;年龄62~79岁,平均年龄为(65.5±

且4.8)岁。组间对比结果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本次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知情批准,研究具有可行性。

文章编号:1005-619X(2018)05-0553-02

DOI编码:10.13517/j.cnki.ccm.2018.05.049作者单位:111000辽阳市中心医院眼科撕囊1.2方法对照组:做上方透明角膜切口,

操作完成后为患者进行水分离以及水分层,碎核后进行超声乳化吸除,并在囊袋内置入人工晶体。对角膜切口进行缝合。为患者做标准闭合式20G玻璃体切割三通道,将玻璃体切除后撕除粘连较松的前膜。对粘连较紧的则可先使用钩针勾离视网膜面后再进行撕除处理。对周边视网膜进行检

对黄斑区严重视网查,使用平衡盐溶液进行填充。

膜撕裂的病患要进行玻璃体腔C3F8填充。

观察组:在上述治疗之上联合实施内界膜剥

范围控制2.0~除术,在玻璃体切除后剥除内界膜,

其余操作均与对照组4.0PD,注意维持正常眼压。

相同,两组患者术后均实施常规抗感染治疗。1.3观察指标①视力水平: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后转换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进行记录比较。②黄斑厚度。③并发症发生概率。

1.4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

以(x±)表示行组间同类数据的统计学对比分析,

黄斑计量资料并进行检验(例如年龄、视力水平、

厚度等),以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并实施卡方检验(例如性别、并发症发生概率等),以<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水平以及黄斑厚度变化比较对治疗前组间视力水平以及黄斑厚度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视力以及黄斑厚度等均得到明显改善(<0.05),对比治疗后上述指标提示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表1)。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比较观察组治

总发生概率为5.9%,疗后共2例出现并发症,与对

照组2.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9,

表2)。=0.555>0.05,

·554·中国疗养医学2018年第27卷第5期ChinJConvalescentMed,May2018,Vol.27,No.5

表1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例数343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水平以及黄斑厚度变化比较(x±)

视力水平

治疗前0.57±0.230.56±0.21治疗后0.29±0.120.27±0.18治疗前405.29±71.25405.33±76.37

黄斑厚度/μm

治疗后332.16±40.29331.78±47.34

值0.187值0.85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比较()组别例数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总发生率[(%)]

对照组34011(2.9)观察组

34

1

1

2(5.9)

3

讨论

老年性白内障合并特发性黄斑前膜的概率较

高,上述2种疾病均与年龄相关,

且采用药物保守治疗的效果均不十分理想,因此临床治疗主要采取手术疗法[5-6]。老年性白内障合并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会出现视力降低、视物变形以及单眼复视

的情况,患者往往需要接受白内障手术、

玻璃体切割以及视网膜前膜剥除术进行治疗。因近年来临床医疗水平得到极大进步与发展,手术创伤较之以往明显缩小,因此白内障手术联合玻璃体手术并不会增加治疗难度,反而联合治疗方法效果更为显著,在白内障治疗后术者可更为清晰观察眼

底,从而有效减少黄斑前膜剥除术的手术难度,

更利于术后观察眼底情况[7-8]。随着临床超声乳化以及黄斑前膜剥除术联合治疗在临床的推广应用,有相关研究发现部分老年性白内障合并特发性黄斑前膜在术后仍存在视网膜表层皱褶以及视物变形情况,因此其认为在手术过程中也可联合实施内界膜剥除术,以便提高临床治疗效果[9-10]。内界膜是视网膜内表面厚约1~2μm的均质膜,其参与到了较多玻璃体视网膜界面相关疾病的病理过

程,如黄斑孔、特发性黄斑前膜等等,

因此理论上来讲剥除内界膜对该类型疾病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目前临床对于内界膜剥除术是否会对患者造成视功能损害、视野损伤等远期伤害尚无定论,因此临床对该术式的应用存在一定争议。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联合实施了内界膜剥除术进行治

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发现,

观察组患者术后视力水平与黄斑厚度方面的改善效果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概率也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0.5390.0020.0360.592

0.998

0.972

内界膜剥除术的应用在短期内并无提高老年性白内障合并特发性黄斑前膜治疗效果的作用,远期影响尚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综上所述,对老年性白内障合并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实施超声乳化以及黄斑前膜剥除术联合治疗可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内界膜剥除术的应用并未显著提高患者治疗后的疗效,临床具体应用应综合考虑患者具体情况及其自身意愿。

参考文献:

[1]余盈盈,黎晓新,

鲍永珍.黄斑前膜合并白内障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玻璃体切割术前后屈光状态改变[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4,32(11):1025-1029.

[2]杨荣,金涛,

王颖玉,等.23G与25G双微前后节联合手术治疗黄斑疾病合并白内障56例效果观察[J].宁夏医学杂志,2017,39(3):275-277.

[3]程鹤,夏风华,

姚宜.超声乳化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特发性黄斑前膜[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5,37(9):654-656.

[4]韩玉灵.超声乳化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治疗合并白内障

的特发性黄斑前膜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6):1066-1067.

[5]刘子扬,叶俊杰,

陈有信,等.玻璃体切除联合黄斑前膜剥除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的疗效分析[J].中华眼科杂志,2016,52(5):343-347.

[6]刘敏,郭建莲,

张华.玻璃体手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的临床观察[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3,27(5):65-67.

[7]毛新帮,游志鹏,赵菊莲.25G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

超声乳化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5,33(6):664-666.

[8]陈韵,武哲明,陈海松,等.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黄斑前

膜的手术疗效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14):2116-2118.

[9]罗康怡,杜冰,古洵清,等.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治疗

合并特发性黄斑前膜的白内障[J].国际眼科杂志,2012,12(6):1097-1098.

[10]苏鹏,晏世刚,

孔祥斌,等.联合手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合并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疗效研究[J].实用临床医学,2016,17(6):70-73.

(收稿日期:2017-12-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