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章节练习】 公民基本权利——小学高年级组(3~6年级)

来源:哗拓教育
【章节练习】 公民基本权利——小学高年级组(3~6年级)

章节说明

了解平等权、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自由(包括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社会经济文化权利(包括受教育权、劳动权、休息权、婚姻家庭受保护权)、财产权等基本权利(可选择一项基本权利)。 题目1/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宪法》中规定的( )。

• • • •

A 人身自由权 B 言论自由权 平等权 D 自由选择权 解析 正确答案:C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宪法》中对于平等权的规定,本题答案为C项。 题目2/30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法治的首要内涵,关于它的具体内容下列不正确的是( )。

• • • •

允许部分官员享有特权

B 法律以同样的标准对待所有的社会成员 C 反对宪法法律之外的任何特权

D 禁止歧视任何社会关系中处于弱势群体的社会成员

解析 正确答案: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包括平等对待、反对特权、禁止歧视。允许部分官员享有特权违背了这一精神,本题答案为A项。

题目3/30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的具体含义是( )。

• • • •

A 全世界的公民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 B 居住在中国境内的人在法律面前是平等的 中国公民在法律面前是平等的

D 18周岁以上的公民在法律面前是平等的

解析 正确答案:C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基本涵义是在我国,法律对于全体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社会出身、宗教信仰、财产状况等,都是统一适用的,所有公民依法享有同等的权利并承担同等的义务。

题目4/30

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这句话体现了民法的哪种基本原则?

• • • •

A 诚实信用原则 平等原则 C 罪刑法定原则 D 合理原则

解析 正确答案:B

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体现的是平等原则。诚实信用原则与题意不符,罪刑法定原则是刑法的基本原则,合理原则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题目5/30

以下选项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是( )。

• • • •

A 张某父亲是公安局局长,因此,他的交通违章行为可以不予处罚

金某是党的领导干部,但是他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必须遵守国家法律行事

C 李某可以利用其丈夫是市委书记的身份和影响力,安排自己弟弟进入当地某国企工作 D 陈某仗着自己的警察身份,欺压一个街边小贩

解析 正确答案:B

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A、C、D三个选项都是利用特权的现象,只有B选项才是正确的。

题目6/30

有( )的年满四十五周岁的中国公民可以被选为我国主席、副主席。

• • • •

A 被选举权 B 政治权利 C 社会经济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解析

正确答案:D

《宪法》第79条第2款规定:“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四十五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故本题答案为D项。

题目7/30

小明今年上小学三年级,他也想投票选举人大代表,但是妈妈告诉他,他必须年满( )周岁才具有选举权。

• A 十六 • 十八 • C 十九 •

D 二十

解析 正确答案:B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公民享有选举权必须年满十八周岁。本题答案为B项。

题目8/30

以下选项中,没有选举权的是()。

• A 20岁的在校研究生王刚 • B 32岁的工人小刘

• 40岁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老张 •

D 50岁的已经退休的王爽

解析

正确答案:C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本题答案为C项。

题目9/30

参加选举活动,投票选举人大代表的人被称为()。

• • • •

A 公民 选民 C 候选人 D 代表人

解析 正确答案:B

参加选举活动,投票选举人大代表的人被称为选民,候选人是指参加选举并准备担任某一项职位的人。本题答案为B项。

题目10/30

2014年12月4日,小明满18周岁,今天他应该去投票选举区人大代表,但老师却以课业繁重为由禁止小明前去,老师侵犯了小明的( )。

• • • •

选举权 B 被选举权 C 听证权 D 受教育权

解析 正确答案:A

《宪法》第3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故正确答案为A项。

题目11/30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 • •

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公民的全部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D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解析 正确答案:C

A、B、D项均属于我国《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我国《宪法》中对财产权的规定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而非“公民的全部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故C项错误,本题答案为C项。

题目12/30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

• • •

偷盗权 B 平等权 C 出版自由

• D 受教育权

解析 正确答案:A

BCD都属于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但A偷盗权是错误的,是违反法律的行为。故正确答案为A项。

13/30

在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中,最基础的权利是( )。

• • • •

A 宗教信仰自由 人身自由

C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 出版自由

解析 正确答案:B

人身自由是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没有人身自由,其他权利无从谈起。故正确答案为B项。

题目14/30

村民李某与王某竞选村委会主任,李某为了当选,故意诋毁王某,在村内散布谣言称王某有犯罪前科,李某的行为侵犯了王某的( )。

• • •

A 生命权 B 人身自由 人格尊严

• D 隐私权

解析 正确答案:C

《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本题中李某散布谣言诋毁王某的行为属于诽谤,是对王某人格尊严的侵犯。”故正确答案为C项。

题目15/30

超市保安怀疑李某盗取超市货物,将其带至办公室,对其进行搜身,超市的行为侵犯了李某的( )。

• • • •

A 所有权 人身权利 C 财产权利 D 知识产权

解析 正确答案:B

我国宪法规定,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行政处罚法和刑法也有禁止非法搜查公民身体的具体规定。所以,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是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行为。故正确答案为B项。

题目16/30

《刑法》对触犯非法拘禁罪的公民进行制裁,主要是因为非法拘禁行为侵犯了公民的( )。

A 生命权

• • •

B 人格尊严 人身自由 D 财产权

解析 正确答案:C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非法拘禁行为违反了该条规定,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故本题答案为C项。

题目17/30

根据《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 )。

• • • •

A 侮辱 B 诽谤 C 诬告陷害 以上都是

解析 正确答案:D

根据《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题目18/30

检察院的工作人员范某没有法定文件,就强行侵入张某的住宅进行搜查,范某的行为( )。

A 不合适,但不违法

• • •

B 是违法的,但绝对不会构成犯罪 是违法的,甚至可能构成犯罪

D 是正确的,因为范某是检察院的工作人员

解析 正确答案:C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同时,我国《刑法》中规定了非法搜查罪和非法侵入住宅罪。题中范某的行为违反了宪法,还有可能会触犯刑法,构成犯罪。故本题答案为C项。

题目19/30

下列哪一项属于《宪法》中规定的侵犯公民住宅的行为?

• • • •

A 买卖房屋

非法搜查公民的住宅 C 出租房屋 D 国家征用土地

解析 正确答案:B

我国《宪法》中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包括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故B项符合。

题目20/30

我国公民有受教育的( )。

• • • •

权利和义务 B 责任 C 自由 D 权力

解析 正确答案:A

根据《宪法》第46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故正确答案为A项。

题目21/30

张莉的父母为了供其哥哥上大学,就让上初中的张莉辍学在家干农活补贴家用,请问张莉遭到侵害的权利是( )。

• • • •

A 选举权 B 继承权 C 劳动权 受教育权

解析 正确答案:D

《宪法》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义务教育法》第4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

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故正确答案为D项。

题目22/30

根据《宪法》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的( )。

• • • •

自由 B 权利和义务 C 义务 D 权力

解析 正确答案:A

《宪法》第36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故正确答案为A项。

题目23/30

小明多次在公众场合合理表达对公安局办事方式的不满,公安局局长私下对小明进行威胁,让他不得对此再发表任何言论。公安局局长的行为侵犯了小明的( )。

• • • •

言论自由 B 财产安全 C 人身自由 D 宗教信仰自由

解析

正确答案:A

《宪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公安局长的行为侵犯了小明的言论自由。故正确答案为A项。

题目24/30

小红跟随父母居住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所在学校要求学生必须信仰某教,学校该规定侵犯了小红的( )。

• • • •

宗教信仰自由 B 结社自由 C 受教育权 D 平等权

解析 正确答案:A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题中学校的做法违反了该条法律规定。故本题答案为A项。

题目25/30

《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这种权利属于( )

• • • •

A 普通权利 B 特殊权利 C 最高权利 基本权利

解析 正确答案:D

公民基本权利,是一个法律术语。指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我国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体现了广泛性、平等性、真实性以及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因此,正确答案为D项。

题目26/30

下列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的是( )。①劳动权②罢工自由③住宅不受侵犯④就业自由

• • • •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①③ D ①②③

解析 正确答案:C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包括①③项。故本题答案为C。

题目27/30

关于《宪法》中规定的劳动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B 劳动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来说仅仅是一种权利 C 劳动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来说仅仅是一种义务 D 只有成年人才需要进行劳动

解析 正确答案:A

宪法第4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因此,本题答案为A项。

题目28/30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 )有休息的权利。

• • • •

A 公民 B 成年人 C 老年人 劳动者

解析 正确答案:D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享有休息权的主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本题答案为D项。

题目29/30

由于近期业务较多,王芳和同事在老板的要求下已经连续工作一个月,没有休息日。老板的这种行为侵犯了王芳及同事的( )。

• • • •

休息权 B 财产权 C 人身权 劳动权

解析 正确答案:A

《宪法》第43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故正确答案为A项。

题目30/30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 )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 • • •

A 个人的 B 合理的 合法的 D 全部的

解析 正确答案:C

《宪法》第13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本题答案为C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