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工程 2011年(第33卷)第3期 Automotive Engineering 2011042 基于OBD技术的轻型柴油车DPF 系统诊断策略的研究水 卜建国,张卫锋,资新运,徐正飞,姚广涛 (军事交通学院汽车工程系,天津300161) [摘要] 在OBD诊断原理的基础上,通过灵活运用诊断方法和合理设计诊断逻辑框架,构建了轻型柴油车 DPF系统的OBD功能诊断策略,并进行了实车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诊断策略能满足OBD认证法规的要求。 关键词:车载诊断;诊断策略;微粒捕集器 A Research on the Diagnostic Strategy for the DPF System of Light—duty Diesel Vehicle Based on OBD Technology Bu Jianguo,Zhang Weifeng,Zi Xinyun,Xu Zhengfei&Yao Guangtao Department ofAutomobile Engineering,Militao"Transportation University,Tianjin 300161 [Abstract] On the base of on—board diagnosis(OBD)theory,and by using diagnostic methods flexibly and devising diagnostic logic flame rationally,a OBD function diagnostic strategy for the diesel particle filter(DPF)sys・ tern of light-duty diesel vehicle is constructed,which is then verified by real vehicle tes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agnostic strategy devised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OBD certiifcation regulations. Keywords:OBD;diagnostic strategy;DPF 较晚,受到技术积累周期短、专业人才相对缺乏等因 日『J舌 素影响,OBD已经成为制约DPF技术全面升级的一 个重要因素 。 在柴油车面对日益严格排放法规的应对策略 中,与机内净化技术路线相比,微粒捕集器(DPF)技 1 OBD功能简述 术路线比较适合我国的国情。随着美国、欧盟、日本 等国家先后出台车载诊断系统(OBD)相关法规,我 OBD是一种自诊断汽车故障的程序,当系统出 国在GB 18352.3—2o(】5《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 现故障时,故障灯或检查发动机警告灯亮,同时动力 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阶段)》中对国Ⅲ、国Ⅳ阶段 总成模块(PCM)将故障信息存入储存器,通过一定 的发动机排气净化系统OBD功能提出了强制性要 程序可将故障码从PCM中调出来,就能迅速、准确 求。环保部于2008年6月发布了HJ 437—2008《车 地确定故障的性质和部位,从而将故障排除。OBD 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车载诊断 诊断以监测可能引起故障的异常信号为着眼点,当 (OBD)系统技术要求》标准,从技术上对OBD功能 参数的直接监测难以实现时,根据参数之问的相关 提出了具体要求。环保部2009年12月颁布的H.1 性进行问接监测,使用合理可靠的诊断策略判别异 500--2009(轻型汽车车载诊断(OBD)系统管理规 常信号是否属于故障。OBD技术兴起于美国,最早 范》又对GB 18352.3 005中有关OBD系统的技 的OBD标准由美国各大汽车企业内部约定,逐步发 术内容做了补充。由于我国OBD技术的发展起步 展成SAE体系和ISO体系,如IS015031就对OBD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9AA064801B)和国家“863”探索项目(2008AA06Z321)资助。 原稿收到日期为2010年9月2日,修改稿收到日期为2010年11月26日。 ・204・ 汽车工程 2011年(第33卷)第3期 的功能标准作了具体的说明,从而形成了标准的故 中的颗粒物(PM),使其排放达到相应的标准。随着 障诊断代码、诊断接口和通信协议,同时对OBD中 故障指示灯的触发和诊断软件的模式也作了相应的 功能性描述 。 PM在过滤体内积累,柴油机排气背压逐渐上升,影 响发动机的性能和DPF的工作效率,因而须定时去 除已捕集的PM以恢复DPF的性能。将去除PM的 过程叫做DPF再生。过滤体再生技术分为主动再 生和被动再生两种 。考虑到被动再生对燃油硫含 2基于OBD技术的轻型柴油车DPF 系统诊断策略研究 2.1 DPF系统构成 量的要求苛刻,在我国通常采用提高排气温度的方 法来再生DPF,即主动再生。PM的起始燃烧温度约 为600%,而现有柴油机,特别是轻型柴油机的排气 温度较低,达不到此温度。文中通过燃油添加剂将 PM起燃温度降低到45O℃,再通过起燃器加热的方 式提高过滤体温度,以实现PM的燃烧。 { 进气 l 控制糍 DPF系统构成如图1所示,它包括起燃器、DPF 过滤体、供气系统、喷油系统和相应的温度与压力传 感器等。系统的工作原理是:DPF过滤柴油机排气 r l, 、I ^l|l旦EII II;/ ! /,一一一轰动 —、、 ,厂^、厂^、/^、、 / 涡轮增压 油 l⑧⑧④④ 圈 \\u u u// \ EUR 回油管路 _承 L 上; 渤 罐瞌 l嘴 添加剂霉五i ii 厂 11q 曼璧罡曼 电 压差 抽. 悖感器 奇 成驰} 排气? —— l—_温度传感器I 图1 DPF系统构成 2.2 DPF系统OBD模块的诊断功能需求分析 和执行器的功能性诊断。主要手段是依据设计的诊 OBD模块中对于DPF系统的诊断项目主要分 为部件级的诊断、系统级的诊断和ECU自诊断3部 断电路,并结合监测相关参数的变化情况来实现。 图3为单个部件诊断时的信号范围检测(signal range check,SRC)原理图。信号值由原始电压AD 分。部件级的诊断包括电路的短路与断路,以及针 对重要组件的电源电压监测;系统级的诊断主要是 根据监测信号的变化所反映出来的参数之间的相互 关联是否合理来判断系统是否处于良好状态,或能 否实现既定功能;ECU的自诊断主要是依据ECU中 芯片的诊断功能或附加的诊断电路来对A/D数据 值按公式换算得到,SRC是在原始电压值基础上执 行的。如果原始电压值超出高限值的持续时间超过 预先设定的时间参数值,即出现了SRC高限值故 障,高限故障错误位置1;如果低于低限值的持续时 问超过预先设定的时间参数值,即出现了SRC低限 采集、通信模块、储存模块和电源电压等进行监测。 OBD整体框架如图2所示。 2.3 DPF系统的重要诊断策略 在DPF系统OBD功能所须监测的比较重要的 项目是DPF失效和综合部件的诊断。在设计DPF 系统OBD功能的诊断策略时主要使用4类诊断方 值故障,低限故障错误位置1。如果出现了传感器 电压故障,且持续时间超过限值,则电压故障错误位 置1。 当出现SRC故障或提供电压故障时,传感器参 数设置为默认值或最后有效值。如果SRC故障已 置1,而原始值恢复为有效值,则高限或低限故障将 分别在指定的延迟时问后重置,信号值将再次来源 于转换函数。 法:值阈分析法、时阈分析法、功能判别法和逻辑判 别法,而在实际的诊断策略实施中,往往是综合运用 多种诊断方法,使诊断的逻辑更加可靠。 2.3.1综合部件诊断策略 DPF系统中与排放相关的综合部件的诊断主要 图4为单个部件合理性诊断原理图。在部件 SRC检测通过后对该部件进行合理性诊断。在一个 监测周期内连续采样取均值与设定值相减后取绝对 值,再与合理性检查中该项目的限值比较,如果超过 包括组件的断路与短路、合理性监测、电源电压监测 b建国,等:基于OBD技术的轻型柴油车DPF系统诊断策略的研究 ‘205・ 硬件监测 功能性诊断 OTLs诊断 其它相关部分 传感器 (知识) NO 超限 发动机ECU DPF前温度 喷射偏差 PM超限 系统管理 DPF系统DCU DPF后温度 捕集器功能 r 故障确认/ 转矩限制器 DPF压差 起燃器功能 DTC选择 \ > OBD测试台架系统 油压 DTC存储 添加剂液面 r、、 管理 > 诊断仪接口 诊断仪 ・添加剂压力 L/ DCU诊断 \ ≥> MIL ̄]} ’{MIL l ROM/RAM 与其它ECU 接口 执行器 看门狗 燃油计量闯 驱动回路 专家智能诊断 失效控制 策略 电热塞 A/D模块 加速测试 燃油泵 通信模块 怠速测试 打气泵 冷起动测试 添加剂泵 监测部分 : 诊断部分 : 诊断控制部分 : 外设 图2 DPF系统OBD模块结构 霸国 (a)完好的过滤体 (b)堵塞后的过滤体内部结构 图3单个部件诊断的SRC流程 _ (c)烧裂后的过滤体 (d)部分孔道烧熔后的过滤体 图4单个部件合理性诊断流程 图5 DPF过滤体主要失效形式 限值,且持续时间超过预设值,合理性诊断故障错误 ap= Q_n 1, 。d,m rue1,mPM) (1) 位置1。如果合理性故障错误位已经置1,而采样值 式中:卸为DPF前后的压差,Q 为进气流量, 又恢复为合理值,那么故障分别在指定的延迟时间 为DPF床温,m 为喷油量,m 为PM的存积量,即 后重置0,合理性故障消失。 DPF的挂烟量。当限定/t/, 的高限值为m ,低限 2.3.2 DPF过滤体失效诊断策略 值为0时,可得 图5为DPF过滤体的主要失效形式。DPF过 ap = Qi l。t, d,jr//,ruel,m ) (2) 滤体是否失效可通过监控DPF前后压差来判 ap i =-厂(Qi l。 , 。d,m ,m i ) (3) 断 -9j。DPF前后压差主要受发动机进气流量、 在判断故障过程中,为避免工况瞬间变化带来 DPF前温度和喷油量的影响,即 的卸异常,须为故障限值设置系数。即 汽车工程 2011年(第33卷)第3期 △p… =c1ap (4) △p… =C2△p (5) 此处,取c =1.2,C =0.9。通过以上计算,可 以得到各工况下的压差限值,如果实测压差超出压 差限值范围,则判断出现故障。图6为故障判断示 意图,压差实测值超出了设定的压差高限值,说明此 时DPF堵塞,可能原因为DPF再生失败。 图6基于限值判断的DPF失效诊断示意图 (b)万丰试验车与DPF系统 图7 DPF系统的整车搭建 3.2试验过程 图8为试验监控界面,左边窗口为实时显示当 前信息曲线,能够直观地观测背压和压差高限值以 及其它相关信息的变化趋势。右边窗口为OBD故 障报警窗VI,当DPF某部件出现故障时,相应变量 将指示故障。实时监控的同时,通过数据采集卡将 数据采集存储起来用做试验分析。单个部件诊断和 合理性诊断可以通过人为操作,例如断开或短接传 感器和执行机构,观察是否在设定的时间内出现相 应故障报警。DPF失效诊断是通过车载挂烟试验进 行的,分两组试验:一组是完好DPF挂烟试验,另外 一组是烧漏DPF挂烟试验。 图8 OBD监控界面 3.3试验分析 单个部件和合理性诊断策略验证,通过人为操 作,能够按照要求完成故障报警,故障报警准确率达 到95%以上。 图9为超高限故障判断试验数据,试验数据样 本为16 000个,是一次行车4h采集的数据。从图中 可以看出,随着挂烟量的增加,实测压差逐渐逼近压 怕 避 铬 时问/s (a)试验1车 指 世 0 5 000 10 000 l5 000 时间/s (b)试验2车 一压差 一压差高限值・故障标志 图9超高限故障判断试验数据 O 2 2011(Vo1.33)No.3 I-建国,等:基于OBD技术的轻型柴油车DPF系统诊断策略的研究 ・207・ 差高限值,最终超过压差高限值,出现DPF失效故 障报警指示。 图10为超低限故障判断试验数据,试验数据样 本为12 000个,是一天行车3h采集的数据。实测 压差始终低于压差低限值,挂烟试验过程,压差增加 不明显,说明由于过滤体烧漏,漏气的孔道由于阻力 小,排气流量大,致使DPF基本上无法过滤碳烟。 从两辆车试验数据曲线分析,可知其规律具有重复 性,证明本诊断策略具有普遍性。 帕 避 出 辂 时问/s (a)试验1车 怕 星 世 出 时间/s (b)试验2车 一压差一 ^ 压差高限值・故障标志 图1O超低限故障判断试验数据 4结论 研究了DPF系统在实现OBD功能中所使用的 诊断方法,并依据OBD的诊断原理,设计了DPF系 统OBD功能诊断的策略,通过实车验证表明诊断策 略具有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 18352.3—2oo5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巾同 Ⅲ、Ⅳ阶段)[S].2005. [2] 国家环境保护部.H.I 437—2008乍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 发动机与汽车车载诊断(OBD)系统技术要求[S].2008. [3] 国家环境保护部.HJ 500--2009轻型汽车车载诊断(OBD)系 统管理技术规范[S].2009. [4] 潘朋,颜伏伍,方茂东.OBD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交 通节能与环保,2007(5):36—39. [5] 国家环境保护部.HlJ 451—2oo8环境保护产鼎技术要求,柴油 机排气后处理装置[S].2008. [6] Dabhoiwala Rayomand H,Johnson John H,Naber Jeffrey D,et a1.A Methodology to Estimate the Mass of Particulate Matter Re- tained in a Catalyzed Particulate Filter as Applied to Active Re— generation and On—Board Diagnostics to Detect Filter Failures [C].SAE Paper 2008一Ol一0764. [7] Sappok A,Wong V W.Ash Effects on 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 Pressure Drop Sensitivity to Soot and Implications for Regeneration Frequency and DPF Control[C].SAE Paper 2010—01—0811. [8] Triana A P,Johnson J H,Yang S L,et a1.An Experimental and Computational Study of the Pressure Drop and Regeneration Char— acteristics of a 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 and a Particulate Filter [C].SAE Paper 2006—01—0266. [9] 姚春德,邵玉平,张春润,等.柴油机壁流式过滤体内的流动分 析及模拟计算[J].内燃机学报,2004,22(6):505—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