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中医称糖尿病为“消渴”。它是指以烦渴引饮、消谷善饥、小便频数、形体消瘦为特征的疾病。1980年前我国的糖尿病发病率约为0.3%,由于生活水平提高,发病率在逐年上升,目前糖尿病的发病率已达到3%左右。糖尿病的发生虽与气候无明显关联,但与环境密切相关。 【干预方案】
1、预防和行为干预
糖尿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大问题,其预防应以自身预防为主,及早减除或有效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正确认识本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严格控制饮食,适当运动。有家族史者应定期做检查。 2、现代医学治疗原则 (1)食控制 (2)体育锻炼 (3)口服降糖药治疗 (4)胰岛素治疗
3、中医辨证治疗 (1) 上消
肺热津伤: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
治法: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代表方:消渴方加味。 (2) 中消
胃热炽盛:多食易饥,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实而有力。
治则: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代表方:玉女煎加黄连、栀子等。 (3) 下消
1)肾阴亏虚: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或尿甜,口干舌燥,舌红,脉沉细数 治则:滋阴固肾。
代表方:六味地黄丸加黄柏、知母、龙骨、牡蛎、龟板、益智仁、桑螵蛸、蚕茧、党参、黄芪、五味子等。
2)阴阳两虚:小便频数,混浊如膏,甚至饮一一,面色黝黑耳轮焦干,腰膝酸 软、形寒畏冷,阳痿不举,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治则:温阳滋肾固摄
代表方:《金匮》肾气丸加覆盆子、桑螵蛸、金樱子等。 4、中医适宜技术
(1)针灸治疗:中国针灸治疗糖尿病,在2000多年前就
有记载。一般以三消分型论治。 上消
取穴:主穴:胰腧、肺腧、太渊、心腧、少府。 配穴:少商、鱼际、膈腧、金津、玉液。
方法:进针得气后提插捻转补泻法,留针20分钟,隔天1次,10次为一疗程。 中消
取穴:主穴:胰腧、脾腧、胃腧、三阴交、内庭。 配穴:足三里、中脘、内关。 方法:同上 下消
取穴:主穴:胰腧、肾腧、太溪、太冲 配穴:复溜、水泉、命门、气海。 方法:同上
(2)气功治疗:气功治疗糖尿病,自古至今积累了丰富经验,大致可分为内气疗法和外气疗法。其中以内气练功治疗糖尿病功法较为广泛。对降低血糖、血脂和防治尿病并发症均有良好作用,值得推广。
(3)艾灸疗法:用艾柱直径为1.5cm,高2cm,重0.5g,鲜姜片3~4mm,直径2cm进行隔姜灸,以上入组主穴轮流使用,每天应用一组。配穴随症加减,每穴灸10~30壮,隔天灸1次,24次为一个疗程,共2个疗程。 5、中医康复
(1)心理康复::与患者采取闲谈、聊天、拉家常的方式,
了解患者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帮助患者建立良好心态。根据患者存在的思想顾虑,有针对性地讲述有关医学科学知识,帮助他们消除顾虑;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体疗:根据病情和体力坚持运动,如散步、跑步,做广播体操或打太极拳等等。选择一种适宜自己的方式,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将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适当运动能促进新陈代谢,降低血糖、血脂,减少糖尿病的并发症。这里介绍几种平时在家里运动的方法。
方法一:踮脚尖。将手扶在椅背上踮脚尖(左右交替提脚跟)10-15分钟。
方法二:爬楼梯。上楼梯时,背部要伸直,速度要依体力而定。 方法三:坐椅运动。屈肘。两手叉腰,背部挺直,椅上坐立反复行,时间依自己体力而定。
方法四:抗衡运动:双手支撑在墙壁上,双脚并立使上身前倾,以增加肌肉张力,每次支撑15秒左右,做3-5次。 以上运动方式,可任选其一,也可交替进行。 6、中医养生保健 (1) 生活起居
1)糖尿病是一种不能根治的终身性疾病,所以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十分重要。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应避免焦虑紧张的情绪,还应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吸烟、不饮酒、少吃食盐和富含糖类、油脂以及热量高的食物。
2)糖尿病患者由于提内代谢紊乱,体质弱,抵抗力差,容易合并各种急性和慢性感染,一旦感染,不仅难治,而且还会使
糖尿病病情恶化,因此糖尿病患者应特别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注意口腔卫生,尤其是女性患者,要保持外阴清洁。
3)特别提出要讲究脚的卫生。足部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是一种损及神经、血管、皮肤、肌腱甚至骨骼,以致使其坏死的慢性进行性变。它可激发感染甚至导致截肢治疗,给广大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因此糖尿病患者的足部保护十分重要。由于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对冷、热、疼、痛等感觉不灵敏,所以穿鞋前无比检查有无异物,每天检查足部情况,发现有水疱、皮裂、磨伤、鸡眼、甲沟炎、甲癣等,应及时处理。不可用锐利刀剪自行修剪。每天用温水泡脚,水温不可过热,鞋要宽松舒适,袜子要松软,透气性好。指甲不要剪得太短。
4)为了是血糖保持在接近正常水平,糖尿病患者还应掌握自我监测血糖的方法。自我监测较简易的方法是尿糖的测定,即利用尿糖试纸对三餐前、睡前的尿液进行检查。但对病程较长、肾功能损害或合并服用某些药物的患者来讲,这种方法往往不可靠,应定期到医院测定血糖,以便合理调整治疗方案。 (2) 药补食补:糖尿病发病,是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药补食补
可根据清热养阴、益气生津和滋补肝肾等治疗原则指导配方。现介绍以下几则食疗法。
1)家常炒洋葱:取洋葱250克,用家常烹调法制成菜肴,随 饭食用;或取洋葱50-100克,水煮1~2分钟后服用。洋葱有
温中、下气、消积等功效,能提高血中胰岛素水平一降低血糖,还能抑制高脂肪饮食引起的血胆固醇升高,适用于糖尿病并发动脉硬化患者食用。
2)玉米须煲瘦肉:取玉米须30克,瘦猪肉100克,加水共煮汤。待熟后去玉米须,饮汤食肉。本方适用于一般糖尿病患者,偏于肾阳不足者则不宜。
3)蚌肉苦瓜汤:用苦瓜250克,蚌肉100克。将活蚌肉放清水中养2天,漂后取蚌肉与苦瓜共煮汤,熟后酌加油盐调味,即可服用。据文献记载,苦瓜、蚌肉均有降血糖作用。中医认为,苦瓜性味甘苦寒凉,能清热、除烦、止渴;蚌肉甘咸而寒,能清热滋阴、止渴利尿。两味合用,清热滋阴,适用于糖尿病之偏于胃热阴虚者。
4)枸杞子炖兔肉:取枸杞子15克,兔肉250克,加水适量, 文火炖熟后加盐调味,饮汤食肉。枸杞子为滋补肝肾之良药,据药理研究,本品有降血糖作用。兔肉有补中益气、止渴健脾、滋阴强壮之功用。该方适用于糖尿病之偏于肝肾不足者,肠燥胃热者不宜。
5)黄芪山药煎:生黄芪30克,怀山药30克,煎水代茶饮。适用于糖尿病之偏胃虚弱及肺气不足者。但对肺胃燥热或兼外感者不宜。
6)山药薏米粥:怀山药60克,薏苡仁30克,共熬粥食。山药性味甘平,不寒不燥,有补益脾胃和养肺滋肾之功。本方对糖尿病有治疗作用,食后有饱腹感,可减少饭量,对各型糖尿病患者均较为适宜,尤以脾胃虚弱、口渴善饥者更佳。
7、家庭护理
(1) 掌握有关糖尿病治疗的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 学会做尿糖定性检查,家庭常用试纸法。
(3) 掌握饮食治疗的具体方法,按规定热量进食,定时进食,避免偏食。采用清淡饮食,菜谱可多样化,多食蔬菜水果。 (4) 应用降糖药时,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几不良反应。 (5) 注意皮肤清洁,尤其是足部、口腔、阴部的清洁。预防感染,有炎症、痈和创伤时要及时治疗。
(6) 避免精神创伤及过度疲劳。出现疲乏、饥饿感、心慌、出汗时,表明为低血糖反应,可及时口服糖水。 8、中医健康教育要点
(1) 调情绪:情绪因素与消渴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应避免恼怒、忧思、郁闷等,对本病有一定预防意义。 (2) 起居:防止外感、起居有节、睡眠充足、节制房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