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国际竞争力打造世界一流JJ 郑 一、郑煤机:中国煤机行业的领头羊 38-f7,元,生产区占地面积约457 3300余人,已累计生产各型液 遍布全国26个产煤省的各大矿 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专业生产液 压支架的大型骨干企业,机械工业500g ̄企业。郑煤机 集团有着光辉的历史,集团始建于1 958年。是中国第一 台液压支架的诞生地。其前身郑州煤矿机械厂(隶属煤 印度、土耳其等国家。 郑煤机参与了中国“七五 行业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母 重的经验积淀,吸收国际液压 承客户第一、质量第一、服务鲜 炭部)是国家“一五”计划重点项目,1998年划归河南 省煤炭工业管理局管理。截至2009年,公司总资产达 支架选型阶段开始进行前期介入,结合不同煤层赋存和 十分注重高新技术研发体系的建设和巩固,陆续投入4 地质构造条件,为用户量身定做最合适的支架产品,使 支架从设计之初就具有更高的合理性和可靠性。郑煤机 亿多元,全面更新了高新技术开发所需的硬件环境,保 证设计开发手段的先进性;大力引进和培养人才,将现 有的优秀科技人员送到国内知名院校学习深造;积极同 的设计能力在同业中傲视群雄,公司拥有专业技术人员 800余人,高级技术人员200余人,6人享受国家特殊津 国内各专业科研院所、煤矿加强联系,将产、学、研紧 密结合,将企业的设计方案送交科研院所进行深入分析 论证,以生产环节作为实践手段,确保高新技术开发的 贴,在设计中全面运用三维仿真设计、有限元分析、模 拟压架试验等现代设计手段,完全满足当前国内外用户 对液压支架的需求。公司具有行业领先的质量控制体 系,公司拥有兼容欧洲标准的千吨压架试验台、千吨立 目标导向性和实用性。 2000年以来,郑煤机集团工业总产值由1.11亿上 柱试验台、只读光谱分析仪等先进的专业检验设备,通 过严格的质量检验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全方位保障 用户利益。公司已初步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液压 升至2008年的42.15.f ̄z元,连续8年保持了强劲增长, 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郑煤机人在充分认识国内外煤机市 场形势、认真总结自身多年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 “十一五”发展规划,制定了“产权多元化、产品成套 支架产品体系。陆续投放市场的5.5米、6l2米、6.3米、 6 5米配备电液控制的高端液压支架连续刷新多项国 内、世界支架纪录,实现了研发技术的多项突破。 郑煤机集团在液压支架领域的技术研发和攻关, 大大提升了我国煤矿综采装备制造业的整体技术工艺水 化、高端产品国际化、中端市场租赁化、低端市场股份 化”为核心内容的“五化”发展战略。郑煤机集团2006 年在全国煤炭行业百强中排名第55位,是唯一入选的 煤矿机械制造企业,先后荣获“中国煤炭工业优秀企 平,全面打破了德国DBT、美国JOY两家世界煤机巨头 对我国高端液压支架市场的垄断。近年来,郑煤机集团 业”、 “中国煤炭机械工业优秀企业”、 “煤炭工业科 技创新优秀企业”、 “全国煤炭工业企业信息化管理示 案例分析/ 镰 警 } … ^ 罴 毋 ll f ——… J——— ————…————…— ———— —— —— 。… — ——— 范企业”等荣誉称号,并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煤炭工 业十佳科技进步企业”。郑煤机集团年产支架数量、 2、日益开放的国际市场:自20世纪90年代后 期,国际高端煤机市场一直为德国DBT、美国JOY公司 重量“世界第一”,2008年郑煤机集团产出支架1 1000 架,是中国煤机行业当之无愧的领头羊。 所垄断。白2005年以来,中国生产的煤机产品凭借优越 的性价比优势,逐步打开了俄罗斯、印度等市场。国产 液压支架逐渐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可,中国煤机企业正 二、中国煤机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期” 在逐步打破两大世界煤机巨头对国际市场的垄断。成为 国际一流的液压支架制造企业是郑煤机的战略目标。 3、特殊的行业政策:煤炭机械行业还拥有特殊 郑煤机所处的煤炭机械制造行业与宏观经济形势 和国家能源政策息息相关。煤炭机械需求的三个驱动因 的行业政策,《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 若干意见》第十三条的主题是“加快提升煤炭生产和设 备制造技术水平”。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 素分别是:新开工煤矿的生产需求、已有设备的更新需 求、机械化技改需求。据业内人士分析,未来几年这三 个主要驱动因素都有持续增长的趋势,现有煤炭机械的 快高产高效矿井建设,提高煤矿装备现代化、系统自动 化、管理信息化水平,淘汰落后的技术装备与工艺,推 动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大力推进中小型煤矿机械化,加 快培育和发展面向小型煤矿的综合服务机构,形成完善 的技术服务体系。通过关键技术引进、技贸结合、合作 需求也将维持快速增长的态势,行业的发展前景看好, 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1、广阔的国内市场空间:自2000年以来,我国 煤炭工业持续强劲好转,从2000年不足1 O(L H ̄,跃升 至2006年的23.25亿吨。以神华、晋城煤业、淮南矿业 等为代表的大型现代化煤炭生产基地的建设实践证明, 安全高效综合采掘设备国产化,能够满足我国煤炭工业 发展之需。越来越多的国内大型煤炭企业倾向于国产综 采装备,以液压支架为例,市场容量由2000年的不足 201'L上升至目前的1 O0多亿,煤炭综采装备的市场空间 制造、市场换技术等多种方式,提高煤炭重大技术装备 研发和制造能力,促进重大装备制造国产化。加强企 业、科研机构和各类院校的联合,推进技术创新体系建 设。《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将 “发展大型煤炭井下综合采掘、提升和洗选设备以及大 型露天矿设备,实现大型综采、提升和洗选设备国产 化”列为主要任务之一,实施重点突破。《煤炭工业发 展“十一五”规划》(简称《规划》)明确指出,到 正在快速膨胀,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2010年,全国煤炭产量要达到26亿吨,大型煤矿产 三、联姻风投,共筑成功路 量14.5,fLp{,比重占56%;中型煤矿产量4.5'fLD ̄, 比重占17%;建设6~8个亿吨级和8~10个5000万 吨级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煤炭产量占全国的50%以 上;大型煤矿采掘机械化程度达到95%以上,中型 煤矿达到80%以上,小型煤矿机械化、半机械化程 度达到40%;安全高效煤矿数量达: ̄j380个,产量占 全国的45%,其中千万吨级煤矿达到25个。 国家积极扶持的行业政策在为我国煤炭综采 装备制造业提供了政策支持的同时,也创造了新的 合作背景 创新投是在2007年开始接触接触郑煤机项目 的,当时郑煤机的股权融资项目在业内影响较大, 业内的VC/PE机构基本都听说过这个项目。这个项 目的优势很清晰,企业已经具有相当规模,在行业 中取得了较为领先的地位,技术和市场基础扎实, 行业前景看好。但是其风险点也很突出,企业属于 市场空间和利润空间。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显 示, “十一五”期间由于机械化水平的提升,产生 的设备需求共为15off.元左右,除此之外。国家还 将投资约60 ̄Z,元用于技改。国家正积极推进千万吨 典型的改制国企,其历史沿革较为复杂,企业的体 制机制比较落后,历史遗留问题较多,主要是员工 持股问题,导致业务发展很好的企业却迈不过资本 市场的门槛。为满足上市要求,其股权结构。公司 治理等方面需要做大量优化和调整,中间涉及和国 有股东、工会、职工多方面的协调工作,需要投入 大量资源,解决问题的风险和难度都比较大。企业 当时融资的目的也十分明确,一是企业负债率较高 级综采配套装备国产化;推行一个矿井一个工作平 面,建设安全高效矿井,提高中国煤炭工业核心竞 争力。煤矿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将大大带动煤机行业 的机械化程度,煤机行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案侈Li分析 l_ 。 ◆ ,| l}_。 确实需要补充资金夯实发展的基础,其次是为了实 现上市,公司需要引入外部投资者优化股东结构, 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建立较为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 以满足上市要求。当时许多投资机构都在关注这个 项目,但真正有实质性动作的投资机构却不多,大 家都很犹豫,毕竟要成功将郑煤机带向资本市场, 需要投入的除了资金以外还有大量的增值服务工 作。 回顾郑煤机项目的投资过程,负责该项目的 投资经理李守宇回忆道: “这个企业我们关注了很 久,2007年通过郑州市证券办找到这家企业。在全 面了解了企业走向资本市场的愿望以及企业遇到的 实质性困难后,我们的投资经理团队通过郑扑『市政 府、市发改委、证管办等政府机构的协调,反复和 各相关方沟通,与企业一起探讨解决方案,从而解 决上市障碍。经过和相关方的反复磋商,最终为企 业制定了各方都能接受的股权规范方案,将员工的 全部持股转让给投资机构,公司管理团队按投资机 构的价格重新进入,解决了员工持股超过200人的 问题。在核心难题得到圆满解决后,我们和其他投 资机构一起成功注资。顺利完成融资后,企业发展 非常快,我们后来又帮助企业策划上市方案,在企 业上市的道路上一直为企业排忧解难,一直到最后 成功上市。” 良好的基本面是企业成功上市的基础,郑煤机 的业绩能否在未来几年内取得高速增长是决定企业 能否成功上市的根本问题。为了对企业的基本面做 出客观的判断,投资经理团队对行业环境,市场空 间,企业技术和市场拓展能力,以及企业的体制机 制等方面都做了深入的调查。 行业环境 从行业发展趋势看,郑煤机所处的煤炭机械制 造企业与国家能源政策和宏观经济环境直接相关。 2007年国家将加大力度投资新能源的呼声已经越来 越高,宏观经济走势和将来政策环境将对郑煤机未 来的发展有怎样的影响呢?对此问题,投资经理团 队进行了全面深入调研。谈到当时分析判断行业趋 势时,李守宇说: “煤炭确实和能源行业关系比较 大,煤炭是我国的主导行业,行业难免会有起伏, 而且行业一点点的波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特别大, 我们认为,煤矿机械行业长期而言是适合我们国情 的一个行业,煤炭对我们国家能源的重要性毋庸置 疑。煤炭是我们国家能源需求的存量,新能源是我 们国家能源需求的增量。另外,即使能源行业有一 点点调整的话对郑煤机影响不是特别大,因为郑煤 机客户群比较大。另一方面,国家支持煤炭产业的 改进,国家政策的主导方向是扶持大煤矿,减少小 煤矿,提倡综采,提倡安全,所以从行业上来说, 国家是遏制了一些小的不规范的煤炭企业,但从能 源整体需求来说,我们对煤炭的需求基本上没有减 少。中间虽然国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也造成过 国家能源紧缺,所以从国家的能源政策看,短期内 煤炭还将是我国的主导能源,被替代的可能性不 大。1O年内还是应该增长的,50年内还应当是主要 的能源之一。” 市场空间 从市场空间看,在2007年,郑煤机的高端液 压支架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80%,人们不免 会问,这是否是一个天花板,郑煤机未来的成长空 间在哪里?对此李守宇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从煤 机的市场格局来说,河南在全国是有一定优势的, 除了郑煤机以外,还有北京煤机、平顶山煤机,但 郑煤机在液压支架这块比第二名有很大的优势,这 个优势不光是体现在量上,从产品的用途上,如支 护高度,最高7米多,这些都是其他企业所难以做 到的。高端煤机这块郑煤机占有70—80%的市场, 但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并不能说没有潜力再增长,因 为市场不是静态市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市场 需求量在增加。最主要的问题是对这个行业的引 导。举个例子,很多中小煤矿以前不用支架或者用 的很少,有些地理条件用不了支架,如有些地方斜 坡很大,地方地理条件恶劣,而郑煤机的产品有各 种变形,能适合于不同底层条件,这些中小煤矿增 …~……一 —…~————————…——……加的煤机需求量也是对郑煤机产品的拉动;另外很 多原来的大煤矿,随着对煤矿安全要求的提高,效 率的提高,原来液压支护用的少,现在用的也越来 越多,而且液压支架8年有~个循环返修,所以说 虽然市场占有率已经很高,但市场总量还在增长, 所以整体上来讲,郑煤机还是能够保持较快的增 长。” 技术优势 谈到郑煤机的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能力,李 守宇说: “2006年以前,中国的液压支架这块主 要靠进口,德国的DBT和美国JOY长期垄断我国高 端液压支架市场。当时郑煤机也没有做高端产品, 加之郑煤机作为一家老的国企,管理体制比较僵 硬,效益也不是很好,甚至存在亏损。但2006年 职工入股以后,郑煤机开始加强研发力量,进入高 端煤机行业,通过和神华合作,造出了第一个6.8 米的液压支架之后,基本上把国外的煤机打出了中 国市场,因为从成本上来说,郑煤机基本上比国外 品牌便宜一半,但使用效果反而优于国外产品。另 外从服务上,在国内郑煤机能够就近服务,服务质 量又比进口品牌好,因此郑煤机市场规模开始快速 :N;bD。从国际市场上来讲,美国虽然也有丰富的煤 层,但只是储备,开采的较少,开采的那部分煤层 很厚,很好挖,而像我们这里各地的条件千差万 别,所以说美国的煤机从用途以及型号上来讲,没 有中国的这么全。俄罗斯也是煤炭大国,郑煤机的 很多产品已经开始出口俄罗斯、印度等,成功走向 国际市场。” 员工持股问题 郑煤机作为一家老国企,同多数老国企一 样,其体制机制相对滞后,制约企业发展,同时在 改制过程中的历史遗留问题也为企业成功上市造成 障碍。作为投资人能否顺利解决这些问题,直接影 响投资的成败。投资经理团队在尽职调查过程中, 对此也作了充分的论证,李守宇说: “当时最主要 的难点是企业当时上市的可能性。因为企业改制 20/2 ……—— 一————— L一——————————1 过,2006年以前是纯粹的国有制企业,2006年之 后又改成国有和员工工会持股公司合资的企业,合 资的企业国有股占有51%,员工工会公司占49%, 而且员工工会公司里面有2000多人持股。经过和 各方的反复磋商,最后确定了让投资机构收购员 工持有的股份,员工退出,从而把公司的法人治理 结构改善,改善后股权结构更加合理,占股第一的 是国有大股东,第二是机构投资者,第三是高管和 骨干员工。这样就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法人治理结 构。” 谈到尽职调查的难点,李守宇说: “尽职调 查的难点在于判断当时员工在入股过程中有没有问 题,影响不影响上市,能不能改正,怎样改正,以 及我们通过产权转让进入的过程是否存在瑕疵,是 否会给上市造成影响。再就是定价问题,当时也有 创投机构和我们一起关注这个问题。 ̄u,fg定价既能 体现员工的利益,又能体现投资机构的利益,而且 不影响上市,这个方案的设计也是个难点。2007 年,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郑煤机成功引进了外部 投资者和独立董事,公司随后改成股份有限公司, 激励约束机制更加完善,而且明确确立了上市目 标,大家干劲更足了,各投资机构也纷纷给企业 出谋划策,促进了企业的发展,所以企业利润从 2007~2009年间有了很大的增长。最终企业实现 了三级跳,一是国有独资企业改制,职工人股,二 是引进战略投资者,改制为股份公司,三是公司成 功l PO上市。上市最初的定价不是特别高,但市场 认可度很高,上市后股价后劲很足,涨得很快。” 四、经验总结,以飨未来 郑煤机项目是当时创新投投资额最大的项目 之一,总投资高达1.5'fZ.元,开.if0了创新投对制造 业项目大手笔投资的先河。目前创新投合计持有 2731万股,市值约8.5"fZ.元。郑煤机项目是创新投 投资的PE类项目的一个典型,这类项目的特点在 ————…~ 一 一 ● 稚_ 呻■F 、’ k一 _’_’-_ 搭棰 i累景 』--It ’:暑lI 霞饕 繇 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