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哗拓教育。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素食餐厅经营策略

来源:哗拓教育


素食餐厅经营策略(一)

枣子树餐厅的经营

许多素食餐厅的经营者或多或少,或有意无意地将自已的企业定位在“慈善机构”上,忽略了餐厅首先是企业,首先要面对市场的冲击,没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其它的慈善事业都无从做起。希望素食餐厅的经营者能将“菩萨行”认真地定位在企业经营业上,从这一点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否则自身都可能难保。

以下的阐述虽然站在一个大堂经理的角度来执行服务品质的提升,其实原理是共通的,只是其它部门的操作方法上不同。

一,任何企业成功的信念:全面的完美主义。

我们枣子树首先是一家企业,任何一家有持续发展的企业的成功秘诀就是"完美主义"的信念.所谓的核心竞争力无非是以下几点:

1,完美的素食;

2,完美的服务;

3,完美的素食理念宣传:

4,完美的行政;

总之一句话: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市场竞争永远存在,即使五百强企业也不可能高枕无忧,因为一切排序都是暂时的,无时不做着重新调整。应该说任何企业在市场面前,无论产品,经验都没有“历史”可言,

只有正确的理念被超时空地传承着,使企业不断精益求精,立于不败。

二,完成以上信念所需要的共识:简单讲就是使全员理解企业的方针,上下一心地努力。共识意味着“透明”和“公正”,离开了共识就没有员工真正的信心可言。

1,"完美主义"的共识:

在餐饮业,客人每次就餐前都会作一番选择,心中做着“排行榜”,他一定会将钱花在心目中较"完美”的餐厅就餐,以表示他对此家餐厅的支持,而每一次来我们的餐厅,菜肴,服务,卫生,装璜等等各方面的细节要么巩固客人心中的"完美"信念,或是催毁这种信念,使他进行进一步的选择。因此,于其说这种“完美主义”信念是某个经营者对工作人员的“苛求”,不如说是企业发展的硬道理,任何企业一律平等地面对市场无情的“优胜劣汰”,我们根本无从选择。

二个注意点:1,我们必须抱著“完美”的信念,所谓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客人的满意度才能得以相对地保障,不然就会让“马虎主义”不经意中,暗暗地成为大家工作的“信条”;2,“完美主义”的定义:将它解释为“好到无法再好”,是非常片面的,如果不结合“无限的进取”或称为“无限的接近”,“完美主义”就会成为“止步不前“,从中可以看出永远没有完美的结果,倒有完美的进取精神;3,这两者换句话说就是:在战略上的理想主义,也是企业的推动力,和战术上的无尽完善。

2,《成功方程式》的共识,将个体成功和企业选拔挂勾;员工明了企业不得不按照这样的原则选拔人才的必要性,明确个体成功努力的方向;具体内容参考《人才选拔与个体成功的共识》。

成功(晋升标准)=人格(素质) * 努力 * 能力

-100——+100 0——+100 0——+100

其中特别强调了“人格”的比重,就是利他多还是利已多。企业的成功程度意味着各项工作的“完美”程度,而障碍这个指标的恰恰是人性的弱点,如:好逸恶劳,自私自利等等。一个能力再强但没有自我反省能力,无法学会控制本能心,让理性活跃的人,企业用了只能招致自身的失败。

3,企业奖惩的共识:将个体的收益与企业命运联系在一起。通常企业在收支未持平前,工作中的个体差异始终存在,为了体现多劳多得,又无额外的利润部分作奖金,以处罚的部分来奖励优秀人员;公司产生利润后,随其增长:可以做到有奖无罚,利润部分奖励,无奖金意味着对个体的劳动量的肯定,及对其绩效的否定,当一个员工几年工资不长就是“不进则退”,也算是一种“处罚”。

4,《服务要领》的共识:帮大家站在客人的需求上完成服务;令员工知道经理不得不这么要求的必要性,将服务落在实处;在服务细节上启发个体能动性.

5,达成共识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动力,通常员工按能动性可分为以下三种:

a,自燃性:要了解部下对项目持多大的热情,并将你的能量注入部下,直到他们激情燃烧,这是领导人的首要任务。

b,可燃性:通过引导将注意力更集中在自身成长上,争取达到“自燃”,

c,不燃性:通过共识,扫除心中的障碍;个别佛教徒恰恰因误会佛法教义而自我封闭,不愿将精力和时间好好用在工作上,甚至认为工作障道,以为脱离工作,生活之外,还有一个“佛法”可修,还有一个“佛道”可成,世间出世间法皆是佛法,想要成就都要依循一个共通的"因果"原则,我们将此规律称之为“道”。祝愿素食业的同仁们在每个岗位上皆能成就“佛道”,净化自身,实现完美的人格即佛格。

这个指标是变化的,既可从“不燃性”加热到“自燃性”,也可从“自燃性”冷却到“不燃性”,为了维

护员工的“自燃性”和感化“不燃”人员,窍诀只有一个:“完全的信任”,即使自已蒙受损失,遭人背判,依然诚心诚意地信赖他人的气度。

三,执行方法:

1,个体的成长:目的是要员工明确,天天努力不懈就可以开辟未来。要正确地预知将来,只有靠今天的努力,因为将来位于今天的延长线上。

A,《成长日记》:大堂每一位员工,管理人员进行的功课:

记录内容:

1,将《要领》抄写:加深领会细微处;

2,将没有做到的要点记录下来,反省原因和改进方法;这个过程的效果,说到底其实是一个"积极的 "我战胜一个"消极的"我","利他的"我战胜"自利的"的我,"踏实的"我战胜"浮夸的"我,"自信的"我战胜"自卑的"的我.

3,记录同伴的闪光点,根据大家的记录进行每月的“努力人员”设奖,每半年在其努力的基础上考量其能力是否达到一定的标准;避免每月评选的盲目性和感情因素;

4,将〈成功方程式〉抄写:加深理解;

5,根据方程式给自已打分,结合同伴的每月评选,考量自身的“自知之名”。

6,该记录每周直接交经理处,使经理及时了解员工的心态,增强互动性。

可预计的效果:

1,通过日积月累的努力,消除员工投机取巧心理;经过岁月的沉积,培养踏实的人生观,不好高务远;令所有人明确,一定要通过实干实现晋升;

2,让员工感受自身成长的乐趣;既使没有收获功利,也已经实现了"超越自我"的过程.这个利益远远超过任何物质上的利益.当然企业一定会给予相应的报酬,防止人才流失;

3,扭转推委责任的习惯;眼睛盯住同伴的优点,自身的修正部分;

B,《管理记录》:各级管理人员通过记录,学会分析数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作用:

1,员工成长存在差异,我们的客人容不得这样的差异,需要通过管理人员的检查弥补;

2,领班检查本管理区域和各项任务,主任复查,经理抽查,目的只为一个:达到完美;

3,每月各基层主管将记录交到经理处,及时完善。

2,全面的定位:明确各自的本位,

作用:

1,招聘启示无非两部分:素质部分和经验部分;2,达成共识,明确各岗位的职能;

以大堂为例:

a,匠:服务员,完成客人的各项基本服务;

b,将:领班,完成客人高要求服务,起表率作用,完成区域管理和项目管理,将服务水准稳定在高水准;

c,帅:主任,完成客人特殊服务,统筹整个大堂的人员的服务和管理,处理投诉;

d,师:经理,将各项服务和管理加以提炼,制定服务和管理纲领;增强纲领的贯彻;保持与每位员工和管理人员的互动,了解他们的心态;提升全员素质,尤其是自身素质的完善。

3,线与面的结合:使每位员工正确定位现在和未来:

a,各岗人员首先要成“才”,“匠”不等于“匠才”,也就是每个员工只是担任了某个职务,但是否成却是另一回事,所以不是每个经理都可以一上任就有资格发指令的。

精于一业就可理解一切,究明一个事物,就可理解一切事物,在一切事物的深处,都隐藏着普遍的真理.

b,这个面要遵循"上级会做下属的事,而下级无法取代上级"的原则:任何问题的答案永远都在现场,一个不深入基层的主管,只能在脑中盘算出不附合事实的"解决幻想",而要解决问题,调整出最合理的流程,必须有不亚于任何人的强烈的热情和使命感。因而上级对下属的事,应当“了如指掌”。

四,结果:(证)

1,乐观的目标,谨慎的计划,乐观的实施。

1,正确的因和缘一定会带来正确的果,将精力花在“因”和“缘”上一定事半功倍;眼光一味盯着"果",只能带来心浮气躁,作错判断,一事无成。

2,成长需要时间,不作拔苗助长的事;既使因正缘备,还有一个成长所必需的时间,对节奏的把握要适度。

通过以上的“信,解,行,证”,我们可以看出经营也有其“规则”;其二,这篇文稿远远没有完成,绝不是个“完美”的通行方案,请大家一起完善;其三,希望所有的素食店快点开在经营的轨道上,所以将非常粗糙的体会写出来与大家分享;最后,这个话题希望一直被关注,我也将不断修正这篇文稿,尤其在“行”的方面,会不断调整和创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