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娃娃家区域个案分析:喂小动物吃饭
案例回放
根据主题:《小小入园了》,在娃娃家投放了各种喂小动物吃饭的操作材料:有废旧瓶子制作的小动物造型,幼儿通过主题活动的学习后对舀豆子这个游戏非常感兴趣。
星期一的下午,区域游戏开始了,一帆,大壮,小雅,可欣,萱萱进入了娃娃家,他们不约而同的拿起了投放在娃娃家的主题材料,有的拿起了青蛙宝宝,有的拿起了米老鼠宝宝,都争抢着给自己的娃娃喂豆子“吃”。玩了一会儿,大壮起身拍了拍自己的腿,说:“真没意思,我都给宝宝喂饱了”,听到他这么说,我连忙走过去对他说:“不如咱们玩一个看谁的宝宝吃饭吃的多的游戏吧。”听到我这么说,几位幼儿马上兴奋起来,你一言,我一语,说干就干,喂娃娃吃饭的竞赛游戏就此而生成,但这个游戏也仅仅持续了几分钟,在这五位幼儿当中,大壮、罗可欣的动手能力非常好,这个舀豆子的游戏对他们来说太简单了,大壮和可欣都舀好了,其他几位还在那继续舀。
活动中使用的材料
塑料瓶制作的各种动物的造型,勺子,碗,各种豆子(黄豆、绿豆、蚕豆等)
案例分析
案例中大壮和可欣是班上动手能力特别强的孩子,幼儿间存在个体差异,《指南》中强调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幼儿的能力有不同,所以教师在投放材料时不能一成不变,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在动物的“嘴巴”和舀豆子的“餐具”上面可以加大难度,例如嘴巴有
的大,有的小,分了很多的图形,勺子也有多种类的,让每位幼儿都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操作材料,同样是一个主题,材料的些许变化可能就会满足所有幼儿的不同需求,也给予了幼儿更多的提升空间,从最简单的到最难的,同样也锻炼了幼儿的坚持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