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浙教版2022年五年级春季学期语文古诗阅读真题

来源:哗拓教育


浙教版2022年五年级春季学期语文古诗阅读真题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1. 课内阅读。

(一)过分水岭

溪水___________似___________, 入山三日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头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充诗句。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_____。 3.解释诗中加点的字。

似:_______________ 分头:_______________ 4.“入山三日”说明了( )。 A.山高 B.山深 C.山小 5.后两句诗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饮湖上初晴后雨

_____________潋滟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亦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充诗句。

2.本诗的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_______。 3.解释诗中加点的字。

潋滟:________________ 亦:________________ 4.后两句诗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这是一首词,“西江月”是 , “夜行黄沙道中”是 思是 。 (2)填空

词中描写的是 (季节)的景象,从“ ”可以看出来。

1 / 7

。意

(3)你还知道哪些词牌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读诗句,完成练习。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暗究可哀。

[1]由“万马”一词我想到了这样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这首诗的写作背景,选一选。 (1)“风雷”指的是(______)

a.风雨雷电。 b.一场巨大的变革。 (2)“万马齐暗”实际上是写(______)

a.所有马都停止了嘶鸣。 b.迫于压力,朝野一片沉寂,都不敢说话。 [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再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课内阅读。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本诗的作者是________(朝代)诗人__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

示儿:________ 九州:________ 王师:________ 乃翁:________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类文阅读。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沙场秋点兵”中“秋”的表达作用是( ) A. 给出了一个非常具体的时间。 B. 渲染了秋天凉快的感觉。

C. 一个“秋”字既点明了战争爆发的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2]“了却君王天下事”中“天下事”是什么事? ( )

A. 统一国家的大业。 B. 天下正在发生的大事。 C. 国家的战事。

2 / 7

[3]“可怜白发生!”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 ) A. 哀叹年华老去的悲凉心情。 B. 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 C. 慨叹岁月无情、青春不在的失落。

[4]这两首词的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 )

A.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风格是婉约的,后者是豪放的。 B.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风格是豪放的,后者是婉约的。 C. 两首词都是豪放的风格,只是后者稍微婉约一点。 [5]这两首词各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

A. 第一首词抒发了作者喜爱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第二首词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 B. 第一首词第一首词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第二首词则表现了作者对江南水乡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C. 第一首词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第二首词抒发了作者喜爱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

6. 按要求答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僵卧①孤村②不自哀, 尚③思为国戍④轮台⑤。 夜阑⑥卧听风吹雨, 铁马⑦冰河入梦来。

(注释)①僵卧:直挺挺躺着,这里形容自己穷居孤村,无所作为。②孤村:弧寂荒凉的村庄。③尚:还,仍然。④戍(shù):守卫。⑤轮台:现在的新疆轮台县,汉代曾在这里驻兵屯守。这里泛指北方的边防据点。⑤夜阑:夜深。阑,残尽。⑦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创作背景)陆游自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被县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此诗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十一月四日。当时诗人已经68岁,虽然年迈,收复国土的愿望依然强烈,但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诗人触景生情,由情生思,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聘中原的愿望。

3 / 7

[1]从诗歌的题目中可以( )(多选) A.知道这首诗写作的时间。 B.感受到环境的凄凉。 C.体会出诗人的爱国情怀。 D.体现出诗人生活的凄苦。

[2]第一句诗中“______”与“______”两个字,写出了诗人卧病在床、孤苦无助的处境。

[3]结合注释,写出前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前两句,我想到了《示儿》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句诗都表现了作者在艰难、悲苦的处境下,仍然想着收复国土,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一片赤胆忠心。 [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由表达理想和记录梦境两部分组成,两者之间是因果关系。 B.诗中“尚”字表现了诗人强烈而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 C.诗中“风吹雨”仅仅是指自然界的风雨。

D.“铁马冰河入梦来”正是诗人日思夜想的结果,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英雄气概。

[6]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说说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课内阅读。

村晚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的诗人_______,展示的是一幅_________晚归图,真正达到了“诗中有画”的境界。

[2]“漪”字在诗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

[3]写景文字集中在_____句,写的是山村晚景。诗人把______、______、______三者有机地融合起来,“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表现了______。

[4]下面朗读停顿正确的是( )

A.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B.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8. 古诗阅读。

稚子弄冰 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1]稚子弄冰的情景。

“稚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2]稚子弄冰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7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____________________ [4]弄冰结局。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夸张 B.比喻 C.拟人

[5]你小时候玩过冰吗?你是怎样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读古诗词,完成练习。

清平乐(yuè)·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同“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这是一首词,其中(_________)是这首诗的词牌名,(__________)是题目。

[2]对“亡赖”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贬义词,说明小儿不好好干活,耍无赖 B.褒义词,顽皮淘气的意思 [3]表现小儿无赖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词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按要求完成练习。

枫桥夜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姑苏城外寒山寺,_____________。

[1]补全诗句。

[2]这首诗是__代的诗人__写的,描绘了___(季节)的景象,从“___”“_____”两处可以看出。

[3]全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的情感。

a.对美丽的秋夜江景的喜爱 b.旅途中孤寂忧愁

11. 古诗阅读。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______________。 临行密密缝,______________。 谁言寸草心,__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的__________。

这是一首歌颂________的古诗,从诗中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体会到这一点。

[3]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情景?

5 /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快乐阅读。

《示儿》

(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是 时期 (填人名)的绝笔,诗中作者以 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对 , , 的无比渴望。 [3]解释以下词语的意思。 九州 。 元: 。无: 。 但: 。 乃: 。

[4]诗中,诗人临终前的遗憾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的遗愿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句回答)

[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深切的爱国之情,我还能写出积累的爱国诗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默写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并完成练习。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 孤帆远影碧空尽, 。

[1]将古诗补写完整。

[2]查查资料,说说下列词语在诗中的意思 (1)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烟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唯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是______代伟大诗人______的名篇之一。这是一首_______诗,地点在______,时间是______,老朋友的去向是_______。 [4]诗的最后一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的情感。

14. 古诗鉴赏。

军城早 秋(唐)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1]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是( ) A.朔云:北方的云。 B.更催:再次催促。 C.骄虏:骄傲的俘虏。 D.莫遣:不要让。

[2]“更催飞将追骄虏”的“更”字读音是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这句

6 / 7

诗翻译成现代汉语是________。

[3]写出诗中描写环境的句子,再改写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正误。用“正确”“错误”表达。

①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_____)

②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担心战争失败的紧张心情。(_____)

③全诗表现了边防将帅刚毅果敢的性格和蔑视敌人的豪迈气概。(_____)

7 /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