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稳基层施工工艺
作者:杨雪冰
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年第10期
摘要:通过介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工艺,分析了影响质量的诸多因素,重点阐述了各个工序的技术指标,同时介绍了质量保证措施及安全保证措施。 关键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序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是直接传递路面荷载的承力层,是路面结构的重要部分,其质量的好坏决定了整了路面的质量。因此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工艺进行研究总结提升,在此指导施工十分必要。 1 准备工作 1.1现场准备
现场道路保证通畅,做好临时排水设施,里程桩及交通指示牌按照相关要求设置,确保满足施工需要。 1.2 技术准备
技术管理人员认真学习设计图纸,施工技术规范,向现场施工人员进行详细交底。测量人员认真细致的审阅施工设计图纸,测出定位线并设置标高点。工程现场工程师根据施工技术交底向所有参与施工的工人做详细交底,并在现场指导施工。
施工放样时采用全站仪在控制点上设站,用坐标方法定出中心线及边线。 1.3信息准备
施工期间时刻关注气象信息。有对施工不利的天气情况时,要首先做好防护准备或者停止施工,雨天禁止基层施工。 2 工艺流程
准备下承层→施工放样→厂拌混合料→混合料运输→布置基准线钢丝绳→摊铺→碾压→质检→养生→自检验收 2.1下承层处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下承层表面应平整、坚实,具有规定的路拱,下承层的平整度和压实度应符合规范规定。 2.2 施工放样
用全站仪恢复道路中线,在基层半幅的两侧每间隔10m设一高程控制桩,用红油漆做出明显标记,指示基层边缘的设计标高。根据设计标高决定摊铺机运行基准钢丝的高度。 2.3 拌合
2.3.1采用专用集中厂拌机械拌制混合料。
2.3.2 集中拌合时,应符合下列要求:配料应准确,拌合应均匀;含水量宜略大于最佳值,使混合料运到现场摊铺后碾压时的含水量不小于最佳值。
2.3.3正式拌合之前必须先调试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和含水量都达到规范的要求,当原材料的颗粒组成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调整生产配合比。混合料拌和的水泥剂量应比设计增加0.5%。混合料经拌和后,检查混合料色泽是否一致,没有灰条、灰团和花面时,即可运输至摊铺工点。
2.3.4 取试样检测灰剂量和含水量,如不符合配合比及时进行调整。 2.4 运输
拌合好的混合料采用大吨位的翻斗车运输,运输车备有覆盖苫布以防止混合料因阳光照射失水和污染沿线环境,保证混合料的质量。 2.5 布置基准线钢丝绳
根据内外两侧的实际标高和虚铺标高,标出钢丝绳应固定的位置,逐个固定钢丝绳,使两侧的钢丝绳成为摊铺机运行的控制线,保证摊铺机平稳准确运行。 2.6 摊铺
2.6.1 上基层与下基层之间、基层与底基层之间洒布配合比为1:1的水泥浆以增强粘结。水泥用量为1.0kg/m2。松铺系数为1.29。
2.6.2 两台摊铺机的振动频率均调至3挡,一前一后相隔5~10m,同步梯队向前摊铺。前一摊铺机摊铺时,内侧找平方式采用“找平梁”控制,后一摊铺机摊铺时,内侧找平方式采用“滑撬”控制,并同时碾压。基层两侧采用高度为16cm的模板,确保基层压实效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6.3 摊铺机根据供料情况控制行走速度,作到连续稳步前进,以保证摊铺平整度。摊铺过程中摊铺机后面应跟人,负责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铲除局部粗集料“窝”,并及时用新拌制的混合料填补。另外,负责将两台摊铺机中间搭接处的粗颗粒料清除,放进摊铺机的料斗内重新利用。
2.6.4 检测含水量,应比最佳含水量大1%~2%。需要时及时进行调整。 2.7 碾压
2.7.1 摊铺后,首先用胶轮压路机稳压,然后采用振动压路机振压,强振6遍即可达到合格标准,最后采用胶轮压路机碾压2遍,确保平整度符合要求。
2.7.2 碾压时由边到中,由低到高,先轻后重,后轮重叠1/2轮宽,并超过两段的接缝处。 2.7.3 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开始采用1.5-1.7km/h,复压采用2.0-2.5km/h,终压采用1.5-1.7km/h。
2.7.4 压路机不可在已完成碾压或正在碾压的地段调头和急刹车。 2.8 施工缝处理
在当天铺筑完成后,在端头处沿路基横断面方向并排摆放两根方木,高度与基层厚度一致,在方木的外侧订上钢钎、堆填1-2m的碎石,以便压路机碾压断头,待第二天施工时,清除砂砾、拔掉钢钎、拆除方木后在进行施工。
如摊铺中断超过2h,又未设置横向接缝,则应将摊铺机附近及其下面未压实的混合料铲除,将已碾压密实且高程和平整度均符合要求的末端挖成与路中心线垂直并垂直向下的断面,并在断面上刷水泥浆,然后再摊铺新的混合料正常进行纵向碾压。 2.9 养生与交通管制
基层施工后,养生时间不少于7天,养护期内在基层表面覆盖一层土工布采用洒水车进行洒水养生,保证表面始终保持湿润状态。养生期间做好交通管制工作,只允许洒水车通过,其行车速度不得超过15km/h,同时不得急刹车,其它车辆禁止通行。 3 质量保证措施
3.1严格遵守技术规范,执行工程师审查批准的方案,严格施工工艺,按图施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2 开工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按照技术交底的要求,使各级施工人员清楚地掌握施工的部位、工序以及施工工艺、技术规范要求,对特殊和重点部位要真正做到心中有数,确保施工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3.3 落实“三检制”,设立专职质检员,按既定施工工艺和要求,监督检查,实行质量重奖重罚和质量一票否决制。
3.4 加强对原材料的检验、验证、登记、标识等工作,完善管理,积极配合工程师对原材料的质量抽查工作。
3.5施工时,充分考虑排水系统的布设,防止线路外的水流入,并将线路内的水迅速排出,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3.6 对施工中需工程师检查验收的工序,应在每道工序完成后,按规范要求进行检查,合格后请工程师验收,得到批准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7 安排专人收集天气预报情况,做好雨前施工防范工作。 4 安全保证措施
4.1 施工现场全体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各种安全规范。
4.2 开工前由施工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一次安全知识教育和一次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3 建立统一的调度指挥制度和机械管理制度。施工中人员、工程车辆、工程机械进行统一指挥。定期进行安全和纪律教育,杜绝违规操作责任事故。
4.4 配电系统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设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实行分级配电。开关箱内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符合GB6829-86的标准要求。
4.5 机械设备操作司机、修理工等专业工种,必须按GB5036-85《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定》经过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发给操作证后方可单独作业。严禁无证操作。 5.6 施工现场临时电路必须符合建设部颁发的《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TJ46-88)的要求,严禁任意拉线接电。 5 结语
综上所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工程的施工,需要非常注重配合比的配置、含水量的控制等技术指标。施工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施工中加强含水量水泥剂量的检测工作,确保碾压工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水泥终凝前完成,施工后设专人进行洒水养护,并进行交通管制,确保基层质量达到相关标准。
[参考文献]
[1] JTG E51-200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S].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9 [2] JTGF10-200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S].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3 [3] JTJ034-200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S].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0 [4] JTG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S].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