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樊树志《国史概要(第三版)》纠谬

来源:哗拓教育
第33卷第2期 泰山学院学报 V01.33 N0.2 2011年3月 JOURNAL OF TAISHAN UNIVERSITY Mar. 2011 樊树志《国史概要(第三版)》纠谬 孙其兰 (商河县第一中学,山东商河251600) [摘要] 樊树志《国史概要》(第三版)是体现较高学术深度的一部中国古代史新教材, 对中国高等院校的中国古代史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但该教材中存在五处谬误,对此作一纠 正,以供读者在使用、阅读该书时参考。 [关键词] 《国史概要》;籍帐;帝后礼佛图;胡旋舞 [中图分类号]K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590(2011)02~0075—03 《国史概要》是复旦大学历史系樊树志先生 文书也进行了复原。复原后的文书各断片间亦不 积三十多年执教与研究心得,广泛吸收海内外学 连续。目前所见的有关此件的文书释文,均以山 者新成果,加以融会贯通,力求体现学术深度的一 本达郎复原的释文次序为据。”[1](338-339)此件文 部中国古代史新著,受到了读者的欢迎。该书自 书前后均缺,中间亦有残缺,全文并未出现“账” 1998年面世以来,已修订了三版,销量至少在3 字,学者们根据此件文书的性质,将其定名为“瓜 万册以上,本书荣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 州帐、籍(西魏大统十三年)”,因此《国史概要》中 二等奖,第二版已列为上海市普通高校重点教材, 的“原文不作‘账”’应删去。 全国不少高校都使用该教材,对中国高等院校的 二、“日本学者池田温在《中国古代籍帐研 中国古代史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作用和功绩 究》中,对西魏计帐文书中三十三户的受田情况 都是巨大的。但是,白璧微瑕,该书在某些具体表 分析统计表明:三十三户中,受田足额的六户,都 述上还存在着一些错误,下面,笔者将该书第三版 是癃及老、小、中男为户者,没有丁男、丁妻,属于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中存在的错误一 不课户,每户平均受田四十九亩三分;其余二十六 一改正,以供读者在使用、阅读该书时参考。 户,都是丁男丁妻为户者,受田都不足,六户已受 一、“伦敦大英图书馆藏西魏大统十三年 率达72.5%,十三户已受率达51.1%,七户已受 (547年)计帐(原文不作‘账’)文书,向人们透露 率达33.2%,平均已受率达52.2%。”(第150 了从北魏至西魏时期均田令实施的具体情况。” 页) (第149页) 按:池田温先生在《中国古代籍帐研究》一书 按:该文书编号为S.613v,即斯坦因所获敦 中,对敦煌藏经洞出土的此件西魏大统十三年计 煌文献第613号背面。“此件原为一件已破损的 帐文书进行了深入研究,在《西魏计帐受田总计 文书,被时人剪掉破损处,打乱顺序重新粘贴,以 一览表》 J( 中对该件文书涉及的三十三户受田 用其背面抄写佛经疏释。现在的文书前后均缺, 情况作了分析、统计,受田足额的六户,每户平均 中间亦有残缺,有一七个断片组成,次序已乱。山 受田十九亩三分,《国史概要》中“每户平均受田 本达郎在《敦煌发现计帐样文书残简》(《东洋学 四十九亩三分”中的“四”应为衍文,当删去。另 报》三七卷第二、三号)对其进行了考释研究,对 外,据《国史概要》所述,此件文书涉及的三十三 [收稿日期]2011—02—16 [作者简介]孙其兰(1971一),女,山东商河人,山东省商河县第一中学一级教师。 76 泰山学院学报 第33卷 户,“受田足额的六户99、“其余二十六户”,总计为 三十二户,漏掉的一户为无田户,此户为老女一 人,应受田亩为麻田五亩,正田十亩,但未给予授 田。因此,《国史概要》中“其余二十六户”,应改 为“其余受田的二十六户”。 三、“(宾阳中洞)前壁入口的‘帝后礼佛图’ 浮雕,分别以孝文帝和文明皇太后为中心,组成南 北相对的礼佛行进行列,构图严谨,雕刻生动。” (第157页)  ’按:《魏书》卷114(释老志》记载:景明初,世 宗诏大长秋卿白整准代京灵岩寺石窟,于洛南伊 阙山,为高祖、文昭皇太后营石窟二所。……永平 中,中尹刘滕奏为世宗复造石窟一,凡为三所。从 景明元年(500年)至正光四年(523年)六月以 前,用功八十万二千三百六十六。[3](。 以上所记载的为高祖孝文帝、文昭皇太后所 开的二窟和为世宗宣武帝所开的一窟即为龙门石 窟宾阳三洞。宾阳中洞和宾阳南洞应是宣武帝为 其父母孝文帝和文昭皇太后所开凿。宾阳中洞的 “帝后礼佛图”,或日“帝后供养像”,左为孝文帝, 右为文昭皇太后,均高2米,宽4米,是龙门石窟 “帝后礼佛图”中的精品,是龙门石窟其它窟龛 “帝后礼佛图”无法比拟的。“两幅礼佛图构图严 谨,画面上分别以孝文帝和文昭皇太后为中心,前 簇后拥,组成南北相对的礼佛行进队列。前者南 向,二侍者执仪仗前导,孝文帝头戴冕旒,持熏炉, 泰然自若。一双髻童子添香,二侍者服侍,左右又 二侍者执羽葆,中一侍者擎宝盖,缀以流苏。孝文 帝身后十余侍臣紧紧相随。延伸至北壁的队列 中,一侍臣手持莲花;后者北向,文昭皇太后头戴 华冠,迎面一女侍捧熏炉,身侧有持莲侍女,身后 有随从女侍十余人,队列最后,即延伸至南壁部 分,尚有二女侍持羽葆。两幅礼佛图尽管人物层 次错综,却很和谐统一,显得动中有静,充满肃穆 的气氛。’’ ‘ ’ 另据《魏书》卷7(下)《高祖纪》及卷8《世宗 纪》记载,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四月丙午朔,魏 孝文帝元宏还洛途中薨亡,四月丁巳,太子恪即 位,是为宣武帝。五月丙申,孝文帝葬于长陵。六 月戊辰,追尊皇妣日文昭皇太后。景明元年,宣武 帝为其父母孝文帝及文昭皇太后开凿的宾阳中 洞,是为其父母祈福而凿,其中的“帝后礼佛图” 表现的应是孝文帝及文昭皇太后礼佛图,而文明 皇太后是孝文帝的祖母,宣武帝的太祖母,因此 《国史概要》中的“分别以孝文帝和文明皇太后为 中心”应改为“分别以孝文帝和文昭皇太后为中 心”。 四、“齐郡邹平(今山东邹平县)人王薄聚众 占据长白山(今山东长山县),自称知世郎,作‘无 向辽东浪死歌”’。(第170页) 按:据《资治通鉴》卷181大业七年(611年) 条记载,“邹平民王薄拥众据长白山,剽掠齐、济 之郊,自称知世郎,言事可知矣;又作《无向辽东 浪死歌》以感劝,避征役者多往归之。”胡三省注 日:“邹平县,宋所侨置平原郡县之地,隋开皇十 八年,改名邹平,时属齐郡,唐并人齐州临济县。 长白山在章丘界,亦属齐郡。宋白日:‘淄州长山 县,宋于此侨立广川郡及武强县,隋改武强为长 山,以县西南三十五里长白山为名。”E5](5656)现在 的山东邹平县,由原邹平、齐东、长山三县合成。 隋设长山县后,长山县一直沿续到民国时期,1943 年改长山县为耀南县,1950年耀南县复为长山 县,1956年长山县并人邹平县,长山县不复存在。 齐东县首设于元宪宗二年(1252年),于邹平齐东 镇置齐东县,之后一直沿续到1958年11月,撤齐 东并入邹平,齐东县亦不复存在。公元611年,邹 平青阳铁匠出身的王薄,聚众长白山雕窝峪(今 邹平县青阳乡西阿陀村南1公里处)首举义旗, 自称“知世郎”,作《无向辽东浪死歌》以相号召。 因此,《国史概要》所述“王薄聚众占据长白山(今 山东长山县)”应改为“王薄聚众占据长白山(今 山东邹平县青阳乡)”。 五、“敦煌莫高窟壁画反映的乐舞极多。相当 部分从外国传入,如220窟的乐舞是阿弥陀净土 变,所跳的胡滕舞来自中亚,天女们佩璎珞,缠飘 带,上身半裸,微扭腰身,舞姿曼妙之极。”(第183 页) 按:此段的前一段举例为来自西域康国的胡 旋舞,以迅急旋转而著称,此段并未对胡滕舞作任 何说明,就突兀地举出莫高窟第220窟的胡滕舞, 颇让人费解,并且此段文字的右侧有一幅插图,标 明为“胡旋舞(敦煌壁画局部)”,细审之,此插图 取自敦煌莫高窟第220窟北壁东方药师净土变 “乐舞图”中的右边一组乐舞图中的左边胡旋女 第2期 孙其兰:樊树志《国史概要(第三版)》纠谬 77 所跳的胡旋舞,关于此“乐舞图”,《中国石窟·敦 煌莫高窟(三)》所作的图版说明为:“画面下部中 间,画著名的胡旋舞。它出.自西北地区的康国。 为主,从现有的图像资料可知,胡滕舞的舞者多为 男性,他们都是一腿站立,另一腿后抬,身上没有 飘带,有极强的跳跃踏腾动作而无旋转动感。 《新唐书·礼乐志》称:‘胡旋舞,舞者立毡(毯) 上,旋转如风。’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有诗咏:‘胡 因此,《国史概要》此处“如220窟的乐舞是 阿弥陀净土变,所跳的胡滕舞来自中亚”应改为 旋女,手应弦,心应鼓,弦歌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飘 “如220窟的乐舞是东方药师净土变,所跳的胡 转篷舞。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人 旋舞来自中亚。” 间物类无可比,奔车轮转旋风迟。’北壁东方药师 变下部的乐舞场面,用中间的灯楼为界,分为左右 [参考文献] 两组,各有一对舞者,东侧素裹白裙,西侧穿锦衣 [1]郝春文.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三卷) 石榴裙,均在小圆毯上急速旋舞,应该是典型的胡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旋舞。” ‘ M [2]池田温.中国古代籍帐研究[M].龚泽铣译.北 另外,据陈海涛先生研究,胡旋舞的主要特点 京:中华书局,2007. 是以快速、轻盈的连续旋转动作为主,敦煌壁画中 [3]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的胡旋舞的具体形象,除胡旋女都舞于一小圆毯 [4]官大中.龙门石窟艺术[M].北京:人民美术出 版社,2002. 上之外,还都具有以下共同特点:都为女性,头上 [5]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或戴冠,或束高髻,多上身裸体或半裸,甚至裸腹, [6]敦煌文物研究所.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三) 束腰,裸臂着钏,颈着项圈,手握长巾,裸足。从所 [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有壁画反映的其长巾飞扬的状态来看,都有鲜明 [7]陈海涛.胡旋舞、胡滕舞与柘枝舞——对安伽墓 的旋转动作,从而动感极强,可以断定当为胡旋舞 与虞弘墓中的舞蹈归属浅析[J].考古与文物,2003,(3). 之形象写照。而胡滕舞中并没有胡旋舞的快速旋 转动作,而是主要以跳跃和急促多变的腾踏舞步 (责任编辑王红丽) Corrections on Fan Shuzhi ̄s National Synopsis(3rd edition) SUN Qi——lan (NO.1 Middle School of Shanghe County,Shanghe Shandong,25 1600) Abstract:National Synopsis(3rd edition),written by Fan Shuzhi,one of the new textbooks on China ̄ ancient history,reflects the academic profundity,and has exerted great influence on China's ancient history teaching in universities.Nevertheless,there exists five elTOrs in this book,and this paper is aimed at making some corrections to help the readers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Key words:National Synopsis;calculations;emperor pilgrimage drawing;Huxuan dance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