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系2012届毕业设计
题目:伊利集团股份
2006-2010年盈利能力分析
作者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指导教师
2011年 12月 15日
0 / 27
. . . .
毕业设计大纲
选题背景与意义:
企业的财务会计报表反映了企业某个时点或一定时期的基本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状况。正确理解和利用财务报表信息不仅有助于企业自身认识过去、评价现在和把握未来,同时也是外部投资者和债权人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运营能力、获利能力进行分析的重要手段和做出决策的客观依据。盈利不仅是企业所有者(股东)关心的重点,同时又是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债权人极其关注的问题。盈利能力分析是财务会计报表分析的重点,具有丰富的分析容。
伊利集团股份是全国乳品行业龙头企业之一,是2008年奥运会唯一一家乳制品赞助商,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赞助奥运会的中国食品品牌。因此本文以伊利集团股份为例,选择该公司2006年到2010年的财务会计报表进行盈利能力分析。使会计报表使用者客观的了解该公司获取利润能力的情况。
论文结构:
本文对伊利集团股份的财务会计报表进行盈利能力分析。全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伊利集团股份的概况;第二部分是对该公司进行盈利能力分析,主要包括与营业有关的盈利能力分析、与投资有关的盈利能力分析、和与费用有关的盈利能力分析;第三部分是对伊利集团盈利能力的总体评价与相关建议。
1 / 27
. . . .
中文摘要
企业经营的主要目的在于使投资人获得较高的利润并维持适度的增长。只有盈利,才能使其经营与规模得到更好的发展。盈利能力分析是财务会计报表分析的核心,它不仅包含一个时期盈利能力大小的分析,而且包括企业在较长一段时期稳定地获取利润能力大小的分析。通过对盈利能力的分析,可以更为全面的认识该企业的经济活动与财务收支与情况。本文以伊利集团股份为例,对其2006年到2010年的财务会计报表进行盈利能力分析,找出该公司在盈利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财务报表 盈利能力 措施和建议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business is to allow investors to gain higher profits and maintain moderate growth. Only profit, to make its business and scale better development. Profitability analysis is the core of the financial and accounting reports analysis, it not only contain a period the size of profitability analysis, and including enterprise in a long period to stable profit capability of the analysi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rofitability, can be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enterprise's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financial revenues and expenditures and conditions. This article take the Inner Mongolia Yili Industrial Group Company Limited company as an example, on the 2006 to 2010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tements of profit ability analysis, find out the company on the profit problems, and proposed relevant suggestions.
Key words: Financial statementsProfit ability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2 / 27
. . . .
目 录
一、公司简介……………………………………………………………………………………1 二、盈利能力分析………………………………………………………………………………1(一)与营业有关的盈力能力分析……………………………………………………………1 (二)与投资有关的盈利能力分析……………………………………………………………8 (三)与费用有关的盈利能力分析……………………………………………………………12 三、伊利集团盈利能力总体评价与相关建议…………………………………………………16 (一)总体评价…………………………………………………………………………………16(二)相关建议…………………………………………………………………………………17 附录……………………………………………………………………………………………19 参考文献………………………………………………………………………………………22 致……………………………………………………………………………………………23
3 / 27
. . . .
伊利集团股份2006-2010年
盈利能力分析
经济系 会计专业 号 依妮
盈利能力是企业重要的经营目标,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所以企业的所有者、债权人以与经营管理者都很关心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是企业财务分析的核心,通过盈利能力分析可以发现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企业与时改善财务结构,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地发展。本文以伊利集团股份为例,对其2006年到2010年的财务会计报表进行盈利能力分析,找出该公司在盈利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一、公司简介
伊利集团股份成立于1993年,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产品线最健全的乳业领军者,也是唯一一家先后为奥运会与世博会提供乳制品的中国企业、唯一一家掌控天山、呼伦贝尔和锡林郭勒等三大黄金奶源基地的乳品企业,拥有中国规模最大的优质奶源基地,以与近800个优质牧场。伊利集团由液态奶、冷饮、奶粉、酸奶和原奶五大事业部组成,全国所属分公司与子公司130多个,旗下拥有雪糕、冰淇淋、奶粉、奶茶粉、无菌奶、酸奶、奶酪等1000多个产品品种。2006年至2010年,伊利集团的资产总额和年度销售收入一直在增加,在2010年资产总额达到126.5亿,主营业收入达到327.87亿,伊利集团在乳业市场中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
二、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是企业的重要经营目标,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企业的所有者、债权人与经营管理者都非常关心企业的盈利能力。盈利能力分析是企业财务分析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获取利润的能力,是评价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盈利能力分析主要通过不同的指标分析来满足各方面对财务信息的需求,包括与营业有关的盈利能力分析、与投资有关的盈利能力分析和与费用有关的盈利能力分析。
(一)与营业有关的盈利能力分析
企业经营的目标是使利润最大化,只有盈利才能使企业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因此,对企业的销售能力的分析是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重点。与此相关的指标主要有毛利率、营业
0 / 27
. . . .
利润率和净利润率等。
1.毛利率
毛利率是指毛利与营业收入的比例关系,毛利是指销售企业营业收入扣除营业成本之后的差额,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环节的效率高低。毛利率是企业利润的基础,没有足够大的毛利便不可能盈利。企业的毛利率越高,说明在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中主营业务成本占的比重越小,企业的最终利润空间越大,企业通过销售获得利润的能力也越强。
毛利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毛利率=销售毛利/营业收入×100% 销售毛利=营业收入-营业成本
根据2006年-2010年伊利集团的利润表数据计算可得: 2006年销售毛利=.76-.2=2786024148.56 2006年毛利率=2786024148.56/.76=14.47% 2007年销售毛利=.11-.82=2699185772.29 2007年毛利率=2699185772.29/.11=12.64% 2008年销售毛利=.94-.63=3533097031.31 2008年毛利率=3533097031.31 /.94=14.69% 2009年销售毛利=.84-.66=5147734380.18 2009年毛利率=5147734380.18 /.84=19.20% 2010年销售毛利=.24-.01=5071205597.23 2010年毛利率=5071205597.23 /.24=15.47%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可得伊利集团2006年-2010年毛利率如下表所示:
表1 伊利集团2006年-2010年毛利率 指 标 年 份 2006年 15.16% 2007年 12.64% 2008年 14.69% 2009年 19.20% 2010年 15.47% 毛利率 根据表1绘制伊利集团2006年-2010年毛利率趋势图如下:
1 / 27
. . . .
图1 伊利集团2006年-2010年毛利率趋势图
由图1可以看出,伊利集团2007年的毛利率低于2006年,2007年至2009年呈上升趋势,而2010年又下降。伊利集团的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由于销售量的增加一直都是处于增长中的,因为2006年至2007年的营业收入的增长幅度大于营业成本和销售毛利的增长幅度,所以2007年的毛利率低于2006年。2007年营业收入的增加是因为销售市场扩大,各产品的销售较上年都有所增加。从2007年至2009年,伊利集团的销售毛利一直稳定增长,所以毛利率也是直线上升。而在2010年,其营业成本上升幅度大于营业收入上升幅度,导致销售毛利小于2009年,而营业收入大于2009年的营业收入,所以毛利率下降。2010年营业成本的大幅度增加是由于国乳业面临着原料奶短缺的问题,在饲料、草料等价格上涨的拉动下,原料奶生产成本大幅上升。
为了更清晰地反映伊利集团的毛利率在其行业中的水平,在此将伊利集团与其同行业中品牌知名度高、产业结构相似并且较具代表性的三元集团进行比较。查询有关资料可得同行业2006年-2010年毛利率对照表如下所示:
表2 同行业2006年-2010年毛利率对照表 公 司 年 份 2006年 20.85% 15.16% 2007年 19.84% 12.64% 2008年 19.29% 14.69% 2009年 20.43% 19.20% 2010年 16.32% 15.47% 三元集团 伊利集团 根据表2绘制同行业2006年-2010年毛利率对照图如下:
2 / 27
. . . .
图2 同行业2006年-2010年毛利率对照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伊利集团的毛利率在2006年至2010年一直是低于三元集团的。虽然伊利集团的销售毛利都是远多于三元集团,但是毛利率却是低于三元集团。在2010年,伊利集团和三元集团同时大幅度下降,伊利集团是因为营业成本的大幅度上升,三元集团是因为营业收入下降。
2.营业利润率
营业利润率是企业营业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率,反映了企业产品的销售盈利能力。营业利润率是衡量企业创利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财务指标: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营业创利能力越强,未来收益的发展前景越可观。
营业利润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100%
根据2006年到2010年伊利集团利润表数据计算可得: 2006年营业利润率=120787545.48/.19=0.75% 2007年营业利润率=-180259789.3/.11=-0.84% 2008年营业利润率=-1146094368.17/.94=-4.77% 2009年营业利润率=361842382.19/.84=1.35% 2010年营业利润率=488712557.59/.24=1.49%
由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可得伊利集团2006年- 2010年营业利润率如下表所示:
表3 伊利集团2006年-2010年营业利润率 指 标 年 份 2006年 0.75% 2007年 -0.84% 2008年 -4.77% 2009年 1.35% 2010年 1.49% 营业利润率 根据表3绘制伊利集团2006年-2010年营业利润率趋势图如下:
3 / 27
. . . .
图3 伊利集团2006年-2010年营业利润率趋势图
由上图可以看出,伊利集团的营业利润率在2006年至2008年期间呈下降趋势,虽然这些年伊利集团的营业收入在增加,但是其营业利润在减少,在2007年至2008年更是降为负数。伊利集团的营业利润率在2008年下降幅度最大,这是因为在2008年爆发的“三鹿事件”,对乳品加工业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为了增强自身的产品品质和质量和品牌的正面性,各方面的相关费用有很大幅度的增加,这使得2008年伊利集团的营业利润率大幅度下降。在2009年到2010年伊利集团的营业利润率逐步上升。这是因为,伊利奶粉的品牌在国产奶粉中排名第一,在市场上的占有量很高,并且伊利集团作为民族品牌其信誉良好,经过努力,良好的品质使得消费者对伊利品牌又恢复了信心,伊利集团的各种相关指标又趋向正常水平发展。在竞争白热化的乳品加工业第一集团军中占得先机,更进一步拉大了与其追随者的差距。
另一方面,营业利润率的水平高低与其行业有关,因此评判一个企业的营业利润率的水平时应参照其行业水平。查询有关资料可得同行业2006年-2010年净利润率对照表如下所示:
表4 同行业2006年-2010年营业利润率对照表 公 年 份 司 2006年 -0.62% 0.75% 2007年 3.02% -0.84% 2008年 2.22% -4.77% 2009年 3.68% 1.35% 2010年 14.52% 1.49% 三元集团 伊利集团 根据表4 绘制同行业2006年-2010年营业利润率对照图如下:
4 / 27
. . . .
图4 同行业2006年-2010年营业利润率对照图
由上图可以看出伊利集团的营业利润率在2006年高于三元集团,从2007年至2010年低于三元集团。三元集团的营业利润一直处于上升趋势,营业收入在2006年至2009年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在2010年略微下降,而营业利润在当年大幅度增加,所以2010年的营业利润率也大幅度增加。
3.净利润率
净利润率是指企业实现的净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例关系,用以衡量企业在一定时期营业收入获取利润的能力。该比率表示每1元销售净收入可实现的净利润是多少。该指标数值越高越好,数值高表明企业盈利能力越强。
净利润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净利润率=净利润/营业收入×100%
根据2006年到2010年伊利集团利润表数据计算可得: 2006年净利润率=343029583.54/.19=2.12% 2007年净利润率=-272129940.11/.11=-1.27% 2008年净利润率=-960957735.06/.94=-4.00% 2009年净利润率=361945768.95/.84=1.35% 2010年净利润率=645021211.02/.24=1.97%
由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可得伊利集团2006年-2010年净利润率如下表所示:
表5 伊利集团2006年-2010年净利润率
指 标 年 份 2006年 2.12% 2007年 -1.27% 2008年 -4.00% 2009年 1.35% 2010年 1.97% 净利润率 5 / 27
. . . .
根据表5 绘制伊利集团2006年-2010年净利润率趋势图如下:
图5伊利集团2006年-2010年净利润率趋势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伊利集团的净利润率在2006年至2008年逐年下降,在2009年又大幅度回升,在2010年有小幅度上升。从伊利集团年度报告提供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出2006年至2008年其净利润在逐年下降,同时营业收入在增长,伴随着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剧使得净利润率下降,再来由于受到“三鹿事件”的恶劣影响,在2008年,其净利润下降幅度巨大。从2009年至2010年伊利集团的净利润开始回升,净利润与营业收入都在稳定上升,净利润率的上升使销售盈利能力增强。
为了更清晰的反映伊利集团的净利润率在其行业中的水平,查询数据得出同行业2006年-2010年净利润率对照表如下所示:
表6 同行业2006年-2010年净利润率对照表 年 公 份 司 三元集团 伊利集团 2006年 1.93% 2.12% 2007年 3.07% -1.27% 2008年 3.64% -4.00% 2009年 1.53% 1.35% 2010年 13.12% 1.97% 根据表6 绘制同行业2006年-2010年净利润率对照图如下:
6 / 27
. . . .
图6 同行业2006年-2010年净利润率对照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伊利集团的净利润率在2006年至2010年期间一直低于三元集团,处于行业中较低的状态。这是因为近年来乳品加工业竞争加剧,成本上涨幅度较大,导致伊利集团的净利润率不断下降,在2008年又受到“三鹿事件”的影响,导致其净利润率又有大幅度下降,远远低于三元集团。在2006年至2009年,三元集团的净利润率在总体趋势上看也是在下降但是总体高于伊利集团。在2009年,伊利集团的净利润率大幅度回升,与三元集团的差距缩小,趋于行业平均水平。而在2010年,伊利集团与三维集团又相差甚远。三元集团的净利润大幅度增加,营业收入的小幅度减少,导致净利润率远远超过伊利集团。
(二)与投资有关的盈利能力分析
企业收入的取得是以一定的原始投资为基础的。投资报酬是投资所取得的利润,投资报酬率是投入资本与所获得利润的比率关系。投资报酬率是从投入产出角度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投资报酬率指标一般包括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金收益率等。
1.总资产报酬率
总资产报酬率是指企业一定期间的息税前利润与资产平均总额的比率。它是反映企业资产综合利用效果的指标。总资产报酬率越高,表明企业盈利能力越强,资产利用的效益越好,同时表明财务管理水平也就越高。
总资产报酬率计算公式如下:
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资产平均总额×100%
根据2006到2010年伊利集团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数据计算可得: 2006年总资产报酬率=456879034.64/5452288596.765=8.38% 2007年总资产报酬率=-223747422.1/6540079641.275=-3.42%
7 / 27
. . . .
2008年总资产报酬率=-1160861679.82/8539070416.99=-13.59% 2009年总资产报酬率=438650969.47/9956509284.6= 4.41% 2010年总资产报酬率=600183004.28/.21=5.20%
由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可得伊利集团2006年-2010年总资产报酬率如下表所示:
表7 伊利集团2006年-2010年总资产报酬率 指 标 年 份 2006年 8.38% 2007年 -3.42% 2008年 -13.59% 2009年 4.41% 2010年 5.20% 总资产报酬率 根据表7绘制伊利集团2006年-2010年总资产收益率趋势图如下:
图7 伊利集团2006年-2010年总资产报酬率趋势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伊利集团的总资产报酬率在2006年至2008年呈下降趋势。在2009年至2010年伊利集团的总资产报酬率逐步上升。从2006年至2010年,伊利集团的资产平均总额一直呈上升趋势。2006年至2008年,息税前利润一直在减少,在2007年至2008年更是降为负数,是由于利润总额降为负数。在2009年至2010年,伊利集团的总资产报酬率回升幅度较大,这是因为伊利集团的息税前利润和总资产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回升和发展。
为了更清晰的反映伊利集团的总资产报酬率在其行业中的水平,查询数据得同行业2006年-2010年总资产报酬率对照表如下所示:
8 / 27
. . . .
表8 同行业2006年-2010年总资产报酬率对照表
公 司 年 份 2006年 2.12% 8.38% 2007年 3.17% -3.42% 2008年 4.32% -13.59% 2009年 2.02% 4.41% 2010年 9.70% 5.20% 三元集团 伊利集团 根据表8 绘制同行业2006年-2010年总资产报酬率对照图如下:
图8 同行业2006年-2010年总资产报酬率对照图
从上面的同行业的总资产报酬率趋势图来看2007年至2008年伊利集团的总资产报酬率在行业中处于较低的水平,其他年份基本处于较好的水平。在2008年三元集团受“三鹿事件”的影响较小,因而三元集团在2008年的总资产报酬率是上升的。到了2009年,伊利集团渐渐度过难关,总资产报酬率开始回升,凭借强大的实力,伊利集团的回升幅度很大。在2010年伊利集团的总资产报酬率也有小幅度的增长,伊利集团的实力还是比较强大的。
2.资本金收益率
资本金收益率是指净利润与平均实收资本的比率,用以表明企业所有者投入资本赚取利润的能力。资本净收益率越高,说明投入资本的收益回报水平越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资本净收益率计算公式如下:
资本净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实收资本×100%
根据2006年到2010年伊利集团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数据计算可得: 2006年资本金收益率=343029583.54/453867386=75.58% 2007年资本金收益率=-272129940.11/591286038=-46.02% 2008年资本金收益率=-960957735.06/732712521=-131.15%
9 / 27
. . . .
2009年资本金收益率=361945768.95/799322750=45.28% 2010年资本金收益率=645021211.02/799322750=80.70%
由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可得伊利集团2006年-2010年净资本金收益率如下表所示:
表11 伊利集团2006年-2010年净资产收益率 指 标 年 份 2006年 75.58% 2007年 -46.02% 2008年 -131.15% 2009年 45.28% 2010年 80.70% 资本金收益率 根据表11绘制伊利集团2006年-2010年资本金收益率趋势图如下:
图11 伊利集团2006年-2010年资本金收益率趋势图
从上图来看,伊利集团在2006年至2008年的资本金收益率直线下降,在2009年至2010年逐步回升,而在2009年是大幅度上升。由于2006年至2008年的净利润一直在下降,2007年至2008年下降为负数,而平均实收资本为上升状态,所以资本金收益率为下降趋势。在2009年至2010年,净利润开始大幅度上升,平均实收资本保持不变,资本金收益率逐步回升。
为了更清晰的反映伊利集团的资本金收益率在其行业中的水平,查询数据得同行业2006年-2010年资本金收益率对照表如下所示:
表12 同行业2006年-2010年资本金收益率对照表
公 司 年 份 20056年 0.06% 11.85% 2007年 0.05% 2.69% 2008年 0.06% -10.54% 2009年 2.65% -33.17% 2010年 9.58% 13.25% 三元集团 伊利集团 根据表12 绘制同行业2006年-2010年净资产收益率对照图如下:
10 / 27
. . . .
图12 同行业2006年-2010年资本金收益率对照图
从上图看出,伊利集团的资本金收益率在2006年在行业中处于较好的水平,2007年至2008年伊利集团的资本金收益率低于三元集团。在2009年至2010年伊利集团的资本金收益率又开始回升,并超过三元集团。伊利集团凭借强大的实力从2009年开始乐观发展并且在行业中名列前茅。
(三)与费用有关的盈利能力分析
企业收入的取得是以一定的支出为前提的,企业的利润是收入与其他相关的支出配比的差额。通常情况下,企业取得的收入多,其支出也多,企业所希望的是以尽可能少的支出取得尽可能多的收入,从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因此,一个企业获得利润的多少,是与 企业的耗费相联系的。考核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企业各项支出的效益,则有必要计算与费用有关的盈利能力指标。体现与费用有关的盈利能力的指标主要有成本费用利润率和利息保障倍数等。
1.成本费用利润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是指企业的净利润与成本费用的比率。成本费用利用率反映企业所费与所得之间的关系,是从总耗用的角度考核获利情况的指标。 成本费用利润率计算公式如下:
成本费用利用率=净利润/成本费用×100%
根据2006年到2010年伊利集团利润表数据计算可得: 2006年成本费用利用率=343029583.54/.64=2.09% 2007年成本费用利用率=-272129940.11/.96=-1.24% 2008年成本费用利用率=-960957735.06/.91=-3.75% 2009年成本费用利用率=361945768.95/.73=1.36%
11 / 27
. . . .
2010年成本费用利用率=645021211.02/.04=1.97%
由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可得伊利集团2006年-2010年成本费用利用率如下表所示:
表13伊利集团2006年-2010年成本费用利用率
指 标 年 份 2006年 2.09% 2007年 -1.24% 2008年 -3.75% 2009年 1.36% 2010年 1.97% 成本费用利用率 根据表13 绘制伊利集团2006年-2010年成本费用利用率趋势图如下:
图13 伊利集团2006年-2010年成本费用利用率趋势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2006年至2008年伊利集团的成本费用利用率呈直线下降趋势。2009年至2010年开始回升。从伊利集团年度报告提供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出2006年至2008年其净利润在逐年下降,在2008年,其净利润下降幅度巨大。2009年至2010年又呈上升趋势,而2009年是大幅度上升。从2006年至2010年,伊利集团的成本费用一直呈上升趋势。
为了更清晰的反映伊利集团的成本费用利用率在其行业中的水平,查询数据得出同行业2006年-2010年成本费用利用率对照表如下所示:
表14 同行业2006年-2010年成本费用利用率对照表 年 公 份 司 三元集团 伊利集团 2006年 1.90% 2.09% 2007年 3.05% -1.24% 2008年 3.57% -3.75% 2009年 1.47% 1.36% 2010年 12.23% 1.97% 根据表14 绘制同行业2006年-2010年成本费用利用率对照图如下:
12 / 27
. . . .
图14 同行业2006年-2010年成本费用利用率对照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伊利集团的成本费用利用率一直低于三元集团,处于行业中较低的状态。在2006年和2009年趋近于三元集团。这是因为乳品加工业竞争加剧,成本上涨幅度较大,导致伊利集团的净利润不断下降,在2008年又受到“三鹿事件”的影响,导致其净利润又有大幅度下降,远远低于三元集团。在2009年,伊利集团的净利润大幅度回升,与三元集团的差距缩小,趋于行业平均水平。在2010年,三元集团的成本费用下降,导致成本费用利用率大幅度上升,远远超过伊利集团。
2.利息保障倍数
利息保障倍数又称已获利息倍数,是指一个企业每期获得的息税前利润与所支付的利息费用之间的倍数关系。利息保障倍数指标可以用来衡量企业所获得的收益承担应支付利息费用的能力。企业只要利息保障倍数较大,企业无力偿还债务的可能性就较小。 利息保障倍数计算公式如下:
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根据2006年到2010年伊利利润表数据计算可得:
2006年利息保障倍数=456879034.64/-2845294.76=-160.57 2007年利息保障倍数=-223747422.1/17234717.14=-12.98 2008年利息保障倍数=-1160861679.82/21051455.39=-55.14 2009年利息保障倍数=438650969.47/12798648.45=34.27 2010年利息保障倍数=600183004.28 /-24512545.22=-24.48
由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可得伊利集团2006年-2010年利息保障倍数如下表所示:
表15 伊利集团2006年-2010年利息保障倍数
13 / 27
. . . .
指 标 年 份 2006年 -160.57 2007年 -12.98 2008年 -55.14 2009年 34.27 2010年 -24.48 利息保障倍数 根据表15绘制伊利集团2006年-2010年利息保障倍数趋势图如下:
图15 伊利集团2006年-2010年利息保障倍数趋势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伊利集团的利息保障倍数呈波动状态,但整体是上升趋势。2006年与2010年的利息保障倍数为负数是因为利息费用为负数。利润表上的利息费用为负数,表明它实质是企业的利息收入,意味着该企业银行存款大于银行借款。2007年与2008年的利息保障倍数为负数是因为息税前利润为负数。在这两年伊利集团的利息保障倍数为负数,它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比较差。
为了更清晰的反映伊利集团的利息保障倍数在其行业中的水平,查询数据得同行业2006年-2010年利息保障倍数对照表如下所示:
表16 同行业2006年-20109年利息保障倍数对照表
公 司 年 份 2006年 3.40 -160.57 2007年 4.55 -12.98 2008年 4.47 -55.14 2009年 3.82 34.27 2010年 19.75 -24.48 三元集团 伊利集团 根据表16 绘制同行业2006年-2010年利息保障倍数对照图如下:
14 / 27
. . . .
图16 同行业2006年-2010年利息保障倍数对照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三元集团的利息保障倍数的趋势一直保持基本平稳。而伊利集团的利息保障倍数呈波动状态,但整体呈上升趋势。虽然伊利集团在2006年和2010年的利息保障倍数为负数,但它的盈利能力远大于三元集团。而在2007年与2010年低于三元集团。
三、伊利集团盈利能力总体评价与相关建议
通过对伊利集团2006年至2010年的盈利能力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伊利集团在2008年由于受到“三鹿事件”的影响而遭受重创,除2008年外,伊利集团的盈利能力在行业中一直保持较好的水平,下面结合具体情况列举出伊利集团2006年至2010年在盈利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总体评价 1.盈利能力不稳定
在对伊利集团进行盈利能力分析后可以得知,在2007年与2008年,伊利集团面临着成本上升、经济危机、“三聚氰胺事件”,导致指标都有所下降。而从2009年开始回升。在2009年,伊利集团在逆境中求得发展,经受住了严重的考验。在2010年,国乳品行业进入恢复增长期,乳品市场规模逐步扩大,伊利集团的盈利能力进一步提高。
2.成本控制风险
乳业的产业链发展周期漫长,行业危机重创了国奶牛养殖业。国乳品消费需求稳步增长的同时,国乳业仍面临着原料奶短缺的问题。原料奶短缺、饲料成本持续上升导致了原料奶采购价格的居高不下,原料奶、白糖、进口乳制品等主要原料市场价格持续上涨,由此导致乳品生产成本增加,将影响企业的盈利空间,乳品企业生产成品控制风险加大。
3.市场风险
15 / 27
. . . .
现如今,乳品行业健康持续发展进程中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国乳品市场发展迅速,市场竞争激烈,这些都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国乳品行业的多元化竞争,也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这就势必导致乳品企业的费用不断上涨。目前,消费者对国乳品的消费信心仍在恢复中,国与国外众多知名品牌乳品企业不断加大在国的投入,国乳业市场竞争持续激烈,影响企业盈利空间。
(二)相关建议
通过上述提出的伊利集团在盈利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以下三条相关建议。
1.保持稳定的盈利能力
伊利集团要保持稳定的盈利能力应从控制成本和市场销售两方面着手。充分利用伊利集团在国乳业的影响力和品牌,策划市场营销战略,推广新产品的销售,尽量保持较稳定的市场占有率。另外,还可以通过对成本费用的控制,加大生产流程的管理,推行严格的财务预算,从而更好地控制成本,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盈利能力。
2.控制成本
公司应继续优化产品结构,加强高端产品的投入和推广,强力推动高附加值产品的销售,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还应进一步加强成本管理、严格控制各项费用,提高生产效率,努力提升成本控制能力,依靠成本费用的控制实现利润的增长。
3.进一步优化企业产品结构
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者保健、消费意识的逐步转变,消费者对牛奶饮品、奶酪、酸奶等高品质、高附加值产品的需求日趋强烈。而且,这种需求还将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而不断增长。公司应继续优化产品结构,加强高端产品的投入和推广,强力推动高附加值产品的销售,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同时,公司还将继续加强人力资源、企业文化、风险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建设,继续推进信息网络、物流管理、工业旅游等支持体系工程的建设,为公司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总而言之,伊利集团是国乳品加工业的龙头企业,有着扎实的品牌基础,盈利能力较强。在2006年收入过百亿时就已具备一定全国品牌忠诚度,所以,凭借强大的实力和真诚为消费者服务的心态,伊利集团将围绕品牌升级,从品牌理念、标识与视觉系统、产品与品质、沟通等方面展开全面升级。
16 / 27
. . . .
附表1: 资产负债表
编制单位:伊利集团股份 单位:元 项目 流动资产: 货币资金 应收票据 应收账款 预付款项 应收股利 其他应收款 存货 一年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其他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合计 非流动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性房地产 固定资产 在建工程 工程物资 无形资产 长期待摊费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 其他非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合计 资产总计 流动负债: 短期借款 应付票据 应付账款 预收账款 应付职工薪酬 应交税费 应付利息 应付股利 其他应付款 一年到期的非流 468,034,923.46 61,701,760.59 492,779,321.17 301,159,764.49 25,881,537.71 163,437,889.08 712,463,292.55 2,387,299,525.90 2,798,221,267.06 1,092,251,256.83 47,744,236.12 16,000.00 34,145,288.50 568,000,000.00 232,000,000.00 1,617,337,968.57 372,651,328.28 156,377,911.20 13,475,965.34 11,957,682.04 566,335,278.37 14,883,535.38 2006-12-31 2007-12-31 1,228,832,901.76 120,309,910.00 786,731,691.37 229,135,943.06 112,030,783.49 78,608,809.79 701,544,198.35 35,000,000.00 3,292,194,237.82 21,334,400.00 3,051,721,020.47 1,079,524,597.54 12,841,982.02 6,400.00 42,168,538.25 1,427,974.12 10,888,235.33 100,000,000.00 4,319,913,147.73 7,612,107,385.55 800,000,000.00 20,200,000.00 1,788,887,037.66 859,300,170.68 235,149,908.78 -186,598,524.01 9,431,457.52 775,619,285.48 9,456,761.54 2008-12-31 2,427,663,727.66 9,800,000.00 1,066,635,801.04 122,564,211.47 147,761,707.48 51,694,073.66 1,089,311,324.04 10,973.28 4,915,441,818.63 7,409,296.00 3,290,647,701.33 939,832,622.04 33,988,507.57 40,749,833.10 496,968.07 237,466,701.69 4,550,591,629.80 9,466,033,448.43 2,640,000,000.00 303,545,000.00 7,954,639,352.35 1,241,606,245.49 209,515,739.05 -304,119,337.94 1,360,787.64 9,431,457.52 804,868,039.53 12,946,945.45 2009-12-31 3,498,638,410.05 1,125,981,972.15 86,779,276.03 59,911,519.44 927,497,518.27 5,698,808,695.94 13,351,088.00 3,577,973,585.54 912,378,661.10 34,299,695.08 37,250,404.49 485,375.69 172,437,614.93 4,748,176,424.83 2010-12-31 2,638,955,990.90 7,500,000.00 2,769,052,246.95 174,619,892.47 63,167,309.09 1,131,233,760.59 6,784,529,200.00 17,735,872.00 4,535,532,197.53 881,673,657.83 144,419,252.31 91,265,584.41 2,408,207.31 192,992,364.26 5,866,027,135.65 10,446,985,120.77 12,650,556,335.65 2,521,631,324.66 428,720,000.00 2,231,710,941.02 816,277,681.83 565,468,992.11 -103,632,318.81 1,255,450.00 9,431,457.52 1,003,893,759.74 12,934,821.77 2,579,789,068.00 179,400,000.00 3,004,170,685.09 1,806,041,304.62 679,592,775.92 -9,302,834.33 1,429,560.00 9,431,457.52 728,906,281.81 17 / 27
. . . .
动负债 流动负债合计 非流动负债: 长期借款 长期应付款 专项应付款 预计负债 递延所得税负债 其他非流动负债 非流动负债合计 负债合计 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 实收资本(或股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合计 3,623,450,593.29 289,000.00 44,650,606.15 42,616,740.99 1,926,235.02 3,712,933,175.45 4,311,446,097.65 289,000.00 35,555,424.79 3,646,927.80 3,060,360.00 11,961,438.81 54,513,151.40 4,365,959,249.05 6,873,794,229.09 289,000.00 12,946,945.44 3,617,566.89 2,155,556.72 25,806,618.07 44,815,687.12 6,918,609,916.21 7,487,692,109.84 5,389,000.00 3,553,144.99 3,000,000.00 1,862,863.20 31,068,178.37 44,873,186.56 7,532,565,296.40 8,979,458,298.63 5,389,000.00 34,036,145.35 2,520,580.80 68,984,209.08 107,929,935.23 9,087,388,233.86 516,469,784.00 1,028,551,325.41 494,806,523.51 611,279,404.45 2,651,107,037.37 666,102,292.00 2,391,641,164.31 406,917,510.69 -218,512,830.50 3,246,148,136.50 799,322,750.00 2,520,653,837.09 406,917,510.69 799,322,750.00 2,525,704,360.29 406,917,510.69 799,322,750.00 2,529,431,426.69 406,917,510.69 -172,503,585.59 3,563,168,101.79 -1,179,470,565.56 -817,524,796.61 2,547,423,532.22 2,914,419,824.37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6,364,040,212.82 总计
7,612,107,385.55 9,466,033,448.43 10,446,985,120.77 12,650,556,335.65 18 / 27
. . . .
附表2 利润表
编制单位:伊利集团股份 单位:元
项目 一、营业收入 减:营业成本 营业税金与附加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投资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 二、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加: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损失 三、利润总额(亏损总额以“-”号填列) 减:所得税费用 四、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 五、每股收益: (一)基本每股收益 (二)稀释每股收益 六、其他综合收益 七、综合收益总额
19 / 27
2006-12-31 2007-12-31 2008-12-31 2009-12-31 2010-12-31 16,190,341,272.19 21,359,277,200.11 24,047,486,426.94 26,804,655,166.84 32,787,252,119.24 13,736,172,792.90 18,660,091,427.82 20,514,389,395.63 21,656,920,786.66 27,716,046,522.01 47,923,660.50 2,255,699,720.62 364,458,516.72 -2,845,294.76 349,929,171.43 46,551,782.71 2,464,590,283.82 728,920,920.80 17,234,717.14 -6,619,536.01 371,232,606.87 81,782,453.22 3,611,518,693.30 1,330,509,230.87 21,051,455.39 214,101,795.71 579,772,229.01 65,192,980.35 4,012,106,241.38 700,998,098.31 12,798,648.45 30,088,476.59 35,292,447.09 38,550,412.56 4,118,866,326.29 834,884,611.58 -24,512,545.22 42,255,272.18 427,551,037.75 428,173.34 1,627,442.85 120,787,545.48 -180,259,789.30 -1,146,094,368.17 361,842,382.19 488,712,557.59 3,805,838.75 24,893,903.66 31,756,777.87 92,479,127.81 7,926,731.23 68,581,500.90 104,400,267.94 2,183,971.25 106,170,141.75 42,160,202.92 1,906,972.25 166,366,688.07 30,383,696.16 3,483,420.38 459,724,329.40 -240,982,139.24 -1,181,913,135.21 425,852,321.02 624,695,549.50 31,147,800.87 -220,955,400.15 63,906,552.07 -20,325,661.52 343,029,583.54 -272,129,940.11 -960,957,735.06 361,945,768.95 645,021,211.02 0.45 0.44 5,050,523.20 366,996,292.15 3,727,066.40 648,748,277.42 . . . .
参考文献
[1]均敏,财务会计报表分析,中国大学,2010
[2]王振华、钟怀振,财务报表分析与应用,中国财政经济,2009 [3]伊利集团股份2006年到2010年年度财务报告
.yili./
[4]三元食品股份2006年到2010年年度财务报告 .sanyuan./
20 / 27
. . . .
致
时光匆匆如流水,大学三年的时光已接近尾声。历时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终于将这篇论文完成,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遇到无数困难和障碍,都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度过了。 本论文是在 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在 老师的严格要求下,我克服了种种困难完成了本论文。 老师在工作十分繁重的情况下抽出宝贵的时间审阅论文,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此论文完成之际,我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衷心的感 老师所给予我的关怀和帮助。
同时,我还要感在 学习期间的所有授课老师,承蒙各位老师辛勤无私、孜孜不倦的教诲和关爱,才使得我在会计专业上有了质的飞跃,使得我能顺利得以完成学业,在此表示深深的意。另外,我非常感我的同学们在我的整个学习期间与论文写作阶段给予我的支持和帮助。与班级同学的交往使我充分地感受到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学业的孜孜追求,这些都成为我不断进取的动力。与他们的讨论和交流拓宽了我的知识面,同时也为我论文的写作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发。
最后向在百忙之中评审本文的各位专家老师表示衷心的感。
21 / 27
. . . .
设计指导教师 评语: 签字: 职称 等级 成绩 百分制 年 月 日 答辩组成员 职称 职称 评语: 答辩成绩:等级( )百分制( ) 毕业设计总成绩:等级( ) 22 / 2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2.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1991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