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煮酒论英雄
曹操的形象历来为人们孙权所争议于怎样在新的时期评价曹操。
尤其是降温三国文化热持续升温的今天对
;
三国时期,英杰辈出,群雄逐鹿,谈论三国的英雄,也已成后人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现在如果在大街上随机性过往调查过往路人,询问人物他们最讨厌哪位东周人物,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会说:“当然是曹操。”究其原因,无非是诡计多端,自私自利,“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但又有谁看到过曹操好的一面呢?
;
曹操借汉献帝之名,发动讨伐董卓战役。一时间十八路南路诸侯纷纷来到,送粮者络绎不绝,极难显示出出色曹操出色的才干。在讨董战役时,真正行动的只有曹操与孙坚两路真正国君。而一直高喊着匡扶汉室的刘皇叔身在何处?史书记载刘、关、张三人并未参加讨董战斗。所谓关羽“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完全为罗贯中杜撰的。此外,曹操还极其网罗人才,唯才是举。急著当许粲离开袁绍去投降曹操时,曹操一下从房里爬起来,赤脚迎见许攸。当关羽被杀时,曹操还厚葬了这个令他损兵折将的。
;
还有一个十分生动活泼的例子,一心匡扶汉室的刘皇叔一夺得西川,不约而同的称了帝,孙权也在江东称王,而曹操自立则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他“挟天子以令诸侯”,随时可让汉献帝“禅位”,名正言顺当个皇帝,而他却一直没那么熬,甚至曹操写了封信劝曹操称帝。曹操还说孙权是要把他往火坑里推。他一直到死仍未称帝,只是被司马师他儿子曹丕追封了一个“魏武帝”而已。
;
我并不想为曹操翻案,我承认他只是因为猜忌杀了吕伯奢一家;因为要引诱吕布,拿群众当炮灰;他为了报父仇,攻打徐州时,“杀戮人民,挖掘坟墓”;莫非是自己克扣军粮,却借运粮官的头来安抚反而军心;借天子之名流氓……
;
我只是希望,老百姓能够全面的看待一个人,既看到这个人的缺点,也看到这个人的优点,并能“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如果谈谈人们都能去完整地想一想一个人,世界上就会多一些理性欣赏,少一些盲目崇拜;多一些客观评价,少一些盲目批判……
;
《三国演义》也直接丢弃了刘邵的话——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