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模板工程

来源:哗拓教育


模板工程:

1、模板的分类及作用

模板按其功能分类,常用的模板主要有5大类。

①定型组合模板

定型组合模板包括定型组合钢模板、钢木定型组合模板、组合铝模板以及定型木模板。目前我国推广应用量较大的是定型组合钢模板。

②墙体大模板

大模板有钢制大模板、钢木组合大模板以及由大模板组合而成的筒子模等。

③飞模(台模)

飞模是用于楼盖结构混凝土浇注的整体式工具式模板,具有支拆方便、周转快、文明施工的特点。飞模有铝合金桁架与木(竹)胶合板组成的铝合金飞模,有轻钢桁架与木(竹)胶合板面组成的轻钢飞模,也有用门式钢脚手架或扣件钢管脚手架与胶合板或定型模板面组成的脚手架飞模,还有将楼面与墙体模板连成整体的工具式模板—隧道模。

④滑升模板

滑升模板是整体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的一项新工艺。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的烟囱、水塔、筒仓、竖井和民用高层建筑剪力墙、框剪、框架结构施工、

滑升模板主要由模板面、围圈、提升架、液压千斤顶、操作平台、支承杆等组成,滑升模板一般采用钢模板面,也可用木或木(竹)胶合板面。围圈、提升架、操作平台一般为钢结构,支承杆一般用直径25mm的圆钢或螺纹钢制成。

⑤一般木模板

一般木模板板面采用木板或木胶合板,支承结构采用木龙骨、木立柱,连接件采用螺栓或铁钉。

2、模板安全管理相关规定

①鉴于材料及配件的原因,模板支撑体系高度超过4m时,不应使用木材或钢管作为支撑;在模板支撑体系中禁止使用插销式钢管支架。

②限制使用俗称为“步步紧”的模板紧固件,当墙、梁、柱截面边长大于0.4m时,禁止使用“步步紧”。

③扣件式钢管的扣件螺栓拧紧力矩40N.m-65N.m,碗扣式钢管脚手架的碗扣节点上盖必须锁紧。

④模板支撑体系在施工前必须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对专职安全质量管理人员、施工员和施工班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书面明确施工技术安全质量要求之后,方可由施工员指导班组开始施工。

3、模板分部分项工程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常见的)

①砼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5m以上,高度跨度10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0KN/㎡及以上,集中线荷载15 KN/m及以上,高度不大于支撑水平投影宽度且相对独立无联系构件的砼模板支撑工程。

②承重支撑体系: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支撑体系。

③相关的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及尚无相关技术标装得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4、支撑体系的立柱平面布置

①扣件式脚手架钢管立柱单根钢管标准长度分为6m、5m、4m、3m、2m、1m、0.5m,尽管使用长钢管,减少接长次数,配合可调顶托和可调底托使用。

②立柱接长必须采用对接扣件,禁止搭接。扣件式脚手架钢管相邻立柱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一步高度内,且错开500mm以上。

③立杆间距均匀布置,在梁底的位置沿垂直于梁的方向加密。

④碗扣式钢管支撑体系在梁底的位置应分别增加支撑钢管,采用扣件固定于梁底水平杆。

⑤加密的梁底立柱支撑水平方向上的间距应小于400mm,由施工设计定。

⑥当模板支撑体系高度超过5m时,在支撑体系周围外侧和中间有结构柱、结构梁板或砼墙的部位,按照水平间距6m-9m,竖向间距2m-3m,与建筑结构设置一个固结点,

依托建筑结构稳定支撑结构(砼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方能做可靠结构)。

5、高度4.5m和8m以下、跨度10m以下梁板支撑细部结构

①扣件式钢管支撑结构的水平杆实际间距必须依据扫地杆与封顶杆之间的间距平均布设。

②结构柱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以上后,方可浇筑板砼。封顶杆应靠近立杆顶端,并采用可调底托顶紧梁侧方木,顶托高度≤200mm。

③梁下方立杆,在垂直于梁的水平方向上加密,间距不大于400mm。碗扣式钢管支撑系统在此处使用普通钢管及扣件加密立杆。

6、高度8m-20m和20m以上,跨度10m以下梁板支撑细部结构

①扣件式钢管支撑结构的水平杆实际间距必须依据扫地杆与封顶杆之间的间距平均布设。

②当结构柱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浇捣梁板砼。封顶杆应靠近立杆顶端,并采用可调底托顶紧梁侧方木或钢架。

③梁下方立杆在垂直于梁的水平方向上加密,间距不大于400mm,碗扣式钢管支撑系统在此处使用普通钢管及扣件加密立杆。

④高度在8m-20m的支撑结构须在上部设一道加强杆,高度20m以上的支撑结构须在上部设两道加强杆。

7、跨度10m以下梁板模板支撑体系剪刀撑布置

①依托剪刀撑和建筑结构共同为支撑体系的稳定性提供保证。全部水平杆端部在混凝土墙或柱的位置,均应顶紧顶牢。支撑结构四周不是混凝土墙时,支撑结构四周及中部须设竖向连续式剪刀撑。

②当梁下与梁同方向的横杆两端应通过可调节底座顶紧在相邻的柱间后,竖向连续式剪刀撑方可如本图设置,否则,剪刀撑须加密。

③竖向连续式剪刀撑杆件应从立杆底端开始与相交的立杆固定至支撑体系顶端,与地面夹角450-600,底端与地面间用垫木顶紧。

④当模板支撑体系高度超过5m时,在支撑体系周圈外侧和中间有结构柱、结构梁板或混凝土墙的部位,按照水平间距6-9m,竖向间距2-3m与建筑结构设置一个固结点,依托建筑结构稳定支撑结构。

⑤梁板模板的基础地面必须硬化处理;高度8m以上梁板模板的支撑在楼面上的,此高度以下的结构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50%以上,至少下方两层梁板的支撑结构在本层模板支撑拆除前不得拆除。高度8m以下梁板模板支撑在楼面上的,至少下方一层梁板的支撑结构在本层模板支撑拆除前不得拆除。

8、跨度10m以上梁板模板支撑体系剪刀撑布置

①由于大空间中没有结构柱可以依托,必须通过设置由剪刀撑和由剪刀撑构成的支撑体系格构柱来为支撑体系的稳定提供保证。支撑体系格构柱应该在支撑体系周边及中间均

匀布置,尽量设置在上部顶板结构梁节点位置之下,且呈方形布置。

② 大空间模板支撑体系的周边均应设竖向连续式剪刀撑。

③ 竖向连续式剪刀撑或之字撑杆件应从立杆底端开始与相交的立杆固定直至支撑体系顶端,与地面夹角450-600,底端与地面垫木顶紧。

④当支撑体系周边有结构柱或结构梁板时,应该通过支撑体系与建筑结构的固定装置与建筑结构做可靠连接。

⑤大空间梁板模板支撑体系的基础地面必须硬化处理;支撑在楼面上的,此高度以下的结构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100%,且至少下方两层梁板的支撑结构在此大空间模板支撑拆除前不得拆除。

9、高度8m以下独立梁模板支撑

①应采用Φ48钢管和扣件搭设。

②梁两侧的立杆上应设置剪刀撑,必须设置侧向顶杆和斜撑杆,以形成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稳定结构,侧向顶杆在方木上顶紧。

③侧向顶杆和支撑水平杆的最大间距由设计决定。

④梁下方的立杆在垂直于梁的水平方向上加密,间距不应大于400mm。严格控制顶托的螺纹部分伸出长度。

⑤在混凝土浇筑人员操作侧必须设置栏杆和脚手板。

⑥高度超过8m的独立梁模板支撑,必须按照本节第五小节设置纵横向水平加强杆。

⑦当相邻的结构柱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50%以上,方可浇捣梁混凝土。

10、独立柱模板支撑

①高度5m以下的柱模板支撑做法:应在四周搭设双排架作为模板支撑及施工脚手架。

②独立柱模板应设可靠支撑,施工人员作业站位距楼地面超过2m时,必须设置梯架或移动式作业平台。

11、首层梯段模板和墙模板支撑

①斜面支撑体系的立杆应垂直于地面。斜面混凝土底模下的纵横方木间应设角度合适的木楔块与上下方木楔紧钉牢。

②高度5m以上的墙模板应在两侧搭设双排架作为模板支撑及施工脚手架。

③混凝土墙施工人员作业站位距楼地面超过2m时,必须设置梯架或移动式作业平台。

12、斜面梁板支撑

①斜面支撑体系的立杆应垂直于地面。

②斜面支撑体系剪刀撑和固结装置应做加密处理。

③斜面混凝土底模下的纵横方木间应设角度合适的木楔块与上下方木楔紧钉牢。

④斜面上应设置高度不小于1.5m的栏杆,间距不大于10,防止人员和物料滚落。

13、模板工程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施工方案中应有专门的模板设计。内容包括模板及支撑系统的稳定性。验算、模板及支模架的制作、安装、拆除施工工艺,模板的质量要求、安全要求、模板的运输、存放等,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高支模须编制施工方案,经公司负责人,项目总监审批后,由公司组织专家论证评审后方可实施,实施须做好技术交底,严格按施工方案要求施工,支模架的步距,立杆的纵距和横距;大小横杆的间距,梁承重杆的数量,地基承载力,防滑扣件的数量等,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经过计算,确定高支模必须进行专家论证

14、支模系统立杆的数量和间距,梁的承重杆的数量,架子的步距小横杆及木枋的间距等参数均经计算确定。立杆如支承在回填土上,回填土必须层层夯实,立杆下必须垫原木板、槽钢。

15、对于楼层边的梁模支设应形成独立的支撑系统,不得将支撑系统与外架相连,立杆不得设置在预制空心楼板上。

16、支模架底层步距≤2m,纵向剪力撑每隔四根立杆设置一道跨度不小于三跨,且不小于6m。

17、柱支撑可与满堂架相连,但不可与操作架相连,上下道柱箍或对拉螺栓距柱或剪

力墙端部不大于200mm,斜撑杆水平角度不大于60度。

18、高度大于8m,跨度大于18m,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集中荷载大于15kN/㎡的支模系统。称为高大模板工程,高支模所有用材料须满足刚度和稳定性要求,架管扣件材料须送检合格,才能使用。

19、立杆离墙距离不大于500mm,按规范开水平剪刀撑,剪刀撑相临间距不能超过4根立杆,剪刀撑跨度不小于3跨,并不大于6m,纵向每15m设一道。

20、水平剪刀撑,竖向从顶层开始,往下每隔两个步距设置一道,操作层满铺脚手板,铺搭水平安全网。

21、大模板拆除时,起吊大模板前应先检查模板与混凝土结构之间所有对拉螺栓,连接件是否全部拆除,必须在确认模板和砼结构之间无任何连接后,方可起吊大模板,移动模板时,不得碰撞墙体,严禁施工人员站在模板上采用晃动,撬动或用大锤砸模板的方法拆除,将拆除的模板检查、拉杆、支撑等固定牢固后,方可起吊模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