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海尔前不久提出了盈利模式转型的战略转变,即“由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变,将部分业务外包给其他OEM工厂,自己则变成营销驱动型企业。”锐哲咨询预计,海尔的此次转型将不会取得真正的成功,原因是家电行业本身利润已经非常微薄,而且中国本身的制造能力除了人力成本低外,制造效率并不高,不足以支持海尔赚取“额外”的营销与服务利润。
海尔虽然在过去十多年里通过大投入及高调的宣传建立了中国家电领域的品牌最高地位,但是,其除了冰箱、洗衣机取得较好盈利外,其他家电产品包括电脑、手机等均不赚钱的状况严重削弱其竞争力,其“大一统”的整体流程化运营模式非常值得检讨,锐哲咨询认为海尔按家电价值链进行的流程模块化运营模式是一个错误,因为这种模式不能充分反应各类别产品的经营状态,不能基于市场需求进行各流程事业部经营效益的有效衡量。
锐哲咨询认为,张瑞敏虽然为海尔提出了商业模式的转型,但这样的转型成功并不取决于张瑞敏和海尔本身的努力程度有多大,而取决于家电产品的利润空间与各价值链环节的利益分配,同时也取决于品牌和其自身运营成本及效率。虽然海尔在国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仍属第一,但中国家电业已经没有像IT产品那样的价值链上的明确分工,基本上是各大品牌自行掌控整个供应链而且也只有大品牌的制造水平才是最高的。基于此理由,锐哲咨询对海尔的的商业模式转型可以说
是完全不看好。
反观美的集团的运营模式,一直是以产品领域为事业部的基本划分,此种模式虽然在企业规模不大时存在着资源上的浪费和协调问题,但是它能够清晰而有效地衡量各产品领域(群)的经营成果,因此更能够从机制上推动内部效率的提升和经营成果体现。而当各产品群的规模已经足够大时,这种以产品领域为基本划分的事业部的规模效应已经能够充分发挥了。
锐哲咨询认为,假如美的集团能够在品牌的美誉度方面有更大的提升,其整体真正超过海尔是指日可待的。因为支撑一个企业(集团)能够真正持续发展的根本是利润,没有利润的企业将无法长久生存,海尔恰恰在面临着这样的尴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