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调查研究

来源:哗拓教育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3卷第2期 2 0 0 2年4月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台科学) Jo ̄al of Hengyang Nodal u jty( m Sciencej No 2Ⅷ23 Apt.2 0 0 2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调查研究 李丽君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摘要对中南大学97缎和99毅部舟学生曲荛语语用能力进行丁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被测对泉的 话用能力在结束基础阶段曲学习后没有明显提高,出现了“石化”现泉。从测试、课程设置、口语教学和教师 培训等层面探讨了如何在大学荛语教学中墙养学生曲语用能力。 美键词语用能力;调查;石化;分析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73X(2002)02—0l35—03 中围分类号:H319.3 一、语用能力的含义 的基础阶段的英语学习后他们的语用水平及所掌握的语用 知识,尤其是学生通过CET4后英语语用能力的情况,并 研究现状,提出建议。 2研究对象 59名受试学生来自原中南工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不同 年级的两个班,人校时英语水平相当,可比性较强。管理 993班共33人,为人校新生;管理973班共26人。一年级 时增开了英语听说课,二年级时全班CET4一次性通过率 为83%。 3调查工具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文化的载体。一个人交际能力的 强弱不仅表现在对语言形式掌握的程度上.更取决于他运 用语言参加社会活动的能力。Canale和Swain(1983)认 为。人的交际能力实际包括四种能力:(1)语言能力,指 正确使用语音、词法、句法等能力;(2)社会语言能力, 指人际交往中,人们恰当地表达和理解语言的能力;(3) 语篇能力,指掌握不同的语篇类型。用语言做事的能力; (4)交际策略能力,指推动交际顺利进行的一套呈系统的 技巧。这里的后三种能力涉及语言的应用,Widdowson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问卷调查的内容分三 个方面:(1)语用一语言能力;(2)社交一语用能力;(3) 汉英差异辨识能力。共l5遭选择题,可能产生以上三方面 (1989)称之为语用能力。Bachrnan(1990)认为。语言能 力包括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语用能力,语用能力包括表达和 实施语言的能力 及掌握语言使用规则的能力(文秋芳, 1999)。何自然先生(1995)把语用能力概括为“运用语言 语用失误的试题各5道。且混合编排。问题的编写主要参 考何自然编著的‘语用学概论》(1988)中的 英语语用能 力调查”,并请教了赍深外教及有关专家。以保证调查问卷 更加科学,调查结果更加客观公正。 4数据统计 所有回收的同卷调查均通过人工统计 学生在各融中的语用失误率见下衰: \题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l3 15 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简化为表达和理解两个方面”,他认 为“语言学习是培养语用能力的过程 ,并对英语专业学生 在英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汉英语用差异进行调查(何 自然等,1986)。(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1999)明确 规定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能用英语交流信息 。 那么,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语用能力怎幺样呢?笔者于1999 年10月对原中南工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不同年级的学生进 行了一次英语语用能力的调查。 语用\ 失误章\ 管理993 (%) 9L 94 76 60 39 78 52 79 70 67 30 36 85 70 24 管理973 92 93 65 56 40 77 35 85 69 80 3l 40 71 69 22 (%) 二、调查学生语用能力的方法 1.调查目的 本扶调查旨在通过对比分析,检查学生经过两年系统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收璃日期:2001--08--15 作着俺秆:李雨君(19 一),女 湖南衡东人,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研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36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2年第23卷 在多数题且中.学生的语用失误率较高,有的竟高达90% 以上.而失误率低于3O%的第15题是学生较为熟悉的并 在课堂上经常涉及的交际用语。管理973班学生经过了二 年大学英语的正规教学,一年的听说训练,多数已通过 CET4,但其语用能力相比新生没有明显的提高,而且两名 CET4得90分以上的学生.一人错6题,一人错7题。这 至少说明两点:一是四级考试通过与否及成绩高低与语用 能力的相关度不高。二是非英专学生语用能力的发展也遵 循英专学生外语能力发展的模式:学习者在学习初期能力 曲线直线上升.到了某一阶段停滞不前,在能力曲线上呈 现近于平坦甚至下降趋势(朱曼纯、缪小春,1990:477)。 非英语专业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外语知识(语音、语法、 语汇)不断积累,外语能力持续稳步提高,进人大学后, 经两年基础阶段的英语学习.语言能力特别是词汇量、阅 读水平呈突飞猛进之势,但语用能力的发展却没有明显上 升趋势,出现“暂时性石化”(temporary fcesitization)现 象,即Se【 n r(L997)所说的“稳定化” (stab|Iizac吼1) (牛强.2000)。 研究本次调查,导致学生语用失误率较高、语用能力 “暂时石化 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1)母语干扰。母语干扰是石化的主要来源之一,最 显著的表现为母语对目的语的消极影响“负迁移”。“文化 负迁移 指本民旅文化中的语言知识与外来民旅文化中的 某些语言现象相矛盾或冲突时,人们往往倾向于借助母语 的语言规则、文化背景、交际习惯及思维方式进行自觉或 不自觉的对比,按母语文化的主体认知图式及尺度对新东 西加以砍削,造成语用失误或跨文化交际的隔嗣,如同卷 调查中的第10题有这一语境:Wei dong呲t his Engttsh teacher,Dr Johns,outside the classroom卫东向老师打招 呼,最妥当的选择为(C)Morning,Dr Johm但许多学生 选了(D)Good morning,teacher JDhn8主要原因是英汉 称呼系统不对应,依汉语习惯,尊称老师为“某某老师”, 如 李老师”,而英语中只有直呼对方名字,或使用Sir/ Madam,或采用Mr/Mrs/M 加姓氏的称呼法。只有几个 传统习用称呼一Doct。r,Judge,Professor等后可接姓氏。 (2)目的语知识的匮乏。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在社会习 俗、价值体系上不同,目的语知识匮乏造成交际中语用失 误频频发生,从而导致石化。以第L4题为例,一位中外合 资企业的女秘书有一天工作得很晚,老板赞扬她说Thanks a tot,that’s agIeat help许多学生选Never mind作为秘书 的回答,显然不懂得英语的正确表达方式,按母语的语言 习惯套入英语中,其实Never mind常用于当对方表示道 歉,自己一方不介意的场合,最合适的回答应该为It’smy pleasure.要完成一次成功的交际还涉及Aust Ln Searte的言 语行为理论,Grice的合作原则及Leech的礼貌原则,如第 8题when introducing yourself tO 5om∞ne you don’t know at party,what woutd you say?选择(A) .I’m……就可以 了,但不少学生 完整句作答May l introduce my拿出tO you and atteh sametimeImade yoar acquaiⅡtaT】ce不仅显得缪嗦, 而且违反了合作原则中 量的准则 ,让人推导出本不该有 的含义。又如第2题在公共汽车站,一男子向一妇女同路. 妇女回答说Sorry,I have nO d∞.男人的反应有以下几种选 择(A)It doesn’t n磕c缸 (B)Oh (C)Never Midn (D) Thankyou最舍适的为(B)Oh不少学生选(c)Thank you没有把握好礼貌的尺度,让人感觉莫名其妙。 =、讨论 造成学生语用能力停滞不前与大学英语教学有相当大 的关系,具体表现如下: (1)从考试上来看,四级考试测试的主要是学生的语 言能力,期束考试则以检验学生各阶段掌握课本知识的情 况为主要目的,从未涉及语用能力和社会文化知识,而四、 六级口语考试起步晚、门槛高,影响面非常有限,如2001 年5月猢南省参加考试的还不到丸百人; (2)在课程设置上.“大多数院校都未给学校开设实用 类和英语文化类的课程”; (3)课堂教学由于高校不断扩招造成教学场地、师资 力量紧张,许多学校只好大班上课,教师很难在课堂上组 织学生开展有意义的英语实践话动,师生之间缺乏交流, 教学又回到了 教师一言堂”的老路上来; (4)“缺乏合格的外语教师”(戴炜栋,2001),教师有 心教授语言的使用规则,英汉的文化差异,却由于自身缺 乏深厚的语言功底,较强的双英文化修养,往往对文化知 识的介绍只能“蜻蜒点术 ,缺乏系统性; (5)在评价一个学校的外语水平时常常把该枚学生的 四级考试成绩作为最重要的依据,所以有的学校担心四级 通过率影响学校的“面子”,往往早早结束正常的英语教 学,大搞题海战术,有的甚至在考前两星期停下其他课程, 进行英语考前强化训练。忽视了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 关于如何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发展、防止“石化 的 文章有很多,许多专家、学者及英语教师都提出了好的建 议 笔者结合中南大学近两年的大学英语教改谈几点建议: L期末考试增加口语考试。我校在99级十四个使用 (新编大学英语》教材的班级中,增加了口语考试,考试成 绩占期末考试的l0%,考试内容与日常生活交往有关+还 涉及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把语言使用的得体性作为评分 标准之一。这一措施使得学生练口语的积极性大增.课堂 上教师也倒重引导、启发学生把英语与社会交流、生活实 际结合起来,教授一些英语应用原则,帮助学生了解东西 方文化差异、价值观念上的异同,掌握不同文化的交际模 式+增强语言使用的跨文化意识。 2.课程设置应围绕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为社会培养 应用型人才而进行。我校大学英语部在课程设置上开始进 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一、二年级学生可以选修初级口语;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2年第2期 李丽君: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语用船力的调查研究 137 有些特殊院、系(如工商管理学院)还为部分班级的学生 开设了英语听说课。其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课题小 大学英语教学可以从测试、课程设置、口语教学和师资培 训等方面进行改革,使学生克服语用能力停滞不前的问题, 为达到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使学生。船用英语交流信 组准备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开出英美概况、影视文化、中西 文化对比等选修课程,向学生系统介绍中西文化体系、价 值取向和审美情趣,提高他们识别文化差异的艟力,增强 息”, 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Brun ̄t.C J&Jol ̄on,K.(eds)The Ctmununi ̄ tire Approach tO Lan ̄1979 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自觉性。每门课都开出了建议学 生课后阅读的参考书目,培养他们独立思维和自主学习的 能力,把提高语用能力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3上好口语课。首先,口语课要根据学生水平制订一 定的教学大纲,防止教学随意性大和无系统性。第二,口 e T ̄cNng[M]凸 :OUP, [2]Krashea,S.P.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in second Lan_ 语教学应创造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提供鳍学生最优化 的输入(optimal input)(Krashen,1982 j,进行有目的、有 意义、有挑战的交际话动,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避 免心理高原期(plateau)的到来。 4.加强师资培训。只有教师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较 强的语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才能通过教学提高学生 的语用能力。 有效的方式之一是蛤教师们进行短期的集中 培训,开设跨文化交际学系列讲座”,我院的做法是鼓励教 师维续学习,至步修满本院四门研究生的课程。 guageAcqulaifoa[M]Oxford:Pe amon,1982 [3]何自然1988 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 [4]何自然育出版杜,1995. [5]文秋芳.英语口语测试与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 教育出版社,1999 [6]朱曼辣,缪小春心理语言学[M].上海:华东师范 大学出版杜.1990. 四、结语 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语用船力的 石化 是 暂时的 石化”,是由于多种因紊造成的语用能力处于暂时的稳定。 [7]戴炜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 一条龙 体 系[】]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5). [8]牛强.过渡语的石化现象及其教学启示[J].外语 与外语教学,2000,(5) An Empirical Study of English Pragmatic Competence of Non-English Majors in China LI Li-jun (Co ̄ege of Foreign Language,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zha Hunan 410083,China) Abstract:A 3uxvey of English pragmatic competence administered tO some non-English majors from C ̄mtral South Urtivermty. The olltoome has coMirmed that the subjects have made litde p T in pragn ̄tic eompetemce and become the victims of pragmatic competence fossilization OVeT tw ̄year college English learning Based on this survey,the author gives. ̄ome tentative suggestioas on how tO improve leathers pragmatic competence in college En sh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esting,cu. ̄cula,oral E 曲 teaching and teacher training Key wo :pragraatic competence;survey;fossilization;anaJys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