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医药2014年10月第21卷第28期 ・护理研究・ 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的临床护理对策研究 杨 磊 胡 颖 深圳市福田区第二人民医院,深圳518049 【摘要】目的探究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于本院经肠梗阻导管治疗 的80例单纯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经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 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治愈率为90.0%,对照组治愈率为6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 干预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经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的基础上给 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疗效显著,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肠梗阻;导管;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4)10(a)一0137—03 Clinical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for ileac catheter treatment of ileus YANG Lei HU Ying The Second People S Hospital of Futian District in Shenzhen City,Shenzhen 518049,China 【Abstract】0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nursing patterns of the ileac patients.Methods Eighty patients with simple ileus who received ileac catheter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2 to June 2014 were selected and ran— domly divided into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The intervention group received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tisfaction of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Results The cure rate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90.0%and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67.5%.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interven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f <0.05).Conclusion On the basis of ileac catheter treatment of ileus,the application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shows accurate efficacy,which is wo ̄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 plication. 【Key words】Ileus;Catheter;Clinical nursing 在临床外科中肠梗阻是较常见的急症,可导致肠 1.2治疗方法 道解剖功能变化,机体酸碱平衡紊乱【】1,病情严重者, 会威胁患者的生命。临床上越来越广泛地应用肠梗阻 全部患者首先给予胃肠减压。常规禁食,肠外营 养支持以及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均使用CLINY 经肛插入型肠梗阻导管行导管治疗。具体为:肠镜下 置入导丝,顺导丝置人钳道扩张器,经狭窄部位顺扩 张器插入导管,直到气囊部位通过狭窄部位,然后将 导管与扩张器拔出.在气囊中注入约4O ml的无菌蒸 导管进行治疗,使得肠腔压力减小,可有效缓解非手 术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有效改善手术治疗患者的 病情,提高手术成功率圆。在对患者行积极肠梗阻导管 的同时经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解除梗阻,提高疗效。 中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 馏水.气囊处于扩张状态后.进一步确认气囊将狭窄 处扩张。在减压导管接口处连接Y腔接头单腔,并在 Y腔接头进口注入350 ml生理盐水.并在引流端连 接负压吸引器,最终使得膨胀肠管减压。患者回病房 后。采用生理盐水和甲硝唑经灌肠袋灌洗肠腔,并滴 入冲洗液后关闭引流端5~10 min后开放,促进肠内 容物排出。 1.3护理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6月一2014年6月80例经肠 梗阻导管治疗的肠梗阻患者,男48例,女32例,年龄 50~77岁,平均61.4岁。其中粘连性肠梗阻l8例,直 肠癌肠梗阻l9例,乙状结肠癌21例,降结肠癌22 例。患者入院时均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排气困难 等症状。随机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 (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自主遵从治疗与相关护 理。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护理人员主动实施相 1.3.1心理护理肠梗阻患者具有一定的痛苦,在治疗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关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CHINA MODERN MEDICINE Vo1.21 No.28 October 201 4 ・护理研究・ 中国当代医药2014年10月第21卷第28期 过程中患者极易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的不良情绪,会 肠梗阻导管的具体操作过程,消除患者的内心焦虑f31, 1.3.6并发症护理患者行肠梗阻导管治疗过程中,常 人员对患者行冲洗时,需测量患者腹围,听诊患者肠 直接影响其治疗效果,护理人员应详尽地为患者讲解 会伴有肠穿孔、肠出血、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因此护理 使患者积极配合置管治疗,降低置管危险,提高其成 呜音,严密观察引流液状态。每次行护理作业时都要 功率。 1.3.2基础护理患者置管治疗成功后,护理人员应严 与患者交谈此时的感觉,尤其对于腹胀患者,若出现 不适应立即通知医生,早些诊断,以防出现并发症 。 1.4疗效评价标准 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呼吸以及血压等。 同时还应注意患者病情变化,对其腹痛、腹胀等情况 进行客观评估。定时对引流管固定情况进行评估,以 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经X线检查肠管内无 积液、积气,进食后无腹胀;缓解:临床症状部分缓解, 经X线检查肠梗阻征象大部分减少;无效:临床症状 无变化甚至恶化.经X线检查肠梗阻征象未减少甚 至增多。 1.5统计学处理 防滑脱,若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处理。 1.3.3体位与活动定时对患者行常规身体评估与生 命体征监测。对于状态较差者应指导其进行床上活动, 且时常改变体位,做适当床上活动。指导患者及其家 属进行腹部按摩 。状态良好者可指导其下床活动,有 效促进肠蠕动,进而使导管经前端重力通过梗阻部位。 1.3.4导管护理护理人员应认真观察导管外露肛门 部位并进行标记,以防导管脱出或深入l 5l。同时还应对 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相关导管知识,使导管得到一定保 护,严禁强行牵拉,在改变体位时还应保障缓慢,尽量 保持右侧卧位或斜坡卧位,控制压迫气囊,以防导管 扭曲。在下床活动时应妥善固定负压引流器与导管. 应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 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z检 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干预组治愈率为90.0%,对照组治愈率为67.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两组6例无效患 者,均转入外科治疗,给予肠粘连松解术。 表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 保障导管良好状态l 6l。还应保障适宜输液架高度,可维 持高过床面60 cm.保持管道通顺,轻捏管道,以防导 管受压堵塞。 1.3.5冲洗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冲洗时,应随时 询问患者感觉.严密观察引流液变化.并注意是否出 血。冲洗时护理人员应有耐心软化大便,慢慢转动管 道,使得灌洗液均匀分布在周围.进而促进粪便在导 管中排出。若随着天数的增加引流量不断增加,则表 与对照组比较. 尸<0.05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干预组服务态度、健康宣教以及心理舒适满意度 分别为97.5%、95.0%、95.0%,对照组分别为72.5%、 50.0%、6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明患者肠腔较为通畅,肠梗阻得到一定缓解。因此冲 洗时护理人员应注意有效性。 表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n(%) 3讨论 理,可促进患者恢复;经导管护理,可保障导管良好状 临床上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效果良好.由于此 种方式属于微创,操作简便,可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患 者康复【剐。对患者治疗的同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综 合提高疗效[91。经心理护理,可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经基础护理,可减轻患者不良症状;经体位与活动护 态;经冲洗护理,可有效缓解肠梗阻;经并发症护理, 可有效控制并发症发生。同时经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 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增加活动量,促进肠蠕动,使得肠 导管进入,更快到达梗阻处以缓解肠梗阻。 (下转第141页) 募静 CHINA MODERN MEDICINE Vo1.21 No.28 October 2014 中国当代医药2014年10月第2l卷第28期 ・护理研究・ 正确面对患者的诸多心理问题.以更好地调整好家庭 出版社。2010. 的适应能力。以发挥在治疗过程中的能动作用.取得 较好的疗效。 [4】杨廷忠,施卫星,许亮文.自我效能增强:临床护理的一 种思路和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5):393—395. 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 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充分说明增加正性思维能充 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改善患者的生活态度、认 知观念.以及处理困难和挫折的应对方式,有效地提 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使患者病情减轻、提早康复, 减少了复发率。 总之,增加正性思维的护理干预可应用于抑郁症 【5】张明圆.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 版社,1999:134—138. [6】Zimovetz EA,Wolowacz SE,Classi PM,et a1.Methodolo— gies used in cost-effectiveness models for evaluating treat— ments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a systematic review[J]. Cost EffResourAlloc,2012,10(1):1. [7】李萍.心理卫生与心理学研究fJ1.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 志,2012,15(6):925—927. 等临床护理问题的解决中,对促进抑郁症患者的康复 【8】陈淑清,王述彭,刘静芬.精神科护理学[M].长春:吉林人 和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复发率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民出版社,1994:227—228. 【参考文献】 【1】马辉,杨平,张广.抑郁症康复期心理社会功能恢复特色 及持续心理治疗的必要性『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 志,2011,20(12):56—57. 【91杜颖莹,欧红霞.抑郁症睡眠障碍、负性自动思维对疗效 的影响[J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5):643—646. 【10】王纯.归因训练对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患者的心身 作用及神经生物学机制【D】.长沙:中南大学,2009. 【11】沈渔村.精神病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434-435. [2]倪爱华,肖向健.抑郁症患者SPECT研究进展[J].脑与神 经疾病杂志,2006,14(2):157. 【3】王金爱.临床实用精神科护理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 (收稿日期:2014—07—22本文编辑:郭静娟) (上接第138页) 此外.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 者的不良情绪。临床护理属于一项特殊服务,需对个 护理[J].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2013,24(14):153—154. 的护理lJ1.现代护理,2012,14(6):120—121. 21邓柳,叶弘,汪普丹.3例导管置入术治疗结肠癌性梗阻 关系.做好健康教育工作。良好的护患关系可消除患 『『31蔡家娣肠梗阻导管在肠肿瘤并肠梗阻的临床应用及护 理 医学临床研究,2012,26(14):145—146. 体和社会团体进行自我帮助。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对患 者进行准确评估[91。在心理护理上要做到细致,认知干 预上要做到耐心。在护理过程中要明确护理人员责 任,使得干预措施积极落实,且需及时有效地评估活 动情况。此外,还应做好宣教工作,积极对患者及其家 属进行宣教、解释。对患者来说家属陪伴是最为重要 【4】丁露露,孔敏.应用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31例护理体 会【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2(11):141—142. [5】王一镗,刘中民.外科危重病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 出版社.2007:729. [6】李鹏胜,高鹏,肖方联,等.肠梗阻导管在腹部术后早期 炎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外科杂志,2007,15(3): 186—187. 的社会支持来源,可促进患者心理与疾病康复17]。因此 应将家属宣教列入干预计划中,提高护理干预效果, 此外家属陪伴还能协助护理人员监督患者,促进疾 病康复。 综上所述。给予肠梗阻导管治疗的肠梗阻患者综 f71田丽,贾春雨.4例低位急性肠梗阻病人应用肠梗阻导管 结肠冲洗的护理f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6):506—508. 『8】杨炯,沈妙莉.经鼻小肠导管置人治疗小肠梗阻85例护 理体会 当代医学,2009,15(11):229. 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病症,提高患者生活质 量,预防发生并发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f1】沙如拉,李霞.急性低位肠梗阻病人应用肠梗阻导管的 『91汪志明,李宁.肠梗阻的减压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 志,2008,28(9):700—702. (收稿日期:2014—07—14本文编辑:郭静娟) CHINA MODERN MEDICINE Vo1.21 No.28 October 20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