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市政道路路面平整度检测 1.1存在问题
在进行市政道路平整度施工与质量验收过程中,比较常用的测试设备主要有车载式颠簸累积仪、连续式平整度仪以及3m直尺等。这些检测方法主要是使用方面、构造简单,但其测量误差较大。
车载式颠簸累积仪的转换性较差、时间稳定性低,不能准确反映断面的实际情况。连续式平整度仪设备笨重、不灵活,其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与机械性能有很大关系,对于破损严重、坑槽较多的路面不适用。使用3m直尺检测时需要弯腰低头,缺点是检测代表性差、效率低、精度低。
1.2 检测新技术
市政道路平整度检测的设备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是对路面的凹凸情况进行检测,即连续式平整仪、3m直尺等断面测试类设备;
第二类是对路面凹凸而导致行车振动的颠簸以及不平整度的检测,即车载式颠簸累积仪等反应类设备。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如路面平整度数据采集系统、纵断面分析仪等技术更先进、自动化程度高的检测设备。
在反应类设备中颠簸累积仪的应用比较广,而在断面类设备中最为先进的是激光平整度仪。在使用激光平整度仪进行检测时,不需要与路面接触即可快速测量,其工作效率和测量精度均比较高,借助于数据分析系统可以将国际平整度指数IRI等结果显示和打印出来。这种检测仪最早由英国TRRL开发使用,在此基础上丹麦制造了DYNATEST 5051RSP激光平整度测试车,这种设备进行平整度检测时不需要与地接触,由处理器实现对激光发生器的控制,接受集光器传输过来的电信号并对其进行处理、转换和加大,进而获得光平面与路面的差值。在测试车前端横杠内安装的激光发生器由集光器和激光发生器构成,主要用于激光束的收集和发生,测试速度为22.2m/s,借助于系统软件可获取需要的平整度指标。
2市政道路路面弯沉检测 2.1存在问题
对于市政路面弯沉检测,我国现行的检测规范采用的是贝克曼梁法(BB法),这种检测方法优点是操作简单易行,缺点是可靠性差、精度低、测速慢,道路实际行车荷载与静态弯沉相差较大,用单点最大回弹弯沉值表示路面的承载能力不准确,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弯沉检测不适用。
我国大力推广沥青混凝土路面,近些年来市政道路中使用比例逐年增加,选择全部采用BB法进行路面弯沉检测工作量非常大。因为每次检测只是针对一点,将该点的测量值作为对路面承载力的评价,这种做法缺乏实践检验和理论依据,而且远不能满足现代市政道路对于快速检修、养护和检测的要求。
2.2 检测新技术
对于市政道路静态弯沉检测主要使用的仪器有自动弯沉仪、拉克鲁瓦弯沉仪、路面曲率仪、贝克曼梁式弯沉仪等。自动弯沉仪可以对市政道路路面进行高密度的强度测量,可用在路面養护管理、道路施工质量控制盒验收。自动弯沉仪的工作原理比较简单,在测试车前后轴之间底盘下安装弯沉测定梁,当测试车匀速行驶时将弯沉检测梁至于车体前端,当测试车的后轴双轮隙通过侧头后,位移传感器就降路面弯沉值记录下来。
测试车将测定梁以二倍的车速放置于下一点,进而达到不间断的连续检测。测定路段路面的弯沉检测计算结果将通过计算机输出。市政道路路面通常采用落锤弯沉仪(FWD)实现动态弯沉检测,而丹麦生产的DYNATEST 8000FWD拖挂式落锤式弯沉仪是目前国际上比较先进的动态弯沉检测设备,它由拖挂体和牵引车构成,电源控制系统以及计算机控制系统安装在牵引车上。通过测定一定距离的弯沉值来反算路面回弹模量,进而实现对路面承载力的判定,这种方法操作简单、评价全面。
3 市政道路路面压实度检测 3.1存在问题
对于道路基层的检测通常采用环刀法和灌砂法,灌砂法可以进行沥青贯入式面层的压实度和密度、沥青表面处治的检测,但对于大孔洞以及大孔隙材料的密实度检测就无能为力,而且检测时会对原有道路造成破坏。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可以采用钻孔取芯和核子仪进行沥青面层密实度的检测。
3.2 检测新技术
对于市政道路压实度的检测,比较新的技术有落锤频谱式路基压实度快速测定仪和振动压路机的压实度连续检测仪。前者是利用落锤对土体的冲击而出现反弹力并测定土体回应值,可不必对土地的含水量进行测量。运用此仪器检测时不比挖坑,每个点的测量时间为2min左右,仪器质量轻、体积小,非常适合施工现场携带使用,对于试验室土槽也有很好的适应性。
4 市政道路质量状况
(1)随着市政工程设计要求的不断提高,在雨、污水管线设计上普遍增加了对井周回填质量上的控制,部分设计图上甚至提出了检查井四周0.5米范围内在地下水位以上采用6%石灰土回填,在地下水位以下采用4%水泥土回填的要求。但在施工过程中,特别是在综合管线检查井施工的过程中,检查井的修筑通常是在道路主体施工单位路基成型后再开挖的,井四周的回填为了节省成本,往往就地取材,将开挖土方就地回填,对填料土不再另加水泥或石灰进行适当处理,没有按照主体道路施工图中的设计要求进行回填,回填料普遍较差,引起了检查井周边的沉陷。
(2)回填后的密实度偏低,在施工时,由于主体施工单位管理的不到位,或综合管线多家施工多家管理时的相互推托,对井周下沉危害的严重性认识不足,或现场施工人员操作时责任心不强,未严格执行分层回填,分层夯实,分层检测的制度。
(3)检查井与周围路面的非连续结构造成了两者的强度差异,车辆荷载在井周路面作用时造成路面局部应力的明显增加,导致路面结构的破坏。有的检查井圈缺乏用足够的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凝土将其牢固固结,在沥青路面摊铺机和振动式压路机等机械施工的行驶过程中损环了墙体,形成了路面井盖的错位、搓起,出现了检查井圈不与路面高度或路面纵、横坡相吻合的现象。
5 提高市政道路质量
(1)建设单位应对检查井周的病害加强重视,在综合管线上,应起到协调的作用,建议各种管线的检查井统一由道路施工主体单位安装,各综合管线的产品质量由建设单位或其委托的监理单位现场负责抽样检查。
(2)安装预制钢筋砼检查井井圈时,必须先清理井筒砖砌体上表面及周边的砂浆、灰尘和泥土等杂物,井圈下一定采用1:2水泥砂浆坐浆,并用水平尺
找平。检查井周边回填应与各结构层同时进行,成型后保持在同一结构平面内,这样能有效避免检查井周边路面沉陷与破坏。
(3) 井座安置应在二灰碎石施工后,沥青面层施工前2-3日进行,环型梁下应作C15细石砼,且不少于3cm,环型梁周围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空隙应采用C30砼回填振捣密实,砼最好能掺早强剂,力争在拌制后24小时内达到C20的强度。
(4)在井周路面结构的施工中,各种检查井的高度应同各结构层顶标高一致,各检查井可先用钢板进行覆盖,以防混合料进入检查井,待碾压结束后,再将钢板取走,井高调至下一施工结构层标高处。井盖标高的调整是在上面层沥青施工前进行的,根据相邻平石与道路中心标高横坡放线来确定检查井的井盖标高。检查井标高调整后,应保证在施工沥青路面面层时检查井、进水口的砂浆强度达到90%以上,防止在铺设沥青面层时由于机械的影响而将检查井、进水口挤裂。
参考文献
[1]卢明.浅谈实际应用中的市政道路检测新技术[J]科学咨询2010(01) [2]邱德钰.我国市政道路检测发展现状探讨[J]公路工程技术. 2008(0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